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发模式的主要弊端评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黄聚云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9,共6页
传统文化中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体育学科体系的稚嫩、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薄弱、体育科研队伍整体水平的偏低,以及体育科研体制的不健全等,导致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在理论研发模式上出现了:研究主体的片面理性、研究目的的过度功利化... 传统文化中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体育学科体系的稚嫩、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薄弱、体育科研队伍整体水平的偏低,以及体育科研体制的不健全等,导致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在理论研发模式上出现了:研究主体的片面理性、研究目的的过度功利化、研究过程的肤浅与急进、理论构造上的根基薄弱等诸多弊端,这已严重阻碍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能力。提出应抛弃肤浅、功利、低水平重复、“浮萍式”的理论研发模式,采用注重微观实地考察和社会实验、“扎根式”的理论研发模式之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科学 理论研发模式 弊端 “浮萍式”研究 “扎根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