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画美学的理论生成与现代性建构
1
作者 黄继刚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77,共7页
“如画”被广泛用来描述十八到十九世纪自然风景和绘画中典雅古朴的审美风格,后来经过吉尔品、普锐斯、耐特等人的共同阐释,以及罗斯金、贡布里希等在风景批评中先后加入伦理道德和文化历史的考量而成为独立的美学范畴。如画作为美学范... “如画”被广泛用来描述十八到十九世纪自然风景和绘画中典雅古朴的审美风格,后来经过吉尔品、普锐斯、耐特等人的共同阐释,以及罗斯金、贡布里希等在风景批评中先后加入伦理道德和文化历史的考量而成为独立的美学范畴。如画作为美学范畴的接受史对应的是风景走进艺术史的过程,其理论生成的知识语境包含了从一种视觉构图观念过渡为一种审美趣味和阶级品味,最后成为文化思潮的演进过程。如画是美学的基本问题域,但近现代西方美学对如画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误判”。事实上,如画美学作为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津梁”,其理论内涵在感性经验、审美趣味、主体性建构、审美距离等诸多方面体现出西方古典美学向现代美学转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画 理论生成 审美经验 现代性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根理论从经验世界到理论生成的飞跃何以可能 被引量:5
2
作者 廖青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7,共9页
扎根理论的不同流派均强调从经验资料中生成理论。综合多种流派的分析来看,扎根理论实现从经验世界到理论生成的飞跃大致可以分为用编码把握经验世界、提炼可以统摄编码结果的核心类属以及基于核心类属进一步完善理论等策略,但这并不意... 扎根理论的不同流派均强调从经验资料中生成理论。综合多种流派的分析来看,扎根理论实现从经验世界到理论生成的飞跃大致可以分为用编码把握经验世界、提炼可以统摄编码结果的核心类属以及基于核心类属进一步完善理论等策略,但这并不意味着扎根理论是一套固定的程序,我们不应忽视直觉在思维螺旋向上以达到概念化过程中的角色,且应在理论生成与实务工作的关联中“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行”,以完善理论的实践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编码 核心类属 理论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法学理论生成方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荣梅 孙国友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3-208,共6页
理论生成方式,是研究者在构建理论时采用的逻辑思路、分析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等,学科理论品位提升与否,在某种程度上与研究者对于理论生成方式的意识、理解及运用密切相关。梳理我国近30年来体育法学的研究成果发现,从理论来源这... 理论生成方式,是研究者在构建理论时采用的逻辑思路、分析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等,学科理论品位提升与否,在某种程度上与研究者对于理论生成方式的意识、理解及运用密切相关。梳理我国近30年来体育法学的研究成果发现,从理论来源这个维度看,我国体育法学理论生成方式可以分为"外生型"和"内生型",即研究所需的主要理论依据来源于其他学科或理论,主要来源于国外研究成果,以及基于体育法学学科或体育法的内在属性进行的理论研究;从研究是以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点还是以建构理论出发点这个维度来看,体育法学理论生成方式可以分为"实践型"和"理论型",即理论因体育实践的需求而产生,分析方法以理论思辨为主,以理论为研究的出发点;以理论关涉的时间为区分维度,可以概括出"前瞻型"与"回溯型"2种理论生成方式,即"着眼未来"与"追溯历史"的理论生成方式。学科理论生成并不是沿着单线轨迹进行的,各生成方式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和重叠,所总结的理论生成方式未能将体育法学所有的理论生成方式都囊括在内。无论哪种生成方式,都是体育法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路径,不存在好坏高低的价值评判,旨在抛砖引玉,与学界同仁共同探讨这一关涉学科发展的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法学 学科 理论 理论生成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语言与时间之间——耶鲁学派的理论生成及思想史位置 被引量:1
4
作者 戴登云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0-138,共9页
"耶鲁学派"诗学的原创性贡献在于: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在反叛新批评、吸纳欧陆思潮的过程中,将研究的重心从文学批评的"科学性"、文学文本的"文学性"和文学史的"事实性"转移到了文学批评、文... "耶鲁学派"诗学的原创性贡献在于: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在反叛新批评、吸纳欧陆思潮的过程中,将研究的重心从文学批评的"科学性"、文学文本的"文学性"和文学史的"事实性"转移到了文学批评、文学文本和文学史的"生成性"之上,从而成功地开创了一种新的诗学研究范式:"生成诗学"。"耶鲁学派"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根本的原因在于:在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和"时间哲学转向"的背景下,耶鲁文论家们凭着自身对文学语言和文学时间的错综复杂性的独特敏感,打破了西方文论和西方哲学单维度的思维定势,对语言的多维度和时间的多向度的本体属性作出了全方位的直观和领会,从而为自身的研究找到了新的理论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鲁学派 语言 时间 理论生成 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生成 被引量:1
5
作者 房正宏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84,共6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执政党的执政新理念,作为一个理论命题,它是人类历史上先进思想发展的一个成果,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从社会历史观和价值...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执政党的执政新理念,作为一个理论命题,它是人类历史上先进思想发展的一个成果,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从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论的角度来分析,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发展终点必将是共产主义社会:两者的目标都是建设和谐、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这个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同时,这一执政理念的提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经验是分不开的,因而该命题又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理论生成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地理学的理论转向生成、流变与趋向
6
作者 王弋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42,共12页
20世纪的“空间转向”背景下,地理学的方法逐步同其他人文学科交叉融合,空间性与文学批评的结合,推动了文学地理学这门前沿学科逐渐走向成熟。但该理论体系在发展和实践过程中存在根脉不清、概念混淆、中西方文学地理学理论方法不统一,... 20世纪的“空间转向”背景下,地理学的方法逐步同其他人文学科交叉融合,空间性与文学批评的结合,推动了文学地理学这门前沿学科逐渐走向成熟。但该理论体系在发展和实践过程中存在根脉不清、概念混淆、中西方文学地理学理论方法不统一,以及未来发展走向不明朗等各种问题。因此,本文拟从源头回溯文学地理学产生的理论渊源,梳理聚焦其形成过程中的理论转向生成脉络,呈现文学地理学从何处来、发展状况如何以及将到何处去的路径,厘清“空间理论”“地理批评”等文学地理学领域的概念、方法。文章以交叉融合的视角为主线,探索文学地理学的理论转向生成路径,旨在进一步指明其未来走向,助力文学地理学研究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理论转向生成 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特罗克生成学习理论认识论特征分析及其对教学设计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33
7
作者 谭敬德 陈清 张艳丽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2-25,共4页
文章从认识论视角对维特罗克生成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出维特罗克生成学习理论是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认识论是一种渐成论。生成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意义在于:扩展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指导教学设计各环节的实施,促... 文章从认识论视角对维特罗克生成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出维特罗克生成学习理论是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认识论是一种渐成论。生成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意义在于:扩展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指导教学设计各环节的实施,促进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认识论特征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复合名词语义信息标注词库:基于生成词库理论 被引量:16
8
作者 宋作艳 赵青青 亢世勇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3,43,共8页
复合名词分析一直是语言研究和自然语言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涉及未登录词的识别、自动释义以及词典编纂等。生成词库理论是目前较新的一种语义学理论,我们拟利用该理论对汉语复合名词进行语义信息标注,建立一个词库。该文首先介... 复合名词分析一直是语言研究和自然语言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涉及未登录词的识别、自动释义以及词典编纂等。生成词库理论是目前较新的一种语义学理论,我们拟利用该理论对汉语复合名词进行语义信息标注,建立一个词库。该文首先介绍了这一词库的标注框架,然后通过对"纸"、"石"构成的复合词的对比分析,展示了这一词库在复合名词构词、语义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物性角色、自然类和人造类是非常重要的语义信息,能揭示复合名词构词和语义的一些模式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信息标注词库 复合名词 生成词库理论 物性结构 语义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资产型裂变新创企业生成模式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探索 被引量:32
9
作者 李志刚 韩炜 +1 位作者 何诗宁 张敬伟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7-129,共13页
针对"创业者如何以轻资产方式完成裂变创业"这一研究问题,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基于理论抽样选取的6家轻资产型裂变新创企业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建构了轻资产型裂变新创企业生成模式的整合理论框架。研究发现,轻资产型... 针对"创业者如何以轻资产方式完成裂变创业"这一研究问题,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基于理论抽样选取的6家轻资产型裂变新创企业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建构了轻资产型裂变新创企业生成模式的整合理论框架。研究发现,轻资产型裂变新创企业的生成过程主要呈现为知识扩散、活动互补和交互平台3种典型模式。创业者将在母体企业习得的轻资产类知识传递至新创企业形成知识扩散型生成模式;创业者通过与母体企业的重资产优势互动连接形成活动互补型生成模式;创业者借助搭建商业生态平台盘活闲置资源形成交互平台型生成模式。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拓宽了裂变创业类型研究的现有视角,深化了裂变新创企业生成过程研究的知识体系,发展了裂变新创企业生成路径的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资产 裂变创业 新创企业 生成模式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威特罗克的生成学习理论的教学含义 被引量:20
10
作者 陶炳增 孙爱萍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4年第6期61-64,共4页
生成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积极参与其中,并非被动地接纳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自己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该文界定了生成学习理论的含义,介绍了这一理论的生理基础,并指出了生成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生成学习理论 积极参与 推论 学习者 教学设计 信息 接纳 含义 界定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性理论视域下高校道德教育创新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季爱民 高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28,共4页
高校既是道德教育研究的重要平台,又是培育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基地。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更应该深化高校教育的道德意蕴,使其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在生成性理论的指导下,规划高校道德教育的课堂内容及设... 高校既是道德教育研究的重要平台,又是培育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基地。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更应该深化高校教育的道德意蕴,使其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在生成性理论的指导下,规划高校道德教育的课堂内容及设置方向,调整教学形式,重新发掘环境中道德教育的有用资源,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改变当前高校道德教育重预设而轻生成、重分数而轻人文、重实体而轻关系、重灌输而轻创造的现状,为高校道德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新路径,使高校道德教育因时而变,在动态生成中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道德认知水平,形成新的道德意义,真正做到教育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理论 高校道德教育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工作学 概念的生成理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仰涛 李珂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年第9期25-28,共4页
该文首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学概念的“生成”问题;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变化及其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工作学概念生成的土壤,思想政治工作特质是思想政治工作学概念生成的质料,科学抽象是思想政治工作学概念生成的逻辑过程... 该文首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学概念的“生成”问题;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变化及其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工作学概念生成的土壤,思想政治工作特质是思想政治工作学概念生成的质料,科学抽象是思想政治工作学概念生成的逻辑过程,为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学概念的生成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学 理性认识 思维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生成树理论的配电网故障恢复算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宗君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12,共4页
依据图论简化的要求,对配电网络建立了以综合网损最小、开关动作次数最少、电网可靠性最高为目标的函数模型,并且保证配电网连通性、辐射状运行、电源容量等约束条件,得到配电网故障恢复的最优解和一系列次优解。算法具有简单、实用、... 依据图论简化的要求,对配电网络建立了以综合网损最小、开关动作次数最少、电网可靠性最高为目标的函数模型,并且保证配电网连通性、辐射状运行、电源容量等约束条件,得到配电网故障恢复的最优解和一系列次优解。算法具有简单、实用、实时性强等特点,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有很强的适用性。算法经过测试,证明了其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恢复算法 最小生成理论 电网 可靠性 图论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性生成理论:音乐、语言与心理学的跨学科及实证问题讨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蕾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104,167,共12页
《调性生成理论》(A Generative Theory of Tonal Music,GTTM)是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一本奠基性音乐理论著作。该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受到圈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一度成为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等共同讨论的焦点... 《调性生成理论》(A Generative Theory of Tonal Music,GTTM)是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一本奠基性音乐理论著作。该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受到圈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一度成为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等共同讨论的焦点。文章从GTTM出发,在阐述该音乐理论核心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从音乐与语言、音乐与心理认知两个角度做延伸思考,试图将“调性生成理论”中的“调性”扩展到潜调性、无调性层面,并在fMRI上获取相关实证数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性生成理论 音乐理论与分析 神经科学 语言学 F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理论的最简主义转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傅玉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09-114,共6页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最简主义的转向,引起了语言学研究领域非常活跃的"最简论"思潮。文章分别从理论动因、理论内涵以及最简方案的发展趋势与最新动态等方面,探讨了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理论的这一次...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最简主义的转向,引起了语言学研究领域非常活跃的"最简论"思潮。文章分别从理论动因、理论内涵以及最简方案的发展趋势与最新动态等方面,探讨了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理论的这一次重要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语法理论 最筒主义 经济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序 被引量:2
16
作者 陆俭明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汉语语法研究 生成语法理论 现代汉语语法 语言研究 乔姆斯基 撰写 理论原则 尝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情境的设定、重构与调谐——生成隐喻理论刍议
17
作者 周静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4-167,共4页
德国社会语言学家Schn对隐喻的概念、产生过程、隐喻的认知与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独辟蹊径。鉴于国内外对该理论评介和发展的文献有限,本文对该理论从隐喻的本质和类别、隐喻的功能两个方面作系统评述,并结合与概念隐喻理论的对比分... 德国社会语言学家Schn对隐喻的概念、产生过程、隐喻的认知与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独辟蹊径。鉴于国内外对该理论评介和发展的文献有限,本文对该理论从隐喻的本质和类别、隐喻的功能两个方面作系统评述,并结合与概念隐喻理论的对比分析指出该理论的创新与局限,以期对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核心的认知隐喻研究的纵深发展与实证研究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隐喻理论 隐喻的本质及类别 问题框架模式 隐喻的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图元生成理论谈针织服饰花型的创意
18
作者 张建英 张方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69,共3页
从点、线、圆等基本图元的生成理论出发,结合针织服饰花型设计技术—从早期的手工画意匠图,到利用CAD技术经历的画花型、设计花型及花型创意—方法的描述,阐述计算机图形处理理论与针织服饰花型设计技术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针织服饰 花型设计 图元生成理论 计算机 图形处理 花型创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的概念阐释、逻辑基点及其理论争鸣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文文 张广君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5,共14页
当代教育家精神具有爱国情怀、道德意志、职业态度、创新品质、奉献意识和人文关怀等含义。作为当代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内涵,“蜡烛精神”对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取向、教育教学实践、教师职业伦理研究等均有着深刻影响,是深入阐释我国当代“... 当代教育家精神具有爱国情怀、道德意志、职业态度、创新品质、奉献意识和人文关怀等含义。作为当代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内涵,“蜡烛精神”对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取向、教育教学实践、教师职业伦理研究等均有着深刻影响,是深入阐释我国当代“教育家精神”的逻辑基点。“蜡烛精神”发展至今,在评价上经历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理论观点、实践意义以及不足之处。从生成教育理论的视角看,面对“蜡烛精神”的当代可能性及未来发展问题,有必要从文化历史、时代状况、教育现实诸维度澄清其存在的必要性与价值,进而从历史意义、伦理意涵、行为意向和基础意求等角度,即从“薪火相传”的文化意象、“历史担当”的责任伦理、“深沉热爱”的教育情怀、“自我实现”的职业底线等方面,理解和描绘当代教师“蜡烛精神”的整体意象,以求深入理解、阐释和弘扬当代教育家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蜡烛精神 生成教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举办生成语法理论和汉语研究系列讲座
20
作者 本刊记者 《语言科学》 2006年第3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生成语法理论 北京大学 汉语研究 系列讲座 语言学家 JAMES 汉语语言学 研究中心 学术讲座 中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