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3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学术创业:理论模型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姚威 谢雯港 钱圣凡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60,共9页
学术创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成功的学术创业需要跨越从基础科学研究到产品研发创造的“死亡之谷”和从产品研发创造到商业价值实现的“达尔文海”两大断层。数字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为跨越两大断层提供了新机遇,而现有学术创业研究对如... 学术创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成功的学术创业需要跨越从基础科学研究到产品研发创造的“死亡之谷”和从产品研发创造到商业价值实现的“达尔文海”两大断层。数字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为跨越两大断层提供了新机遇,而现有学术创业研究对如何有效运用数字技术跨越两大断层缺乏系统深入的探究。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和理论逻辑推演的基础上,应用知识基础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构建数字学术创业理论模型框架,揭示学术创业主体如何利用数字技术通过知识管理数字化与网络治理数字化两条路径跨越两大断层,最终实现成果产品化、商业化。研究结果可为动态复杂环境下激发数字学术创业主体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学术创业 数字技术 学术创业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疲劳的“模-数”融合驱动理论模型与性能确定方法——以腐蚀疲劳问题为例
2
作者 张清华 唐琨 +3 位作者 崔闯 马燕 袁晓鹏 李亚鹏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27,共14页
数据源和表征指标单一导致的信息维度不足,是制约钢结构疲劳性能研究的关键问题。文章结合钢结构数智化工程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数字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钢结构疲劳的“模-数”(“模型试验-数字仿真”)融合驱动的理论模型与性能确定方法,... 数据源和表征指标单一导致的信息维度不足,是制约钢结构疲劳性能研究的关键问题。文章结合钢结构数智化工程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数字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钢结构疲劳的“模-数”(“模型试验-数字仿真”)融合驱动的理论模型与性能确定方法,以严重威胁钢结构安全的腐蚀疲劳问题作为示例,研究并讨论理论模型和方法应用的具体问题。确定腐蚀疲劳表征指标,提出信息提取方法;基于腐蚀焊接接头点云形貌以及断裂力学裂纹扩展理论,构建了数据驱动与物理驱动融合模型,通过调整数据与物理驱动损失函数的权重配比,建立适用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模型。设计并完成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和疲劳试验,以腐蚀形貌点云数据及裂纹扩展信息作为模型的训练和验证数据,通过腐蚀疲劳寿命PINN预测模型,实现模型试验与数值仿真多维、多源信息的有效融合。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能够融合试验数据与物理先验知识,显著提高疲劳寿命预测精度;多源疲劳信息融合能够显著增强模型在应对复杂腐蚀疲劳行为时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所提出的“模型试验-数字仿真”融合驱动方法为解决钢结构疲劳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和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疲劳 “模-数”融合驱动理论模型 信息融合 模型试验 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力学特性尺寸效应及其理论模型
3
作者 张慧梅 朱峰波 +1 位作者 刘小宇 刘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84-2292,共9页
纸或纸基材料在使用和服役时对其力学特性有一定要求,但是现有尺寸效应实验和理论说明不同尺寸试样力学特性并不相同,因此明确其力学特性的尺寸效应对于保证其安全非常必要。选用易于获取且强度较高的牛皮纸为研究材料,开展了不同尺寸... 纸或纸基材料在使用和服役时对其力学特性有一定要求,但是现有尺寸效应实验和理论说明不同尺寸试样力学特性并不相同,因此明确其力学特性的尺寸效应对于保证其安全非常必要。选用易于获取且强度较高的牛皮纸为研究材料,开展了不同尺寸试样单轴拉伸试验,确定力学特性及其离散性随试样尺寸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尺寸牛皮纸受力变形特征和宏微观破坏特征,揭示牛皮纸力学特性尺寸效应内在机理。最后建立了牛皮纸力学特性尺寸效应模型。研究发现:牛皮纸名义拉伸强度和名义峰值应变随尺寸增大先增大后下降,这是因为切断的边缘纤维造成牛皮纸试样边缘承受应力和应变能力较弱,而小尺寸试样中弱化边缘占比较大,导致名义拉伸强度和名义峰值应变呈现上升尺寸效应;大尺寸试样中,弱化边缘占比可以忽略,内部断裂过程区起主导作用,导致名义拉伸强度和名义峰值应变呈下降尺寸效应。建立的边缘-内部断裂过程区尺寸效应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牛皮纸名义拉伸强度和名义峰值应变的尺寸效应,但是其不能体现名义拉伸强度和名义峰值应变上升尺寸效应阶段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特性 尺寸效应 弱化边缘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幸福感的概念、理论模型和测量综述
4
作者 王菁 刘爱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94-801,共8页
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数字幸福感是一个新兴概念,反映了数字技术与个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本文概述数字幸福感的概念,梳理数字幸福感的理论,介绍数字幸福感的测量工具,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应完善测量工具、深入揭示影... 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数字幸福感是一个新兴概念,反映了数字技术与个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本文概述数字幸福感的概念,梳理数字幸福感的理论,介绍数字幸福感的测量工具,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应完善测量工具、深入揭示影响机制、加强跨文化研究并开发相应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幸福感 理论模型 测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液体导热系数理论模型与实验分析
5
作者 程艳红 苏哲 +3 位作者 刘志峰 李德才 张彩霞 许静静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2039,共8页
磁性液体作为一种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相比传统液体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被看作新一代传热流体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磁性液体导热系数理论计算模型并不能普遍适用,且不能准确预测不同温度下磁性液体的导热系数,各模... 磁性液体作为一种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相比传统液体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被看作新一代传热流体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磁性液体导热系数理论计算模型并不能普遍适用,且不能准确预测不同温度下磁性液体的导热系数,各模型之间存在着适用条件和计算结果的差异。因此,为准确得到磁性液体的导热系数,本文基于瞬态双热线法设计并搭建了磁性液体导热性能实验测量系统(测量平均误差小于1.55%),研究了不同磁场强度作用下,水基磁性液体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情况,定量分析了不同理论模型的适用温度范围。结果表明,无磁场作用下水基磁性液体(体积分数3.7%)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当温度从20℃增加到70℃时,导热系数增大了47%。其次,磁场作用下,磁性液体导热系数发生显著的提升。在20℃,200 G时,磁性液体导热系数相对于无磁场时增幅最大为81%。最后,对比分析了Maxwell模型、Bruggeman模型、Yu&Choi模型以及Gianluca Coccia模型的磁性液体导热系数计算结果与无磁场实验测量结果,发现在温度较低范围内(20~35℃)理论计算精度较高,与实验结果相对误差在5%以内,此时可以直接采用理论模型预测磁性液体的导热系数;当温度升高后(>40℃),理论计算值则与实验值偏差增大,此时理论模型不再适用,必须通过实验测量获得准确的磁性液体导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液体 导热系数 理论模型 实验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结人智协同学习干预的设计与应用:理论模型及实践框架
6
作者 于爽 叶俊民 +3 位作者 尹兴翰 吴林静 刘清堂 赵刚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99,107,共8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与智能系统融合的人智协同学习干预方式逐渐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然而,人智协同学习干预虽具潜力,但因教育工作者智能素养不足,往往难以在真实课堂中有效应用相关工具,导致工具设计与应用脱节...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与智能系统融合的人智协同学习干预方式逐渐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然而,人智协同学习干预虽具潜力,但因教育工作者智能素养不足,往往难以在真实课堂中有效应用相关工具,导致工具设计与应用脱节。为此,文章基于活动系统网络理论,构建了联结人智协同学习干预的设计与应用的理论模型,强调人类经验与智能系统的融合共生、干预设计与干预应用的有机联结。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包括坚持理论指导为人智协同学习干预的基础作用、发挥干预设计为人智协同学习干预的载体功能、推动干预应用为人智协同学习干预的关键动力在内的实践框架,为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设计与应用人智协同学习干预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指导和策略。最后,文章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联结人智协同学习干预的设计与应用,验证了理论模型及实践框架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这不仅为人智协同学习干预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也为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智协同 学习干预 联结设计与应用 活动系统网络理论 理论模型 实践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干预效果
7
作者 黄婕 张文佳 +2 位作者 赵洁 詹柳艳 魏思琪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1-437,共7页
目的:构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健康教育方案,评价其干预效果,为临床开展健康促进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跨理论模型,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函询构建健康教育方案。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在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门诊采用... 目的:构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健康教育方案,评价其干预效果,为临床开展健康促进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跨理论模型,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函询构建健康教育方案。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在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门诊采用便利抽样法招募106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接受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和干预6个月时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知信行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对照组45人、干预组46人完成研究。干预3个月和6个月时,两组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F_(交互)=13.284,P<0.001;F_(时间)=42.271,P<0.001)、知信行(F_(交互)=6.461,P=0.005;F_(时间)=29.470,P<0.001;F_(组间)=4.231,P=0.043)和生活质量(F_(交互)=13.113,P<0.001;F_(时间)=14.415,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知信行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理论模型 德尔菲技术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知信行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安全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模型、作用系统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8
作者 黎远波 汪梦妤 邱均平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5,共9页
[目的/意义]数据安全是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深入研究数据安全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模型、作用机制系统与实践路径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首先,采用理论建模法,基于数据安全“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维度,构建... [目的/意义]数据安全是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深入研究数据安全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模型、作用机制系统与实践路径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首先,采用理论建模法,基于数据安全“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维度,构建数据安全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四维向度理论模型;其次,借助系统论分析方法,解析数据安全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输入机制、转化机制、输出机制和调适机制;最后,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动能、基础、人才和生态4个方面构建数据安全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进路。[结果/结论]数据安全从主体维度、客体维度、载体维度和环体维度四重向度,总体性覆盖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三大结构,数据安全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保障作用系统包括输入机制、转化机制、输出机制和调适机制四大机制,亟待整体从维护科技数据安全、产业数据安全、培育数据安全人才和加强数据安全治理4个层面,构建数据安全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安全 数据要素 新质生产力 理论模型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理论模型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左迎香 宋秋香 +4 位作者 赵晓艳 高洁琼 李书培 张玄 孙慧卿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0-477,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自我护理干预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科淋巴水肿专科门诊治疗的70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自我护理干预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科淋巴水肿专科门诊治疗的70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自我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行为、自我管理效能、症状及自我护理依从性。结果:对照组33例,观察组34例完成研究。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活动和疾病管理、患肢保护、皮肤护理、自我护理的持续性维度评分及自我护理行为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与3个月后,观察组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预防行为调查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乳腺癌淋巴水肿症状指数量表相关症状部分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自我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增强自我管理效能,提升自我护理依从性,减轻淋巴水肿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利于医护人员对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病人的长期管理,并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水肿 理论模型 护理能力 依从性 护理行为 管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性体育赛事风险何以治理?——基于4R危机理论模型的考察
10
作者 潘怡 刘桂海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5,44,共14页
在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进程中,地方性体育赛事遭受越来越多的风险冲击与挑战。深入剖析地方性赛事风险的构成要素及其治理问题,并提出实践进路,对提升地方性体育赛事风险治理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地方... 在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进程中,地方性体育赛事遭受越来越多的风险冲击与挑战。深入剖析地方性赛事风险的构成要素及其治理问题,并提出实践进路,对提升地方性体育赛事风险治理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地方性体育赛事风险主要由软件风险、硬件风险、环境风险、人为风险等要素构成。现阶段,地方性体育赛事风险治理存在宏观层面的政策图景与法律效应问题;中观层面的风险教育与治理机制问题;微观层面的防范意识与应对能力问题。4R危机理论模型的介入,可以为地方性体育赛事风险治理提供一个全周期过程的视角,具体可以从风险缩减、风险预备、风险反应及风险恢复4个阶段出发,以优化治理制度为基础,实现赛事风险灵敏感知;以增强风险教育为重点,完善赛事风险治理机制;以迅捷启动预案为核心,推进赛事风险协同治理;以汲取经验教训为突破,提升赛事风险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 地方性体育赛事 风险治理 赛事安全 4R危机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专长科学的概念体系与理论模型建构
11
作者 漆昌柱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38,共5页
运动专长是运动心理学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并逐渐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运动专长科学。建构运动专长科学的概念体系与理论模型,不仅具有了实证研究的基础,而且也是丰富和发展运动专长研究的迫切需要。运动专长的界定是建构运动专长科学概念... 运动专长是运动心理学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并逐渐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运动专长科学。建构运动专长科学的概念体系与理论模型,不仅具有了实证研究的基础,而且也是丰富和发展运动专长研究的迫切需要。运动专长的界定是建构运动专长科学概念体系和理论模型的基石,运动认知技能、基础认知能力和具身认知等3种认知能力或技能是运动专长的核心要素,构成了运动专长理论模型的基本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 运动专长 运动专长科学 概念体系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协调下的可变形初期支护理论模型研究
12
作者 吴奎 谢凡 赵南南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4-1187,共14页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围岩大变形是深地工程安全建造的痛点问题.可变形初期支护由可缩钢拱架和含让压元件的可变形喷射混凝土衬砌组成,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可定量释放围岩应变能,从而缓解支护压力.钢拱架和喷射混凝土衬砌的变形协调是可变...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围岩大变形是深地工程安全建造的痛点问题.可变形初期支护由可缩钢拱架和含让压元件的可变形喷射混凝土衬砌组成,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可定量释放围岩应变能,从而缓解支护压力.钢拱架和喷射混凝土衬砌的变形协调是可变形初期支护研究的核心问题.文章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出发,首先分别构建了可缩钢拱架、含让压元件的可变形喷射混凝土衬砌的力学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支护压力-径向位移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对于可缩钢拱架,所建立的力学模型主要包括3个阶段:弹性-屈服-弹性阶段.为统一两者的变形阶段,可变形喷射混凝土衬砌的力学模型也被分为3个阶段.但是根据让压元件的变形特征,衬砌变形的第二阶段又被进一步细分为屈服和压实两个子阶段.其次,基于变形协调原理,建立了可变形初期支护的理论模型,并根据支护承载能力最大化利用原则,给出了可缩钢拱架和可变形喷射混凝土衬砌参数应满足的理论表达式.进一步,通过与既有文献中的数值模拟结果相比较,发现利用建立的理论模型对可缩钢拱架、含让压元件的可变形喷射混凝土衬砌,以及可变形初期支护的力与位移之间关系的刻画,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了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最后,基于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进行了相关参数分析,得到:减小钢拱架的纵向间距或增加衬砌的厚度能够提高支护刚度及其承载能力;增加可缩钢拱架滑动接头高度与让压元件长度可以提高可变形初期支护的变形能力,使得围岩与支护达到稳定;当围岩-支护处于平衡时,考虑让压元件压实变形特性的支护压力更大,径向位移更小.结果可为相关工程难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道 可变形初期支护 变形协调 支护特征曲线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的多理论模型的上肢抗阻运动依从性干预方案在肺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陈豪倩 朱霞 +1 位作者 席明霞 肖芬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75-180,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的多理论模型(MTM)的上肢抗阻运动依从性干预方案在肺癌PICC置管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3年8月入住长沙市某三甲医院肿瘤内科的114例肺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的多理论模型(MTM)的上肢抗阻运动依从性干预方案在肺癌PICC置管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3年8月入住长沙市某三甲医院肿瘤内科的114例肺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58例接受常规干预,干预组56例在接受常规干预的同时接受基于MTM的肺癌PICC置管患者上肢抗阻运动依从性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第1个月、干预第3个月、随访第3个月的上肢抗阻运动依从性以及运动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相关血栓、置管侧肢体水肿、导管移位以及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第1个月、第1个月、随访第1个月干预组患者的上肢抗阻运动依从性及运动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导管相关血栓发生率及置管侧肢体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基于MTM的肺癌PICC置管上肢抗阻运动依从性干预方案能有效提高并维持患者带管期间运动依从性,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PICC 健康行为改变的多理论模型 上肢抗阻运动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油-纸绝缘系统水分平衡曲线的理论模型与验证
14
作者 王书辉 陈鸽 +2 位作者 陈鑫 朱亮 冯大伟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80,共8页
绝缘油和绝缘纸种类众多且成分各异,配合使用时将具有不同的水分平衡曲线。为获得不同油-纸绝缘系统的水分平衡曲线,本文基于水分平衡时油和纸的相对含水量关系,构建了适用于新型油-纸绝缘系统的水分平衡曲线模型,并结合水分平衡实测结... 绝缘油和绝缘纸种类众多且成分各异,配合使用时将具有不同的水分平衡曲线。为获得不同油-纸绝缘系统的水分平衡曲线,本文基于水分平衡时油和纸的相对含水量关系,构建了适用于新型油-纸绝缘系统的水分平衡曲线模型,并结合水分平衡实测结果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变压器典型运行温度下,不同油-纸绝缘系统水分平衡曲线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高于90%,证实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新型油-纸绝缘 水分平衡曲线 理论预测模型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理论模型指导的321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丽 余春华 +1 位作者 许春燕 朱月萍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42-946,952,共6页
目的 评价跨理论模型指导的321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营养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及建立良好的健康素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204例维持... 目的 评价跨理论模型指导的321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营养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及建立良好的健康素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20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02例)和干预组(10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跨理论模型指导的321健康教育,均干预6个月;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干预前后2组的健康素养、自我管理、营养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经济支持意愿和健康素养总分分别为(28.33±1.04)分、(26.37±1.35)分、(27.05±1.05)分、(26.74±1.57)分和(108.49±8.5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5.48±3.07)分、(24.94±3.65)分、(23.97±3.42)分、(24.34±2.86)分、(98.73±7.03)分;干预组伙伴关系、问题解决、执行自我护理、情绪处理和自我管理总分分别为(18.03±0.65)分、(17.24±1.28)分、(16.97±1.18)分、(16.04±1.85)分和(68.28±5.9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6.55±1.49)分、(15.12±1.06)分、(14.35±1.15)分、(13.62±1.26)分和(59.64±4.82)分;干预组血清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和白蛋白(ALB)水平分别为(69.17±4.15) g/L、(345.94±20.13) mg/L、(114.76±12.05)g/L和(44.05±3.11) g/L,均高于对照组的(64.74±3.92) g/L、(332.06±17.45) mg/L、(106.34±11.42) g/L和(39.58±2.66) g/L;研究期间,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73%低于对照组的32.3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跨理论模型指导的321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素养,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321健康教育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记忆效应的Jiles-Atherton理论模型全过程推导 被引量:2
16
作者 苏三庆 刘馨为 +3 位作者 王威 左付亮 邓瑞泽 秦彦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金属磁记忆检测方法是一种能够对铁磁材料进行早期无损检测的新技术,其检测的是在外应力和地磁场的共同作用下铁磁构件产生的自发漏磁场.而磁机械效应则是指在恒定的外磁场环境中,磁化强度与外应力之间的变化关系.两者从本质上来讲是相... 金属磁记忆检测方法是一种能够对铁磁材料进行早期无损检测的新技术,其检测的是在外应力和地磁场的共同作用下铁磁构件产生的自发漏磁场.而磁机械效应则是指在恒定的外磁场环境中,磁化强度与外应力之间的变化关系.两者从本质上来讲是相似的.因此,磁记忆效应的物理本质就是弱磁场(地磁场)下的磁机械效应.针对磁机械效应经典的Jiles-Atherton理论模型,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理论公式推导,分析了不同变量之间的物理关系和数学关系,并指出Jiles-Atherton理论模型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了基于该模型进行的优化改进研究,改进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拉压应力作用下的非对称磁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les-Atherton理论模型 铁磁材料 无损检测 磁记忆效应 拉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的理论模型、关键因素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显龙 江鑫广 +1 位作者 许洁 张永恒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8-36,共9页
有效的理论模型指导可以为教育数字化提供明确的转型方向。当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着数字鸿沟广泛存在,素养培训难有成效;硬件配置未能落地,框架路径缺乏示例;微观实践系统缺失,宏观环境制度挑战三方面的困境。针对这一困境,该研究... 有效的理论模型指导可以为教育数字化提供明确的转型方向。当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着数字鸿沟广泛存在,素养培训难有成效;硬件配置未能落地,框架路径缺乏示例;微观实践系统缺失,宏观环境制度挑战三方面的困境。针对这一困境,该研究综合PPT理论框架、成熟度模型以及TOE理论框架,构建了教育数字化状态与影响因素持续推进模型。基于此模型,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状态及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体而言,结合成熟度模型,从教育参与者、教育流程、教育环境三方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进行状态评估;从技术、教育组织、外在环境三方面进行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最后,提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提升策略,即推进政策引领,营造良好的教育数字化转型生态;明晰组织状态,强化组织管理和创新发展;加强技术应用,个性化培育主体数字素养。以期使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向着理想状态靠近,实现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宏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理论模型 关键因素 持续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林改错》脏腑理论模型的构建与运用
18
作者 杨丽琴 李伟伟 王缙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98-1801,共4页
王清任一生的医学贡献凝聚于一册薄薄的《医林改错》,其构建的脏腑理论模型具有生理学与病理学的双重含义,具体可分为“气血运行模型”和“水谷运化模型”。前者侧重于病理探讨,生理描述亦多,可细分为“气运模块”与“血运模块”;后者... 王清任一生的医学贡献凝聚于一册薄薄的《医林改错》,其构建的脏腑理论模型具有生理学与病理学的双重含义,具体可分为“气血运行模型”和“水谷运化模型”。前者侧重于病理探讨,生理描述亦多,可细分为“气运模块”与“血运模块”;后者常见于生理阐释,病理描述甚少,可细分为“水运模块”与“谷运模块”。“气运模块”的生理功能以存储和运行元气、津液为主,其病理变化以津液失常和气虚为主;“血运模块”的生理功能以存储和运行血液为主,其病理变化以血瘀为主;“水运模块”的生理功能主以运行水液,“谷运模块”的生理功能主以运化谷物,二者的病理变化均较少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清任 医林改错 脏腑理论模型 气血运行模型 水谷运化模型 人体解剖 模型构建 模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理论模型的电液伺服加载前馈补偿复合控制系统
19
作者 梅鲁海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1-1239,共9页
针对一般电液伺服系统存在的非预期负载扰动和非线性干扰等问题,为了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动态响应的品质,减小系统跟踪和输出响应的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理论模型的电液伺服加载前馈补偿复合控制方法。首先,阐释了电液伺服试验台... 针对一般电液伺服系统存在的非预期负载扰动和非线性干扰等问题,为了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动态响应的品质,减小系统跟踪和输出响应的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理论模型的电液伺服加载前馈补偿复合控制方法。首先,阐释了电液伺服试验台的结构组成及其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力矩控制和位置控制的结构关系;然后,论证了自适应前馈补偿复合控制的伺服原理,阐述了以调速理论模型和实际模型的误差函数作为调速依据的前馈补偿和复合控制的原理和方法;最后,进行了系统仿真,同时为了验证基于动态理论模型的自适应前馈补偿复合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伺服系统进行了加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复合控制策略可以精确算出对伺服马达进行转速补偿的基准值和调整参数,系统动态响应速度比采用传统闭环控制算法提高了8%以上;系统控制器自适应能力和抗扰动性能也明显优于采用传统PI闭环控制及模糊PI闭环控制算法的系统;通过对比分析0.2 Hz和0.5 Hz的正弦响应曲线可知,该系统的位置跟踪曲线性能最优,控制精度最高,实际输出值的误差也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理论模型 系统自适应能力 系统动态响应误差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 力矩控制 位置控制 误差函数 伺服马达转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乡村精准扶智:理论模型与推进路径
20
作者 丁翠娟 《乡村论丛》 2024年第2期40-45,共6页
探索基于数字赋能的乡村精准扶智既是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必要举措,也是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本文基于数字赋能乡村精准扶智的核心元素、作用方式和运行机理构建了数字赋能乡村精准扶智的理论模型,提出构建... 探索基于数字赋能的乡村精准扶智既是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必要举措,也是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本文基于数字赋能乡村精准扶智的核心元素、作用方式和运行机理构建了数字赋能乡村精准扶智的理论模型,提出构建乡村精准扶智平台,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召集专家等教育资源,精准宣传引导乡村民众主动参与平台扶智体系,建立完善的数据生态支持乡村精准扶智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乡村精准扶智 理论模型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