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结构疲劳的“模-数”融合驱动理论模型与性能确定方法——以腐蚀疲劳问题为例
1
作者 张清华 唐琨 +3 位作者 崔闯 马燕 袁晓鹏 李亚鹏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27,共14页
数据源和表征指标单一导致的信息维度不足,是制约钢结构疲劳性能研究的关键问题。文章结合钢结构数智化工程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数字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钢结构疲劳的“模-数”(“模型试验-数字仿真”)融合驱动的理论模型与性能确定方法,... 数据源和表征指标单一导致的信息维度不足,是制约钢结构疲劳性能研究的关键问题。文章结合钢结构数智化工程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数字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钢结构疲劳的“模-数”(“模型试验-数字仿真”)融合驱动的理论模型与性能确定方法,以严重威胁钢结构安全的腐蚀疲劳问题作为示例,研究并讨论理论模型和方法应用的具体问题。确定腐蚀疲劳表征指标,提出信息提取方法;基于腐蚀焊接接头点云形貌以及断裂力学裂纹扩展理论,构建了数据驱动与物理驱动融合模型,通过调整数据与物理驱动损失函数的权重配比,建立适用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模型。设计并完成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和疲劳试验,以腐蚀形貌点云数据及裂纹扩展信息作为模型的训练和验证数据,通过腐蚀疲劳寿命PINN预测模型,实现模型试验与数值仿真多维、多源信息的有效融合。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能够融合试验数据与物理先验知识,显著提高疲劳寿命预测精度;多源疲劳信息融合能够显著增强模型在应对复杂腐蚀疲劳行为时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所提出的“模型试验-数字仿真”融合驱动方法为解决钢结构疲劳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和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疲劳 -数”融合驱动理论模 信息融合 型试验 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辛酸与血清蛋白分子间作用的紫外-荧光光谱分析法建立及理论模建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燕 吕达 +1 位作者 郭明 赵晓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94-501,共8页
全氟辛酸(PFOA)与血清蛋白(SA)分子间作用分析法的建立及理论模建研究。荧光光谱结合紫外光谱法研究PFOA与血清蛋白(HSA)分子间作用,获得PFOA-HSA分子间作用的紫外-荧光特征谱,紫外-荧光特征谱表明PFOA规律性降低了HSA紫外吸收和荧光强... 全氟辛酸(PFOA)与血清蛋白(SA)分子间作用分析法的建立及理论模建研究。荧光光谱结合紫外光谱法研究PFOA与血清蛋白(HSA)分子间作用,获得PFOA-HSA分子间作用的紫外-荧光特征谱,紫外-荧光特征谱表明PFOA规律性降低了HSA紫外吸收和荧光强度,HSA最大发射波长明显发生蓝移,表明PFOA与HSA发生了分子间作用,根据双对数回归曲线方程得到结合常数,定量说明PFOA与HSA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分子间作用力。Van’t Hoff方程分析光谱数据得到HSA与PFOA分子间作用的热力学参数ΔH>0,ΔS>0,ΔG<0,依据Ross理论分析PFOA与HSA分子间作用,表明二者主要通过疏水作用力和氢键发生分子间作用,并且HSA与PFOA之间的分子间作用是自发过程。同步荧光光谱解析出PFOA与HSA的分子间作用导致血清蛋白分子的微区构象发生改变,使色氨酸残基位域构象发生改变。建议偏振因子M,通过荧光偏振光谱,定量表征PFOA与HSA分子间作用。基于光谱数据分析,建立了PFOA与HSA分子间作用的理论模型,模建结果说明PFOA与HSA的分子间作用主要发生在HSA活性位点Sudlow’s sites I,HSA与PFOA分子间作用是自发过程。光谱实验与理论模建结果基本一致,可为全面了解生物大分子与全氟化合物之间的分子间作用以及研究微观毒理机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酸 血清蛋白 光谱实验 理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红外辐射场理论模拟 被引量:6
3
作者 沈国土 杨宝成 +2 位作者 蔡继光 姜瑾 高景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0,共5页
在红外辐射场理论建模通用框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卫星的几何构型进行建模;通过背景辐射的非均匀化考虑,根据相应的物理模型对卫星温度场和红外辐射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卫星外表温度场和红外辐射场分布。
关键词 红外辐射场 卫星 理论模 辐射场分布 研究成果 通用框架 理论 几何构型 背景辐射 拟计算 物理 温度场 均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昔康与溶菌酶作用机制的光谱分析及理论模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程旭 刘保生 张红彩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4-362,共9页
为了探究美洛昔康与溶菌酶的作用机制,在pH=7.40的实验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理论模建分析技术研究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美洛昔康与溶菌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美洛昔康能够以静态猝灭形式有效地猝灭溶菌酶的内... 为了探究美洛昔康与溶菌酶的作用机制,在pH=7.40的实验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理论模建分析技术研究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美洛昔康与溶菌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美洛昔康能够以静态猝灭形式有效地猝灭溶菌酶的内源荧光,形成1∶1的复合物,并使溶菌酶的构象发生改变。热力学结果表明,美洛昔康-溶菌酶体系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力。理论模建结果表明,该体系除疏水作用外还存在氢键作用,且美洛昔康被溶菌酶的活性氨基酸残基Glu35和Asp52包围,结合作用改变了溶菌酶催化活性中心处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当患者服用15 mg美洛昔康时,美洛昔康与溶菌酶的蛋白结合率W(B)为3.71%~8.79%,说明美洛昔康与溶菌酶的结合对溶菌酶自身抗炎、抗菌功能的影响不大,体系药物结合率W(Q)为1.08%~1.14%,说明溶菌酶与美洛昔康结合不会影响美洛昔康的药效。该研究从理论上证明了溶菌酶在血浆环境中与药物美洛昔康结合后,对溶菌酶本身功能和美洛昔康的药效不会产生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昔康 溶菌酶 荧光分析 理论模 结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载机直线行驶振动理论模型及验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段传栋 朱碧华 +1 位作者 杨锦霞 邹乃威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4-140,200,共8页
针对某型号装载机在平整路面上、以特定车速直线行驶时出现的整车垂向振动、整车俯仰振动和座椅垂向振动问题,为识别和研究该异常振动关键影响因子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对振动特征的分析,建立了装载机四自由度振动系统理论模型,并利用状态... 针对某型号装载机在平整路面上、以特定车速直线行驶时出现的整车垂向振动、整车俯仰振动和座椅垂向振动问题,为识别和研究该异常振动关键影响因子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对振动特征的分析,建立了装载机四自由度振动系统理论模型,并利用状态空间法求解得到了四阶固有频率及其模态振型向量。为了验证理论振动模型及其求得的模态参数的有效性,对该异常振动工况进行了工作模态分析(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简称OMA)实验,成功识别出了其模态特征。两者对比结果显示,理论模型获得的模态特征向量与OMA实验获得的模态振型基本一致,且模态频率理论值与OMA实验获得的测试值的偏差小于5%,较好地验证了该振动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最后,依据该振动模型识别出轮胎垂向刚度为其关键参数之一,研究了轮胎垂向刚度对装载机机身垂向振动和俯仰振动2种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载机 行驶振动 理论 工作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沟槽砂轮磨削理论模型及复映效应机理
6
作者 陈天旭 李玉帅 江京亮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3-48,共6页
为分析磨削工艺参数对复映效应的影响规律,对大螺旋角沟槽结构化砂轮磨削过程和工件表面形貌进行理论探究。建立了大螺旋角沟槽砂轮宏观数学模型和微观磨粒随机分布模型,推导并计算了砂轮片状切削刃的切削过程;基于磨削表面宏观轮廓创... 为分析磨削工艺参数对复映效应的影响规律,对大螺旋角沟槽结构化砂轮磨削过程和工件表面形貌进行理论探究。建立了大螺旋角沟槽砂轮宏观数学模型和微观磨粒随机分布模型,推导并计算了砂轮片状切削刃的切削过程;基于磨削表面宏观轮廓创成机理模型,计算螺旋沟槽控制参数及工艺参数与复映效应系数的数值映射关系;观察对比理论磨后工件的表面形貌与螺旋沟槽砂轮实际磨后工件表面形貌。并进一步探究“复映效应”现象,为实现“复映效应”现象精确控制提供了有效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砂轮 理论 砂轮磨削 复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模理论的宽带圆极化超表面天线设计
7
作者 逄慧 赵建平 徐娟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78,共5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共面波导(CPW)馈电的单层低剖面宽带圆极化超表面天线。使用特征模理论来指导天线的设计,揭示了天线的工作原理。首先,对超表面结构进行分析,成功找到2个相位差接近90°,同时具有良好的辐射方向性的目标模式。为...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共面波导(CPW)馈电的单层低剖面宽带圆极化超表面天线。使用特征模理论来指导天线的设计,揭示了天线的工作原理。首先,对超表面结构进行分析,成功找到2个相位差接近90°,同时具有良好的辐射方向性的目标模式。为了激励目标模式,根据特征模分析的结果,设计合理的馈电方式。文中使用CPW馈线来激励2种模式,得到的天线具有单层结构,不需要添加额外的介质基板。最终得到的天线的尺寸为1.05λ0×1.05λ0×0.69λ0,具有低剖面的特性。同时为了阻抗匹配在CPW耦合孔径的末端加载枝节,天线的相对阻抗带宽为27%,频段为5.71 GHz~7.50 GHz。将CPW耦合孔径进行倾斜对工作模式进行相位补充,成功改善了圆极化的性能。天线的3 dB轴比带宽为16.6%,频段为6.12 GHz~7.23 GHz,并且在工作频带内具有稳定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理论 圆极化 宽带 共面波导 超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塑性变形理论建模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新云 唐学峰 +6 位作者 余国卿 龙锦川 温红宁 邓磊 金俊松 龚攀 张茂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16,共25页
传统塑性理论模型由于引入了适当的假设和简化,面对复杂变形机制和复杂变形条件时具有局限性。基于深度学习的理论建模作为数据驱动的建模新范式,具有精度高、通用性强的特点,是塑性理论建模的重要方向。介绍了深度学习的建模方法,如传... 传统塑性理论模型由于引入了适当的假设和简化,面对复杂变形机制和复杂变形条件时具有局限性。基于深度学习的理论建模作为数据驱动的建模新范式,具有精度高、通用性强的特点,是塑性理论建模的重要方向。介绍了深度学习的建模方法,如传统神经网络模型、物理启发式神经网络模型和神经算子网络,分析了各个模型的特点。总结了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塑性理论建模方法在本构关系、损伤断裂模型、微观组织模型和多尺度模型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提高模型精度、泛化能力和可解释性的方法。最后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塑性理论建模方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塑性理论 本构关系 微观组织演变 损伤断裂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模理论分析的超宽带小型化准八木天线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廖国君 姜兴 +1 位作者 孙逢圆 彭麟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3,共6页
文中设计了一款超宽带准八木天线。根据特征模理论对传统的准八木天线进行分析,并结合天线理论,在不改变天线原有尺寸的情况下,通过采用弯折、切槽等技术,增大了电流路径,拓宽了低频的工作带宽。天线尺寸为0.256λ_(0)×0.256λ_(0)... 文中设计了一款超宽带准八木天线。根据特征模理论对传统的准八木天线进行分析,并结合天线理论,在不改变天线原有尺寸的情况下,通过采用弯折、切槽等技术,增大了电流路径,拓宽了低频的工作带宽。天线尺寸为0.256λ_(0)×0.256λ_(0)×0.002λ_(0)(λ_(0)为最小工作频率所对应的波长),工作带宽为0.78 GHz~1.58 GHz。与初始天线相比,相对带宽从32.0%提高至67.8%。通过前后比可以看出,天线具有良好的定向性能,可以满足人脑探测活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理论 超宽带 小型化 准八木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因理论-AHP的通道侗锦文化主题家具设计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牟彪 徐鑫 +1 位作者 陆展飞 陈勇勇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80,共7页
通道侗锦作为国家非遗文化,是侗族人民生产劳作和艺术审美形态的产物。为拓展其应用范围,提升家具产品的文化内涵,首先运用模因理论挖掘其纹样、构图、色彩等特点,构建通道侗锦文化因子库;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因子结构模型,获取各级... 通道侗锦作为国家非遗文化,是侗族人民生产劳作和艺术审美形态的产物。为拓展其应用范围,提升家具产品的文化内涵,首先运用模因理论挖掘其纹样、构图、色彩等特点,构建通道侗锦文化因子库;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因子结构模型,获取各级指标的相应权重值,实现因子筛选;基于筛选结果,利用形状文法推演转译出形式多样的新图形;最后将新图形应用于家具设计实践。研究结果旨在实现通道侗锦文化形式上的演变与创新,并促进侗民族信仰与精神的延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侗锦 理论 AHP 形状文法 家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因理论-AHP的川东土家族文化主题民宿设计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牟彪 周纹汐 +1 位作者 徐鑫 陈勇勇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1,共6页
为传承和创新川东土家族文化,提升当地民宿品质,采用模因理论和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梳理文化特征,提取并筛选文化因子,基于形状文法对文化因子进行转译,生成新图形;提出了“引形赋新,装饰应用、形随物变,造型应... 为传承和创新川东土家族文化,提升当地民宿品质,采用模因理论和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梳理文化特征,提取并筛选文化因子,基于形状文法对文化因子进行转译,生成新图形;提出了“引形赋新,装饰应用、形随物变,造型应用、旧形新构,组合应用”等转译应用思路,并应用于民宿空间的界面分割、天花造型、门窗装饰,以及软硬装装饰等具体设计实践中。旨在为传承土家族文化,提升民宿品质,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层次分析法 形状文法 川东土家族文化 民宿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模理论的机载微带有源二元阵列天线降耦技术
12
作者 司伟 韩彦明 韩国栋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7,共8页
针对机载微带有源阵列天线单元间的互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模理论的降耦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天线单元被激励起的特征模式,筛选出工作模式和非工作模式;然后,根据阵列的结构、非工作模式的模式权重系数和特征远场方向图,分析出频带... 针对机载微带有源阵列天线单元间的互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模理论的降耦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天线单元被激励起的特征模式,筛选出工作模式和非工作模式;然后,根据阵列的结构、非工作模式的模式权重系数和特征远场方向图,分析出频带内对互耦贡献大的非工作模式;最后,通过抑制这些模式实现互耦降低,同时减少对工作模式的影响以保证天线性能。设计了频带为2.19 GHz~2.32 GHz的微带天线单元,通过对贴片修形、设置金属柱等措施抑制频带内对互耦贡献大的非工作模式。将改进前后的单元组成微带二元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二元阵,在整个频带内的S 21降低了3 dB以上、增益损失可接受、交叉极化得到改善。该方法为机载大型微带有源阵列天线的有效降耦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微带有源阵列天线 互耦 特征理论 非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满足性模理论综述
13
作者 唐傲 王晓峰 何飞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0-415,共16页
可满足性模理论(SMT)是指判定一阶逻辑公式在特定背景理论下的可满足性问题。基于一阶逻辑的SMT相比SAT描述能力更强、抽象能力更高,能处理更加复杂的问题。SMT求解器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已经成为重要的形式化验证引擎。目前,SMT已被广... 可满足性模理论(SMT)是指判定一阶逻辑公式在特定背景理论下的可满足性问题。基于一阶逻辑的SMT相比SAT描述能力更强、抽象能力更高,能处理更加复杂的问题。SMT求解器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已经成为重要的形式化验证引擎。目前,SMT已被广泛应用在人工智能、硬件RTL验证、自动化推理和软件工程等领域。根据近些年SMT的发展,首先阐述SMT基本知识和常见的背景理论;然后分析总结Eager方法、Lazy方法和DPLL(T)方法的实现流程,并进一步介绍主流求解器Z3、CVC5和MathSAT5的实现过程;接着介绍SMT的扩展问题#SMT、SMT应用在深度神经网络的SMTlayer方法和量子SMT求解器;最后对SMT的发展进行展望,并讨论其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阶逻辑 可满足性理论 Lazy方法 DPLL(T) SMT求解器 #S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应力水平下颗粒土的边界面本构模型
14
作者 李书兆 孙国栋 +1 位作者 张安 王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5,共9页
低应力条件下土体的力学行为因颗粒嵌锁效应显著增强,表现出更高的摩擦角和剪胀性,工程设计中忽视这些特性可能导致不准确分析甚至引发地质灾害。在SANISAND-04边界面模型基础上进行扩展,通过引入颗粒间嵌锁强度参数,对模型的屈服面、... 低应力条件下土体的力学行为因颗粒嵌锁效应显著增强,表现出更高的摩擦角和剪胀性,工程设计中忽视这些特性可能导致不准确分析甚至引发地质灾害。在SANISAND-04边界面模型基础上进行扩展,通过引入颗粒间嵌锁强度参数,对模型的屈服面、临界状态面、边界面和剪胀面进行了改进,提出了SANISAND-L模型,并采用两种不同嵌锁强度的颗粒土三轴剪切试验结果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ANISAND-L模型只增加了一个模型参数,不仅能准确反映低应力水平下颗粒土的峰值和临界状态内摩擦角的提升,同时也能在较高应力水平下保持适用性;该模型参数能通过低应力条件下的临界状态强度数据直接拟合获得;对模型进行验证发现其显示出较好的预测能力;在2 kPa有效围压下,该模型对Toyoura砂土峰值内摩擦角的预测相对误差低于2%,显著优于未考虑嵌锁效应的SANISAND-04模型(后者相对误差超过25%)。该模型结构简洁、参数标定方便,可在SANISAND-04模型的代码基础上直接修改实现,有助于更加精准地进行浅基础承载力、海底管道铺设等浅部土层工程问题的有限元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 颗粒土 理论 低应力水平 边界面 嵌锁强度 临界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模与物理光学混合方法的海面环境下动态群目标电磁散射快速计算
15
作者 王照源 谷继红 +3 位作者 丛洲 何姿 管灵 丁大志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5,62,共10页
群目标广泛存在于电磁工程中,对其开发高效、准确的仿真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动态群目标在各个时刻下单元排布可能不同的特点,首先提出了按照单元分组的快速多极子算法,使用特征模方法降低群目标未知量,采用预存储的策略来实现动态群... 群目标广泛存在于电磁工程中,对其开发高效、准确的仿真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动态群目标在各个时刻下单元排布可能不同的特点,首先提出了按照单元分组的快速多极子算法,使用特征模方法降低群目标未知量,采用预存储的策略来实现动态群目标的高效、准确分析,该方法称为动态群目标的特征模快速分析方法;然后,考虑海面背景对群目标电磁散射的影响,将以上提出的动态群目标的特征模快速分析方法与高频的物理光学法进行结合,提出了一种高低频混合方法。数值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高低频混合方法能够在保证较高计算精度的同时实现动态群目标和海面背景整体的高效电磁特性分析,同时还实现了计算效率和精度之间的合理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群目标 海面背景 高低频混合方法 特征理论(TCM) 快速多极子算法(FMA) 物理光学(PO)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放电电磁脉冲理论建模与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尚合 周万珍 孙秋红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87-92,共6页
通过静电放电效应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IEC6100042标准规定的实验方法与实验平台的局限性,提出了改进的ESD电磁场理论模型,探讨了静电放电电磁脉冲对微电子器件作用机理,提出了相应防护对策。
关键词 作用机理 电磁脉冲 静电放电 研究进展 理论 微电子器件 实验平台 实验方法 标准规定 理论模 防护对策 电效应 局限性 电磁场 E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个体主导”到“共享互动”:企业管理控制模式适应性衍化机制研究
17
作者 张璐 王岩 +2 位作者 王伟楠 张强 崔敏杰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34,共14页
企业如何协调组织各层级共同构建适配外部环境及发展战略的管理控制模式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本文以伊利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借鉴基模理论思想探究管控战略制定与传输的微观机理,分析管控职能作用方式转变的过程机制,进而揭示企业管理... 企业如何协调组织各层级共同构建适配外部环境及发展战略的管理控制模式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本文以伊利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借鉴基模理论思想探究管控战略制定与传输的微观机理,分析管控职能作用方式转变的过程机制,进而揭示企业管理控制模式构建与适应性衍化的内在路径。研究发现:(1)管理者个体层感知与理解外部情境变化后制定阶段性管控战略的过程是管理控制模式适应性变革的逻辑起点。(2)由高度控制的“单向传输”到低度控制的“共享互动”的跨层级沟通过程促使管理者个体层管控战略转化为组织层面的共享管控战略,推动组织层形成共同行动倾向,是管理控制模式成功变革的关键环节。(3)环境的变化及战略的适应性调整为管控机制及职能的调整提供了情境需求,促使组织层在管控机制规范下匹配行为模式以支撑管控职能作用方式转变,从而驱动管理控制模式由“控制主导型”到“探索、控制分离型”再到“探索、控制协调型”不断跳跃。研究结论为企业协调组织各层级成功实现管控模式适应性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战略 理论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辐射环境理论建模初探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国土 蔡继光 +2 位作者 杨宝成 高景 董占海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399-403,共5页
需要计算空间某一点的热辐射环境,由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球和大气的背景以及太阳,而MODTRAN 是一个比较有效可靠的大气辐射传输计算程序,于是主要考虑采用 MODTRAN 程序来计算空中某一点的热辐射环境.然后需要确定 MODTRAN 程序的输入... 需要计算空间某一点的热辐射环境,由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球和大气的背景以及太阳,而MODTRAN 是一个比较有效可靠的大气辐射传输计算程序,于是主要考虑采用 MODTRAN 程序来计算空中某一点的热辐射环境.然后需要确定 MODTRAN 程序的输入数据,另一方面 MODTRAN 程序只能计算100 km 以下的大气辐射情况,于是先要解决观测点的转换问题,这里建立了一个模型可以使100 km 以上的情况转换成100 km 的情况;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下垫面的边界条件确定,这里根据地球表面的基础数据,得到了下垫面的边界条件.依照上述思路和理论计算了空中某一点的辐射环境,获得了初步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辐射环境 大气辐射传输 理论 下垫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梁组合结构的动力学建模理论及其内共振分析 被引量:39
19
作者 赵跃宇 蒋丽忠 +2 位作者 王连华 刘光栋 易伟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9-72,104,共5页
利用索 -梁组合结构的连接条件及边界条件 ,建立了索 -梁组合结构的约化运动学控制方程。利用Galer kin模态截断 ,得到了该系统的多模态离散动力学方程。利用多尺度摄动方法 ,分析了索 -梁组合结构可能出现的内共振模式 。
关键词 索-梁组合结构 动力学 理论 约化 内共振 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刀盘转矩的理论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原思聪 肖畅 尚敬强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0-92,共3页
在对盾构原理及土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盾构机刀盘转矩各构成部分的模型和计算公式并进行分析求解,同时对盾构转矩与系统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实例进行模型对比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及计算公式有较高的精准度... 在对盾构原理及土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盾构机刀盘转矩各构成部分的模型和计算公式并进行分析求解,同时对盾构转矩与系统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实例进行模型对比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及计算公式有较高的精准度,对盾构设计与施工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平衡 盾构 转矩 理论 数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