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理论文化向技能文化的转换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红深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173-174,共2页
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发展高职教育的理性抉择,需要从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全方位着手。文章提出了高职院校理论文化与技能文化的新概念以及理论... 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发展高职教育的理性抉择,需要从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全方位着手。文章提出了高职院校理论文化与技能文化的新概念以及理论文化向技能文化转换的新命题,阐述了理论研究是创办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本文以药学专业为例,提出了培养能工巧匠是对接经济社会的当务之急;从发挥课改教改作用、强化工学结合作用、挖掘环境育人作用、扩大企业对接作用、把握宣传舆论作用、重视专业社团作用、营造专业氛围作用等七个方面探讨了学校如何打造药学技能文化,培养药业能工巧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文化 技能文化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表征与价值认同:文化记忆理论下长江题材纪录片的叙事创新
2
作者 王兴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3-88,共6页
长江题材纪录片通过以“长江”为媒介,将技术美学与故事演绎相融合,将感性表达与理性思考相结合,既从微观视角观察并记录了长江沿岸群众的生活变化,又生动诠释了“人与长江和谐共处”的宏大主题,不仅生动复现了长江文化记忆,也实现了生... 长江题材纪录片通过以“长江”为媒介,将技术美学与故事演绎相融合,将感性表达与理性思考相结合,既从微观视角观察并记录了长江沿岸群众的生活变化,又生动诠释了“人与长江和谐共处”的宏大主题,不仅生动复现了长江文化记忆,也实现了生态题材纪录片叙事策略、影像美学及主题表达的全面创新。通过以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及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对长江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破圈”策略进行分析,从而在复现长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同时帮助观众重构长江文化记忆,并从长江文化记忆中获得价值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理论 长江题材 纪录片 叙事“破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霍尔文化传播理论的国家公园形象表征研究
3
作者 李雪丽 胡涛 耿松涛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40,共24页
为探索官方投射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在国家公园形象建构与传播中的作用及互动模式,文章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例,基于霍尔的文化传播理论,综合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和ResNet算法探究文本及图像表征下的国家公园形象。结果发现:... 为探索官方投射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在国家公园形象建构与传播中的作用及互动模式,文章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例,基于霍尔的文化传播理论,综合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和ResNet算法探究文本及图像表征下的国家公园形象。结果发现:(1)基于文本的官方投射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包含资源代表性、生态完整性与原真性、功能属性、旅游设施与服务4个主类和14个次类,二者之间以协商式解码模式为主,辅以霸权式和对抗式解码模式。(2)投射与感知形象网络均较为松散,占据二者形象网络核心地位的元素分别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保护”与“五指山、景区、热带雨林和风景”。(3)基于图片的投射与感知形象均以自然类表征为主,但二者在“动物、人物、活动”等方面差异较大。“投射-感知”形象之间呈现以管理属性与旅游体验为主的意义对抗。文章在理论上阐释了国家公园形象表征循环机理,也为编码/解码理论和表征理论在国家公园形象管理与营销推广中的应用提供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形象表征 投射形象 感知形象 文化传播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文化理论结构剖析
4
作者 刘开瑞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3-79,共7页
会计文化理论结构是会计理论体系的核心。首先,通过梳理已有理论,提出了会计文化理论、会计文化理论结构的概念。然后运用归纳法分析发现:从层次结构来看,会计文化理论包括元理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从本体论视角来看,会计文化理论包... 会计文化理论结构是会计理论体系的核心。首先,通过梳理已有理论,提出了会计文化理论、会计文化理论结构的概念。然后运用归纳法分析发现:从层次结构来看,会计文化理论包括元理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从本体论视角来看,会计文化理论包括会计文化研究导论、会计文化生成理论、会计文化结构理论、会计文化功效理论、会计文化特征理论、会计文化创新理论。通过会计文化层次结构分类,实现了层次结构的递进支撑、纵向贯通;通过会计文化本体论分类,实现了本体模块的功能互补、横向协调。会计文化层次结构分类与会计文化本体论分类通过逻辑嵌套和功能互补形成完整的理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文化理论 层次结构 本体论 理论 基本理论 应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意武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33,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集新时代文化领域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实践新境界。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文化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集新时代文化领域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实践新境界。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文化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新使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吸纳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等新观点新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价值、文化阶级、文化使命、文化融合、文化形态、文化领导权、文化开放等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内在规律、构筑起其基本方法、构建起其科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原创性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记忆理论的乡村文旅服务设计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瀚文 严炜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20-128,共9页
目的以文化记忆理论下的乡愁文化为切入点、以乡村文旅推动乡村振兴为目标,探讨针对乡愁文化体验性认同的乡村文旅服务设计策略。方法在文化记忆理论下乡愁文化内涵与构成、乡愁文化和乡村文旅之间相辅相成关系的研究基础上,以文化记忆... 目的以文化记忆理论下的乡愁文化为切入点、以乡村文旅推动乡村振兴为目标,探讨针对乡愁文化体验性认同的乡村文旅服务设计策略。方法在文化记忆理论下乡愁文化内涵与构成、乡愁文化和乡村文旅之间相辅相成关系的研究基础上,以文化记忆理论为指导,结合服务设计思维与方法,提出乡村文旅服务设计的研究框架和策略,并以宜宾竹乡为案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验其游客满意度。结果构建了基于文化记忆理论的乡村文旅服务设计研究框架,阐明了乡村文旅“乡愁文化体验性认同和服务设计双向构建”的价值共创发展路径。结论强调乡愁文化和价值共创的乡村文旅服务设计能平衡乡村本体性和社会现代化,在为游客带来沉浸文化体验的同时,为当地人带来文化自信、身份认同、经济收益,对乡村文旅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旅游 服务设计 文化记忆理论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向军 卢静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F0002,共8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与特征,系统反映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在逻辑,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与特征,系统反映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在逻辑,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上取得新认知,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科学内涵、社会功能;在“为什么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问题上进行新思考,立足历史、理论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阐明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问题上做出新部署,从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制度保障、具体方法、全面领导等方面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进行谋篇布局,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丰富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红娟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3,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集中反映了习近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在理论化方面的最新呈现,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一是原创性贡献,提出文化自觉、文化主体性等,从发展逻... 习近平文化思想集中反映了习近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在理论化方面的最新呈现,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一是原创性贡献,提出文化自觉、文化主体性等,从发展逻辑与模式上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明确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使命,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二是结构性创新,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结构层面革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方法;三是反思性创新,确立从价值维度审视中华优秀文化的标准,提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明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原创性贡献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三重向度 被引量:21
9
作者 蒙象飞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9,共11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文化领域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六个必须坚持”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为根本遵循、以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领域突出问题为价值牵引,重点丰富...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文化领域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六个必须坚持”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为根本遵循、以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领域突出问题为价值牵引,重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本质观、文化发展观、文化系统观、文化全球观,由此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文化自信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层次理论的川剧文创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焦鑫 勒立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35-343,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文化层次理论的川剧文创设计创新方法,拓展川剧文创设计思路和创新方式。方法以文化层次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川剧文化资源进行归纳梳理,将川剧文化资源划分为物质资源、行为资源、精神资源,梳理蕴含在这三类资源中的文化基因... 目的探讨基于文化层次理论的川剧文创设计创新方法,拓展川剧文创设计思路和创新方式。方法以文化层次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川剧文化资源进行归纳梳理,将川剧文化资源划分为物质资源、行为资源、精神资源,梳理蕴含在这三类资源中的文化基因,通过设计转化建构川剧文创设计模型框架。根据不同文化资源的特质和应用方式,探究三类资源的创新设计方法,列举相关文创产品案例。结果基于三类川剧文化资源的不同特质可推导出各自的创新方法,即物质资源特质下显性元素的现代改良、直观及衍生创新方法;行为资源特质下使用方式的技术、实用及环境创新方法;精神资源特质下情感体验的审美、象征及教育功能创新方法。结论运用这些创新方法能够让川剧文创产品设计创新形式多样、使用方式多元、情感体验深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层次理论 川剧 文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琳 张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2,共13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守正创新,是对毛泽东文化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实现了以“人的解放—文化革命—新的文化使命”为文化建设使命的新发展,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守正创新,是对毛泽东文化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实现了以“人的解放—文化革命—新的文化使命”为文化建设使命的新发展,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文化内容体系的新发展,以“辩证方法—两个结合—六个坚持”为文化方法论原则的新发展,以“现实的人—人民中心—人民至上”为文化价值导向的新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它不仅深化了我们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新的文化使命 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技术时代对詹姆斯·凯瑞技术与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反思
12
作者 汪婷 黄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4-140,147,共8页
人工智能技术及其构建的现实正逐渐占据主导性和垄断性地位。在此背景下,重返詹姆斯·凯瑞的技术与文化理论,从技术与文化的同构关系、多重主体角逐技术建构现实的权力的角度出发,指出社会各个团体使用象征符号和采取实际行动建构... 人工智能技术及其构建的现实正逐渐占据主导性和垄断性地位。在此背景下,重返詹姆斯·凯瑞的技术与文化理论,从技术与文化的同构关系、多重主体角逐技术建构现实的权力的角度出发,指出社会各个团体使用象征符号和采取实际行动建构关于智能技术的现实正逐渐占据主导性、垄断性地位,进而成为一种新型的意识形态。同时,针对凯瑞将技术逻辑仅仅理解为时空偏向、未能澄清技术如何作用于人的身体感知的局限,立足人工智能技术的典型特征一一透明化、深度化、全面性的“人机交互共生”,发现智能技术对文化的影响主要在于重塑人的主体性。对智能技术意识形态的理解,应该进一步转向日常生活中人的身体感知、心理特征、知识类型等层面。由此,既能从凯瑞的技术与文化理论视角,重新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同时也通过考察人工智能技术的新特征,推进凯瑞的技术与文化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詹姆斯·凯瑞 技术与文化理论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功能理论的传统聚落游憩规划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锦林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99,共7页
文章运用马林诺夫斯基文化功能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了传统聚落的文化功能和在乡村游憩中的供给侧贡献,居民在进行乡村游憩时的文化需求和动机,明确了在传统聚落游憩规划和设计的三个文化层级:物质... 文章运用马林诺夫斯基文化功能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了传统聚落的文化功能和在乡村游憩中的供给侧贡献,居民在进行乡村游憩时的文化需求和动机,明确了在传统聚落游憩规划和设计的三个文化层级:物质的基本需求、运行机制的社会衍生需要和精神层面的整合需求,并讨论了居民文化游憩的需求动机以及传统聚落的文化功能供给在这三个文化层级里的具体表现,进而明确了乡村游憩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从物质的基本需求到运行机制的社会衍生需要再到精神层面的整合需求,产生了一个相对递进的层级关系,有利于我们准确理解居民的游憩意愿,以及传统聚落能够提供怎样的文化功能,明确了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基本层级,以此确定传统聚落游憩规划和设计的内容与范畴,这样的梳理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文化需求和供给现象中找到规律,在传统聚落的游憩规划和设计中有的放矢、思路明朗。在三个层级中,精神层面的整合需要对应的游憩设计内容显然是所有设计内容的“上层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功能理论 文化层级 供给与需求 传统聚落 游憩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锦吉祥纹样文化基因提取及其在现代婚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师婷婷 邓富泉 +3 位作者 蔡萌瑶 李韶君 刘宇琪 李一聪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1,共9页
蜀锦吉祥纹样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和美学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记忆。一方面,基于文化基因理论深入挖掘蜀锦吉祥纹样的形态、色彩和语义因子,通过感性词汇语义分析筛选出具有代... 蜀锦吉祥纹样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和美学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记忆。一方面,基于文化基因理论深入挖掘蜀锦吉祥纹样的形态、色彩和语义因子,通过感性词汇语义分析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吉祥纹样,探讨其文化内涵与设计元素的交织关系,揭示其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艺术表达。另一方面,基于市场现状及需求,对代表性的蜀锦吉祥纹样进行再设计后应用于现代婚包产品,形成具备文化深度与艺术美感的现代设计作品。这一研究不仅为民族传统纹样与现代皮革产品设计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蜀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锦 吉祥纹样 文化基因理论 婚包 文化传承 创新 革制品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民族文化理论探赜及当代启示
15
作者 倪慧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45,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民族文化理论是否存在?如若存在,它的内涵是什么,它的当代生命力何在?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重要学术追问。通过细致的文本梳理和对文本内容的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地得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存在民族文化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民族文化理论是否存在?如若存在,它的内涵是什么,它的当代生命力何在?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重要学术追问。通过细致的文本梳理和对文本内容的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地得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存在民族文化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民族文化理论根源于唯物史观,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社会历史理论,是他们研究和阐释民族文化的元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民族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民族文化生成观、民族文化矛盾观和民族文化发展观。对这些内容的深化理解,有助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真正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深入践行“两个结合”,在中华文化与人类文明的互鉴融通中实现文化本质与人的类本质合一,进而拓展中华文化发展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民族文化理论 文化发展 人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适应理论下的跨境食品包装视觉设计策略
16
作者 郭竞之 毛寒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4-209,共6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食品包装也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文化交流带来了跨境食品包装变化,由移民文化交流衍生出了文化适应现象。文章基于文化适应理论,结合食品包装视觉设计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跨境...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食品包装也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文化交流带来了跨境食品包装变化,由移民文化交流衍生出了文化适应现象。文章基于文化适应理论,结合食品包装视觉设计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跨境食品包装的问题,通过对跨境食品包装视觉设计案例的分析,提出了跨境食品包装视觉设计的3种策略:并置整合、同化融合、自主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食品 包装设计 设计策略 文化适应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场景看“打卡”风潮:网络社群用户文旅打卡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晶 温萧羽 许浩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8,共11页
[目的/意义]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网络社群平台不断掀起文旅景点“打卡”风潮。文旅打卡行为是一种文化符号的塑造和传播过程,有必要从文化的角度探讨该行为的形成和影响因素。[研究设计/方法]以文化场景理论为主要研究视角,结合准社会... [目的/意义]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网络社群平台不断掀起文旅景点“打卡”风潮。文旅打卡行为是一种文化符号的塑造和传播过程,有必要从文化的角度探讨该行为的形成和影响因素。[研究设计/方法]以文化场景理论为主要研究视角,结合准社会关系理论和整合型技术接受理论,研究网络社群用户文旅打卡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文旅景点的场景特征如何影响用户打卡意愿,进而引发打卡行为。[结论/发现]研究发现场景真实性、合法性、社群影响和准社会关系是影响网络社群用户文旅打卡行为的主要因素。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有关建议。[创新/价值]从文化角度揭示了文旅景点的场景特征与用户打卡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卡行为 社交媒体 网络社群 文旅融合 文化场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18
作者 郑要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1,共4页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党开展文化建设提供了思想来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遵循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和实践的准则,但遵循不是照搬,指导不是抄作业。坚持马克思...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党开展文化建设提供了思想来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遵循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和实践的准则,但遵循不是照搬,指导不是抄作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创新和创造,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根本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化建设实践 兴党兴国 习近平文化思想 时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对个体风险感知的影响:文化认知理论的解释 被引量:16
19
作者 汪新建 张慧娟 +1 位作者 武迪 吕小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51-1260,共10页
文化认知理论旨在从个体层面研究与文化因素相关的个体风险感知差异。它以"格-群"维度划分文化世界观,"格"维度衡量社会的制度化程度,"群"维度衡量社会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程度,由此编制文化认知量表以测量... 文化认知理论旨在从个体层面研究与文化因素相关的个体风险感知差异。它以"格-群"维度划分文化世界观,"格"维度衡量社会的制度化程度,"群"维度衡量社会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程度,由此编制文化认知量表以测量个体文化理念差异。目前已验证认同保护认知、偏见同化与群体极化、文化易得性、文化可信性、文化认同确认五种作用机制,并在情感启发式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文化冲突模因作为中介变量建立理论模型。后续研究可推进文化认知测量工具的跨文化检验与本土化修订,并在具体风险主题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切实可行的公共风险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感知 格-群理论 文化世界观 风险文化理论 文化认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语习得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的学科归属与理念 被引量:14
20
作者 秦丽莉 王绍平 刘风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3-196,共4页
传统的二语习得研究重点关注习得个别语言单位或者句子加工方面的问题,而且研究通常脱离社会研究个体。而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二语言习得研究,基于社会文化背景,关注个体参与社会活动时的语言使用策略,进而解读互动活动对学习者的语言... 传统的二语习得研究重点关注习得个别语言单位或者句子加工方面的问题,而且研究通常脱离社会研究个体。而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二语言习得研究,基于社会文化背景,关注个体参与社会活动时的语言使用策略,进而解读互动活动对学习者的语言意义构建能力、思维和认知的影响。我们以论证二语习得领域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定位为基础,探讨其核心研究理念,旨在为当代中国外语教育的深化改革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理论 心理语言学 二语习得研究 外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