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 1
-
-
作者
陈育德
-
机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出处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共4页
-
文摘
2023年是彭瑞骢先生诞辰100周年,我十分怀念这位可敬可亲的长辈、老师和领导。可以说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一直是在他的教育、引导下成长起来的,没有他的教育与引导,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我。因此,每当想起他、提到他的时候,总有一种难以割舍之情。1.从理论思维高度教育和引导。恩格斯曾经讲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也是彭先生的座右铭。彭先生在学术上执着坚持理论思维,注重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与应用。20世纪70年代末,他在政治理论教研室建立了自然辩证法教学组,并给研究生开课,后来又成立北医自然辩证法研究组,提倡学习医学哲学,研究医学发展规律。
-
关键词
医学哲学
理论教研室
彭先生
自然辩证法
研究生
教育和引导
理论思维
-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
-
题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 2
-
-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院秉承学校“中外人文交流”使命,以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为导向,致力于培养“融中外兼知行”、思想道德品质过硬的人才队伍。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5年3月,前身是1964年7月成立的政治理论教研室,时任副校长翟良超兼任教研室主任。
-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思想道德品质
副校长
教研室主任
理论教研室
中外人文交流
人才队伍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分类号
G649.2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学者
- 3
-
-
-
出处
《中文自学指导》
2008年第3期2-2,共1页
-
文摘
沈立岩:男,汉族,1964年4月出生于河北省邯郸市。1982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6年本科毕业并留校工作。1991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硕士学位。1998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师从陈洪先生攻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先秦语言观念及其文学意义》被评为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受聘为副教授,2005年受聘为教授,2007年受聘为博士生导师。2006年12月至2007年8月在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任教于南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与文化的研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专著《先秦语言活动之形态、观念及其文学意义》由人民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此外还主编有《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名著精读》等教材。
-
关键词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南开大学
中文系
文学意义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
沈立岩
理论教研室
中国文学批评史
文艺学
文艺科学
邯郸市
《文学评论》
中国古代文学
-
分类号
K825.5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