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剧诗”与“物感”——张庚戏剧美学理论探微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吴乾浩
-
出处
《艺术百家》
1988年第3期64-68,共5页
-
文摘
“剧诗”说与“物感”说在张庚同志的戏曲美学理论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分别研究它们的内蕴与价值,并把两者联系起来加以探究,将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剧诗”说是张庚同志在1962年与1963年撰写的《关于剧诗》与《再谈剧诗》中首先提出的。西方理论家惯常把剧作看成一种诗体,黑格尔曾把戏剧体诗与史诗。
-
关键词
剧诗
张庚
黑格尔
抒情诗
戏剧美学
戏曲美学
理论家
诗体
史诗
理论探微
-
分类号
J
[艺术]
-
-
题名于平实中见精微——评《鲁迅小说理论探微》
- 2
-
-
作者
宋益乔
-
出处
《鲁迅研究动态》
1987年第9期60-64,共5页
-
文摘
假如说任何思想都需要寻觅到一种恰切的表现形式,那么,经常有这种情况:一些深刻精微的见解倒是往往寓于质朴平实的形式中。思想深刻者常不喜欢以新鲜奇巧取胜,他们在追求“深度”的同时。
-
关键词
鲁迅小说
理论探微
小说思想
小说理论
小说创作
小说观念
学术研究
中国传统小说
理论主张
现实主义倾向
-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尽性至命之学”--阳明子生死智慧探微
- 3
-
-
作者
郑晓江
-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
-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1-87,共7页
-
文摘
本文主要探讨王阳明的生死智慧,并进而指出其现代意义。认为,阳明子以"尽性至命之学"来超越"生死之念",包括"惧死恋生之念"和"求死解脱之念",从而大悟"良知"之旨,实现了"昼夜生死"之体知;阳明子还以"死得其所"为生死践履,既要求人们为道义、事业而勇于献身,又要求人们应该保身全生(性),不要为取外物而伤身害命。阳明子的生死智慧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
-
关键词
王阳明
生死智慧
理论探微
-
Keywords
Wang Yangming Wisdom of Life and Death,Theoretical Exploration
-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