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花蓟马在黄瓜和架豆上的空间分布型及理论抽样数 被引量:37
1
作者 路虹 宫亚军 +1 位作者 石宝才 宋婧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87-1193,共7页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已在北京部分蔬菜园区成功定居,对蔬菜生产造成危害。为了解该虫在蔬菜田的种群空间分布型,指导田间取样,本文应用几种聚集度指标的计算公式以及Taylor、Iwao的回归方程式,分析和测定了西...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已在北京部分蔬菜园区成功定居,对蔬菜生产造成危害。为了解该虫在蔬菜田的种群空间分布型,指导田间取样,本文应用几种聚集度指标的计算公式以及Taylor、Iwao的回归方程式,分析和测定了西花蓟马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黄瓜和架豆上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型一致,均为聚集分布型;该虫的空间分布型不受种群密度的影响,并且也不随取样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种群数量动态研究显示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在黄瓜植株的中部叶片分布较多(从顶部向下数第4叶至第17叶片上成、若虫的分布数量多于其他叶片上的数量),未展开的叶片、嫩叶和下部老叶危害较轻。用Iwao回归法中α、β参数计算出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理论抽样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空间分布型 聚集分布型 理论抽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花蓟马在石榴上的空间分布型及理论抽样数 被引量:14
2
作者 何平 余爽 +6 位作者 王友富 陈建雄 刘大章 马川 张玲 李在华 刘明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1-132,140,共3页
采用5种聚集强度指标和2种线性回归对西花蓟马在石榴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检验,对各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石榴园中的分布为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其聚集性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强。用Iwao回归法中... 采用5种聚集强度指标和2种线性回归对西花蓟马在石榴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检验,对各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石榴园中的分布为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其聚集性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强。用Iwao回归法中的α、β参数计算出了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理论抽样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西花蓟马 空间分布型 理论抽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蓟马在不同甘蔗品种上空间分布型及理论抽样数 被引量:4
3
作者 尹炯 罗志明 +5 位作者 黄应昆 李文凤 张荣跃 王晓燕 单红丽 仓晓燕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02-707,共6页
为了解甘蔗蓟马在不同甘蔗品种上的种群空间分布型,获得准确的田间调查资料,提高甘蔗蓟马预测及防治效果,2015年7月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第一科研试验基地,通过调查10个甘蔗品种上甘蔗蓟马成虫和若虫数量,利用5种聚集度指标、I... 为了解甘蔗蓟马在不同甘蔗品种上的种群空间分布型,获得准确的田间调查资料,提高甘蔗蓟马预测及防治效果,2015年7月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第一科研试验基地,通过调查10个甘蔗品种上甘蔗蓟马成虫和若虫数量,利用5种聚集度指标、Iwao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测定了甘蔗蓟马的种群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甘蔗蓟马成虫和若虫在不同甘蔗品种上均以个体群形式存在,个体间相互吸引;其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聚集是由于自身的生物学习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利用Iwao回归分析法中的α、β参数计算出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理论抽样数。因此,甘蔗蓟马在不同甘蔗品种上均呈聚集分布,调查时应根据当地栽培品种平均虫口密度选择适宜的抽样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蓟马 空间分布型 聚集分布型 理论抽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香蕉根颈象甲卵的空间分布型及理论抽样数确定 被引量:5
4
作者 卢辉 刘奎 +2 位作者 钟义海 赵冬香 尹炯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7期995-999,共5页
香蕉根颈象甲[Cosmopolites sordidus(Germar)]已在海南香蕉园发生,对香蕉生产造成危害。为了研究香蕉象甲的分布和发生规律、指导田间取样,应用几种聚集度指标的计算公式以及Taylor幂法则、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分析和测定了香蕉根颈... 香蕉根颈象甲[Cosmopolites sordidus(Germar)]已在海南香蕉园发生,对香蕉生产造成危害。为了研究香蕉象甲的分布和发生规律、指导田间取样,应用几种聚集度指标的计算公式以及Taylor幂法则、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分析和测定了香蕉根颈象甲卵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田间理论抽样数。结果表明:海南香蕉根颈象甲卵在一定密度下呈聚集分布,空间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聚集度指标I>0,m*/m>1,C>1,Ca>0;Taylor幂模型表明香蕉根茎象甲卵在一定密度下的分布为聚集的,而且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上升而升高;Iwao的m*-m回归模型分析表明,m*和m呈显著相关,香蕉根茎象甲个体间相互吸引,最适抽样数n与卵密度m及相对误差D的关系为:n=1/D2(1.3717/m+0.04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根颈象甲 空间分布型 理论抽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叶瘿蚊虫瘿空间分布型及理论抽样数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胡菡青 潘少霖 +3 位作者 陈瑾 韦晓霞 蔡子坚 吴如健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731-735,共5页
在对龙眼园龙眼叶瘿蚊Asphondylia sp.虫瘿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6个聚集度指标和2种回归分析方法,对龙眼叶瘿蚊虫瘿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并进行理论抽样数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上虫瘿主要分布于叶片背面的主脉和主侧脉上,主... 在对龙眼园龙眼叶瘿蚊Asphondylia sp.虫瘿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6个聚集度指标和2种回归分析方法,对龙眼叶瘿蚊虫瘿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并进行理论抽样数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上虫瘿主要分布于叶片背面的主脉和主侧脉上,主脉两侧的区域虫瘿数量相近,在叶片不同区域的虫瘿分布比率依次为中部>上层>下层,其中在中部区域的虫瘿分布比率为39.80%,在主脉上主要分布在叶片上层区域,在主侧脉上以叶片中间区域分布比率最高;所有的指标表明,叶片上龙眼叶瘿蚊虫瘿在一切密度下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且个体间相互吸引,其聚集度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当m<4.01时,其聚集原因与环境因素有关,当m>4.01时,虫瘿聚集可能是由龙眼叶瘿蚊本身与环境的异质两因素共同作用引起;龙眼叶瘿蚊虫瘿密度在植株的东、南、中、西、北5个方位无显著异;植株中部及下部的虫瘿密度显著高于上部;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根据Iwao最适抽样公式得出了理论抽样模型:N=t2/D2(3.688 4/m+0.197 2),并计算出允许误差范围内,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最适理论抽样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叶瘿蚊 虫瘿 空间分布型 理论抽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巴蜗牛在三叶草田的空间格局及理论抽样数 被引量:4
6
作者 周洪旭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43-46,共4页
应用聚集度指标检验、线性回归方程检验方法研究探讨了灰巴蜗牛在三叶草田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灰巴蜗牛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空间格局均为聚集分布,这种聚集是由灰巴蜗牛本身行为和不同生境决定的。并应用Iwao的m... 应用聚集度指标检验、线性回归方程检验方法研究探讨了灰巴蜗牛在三叶草田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灰巴蜗牛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空间格局均为聚集分布,这种聚集是由灰巴蜗牛本身行为和不同生境决定的。并应用Iwao的m*-m回归式计算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理论抽样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巴蜗牛 三叶草 空间格局 聚集分布型 理论抽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幼虫和卵在新疆大棚番茄的空间分布型及理论抽样数 被引量:6
7
作者 阿米热·牙生江 付开赟 +6 位作者 阿地力·沙塔尔 丁新华 何江 吐尔逊·阿合买提 王俊 李晓维 郭文超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2-109,共8页
【目的】明确新疆新发外来入侵生物番茄潜叶蛾幼虫和卵在不同种群密度下的垂直分布、空间分布型和理论抽样数,探索田间易观察的危害症状和幼虫密度的关系,为田间取样和调查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察布查尔县连续调查3个大棚同一品种京... 【目的】明确新疆新发外来入侵生物番茄潜叶蛾幼虫和卵在不同种群密度下的垂直分布、空间分布型和理论抽样数,探索田间易观察的危害症状和幼虫密度的关系,为田间取样和调查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察布查尔县连续调查3个大棚同一品种京番502杂交一代上的番茄潜叶蛾的不同种群密度,利用聚集度指标及Iwao回归分析,计算并分析了番茄潜叶蛾卵和幼虫在不同种群密度下的空间分布型、垂直分布和理论抽样数,分析危害叶片数、虫道长度和虫道数与幼虫密度的动态关系。【结果】计算并统计番茄潜叶蛾幼虫和卵的空间分布聚集度指标的均值m、扩散系数C、扩散型指数I、负二项分布值K、平均拥挤度m*、聚块指数m*/m、扩散指数CA和种群聚集均数λ。番茄潜叶蛾卵主要集中在上部,占比43.9%~100%。幼虫主要集中在下部,占比53.3%~100%。番茄潜叶蛾幼虫数与虫道数、虫道长度或为害叶片数的比值随为害加剧呈动态变化。番茄潜叶蛾幼虫和卵Iwao直线回归方程拟合公式为m*=1.9114+1.2055m(R^(2)=0.9703)和m*=0.0536+1.4147m(R^(2)=0.9014)。根据空间分布型参数,在D=0.1、0.2和0.3时,幼虫的理论抽样数模型分别为n=1118.4/x+78.9、n=279.6/x+19.7、n=124.3/x+8.8,卵的理论抽样数模型分别为n=404.8/x+159.3、n=101.2/x+39.8、n=45.0/x+17.7,该模型适用于不同虫口密度下的田间抽样。【结论】在京番502杂交一代上,番茄潜叶蛾幼虫为m=0.6头·株^(-1)以上,卵在达到密度最大值前,均呈聚集性分布。番茄潜叶蛾成虫偏好在幼嫩的叶片产卵,随植株被害加剧该偏好略有减弱。当番茄潜叶蛾幼虫的虫口密度为10和30头·株^(-1)时,建议分别取样50和30株;当卵量为10和30粒·株^(-1)时,分别取样50和45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幼虫 空间分布型 垂直分布 理论抽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芽粗腿象成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理论抽样数
8
作者 过婉珍 《茶叶》 2001年第2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茶芽粗腿象 成虫 空间分布格局 理论抽样数 虫口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坪害虫中喙丽金龟幼虫的空间分布与理论抽样数 被引量:7
9
作者 高磊 李丽 +6 位作者 田龚 罗萝 徐冰 路广亮 王凤 罗卿权 徐颖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7-121,共5页
本文采用扩散指标法和Iwao、Taylor回归法测定了上海辰山植物园内‘矮生百慕大’Cynodon dactylon×C.transvaalensis‘Tifdwarf’和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上的中喙丽金龟Adoretus sinicus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中喙... 本文采用扩散指标法和Iwao、Taylor回归法测定了上海辰山植物园内‘矮生百慕大’Cynodon dactylon×C.transvaalensis‘Tifdwarf’和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上的中喙丽金龟Adoretus sinicus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中喙丽金龟幼虫在两种草坪草根部土壤中不同区域的密度相差较大(5~139头/m^2);幼虫在两种草坪草土壤中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型的负二项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根据空间分布型的参数,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和Kuno序贯抽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喙丽金龟 幼虫 草坪草 空间分布型 理论抽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蚜虫疠霉感染致病蚜虫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理论抽样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斌 和淑琪 +1 位作者 杜广祖 李正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5-59,70,共6页
[目的]探明新蚜虫疠霉的空间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蚜虫新蚜虫疠霉病害流行规律及田间释放病原菌防治桃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甘蓝田新蚜虫疠霉感染致病桃蚜密度,采用Taylor幂法与Iwao回归法分析新蚜虫疠霉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新蚜... [目的]探明新蚜虫疠霉的空间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蚜虫新蚜虫疠霉病害流行规律及田间释放病原菌防治桃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甘蓝田新蚜虫疠霉感染致病桃蚜密度,采用Taylor幂法与Iwao回归法分析新蚜虫疠霉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新蚜虫疠霉在甘蓝田呈聚集分布中的负二项分布,公共K值为2.87。Iwao直线回归方程拟合式为m*=0.12+1.36 m(R=0.99),Taylor幂公式为lg(v)=0.35+1.69lgm(R=0.96)。在不同季节,其空间分布的拥挤度差异显著(F=5.34,p<0.01),7-9月平均拥挤度最高,而1-3月和10-12月最低。精度分别为0.1、0.2、0.3和0.5时的理论抽样数公式分别为n=430.26/x+138.30、n=107.56/x+34.57、n=47.81/x+15.37和n=17.21/x+5.53。当被新蚜虫疠霉感染罹病桃蚜密度较低,即低于每样方5头时,以模型n=17.21/x+5.53较为适宜,在较高密度,即每样方10头/株以上时,以模型n=107.56/x+34.57较宜。[结论]新蚜虫疠霉在甘蓝田均呈聚集分布中的负二项分布,聚集原因是新蚜虫疠霉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在6-8月,对该菌侵染蚜虫的总体理论抽样以抽查20株左右样方为宜,而在其他季节,抽查30株左右样方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蚜虫疠霉 桃蚜 甘蓝 空间分布型 理论抽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跗线螨空间分布型及理论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敏鑫 邵元海 徐德良 《茶叶》 2013年第1期8-11,共4页
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分析法及Taylor幂指数法对茶跗线螨在茶园中的空间分布型、理论抽样数技术进行研究,同时根据Iwao的理论抽样数模型确定了茶跗线螨的最适理论抽样数。结果表明:茶跗线螨在茶园中的空间分... 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分析法及Taylor幂指数法对茶跗线螨在茶园中的空间分布型、理论抽样数技术进行研究,同时根据Iwao的理论抽样数模型确定了茶跗线螨的最适理论抽样数。结果表明:茶跗线螨在茶园中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个体群在茶园中呈聚集分布。同时其聚集程度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强。根据各项聚集度指标得出茶跗线螨田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12.557/m+0.340)。本研究结果为茶园茶跗线螨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茶跗线螨 空间分布型 理论抽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斑潜蝇幼虫种群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常亚文 何娅婷 +3 位作者 沈媛 龚伟荣 田子华 杜予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6-873,共8页
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是我国重要的园艺及蔬菜害虫,研究三叶斑潜蝇种群的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可为该虫的危害调查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应用Iwao m*-m回归分析法、Taylor的幂法则及6个聚集指标,对三叶斑潜蝇幼虫在番茄和豇豆上... 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是我国重要的园艺及蔬菜害虫,研究三叶斑潜蝇种群的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可为该虫的危害调查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应用Iwao m*-m回归分析法、Taylor的幂法则及6个聚集指标,对三叶斑潜蝇幼虫在番茄和豇豆上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做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叶斑潜蝇幼虫在番茄和豇豆上均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以个体群形式存在,通过分布型参数,采用Kc法、Iwao法及Taylor幂法计算出了在不同精度下三叶斑潜蝇田间的理论抽样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斑潜蝇 空间格局 抽样技术 理论抽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边绿刺蛾越冬茧的空间格局与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凤 鞠瑞亭 +1 位作者 李跃忠 杜予州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448-452,共5页
采用扩散型指标法和Iwao、Taylor回归法测定了上海地区褐边绿刺蛾Parasa consocia越冬茧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褐边绿刺蛾茧在一切密度下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型的负二项分布,且聚集强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强,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 采用扩散型指标法和Iwao、Taylor回归法测定了上海地区褐边绿刺蛾Parasa consocia越冬茧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褐边绿刺蛾茧在一切密度下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型的负二项分布,且聚集强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强,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根据空间分布型的参数,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和Kuno序贯抽样方法,提高了调查抽样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边绿刺蛾 空间分布型 负二项分布 理论抽样数 Kuno’s序贯抽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田烟粉虱成虫空间分布型与序贯抽样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永安 肖留斌 +3 位作者 魏书艳 王震 赵洪霞 柏立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73-1277,共5页
为探讨烟粉虱成虫在长江下游的江苏沿江棉区不同棉田(Bt棉和常规棉)的种群空间分布型,指导田间取样,本研究应用5种空间分布型聚集度指标和2种回归方法(Iwao回归法及Taylor幂法则),于2008年测定和分析了烟粉虱成虫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 为探讨烟粉虱成虫在长江下游的江苏沿江棉区不同棉田(Bt棉和常规棉)的种群空间分布型,指导田间取样,本研究应用5种空间分布型聚集度指标和2种回归方法(Iwao回归法及Taylor幂法则),于2008年测定和分析了烟粉虱成虫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种群不论在Bt棉田还是在常规棉田,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均一致,8月1日之前和10月3日以后,烟粉虱成虫在3个不同品种棉田中都呈均匀分布;8月1日至10月3日期间,符合聚集分布的检验标准。本文还探讨了影响其聚集的原因,并利用分布型参数确定了棉田烟粉虱成虫的理论序贯抽样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烟粉虱 空间分布 理论抽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形叶螨在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夏伟 王立生 +4 位作者 吴雪海 屈荷丽 焦旭东 王鑫 张建萍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7-334,共8页
枣树Zizyphus jujube目前为新疆种植面积最大果树,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为枣树危害最为严重的有害生物。运用聚集度指标法、Taylor幂法则和Iwao的m*-m回归方程对截形叶螨在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截形叶螨在枣... 枣树Zizyphus jujube目前为新疆种植面积最大果树,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为枣树危害最为严重的有害生物。运用聚集度指标法、Taylor幂法则和Iwao的m*-m回归方程对截形叶螨在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截形叶螨在枣树上呈聚集分布,聚集度对密度有依赖性,个体间互相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通过Blackith提出的聚集均数(λ)分析得出,聚集原因是由害虫自身聚集行为和周围环境共同影响所致。同时利用Iwao回归分析中的参数α、β确定了截形叶螨的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28.673/m+0.4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截形叶螨 空间分布型 理论抽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籽蜂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长月 赵莉 +1 位作者 王春华 张泉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应用多个聚集度指标和Iwao、Taylor回归分析方法,对苜蓿籽蜂Bruchophagus roddi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空间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个体间相互排斥,其基本成分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其聚集是由昆虫行为或环境条件引起的... 应用多个聚集度指标和Iwao、Taylor回归分析方法,对苜蓿籽蜂Bruchophagus roddi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空间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个体间相互排斥,其基本成分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其聚集是由昆虫行为或环境条件引起的,聚集强度随着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应用Iwao抽样模型建立了籽蜂幼虫的田间理论抽样数公式:N=(0.5833/m+2.3370)/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籽蜂 空间分布型 理论抽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瘿蚊幼虫空间分布型及二阶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长效 朱静 +3 位作者 张芋 王素真 杨永芬 沈大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7-588,共2页
梨瘿蚊是梨树主要潜叶害虫。通过2004年5~6月的调查,得出梨瘿蚊幼虫在梨树间和梨树内的空间分布都属于聚集分布。同时,计算了梨瘿蚊幼虫二阶抽样的理论抽样数,进行了梨瘿蚊幼虫二阶抽样的序贯分析。
关键词 蚊幼虫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二阶抽样 2004年 理论抽样数 潜叶害虫 聚集分布 序贯分析 梨树 梨瘿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花蓟马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炳旭 陆恒 董易之 《花生学报》 2010年第1期20-23,共4页
花蓟马成虫在5块被调查花生田中的分布都是遵循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其中Iwao的m*-m回归模型为m*=-0.3859+1.4568m,Taylor幂模型为lg(s2)=0.004220+1.6033lg(m)。对各聚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花生花蓟马成虫彼此之间互相排斥,分布的... 花蓟马成虫在5块被调查花生田中的分布都是遵循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其中Iwao的m*-m回归模型为m*=-0.3859+1.4568m,Taylor幂模型为lg(s2)=0.004220+1.6033lg(m)。对各聚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花生花蓟马成虫彼此之间互相排斥,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为聚集分布,且在任何密度下都是聚集的,聚集强度随着密度的升高而增强。花生花蓟马成虫呈聚集分布是由于该虫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花蓟马虫口密度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0.6141/m+0.4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花蓟马 空间分布型 理论抽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针鞘瘿蚊幼虫空间分布格局和序贯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段春华 亓玉昆 +4 位作者 刘慇 刘焕秀 康智 陈汝敏 武海卫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101-104,共4页
松针鞘瘿蚊(Thecodiplosis japonensis)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入侵性害虫。本研究采用7个聚集度指标对松针鞘瘿蚊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针鞘瘿蚊幼虫在林间均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聚集是由松针鞘瘿... 松针鞘瘿蚊(Thecodiplosis japonensis)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入侵性害虫。本研究采用7个聚集度指标对松针鞘瘿蚊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针鞘瘿蚊幼虫在林间均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聚集是由松针鞘瘿蚊自身行为或环境因素引起的;利用空间格局参数确定黑松林中松针鞘瘿蚊幼虫发生危害调查的理论抽样数模型为N=(t/D)2(-1.321/m+0.0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鞘瘿蚊 黑松 空间分布格局 理论抽样数 序贯抽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条杉天牛初期幼虫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胜永 胡长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2,共2页
双条杉天牛是柏类园林树木的重要害虫之一。利用Taylor等 10种方法对双条杉天牛初期幼虫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双条杉天牛初期幼虫在林间属于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由此得出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公式 ,其抽... 双条杉天牛是柏类园林树木的重要害虫之一。利用Taylor等 10种方法对双条杉天牛初期幼虫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双条杉天牛初期幼虫在林间属于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由此得出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公式 ,其抽样方式以Z字形取样方法最佳。在种群空间格局研究的基础上 ,对初期幼虫种群的资料代换方法进行了研究 ,在所采用的 4种代换方法中 ,以平方根的代换方法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条杉天牛 幼虫 抽样技术 理论抽样数 种群空间格局 聚集分布 园林树木 初期 调查 虫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