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互溶三元体系相图及逆流萃取过程理论塔板数图解的计算机绘图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继红 旋南华 +1 位作者 盖起贤 杨宏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6年第4期574-577,共4页
部分互溶三元体系相图及逆流萃取过程理论塔板数图解的计算机绘图杨继红旋南华盖起贤杨宏志(云南大学,昆明650091关键词计算机图形学相图理论塔板数AcadAutolisp相图及相平衡过程的图解研究是物理化学中的一个重要... 部分互溶三元体系相图及逆流萃取过程理论塔板数图解的计算机绘图杨继红旋南华盖起贤杨宏志(云南大学,昆明650091关键词计算机图形学相图理论塔板数AcadAutolisp相图及相平衡过程的图解研究是物理化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如萃取相图及萃取过程中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形学 相图 理论塔板数 三元体系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中有效理论塔板数的变量因素和柱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钟展环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1-91,共11页
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离子色谱(HPIC)、高效离子排斥色谱(HPEIC)和低压离子色谱(LPIC)中有效理论塔板数的变量因素,提出了能定量表述柱分离效率的参数──柱效率S及其计算方法。给出了其它色谱参... 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离子色谱(HPIC)、高效离子排斥色谱(HPEIC)和低压离子色谱(LPIC)中有效理论塔板数的变量因素,提出了能定量表述柱分离效率的参数──柱效率S及其计算方法。给出了其它色谱参数(分离度Rs,分离系数α和容量因子K')与有效理论塔板数及柱效率相关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塔板数 柱效率 高效液相色谱 离子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精馏塔进料口最佳位置的确定及理论塔板数的求解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中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93,共3页
精馏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单元操作 ,广泛用于石油、化工、轻工、制药、原子能等工业及生物工程、环境保护工程中。精馏是一种高投入的操作。其中塔板数和进料位置对投资、操作费用及产品质量影响重大。主要讨论五种进料热状态下的进料口最... 精馏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单元操作 ,广泛用于石油、化工、轻工、制药、原子能等工业及生物工程、环境保护工程中。精馏是一种高投入的操作。其中塔板数和进料位置对投资、操作费用及产品质量影响重大。主要讨论五种进料热状态下的进料口最佳位置的确定和精、提馏操作段内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精馏塔 进料口位置 理论塔板数 精馏 进料热状态 相平衡 精馏操作段 提馏操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塔顶累积全回流间歇精馏塔最少理论板数的近似计算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为国 曾真 +1 位作者 王存文 吴元欣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05-1210,共6页
分析了二元塔顶累积全回流间歇精馏理论塔板数对塔顶产品中轻组分极限浓度的影响,得到当塔釜内的存液量超过一块理论板上的持液量时,塔顶产品中轻组分的极限浓度随理论塔板数的增加而提高;推导出二元塔顶累积全回流间歇精馏塔最少理论... 分析了二元塔顶累积全回流间歇精馏理论塔板数对塔顶产品中轻组分极限浓度的影响,得到当塔釜内的存液量超过一块理论板上的持液量时,塔顶产品中轻组分的极限浓度随理论塔板数的增加而提高;推导出二元塔顶累积全回流间歇精馏塔最少理论塔板数的近似计算公式并进行了经验修正,近似计算公式中最少理论塔板数为塔板持液量的显函数。对近似计算公式的验证结果表明,近似计算公式具有普适性,在塔板持液量较小时或塔板持液量较大但所需最少理论塔板数较多时,近似计算的最少理论塔板数与精确计算的最少理论塔板数的相对偏差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精馏 塔顶累积全回流 极限浓度 最少理论塔板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药检测中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数据处理技术
5
作者 王建华 《河南畜牧兽医》 2007年第08S期39-39,共1页
对于初学HPLC者来说,面对复杂的色谱知识常感到束手无策,或对Empower软件的实质理解不透,在实际的兽药检测当中,操作过程显得非常繁琐,而且达不到要求,例如在打印报告当中应显示:占标示量的百分含量、分离度、理论塔板数等内容... 对于初学HPLC者来说,面对复杂的色谱知识常感到束手无策,或对Empower软件的实质理解不透,在实际的兽药检测当中,操作过程显得非常繁琐,而且达不到要求,例如在打印报告当中应显示:占标示量的百分含量、分离度、理论塔板数等内容,但初学者按Empower软件操作,往往只显示实际含量,不能显示以上数据。这就需要我们对软件系统有一个更全面、更高级的理解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兽药检测 据处理技术 Empower软件 理论塔板数 HPLC 操作过程 百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连续精馏过程初探 被引量:12
6
作者 栗秀萍 刘有智 +2 位作者 栗继宏 李志强 王晓丽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75-77,79,共4页
在常压操作条件下,以乙醇-水为物系,通过正交实验,进行了超重力连续精馏的传质性能研究。考察了超重力因子(β)、原料流量(Q)、回流比(R)和气相动能因子(F)对超重力精馏装置传质性能的影响规律。正交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超重力装置的... 在常压操作条件下,以乙醇-水为物系,通过正交实验,进行了超重力连续精馏的传质性能研究。考察了超重力因子(β)、原料流量(Q)、回流比(R)和气相动能因子(F)对超重力精馏装置传质性能的影响规律。正交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超重力装置的理论塔板数随超重力因子增加波动较大,随原料流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回流比的增大而变化不大,随气相动能因子的增大而降低;最佳操作条件为:超重力因子40、原料流量16 L/h、回流比1.2;在实验操作条件范围内,超重力装置的理论塔板高度在5.46~28.6 mm之间。传质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 连续精馏 理论塔板数 等板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场精馏过程探讨 被引量:13
7
作者 栗秀萍 刘有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315-319,共5页
在常压、全回流操作条件下,以甲醇-水溶液为物系,研究了超重力场精馏过程中超重力因子、回流量、气相动能因子对超重力精馏装置传质性能和流体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转子结构对超重力精馏装置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重力场中... 在常压、全回流操作条件下,以甲醇-水溶液为物系,研究了超重力场精馏过程中超重力因子、回流量、气相动能因子对超重力精馏装置传质性能和流体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转子结构对超重力精馏装置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重力场中,精馏过程存在最佳操作条件;转子结构对精馏装置的精馏性能有较大影响。应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超重力装置精馏过程的传质模型与流体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精馏装置 精馏 理论塔板数 压降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氯-2-硝基甲苯混合物的分离研究
8
作者 李肖华 姚克俭 +1 位作者 于凤文 陈平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9-72,共4页
通过精馏试验 ,摸索了分离 6 氯 2 硝基甲苯混合物的过程参数。精馏柱采用 2 6mm的玻璃柱 ,内装高效不锈钢三角丝填料 ,填料高度为 90 0mm ,理论板数为 2 7块。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双塔精馏 ,可获得纯度大于 96%的 6 氯 2
关键词 6-氯-2-硝基甲苯 4-氯-2-硝基甲苯 分离 精馏 理论塔板数 操作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_(507)萃淋树脂色层法提取高纯氧化铽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新华 《江西有色金属》 1997年第2期38-41,共4页
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考察了稀土原料中各组分的含量及进料量的变化,以及P507萃淋树脂色层法提取高纯氧化铽时,色层往的柱效率(理论培板数)、柱的分高度(分辩率)、淋洗曲线以及淋洗周期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其变化规律,在不改变淋... 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考察了稀土原料中各组分的含量及进料量的变化,以及P507萃淋树脂色层法提取高纯氧化铽时,色层往的柱效率(理论培板数)、柱的分高度(分辩率)、淋洗曲线以及淋洗周期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其变化规律,在不改变淋洗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充分提高柱效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淋色层法 柱效能 理论塔板数 淋洗 氧化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反相液相色谱进样的注水效应
10
作者 云自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2年第3期91-93,共3页
反相液体色谱的流动相,通常是含水量不等的“水-有机溶剂”的混合极性溶剂.我们发现,在反相液体色谱中,当采用进样阀进样时,在加入样品的同时,引入适量的纯水,可以大大提高进样质量: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 N 明显增大,色谱图的峰形显著改善.
关键词 反相液相色谱 液体色谱 进样阀 理论塔板数 极性溶剂 有机溶剂 试样溶液 峰形 容量因子 进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馏、吸收复习指导
11
作者 李云倩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5年第8期53-56,共4页
《化工原理》下册共讲述三章:第六章蒸馏、第七章吸收和第八章干燥,其中以蒸馏和吸收为主要章节,该两章内容占下册试题的70~80%。有关各章的教学要求、请参看教材中学习辅导部分。
关键词 操作线方程 蒸馏 相对挥发度 气液相平衡 板效率 吸收 理想溶液 理论塔板数 提馏段 精馏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色谱柱-国产热导检测器系统的改装
12
作者 王建 秦金平 +1 位作者 周力 高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5-558,共4页
用于气相色谱分析的检测器种类繁多,其中以热导检测器(TC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最为常用。但有些物质在氢火焰中基本没有响应,用FID不能解决这些检测问题。所以,在色谱分析工作中对TCD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国产热导型气相色... 用于气相色谱分析的检测器种类繁多,其中以热导检测器(TC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最为常用。但有些物质在氢火焰中基本没有响应,用FID不能解决这些检测问题。所以,在色谱分析工作中对TCD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国产热导型气相色谱仪死体积大,灵敏度相对较低,通常选用填充柱与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导检测器 毛细管色谱柱 气相色谱仪 死体积 填充柱 氢火焰 进样器 乙烯基三氯硅烷 三氯氢硅 理论塔板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馏塔适宜回流比的确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龙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1-55,共5页
通过对精馏过程的分析,以回流比R、理论塔板数N组成的(R+1)×N为目标函数,用最优化方法通过计算机求解得到了精馏塔的适宜回流比R_(opt)及相应的经验计算式:经实例应用证明,此适宜回流比的确定方法和经验计算式... 通过对精馏过程的分析,以回流比R、理论塔板数N组成的(R+1)×N为目标函数,用最优化方法通过计算机求解得到了精馏塔的适宜回流比R_(opt)及相应的经验计算式:经实例应用证明,此适宜回流比的确定方法和经验计算式是可靠的,可供精馏塔的设计或操作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馏塔 回流比 理论塔板数 计算方法 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分离式超重力精馏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振翀 栗秀萍 刘有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1,共3页
在常压下以乙醇/水体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两级分离式超重力精馏中试。分别考察了超重力因子β、回流比R、原料液流量F对整个系统、精馏段和提馏段理论塔板数(NTP)的影响。在中试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超重力精馏的传质数学模型,并应用逐步... 在常压下以乙醇/水体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两级分离式超重力精馏中试。分别考察了超重力因子β、回流比R、原料液流量F对整个系统、精馏段和提馏段理论塔板数(NTP)的影响。在中试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超重力精馏的传质数学模型,并应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得出了对超重力精馏传质显著性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馏出液摩尔分率、超重力因子、回流比、馏出比、进料摩尔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 精馏 传质 理论塔板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床大颗粒、低密度吸附介质的膨胀特性研究
15
作者 马道荣 潘丽军 姜绍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z1期871-874,共4页
通过测定示踪剂在床体内停留时间的分布,考察流速、分流器对膨胀床大颗粒、低密度吸附介质膨胀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颗粒、低密度介质的膨胀特性可用Richardson-Zaki方程来描述;在较高开孔率(0.26)情况下,对于内径为26 mm的床... 通过测定示踪剂在床体内停留时间的分布,考察流速、分流器对膨胀床大颗粒、低密度吸附介质膨胀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颗粒、低密度介质的膨胀特性可用Richardson-Zaki方程来描述;在较高开孔率(0.26)情况下,对于内径为26 mm的床体,较大孔径的分流器及较低的表观流速会增加其理论塔板数和降低轴向扩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床 分流器 理论塔板数 轴向扩散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油酸汽液平衡试验报告
16
作者 颜来达 厉秋岳 《中国油脂》 CAS 1987年第6期16-19,共4页
为了探讨以桕油脂肪酸为原料采用分馏方法制取高纯度药用棕榈酸的难易程度,并为精馏塔设计和确定精馏操作条件提供必要的基本数据,进行汽液平衡试验,绘制汽液平衡相图,进而得到相对挥发度和对不同组成的原料所需的理论塔板数,是一项必... 为了探讨以桕油脂肪酸为原料采用分馏方法制取高纯度药用棕榈酸的难易程度,并为精馏塔设计和确定精馏操作条件提供必要的基本数据,进行汽液平衡试验,绘制汽液平衡相图,进而得到相对挥发度和对不同组成的原料所需的理论塔板数,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典型的桕油脂肪酸组成为:(气相色谱测定)C10:00.03%,C10:00.04%,C14:00.08%,C16:064.4%,C18:01.14%,C18:130.%,C18:22.69%,C18:30.82%。可以看出,其主要组成为棕榈酸(60%以上)和油酸(30%以上)。轻关键组分C16:0以前的C10-14酸约0.2%以下,而重关键组分C18:1酸以后的组分也只有4%左右,且C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平衡 关键组分 精馏操作 相对挥发度 理论塔板数 汽相 组成图 二元体系 理想溶液 气相色谱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使用吉利兰图的一点补充
17
作者 渠川瑾 《中国大学教学》 1987年第5期45-46,共2页
北大编《化学工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二版)中,有关吉利兰(Gilliland)图纵坐标S-Sm/S+1,编者注明:S代表所要计算的结果,Sm代表n0+1(芬斯克公式计算的结果)。此处在讲授时,常易使学生产生某些模糊概念。为此,我们建议... 北大编《化学工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二版)中,有关吉利兰(Gilliland)图纵坐标S-Sm/S+1,编者注明:S代表所要计算的结果,Sm代表n0+1(芬斯克公式计算的结果)。此处在讲授时,常易使学生产生某些模糊概念。为此,我们建议将该图的纵坐标S-Sm/S+1改为使用n-n0/n+2。下面说明改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斯克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工程 理论塔板数 最小回流比 全回流 趋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