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4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当代境遇、原则遵循与实践进路
1
作者 王海军 陈昱臻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3,共9页
重视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新时代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党深刻意识到推进理论创新工作并以新的理论武装头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基于科学原则遵循,通过... 重视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新时代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党深刻意识到推进理论创新工作并以新的理论武装头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基于科学原则遵循,通过多元路径积极开展理论创新工作,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当前身处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要推动理论创新工作再创新篇,我们党还需认真总结好新时代以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的工作经验,处理好理论创新工作中的六对重要关系,持续拓展关于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不断开辟党的理论创新工作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理论创新 原则遵循 实践进路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护理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主题演化分析
2
作者 林陶玉 郭晓颖 +1 位作者 陈彦丽 方鹏骞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64,共4页
目的分析护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为促进护理管理创新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1999-2023年我国护理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相关的文献,运用Logistic曲线模型划分研究生长规律的不... 目的分析护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为促进护理管理创新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1999-2023年我国护理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相关的文献,运用Logistic曲线模型划分研究生长规律的不同阶段,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文献数量呈现先缓慢上升,继而下降的趋势。研究机构以医院为主,合作网络尚未建立。研究划分为1999-2010年(萌芽期)和2011-2023年(发展期)。萌芽期研究聚焦护理管理的基础理论与实践层;发展期研究注重护理管理实践向纵深推进;未来研究重点在满意度、生活质量、健康体检等健康管理研究领域,研究对象更聚焦弱势群体。结论未来亟需打造院校合作科研平台,研究重心聚焦护理管理实践应用领域的重点方向,加快推动新创理论研究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创新 理论 实践 主题演化 前沿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师范视角下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创新实践
3
作者 马鑫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0-12,共3页
新师范视角下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包括教育学理论、跨学科知识整合理论等。对当前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实践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从完善评价标准入手,夯实英语师范生语言和文化知识基础,提升师... 新师范视角下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包括教育学理论、跨学科知识整合理论等。对当前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实践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从完善评价标准入手,夯实英语师范生语言和文化知识基础,提升师范生问题反馈意识和能力,升级评价方法和技术,为我国教育事业储备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师范生 核心素养 评价体系 理论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与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话语创新--以发生学为畛域
4
作者 朱清河 尤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5,共8页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话语体系伴随着“两个结合”的不断拓展与深化而不断发生着与时偕行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范式转型。以发生学视角谛视,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创新的本土化、时代化是在“两个结合”中不断由表及里、前后...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话语体系伴随着“两个结合”的不断拓展与深化而不断发生着与时偕行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范式转型。以发生学视角谛视,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创新的本土化、时代化是在“两个结合”中不断由表及里、前后相属、相生相成的动态系统与互动进程。从发生基础来看,“人民至上”指向的是“为谁结合”的新闻政治立场问题;从发生目的来看,“回应时代之需”理清的是“为什么结合”的新闻功能性命题;从发生机理来看,“不断采用最新技术手段与方法”解决的是“怎样结合”的新闻操作性议题。该三重逻辑交光互影,共同擘画出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话语同中国新闻工作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立体图景,推动了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健康、理性地成长并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 话语创新 两个结合 发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创新理论武装的逻辑蕴涵和实践路径
5
作者 杨用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0,共4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创新理论武装有其内在的逻辑蕴涵,在理论逻辑上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武装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在历史逻辑上它是对党的理论武装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在实践逻辑上它是对理论武装推动实践力量的具象表达。新时代中...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创新理论武装有其内在的逻辑蕴涵,在理论逻辑上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武装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在历史逻辑上它是对党的理论武装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在实践逻辑上它是对理论武装推动实践力量的具象表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创新理论武装有其立体的实践路径,在认识维度,要夯实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媒介维度,要优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传播载体建设;在人才维度,要推进复合型创新理论武装的人才队伍建设;在制度维度,要推进创新理论武装的理论学习教育、理论研究阐释、理论宣传普及等体制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创新理论武装 逻辑蕴涵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研究》
6
作者 陈晴君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为适应时代变化需求,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引导和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形成“学生-教育-空间”的协调统一,需以协同理论为基础,构建高校思...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为适应时代变化需求,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引导和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形成“学生-教育-空间”的协调统一,需以协同理论为基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协同育人 立德树人 协同创新 理论与实践 协同理论 学生成长成才 深化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治理:理论框架、实践特征与风险应对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倩倩 陈强 +1 位作者 荣俊美 邢窈窈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1,共10页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在于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新发展背景下,更应深刻认识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治理框架及特征。从治理原则、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逻辑、治理目标、能力体现、动能所在构建出我国科技创新治理理论框...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在于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新发展背景下,更应深刻认识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治理框架及特征。从治理原则、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逻辑、治理目标、能力体现、动能所在构建出我国科技创新治理理论框架;从需求牵引、实现路径、创新风险、多元目标、价值导向、参与模式给出我国科技创新治理特征。此外,进一步从科技产业、市场制度、国际格局、创新过程、风险管控等方面理清我国科技创新治理的实践特征,研究发现可从韧性、张力、活力、弹性四个方面给出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治理 理论框架 实践特征 风险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向 被引量:8
8
作者 白国强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首创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理论,具有突出的创新意义。它关联和联通了政治经济学诸多理论范畴,是一次深刻的“术语革命”。这一理论有着明显的实践指向,成为新时代实践创造的新航标。
关键词 术语革命 生产力理论 实践指向 实践创造 理论范畴 新航标 理论创新与实践 创新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创新视域下“两个结合”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刚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本文认为,需要从“结合”的哲学意蕴来看待“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方式,“第一个结合”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践向度,“...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本文认为,需要从“结合”的哲学意蕴来看待“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方式,“第一个结合”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践向度,“第二个结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维度。通过历史和现实分析,“两个结合”在理论创新中展现的世界观,体现为立足现实、立根中国的实践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同时,在方法论上体现为“六个必须坚持”之间环环相扣的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两个结合 理论创新 世界观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发展与创新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家梅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3,共9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工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开展了新的实践探索。其中,理论创新主要包括: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战略高度对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工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开展了新的实践探索。其中,理论创新主要包括: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战略高度对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作用进行了战略定位,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明确了基层党组织的重点建设任务,指明了基层党组织“四力”建设目标等。实践创新主要包括:把党的全面领导建设落实到基层,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理论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党支部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正风肃纪建设,重塑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基层党组织建设 理论创新 实践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第二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内在逻辑、演进轨迹与基本遵循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士红 徐世豪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0,共8页
“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方法。从内在逻辑来看,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利实现迭代升级,完成了同马克思... “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方法。从内在逻辑来看,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利实现迭代升级,完成了同马克思主义从“契合”到“结合”的转变。从演进轨迹来看,中国共产党以“第二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的过程既呈现出时代之“变”,也蕴含着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之“常”。以“第二个结合”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熔铸古今,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赓续中华文脉之中谱写当代华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第二个结合 理论创新 内在逻辑 演进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现代化实践的范式创新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培功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7,共9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能限于文化领域,要从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现代化实践的范式创新中进行系统认识、科学认识、全面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党的文化领...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能限于文化领域,要从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现代化实践的范式创新中进行系统认识、科学认识、全面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等重要论断引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范式转换与理论创新,其内在逻辑体现在“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坚持系统思维的科学逻辑”“坚持守正创新的民族智慧”以及“坚持问题导向的实践要求”这四个方面。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现代化实践的范式创新有利于更好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自信自立的文化主体性,也有利于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范式创新 理论创新 “两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风形成前史梳正
13
作者 王娟 尼寅楷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1,共9页
遵义会议前,中国共产党不仅对如何处理理论与实际、实践的关系已有一些正确认知,而且还在进行着把理论和实际联系、结合起来的实践,并取得一定的理论创新成果。但是,遵义会议前党内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前,中国共产党不仅对如何处理理论与实际、实践的关系已有一些正确认知,而且还在进行着把理论和实际联系、结合起来的实践,并取得一定的理论创新成果。但是,遵义会议前党内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尝试总体上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进行的,尚未在全党成为一种自觉、积极、主动的行为。因此,我们既不应高估这种尝试,否认延安时期对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风形成的决定性历史贡献,但也不应过分贬低党的早期探索,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风的形成史成为没有历史传承的“断代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实践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 优良作风 遵义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三重逻辑与实践路径
14
作者 宋凤轩 王丽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0,共8页
创新人才是生产力解放背景下适配生产力变革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十五五”时期的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深度理解其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并据此探索实践路径。在理论逻辑上,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引领,科技... 创新人才是生产力解放背景下适配生产力变革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十五五”时期的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深度理解其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并据此探索实践路径。在理论逻辑上,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引领,科技进步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驱动,教育发展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基座;在历史逻辑上,创新人才培养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为适应政治、经济、社会等国家发展需求而优化生产要素的必然结果;在现实逻辑上,社会生产变革、数字技术赋能以及教育体系升级为撬动“十五五”时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机遇。在“十五五”时期,中国应坚持系统性和前瞻性思维,抓重点、破难点、疏堵点,深植产业创新生态、强化数字技术支持、重构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擘画创新人才培养的崭新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时期 创新人才培养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理论逻辑 历史逻辑 现实逻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主体性视域下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头脑”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志群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0,共3页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当前,大学生理论接受呈现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独立性与依附性并存、创造性与思维惰性并存的特点,受到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外部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推进党的创新理...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当前,大学生理论接受呈现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独立性与依附性并存、创造性与思维惰性并存的特点,受到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外部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大学生头脑,需要在话语转换、传播创新、环境优化上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创新理论 大学生 进头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领导力与员工创新行为——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的理论视角
16
作者 张恒 高中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12,共13页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领导力已成为推动组织数字化转型和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关键要素,并日益受到学术界关注。然而,目前鲜有研究从组织的微观视角出发探讨数字化领导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为此,依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构建了一个有调节...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领导力已成为推动组织数字化转型和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关键要素,并日益受到学术界关注。然而,目前鲜有研究从组织的微观视角出发探讨数字化领导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为此,依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旨在深入剖析数字化领导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及其适用的边界条件。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化领导力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2)数字化领导力通过激发员工学习目标导向进而增强其创新行为;(3)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会增强数字化领导力对员工学习目标导向的积极作用,进而调节学习目标导向在数字化领导力与员工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即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水平较高时,数字化领导力将会激发更高的员工学习目标导向,进而增加员工创新行为。该研究不仅从组织微观层面拓展了学术界对数字化领导力影响员工认知和行为的认识,也为数字时代下的组织管理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领导力 学习目标导向 创新行为 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理论创新与中国实践路径 被引量:31
17
作者 张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4,共8页
要科学理解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基本内涵,须立足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所蕴含的本质性任务要求。概括而言,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改革,催生中国理论的新发展。要构建符合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应明确中国... 要科学理解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基本内涵,须立足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所蕴含的本质性任务要求。概括而言,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改革,催生中国理论的新发展。要构建符合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应明确中国特色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核心内涵和新特点,剖析新质生产力理论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点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制约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核心因素及其内在形成机制,以及中国在促进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部门顺畅流动过程中存在的众多机制体制性障碍,进而才能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内发展和布局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方向与重点改革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理论创新 中国实践 改革突破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 被引量:11
18
作者 秦小琪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共14页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观点和创新性理论贡献,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产生的重要理论基础,蕴含着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创新的逻辑理路。从理论创新的基础来看,“两个结合”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特色社...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观点和创新性理论贡献,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产生的重要理论基础,蕴含着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创新的逻辑理路。从理论创新的基础来看,“两个结合”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等要义,奠定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创新的方法论基础,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一种创新性文化思想的哲理与学理基础。从理论创新的现实逻辑来看,“两个结合”的提出,表明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创新的时代背景和缘由,从而开辟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创新的新场域,即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推动中华文化创新性发展与繁荣,在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促使中华文明创新性发展与交流互鉴。从理论创新的实践逻辑来看,“两个结合”拓宽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创新的新视域,即从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的实践问题出发,科学回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从而系统性地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从理论创新的价值取向来看,“两个结合”赋予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创新的使命,即在“两个结合”的基础上继续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赓续历史文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习近平文化思想 理论创新 逻辑理路 文化强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要求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瑾 万劲波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50-58,共9页
“四链融合”以资本循环理论和生产力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一主线、两关键”的有机结构,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是主线,创新链为产业链提供动力,产业链为创新链提供载体,资金链和人才链为创新链、产业链提供给养和支撑。四链深度融合后,... “四链融合”以资本循环理论和生产力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一主线、两关键”的有机结构,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是主线,创新链为产业链提供动力,产业链为创新链提供载体,资金链和人才链为创新链、产业链提供给养和支撑。四链深度融合后,呈现“目标一致、同向发力,无缝衔接、融为一体,相互支撑、协同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基本特征。在实践中,应持续优化“四链融合”政策环境,搭建促进“四链融合”供需对接机制和平台,健全推动“四链融合”的投融资体系,加快完善“四链融合”的人才体系,构建创新主体互利共赢的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链融合” 创新驱动发展 理论分析 实践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枫桥经验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被引量:4
20
作者 郝铁川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32,共16页
枫桥经验是在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镇压富农和肃反扩大化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大多数剥削阶级分子和其他反动派分子是可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新人的,他们的剥削阶级... 枫桥经验是在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镇压富农和肃反扩大化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大多数剥削阶级分子和其他反动派分子是可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新人的,他们的剥削阶级身份不是终身不变的。它的实践创新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政权对有破坏行为的剥削阶级和其他反动派分子,可以采取“一个不杀,大部(95%以上)不捉”的政策,依靠基层群众,开展说理斗争,使他们心悦诚服;社会主义政权保障剥削阶级分子和其他反动派分子的合法权益,不能歧视他们的子女;社会主义政权对于转变立场、表现良好的剥削阶级分子和其他反动派分子,可以恢复他们的政治权利。这些做法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首创的,属于实践创新。枫桥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桥经验 理论创新 实践创新 集体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