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第二次人口红利:理论探究与治理选择 被引量:6
1
作者 彭希哲 周祥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6,156,共14页
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人口红利逐渐式微,第二次人口红利理论的提出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开拓了新视角。中国式第二次人口红利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口质量的提升可以部分抵消由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年龄人口... 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人口红利逐渐式微,第二次人口红利理论的提出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开拓了新视角。中国式第二次人口红利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口质量的提升可以部分抵消由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大趋势下,能够充分发挥各年龄段尤其是年长劳动人口的人力资源潜能,重构社会经济生产方式,最终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我国正处于能够实现中国式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发展阶段并具备将其兑现的现实条件。实现中国式第二次人口红利需要政策制定者基于正确认识人口红利相关理论、把握未来中国人口长期动态、秉持供给侧和需求侧双管齐下等人口治理策略,对社会和市场进行有效政策指引,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下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人口转变理论 第二次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理论体系初探
2
作者 方向新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9-33,共5页
在我国,人口社会学研究的兴起还只有短短的几个年头,但已得到较快的发展,既有学科理论建设的专著、论文问世,也有许多研究人口与社会关系的实证性文章见诸报端。本文拟在拙稿《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初探》一文的基础上,再对人口... 在我国,人口社会学研究的兴起还只有短短的几个年头,但已得到较快的发展,既有学科理论建设的专著、论文问世,也有许多研究人口与社会关系的实证性文章见诸报端。本文拟在拙稿《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初探》一文的基础上,再对人口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理论体系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学术界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社会学 人口过程 学科地位 理论人口 理论 人口研究 生育行为 人口问题 人口发展 人口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人口理论与教育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冬艳 孟维杰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9,共3页
本文独辟蹊径 ,借鉴陶行知先生人口教育理论 ,阐述人口与教育之间的必然联系 ,提出教育是解决我国人口尤其是农村人口问题的有效途径或者说是根本途径 ,并论述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陶行知 人口理论 人口教育 教育理论 人口素质 人口理论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的“生态适度人口”与“人口理论最大承载力”浅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卢宗凡 卢增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2-53,共2页
以“生态适度人口”与“人口理论最大承载力”两个不同的概念,分析了我国人口与粮食生产的问题,强调应根据我国的国情,节约资源,控制人口盲目发展,实行农业集约经营。
关键词 生态适度人口 人口理论最大承载力 我国粮食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理论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余兴厚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2-24,共3页
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的人口转折模型理论,分析了我国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转折的人口模型。指出由于人口基数庞大,总量膨胀态势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西部一些省区和少数民族人口仍然呈现出高出生率、高增长率、低人... 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的人口转折模型理论,分析了我国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转折的人口模型。指出由于人口基数庞大,总量膨胀态势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西部一些省区和少数民族人口仍然呈现出高出生率、高增长率、低人口质量。在分析形成原因及后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适度人口理论及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可持续发展 人口理论 理论研究 人口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适度人口理论新探 被引量:1
6
作者 贾志科 刘光宇 《西北人口》 2006年第2期53-55,共3页
人口与土地的平衡以及人口增长导致的环境破坏问题就促成了适度人口思想的产生。科学发展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建立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上,是全面、系统、综合的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作为适度人口理论的指导思路成为了适度人... 人口与土地的平衡以及人口增长导致的环境破坏问题就促成了适度人口思想的产生。科学发展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建立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上,是全面、系统、综合的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作为适度人口理论的指导思路成为了适度人口理论的现时代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人口 适度人口理论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我国失业问题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朝林 《经济与管理》 2004年第1期46-48,共3页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分析,说明马克思所揭示的相对过剩人口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共有规律。 中国失业人口的产生,既有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原因,也有中国自身的特殊原因。解决中国的失业问题,要依据中国的国情做 出正确选择。
关键词 相对过剩人口 人口理论 失业问题 市场经济 人口结构调整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人口转变理论的再探索-现代人口转变理论研究评介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艳 《西北人口》 CSSCI 2008年第4期107-110,共4页
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并盛行于60年代的人口转变理论,是当代世界人口学界普遍认同的最重要的人口理论之一。本文以现代人口转变理论发展历程为线索,对该理论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争论予以总结,试图为今后的人口转变理论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人口转变理论 生育率 第二次人口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理论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仲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9-13,共5页
人口经济学是从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理论发展而来的。本文以大量翔实的欧洲史料为基础,阐述了古典经济学派有关人口与财富、人口与收入、人口与资本之间关系的人口经济学说,并对古典经济学派人口经济学说的学术价值和科学成分进行了... 人口经济学是从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理论发展而来的。本文以大量翔实的欧洲史料为基础,阐述了古典经济学派有关人口与财富、人口与收入、人口与资本之间关系的人口经济学说,并对古典经济学派人口经济学说的学术价值和科学成分进行了简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经济学派 人口与财富 人口经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两座里程碑——从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到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靳文志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6-58,共3页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而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和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正是从这两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做出了里程碑性质的贡献。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两座里程碑,...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而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和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正是从这两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做出了里程碑性质的贡献。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两座里程碑,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维的适度人口及其人口生态理论体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亚军 《人口学刊》 1988年第4期63-67,共5页
阿尔弗霍德·索维(ALfred Sauvy)是本世纪五十年代法国著名的人口家学。《人口通论》是他的代表作。在这本巨著中,他将传统的适度人口论加以改造,并提出了适度增长节律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人口理论——人口生态理... 阿尔弗霍德·索维(ALfred Sauvy)是本世纪五十年代法国著名的人口家学。《人口通论》是他的代表作。在这本巨著中,他将传统的适度人口论加以改造,并提出了适度增长节律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人口理论——人口生态理论。探讨索维适度人口理论和他的人口生态理论,有助于澄清以往我们在适度人口理论研究上的模糊之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代西方人口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及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适度人口 适度人口 人口理论 人口生态学 适度增长 人口问题 人口与经济 人口增长 人口 人口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我国对适度人口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冰 《人口学刊》 1984年第5期23-26,30,共5页
我国对适度人口理论的研究,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停顿了整整二十年。直到粉碎了“四入帮”,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项研究工作才得以复苏。一批新的人口学家,冲破各种思想束缚,对适度人口理论进行了更深入、更广泛的分析研究,... 我国对适度人口理论的研究,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停顿了整整二十年。直到粉碎了“四入帮”,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项研究工作才得以复苏。一批新的人口学家,冲破各种思想束缚,对适度人口理论进行了更深入、更广泛的分析研究,与不同见解和意见展开了正常的争呜。他们还和自然科学家协作,运用最新的现代自然科学成就,以我国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食品及粮食资源的计算为依据,预测我国未来的适度人口数,取得了新的可喜的成果,使我国对适度人口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对适度人口的研究,大致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理论 适度人口 社会发展 适度增长 建设服务 人口数量 人口 经济发展 人口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评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健康 万高潮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8-61,8,共5页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持基本否定态度,但他们同时也明确肯定马氏之谓人口过剩为客观事实,肯定其已经意识到人口过剩与就业手段不足之间的联系,肯定其将人口经济学的理论视域由人口与社会制度的关系扩展到人口与自然...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持基本否定态度,但他们同时也明确肯定马氏之谓人口过剩为客观事实,肯定其已经意识到人口过剩与就业手段不足之间的联系,肯定其将人口经济学的理论视域由人口与社会制度的关系扩展到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的开创性贡献。至于马尔萨斯本人的两种比率说,其实质并非认定人口按几何级数而食物按算术级数增长是所谓“规律”;而其所谓两种抑制说,也并非是主张以“罪恶和贫困”来消灭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萨斯 人口原理 人口过剩 马克思恩格斯 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商务印书馆 算术级数 生活资料 剩余价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人口学的学科范式、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匡时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27,共12页
阐释了计算人口学的学科范式、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计算人口学作为研究人的行为的数字化和计算机化的学科,既是计算社会科学的基础,也是开展计算社会科学研究的钥匙和抓手。与传统人口学的学科范式相比,计算人口学的学科范式有五个方... 阐释了计算人口学的学科范式、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计算人口学作为研究人的行为的数字化和计算机化的学科,既是计算社会科学的基础,也是开展计算社会科学研究的钥匙和抓手。与传统人口学的学科范式相比,计算人口学的学科范式有五个方面的特征:由轮廓式人口统计(profiling demography)向全景式人口统计(Panoramic demography)转变;将弥合规范人口学(formal demography)和人口研究(population studies)的鸿沟,促进人口研究更加整合和规范;将引发人口研究方法的变革,由假想队列法(hypothesis cohort analysis)向拓展队列法(extended cohort analysis)转变;人口的内涵不再局限在人类人口,而向数字人口和智能人口拓展;由偏重群体统计的宏观人口学(macrodemography)向更加注重个体统计的微观人口学(microdemography)转变。第三次人口转变理论、主体性理论和天人合一理论是计算人口学的理论基石,拓展队列法、在线调查和实验、在线谱系学、主体建模技术是计算人口学的主要技术方法。作为新兴科学,计算人口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需要加强跨学科和产学研协作,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和研究规范建设,丰富应用场景,关注其对个人安全、隐私保护、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人口 第三次人口转变理论 拓展队列法 主体建模 数字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坎南的适度人口理论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松建 《经济科学》 1984年第5期64-68,共5页
适度人口(Optimum Population)的思想古已有之,但是,作为一种独立的人口理论——适度人口理论(theory of Optimum Population)则是英国经济学家埃德文·坎南(Edwin Cannan)在他1888年发表的《基础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明确地提出的。
关键词 人口理论 适度人口 人口与经济 政治经济学 最大收益 最大生产率 人口增长率 比例关系 人口思想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新解及其与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雷业 《理论月刊》 2008年第10期12-15,共4页
马克思通过建立资本有机构成、劳动需求增量、现役劳动军劳动供给增量、纯劳动需求增量、纯劳动力需求增量等概念的相互联系说明了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机制。与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尤其是信息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失业理论相比,相对过剩人... 马克思通过建立资本有机构成、劳动需求增量、现役劳动军劳动供给增量、纯劳动需求增量、纯劳动力需求增量等概念的相互联系说明了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机制。与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尤其是信息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失业理论相比,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更为科学和优越,另外两者还存在相似之处。研究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就业问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为根本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资本有机构成 纯劳动力需求增量 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理论的新发展——评李竞能教授所著《人口理论新编》
17
作者 路遇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可持续发展 理论体系 实证研究 人口理论 李竞能 人口理论新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中国自己的人口学理论
18
作者 高和荣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6-141,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走上了一条独特的人口生产与人口流动、人口控制与人口教育的发展道路,这为突破传统西方人口学科话语体系局限、建立自己的人口学理论体系、解决中国人口问题提供了实践基础。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人口学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走上了一条独特的人口生产与人口流动、人口控制与人口教育的发展道路,这为突破传统西方人口学科话语体系局限、建立自己的人口学理论体系、解决中国人口问题提供了实践基础。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人口学理论,需要抛弃发达国家把那种简单抽象的人权作为人口学理论基础的做法,采取能够体现人口生产权与自然生产权相统一、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人权作为中国人口学理论的建设基础,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成人口学理论的建设目标,科学回答人口规模跃居世界第一、经济社会仍然蒸蒸日上的中国所形成的独特的人口发展模式及发展道路,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口学,推进中国人口学以及中国人口更可持续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理论 中国人口 西方人口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朝人口理论评述
19
作者 匡贤明 《西北人口》 2003年第2期8-10,共3页
清朝的人口理论在我国历史上是最具有典型代表的,洪吉亮、汪士铎和梁启超的人口思想更是其中的珍品。他们的理论中既有光辉的一面,也有落后、反动的一面。对他们正确理论的挖掘和对反动理论的批判,可以对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有所启迪和... 清朝的人口理论在我国历史上是最具有典型代表的,洪吉亮、汪士铎和梁启超的人口思想更是其中的珍品。他们的理论中既有光辉的一面,也有落后、反动的一面。对他们正确理论的挖掘和对反动理论的批判,可以对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有所启迪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理论 洪吉亮 汪士铎 梁启超 清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当用系统方法研究人口理论
20
作者 陈冰 刘云德 解书森 《社会科学研究》 1987年第3期46-50,共5页
我国人口理论的贫困,正在成为愈益突出的问题。如果以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方法论——系统理论为标尺,则不难发现,这种状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研究方法过于陈旧。为此,我们认为,我国人口理论的突破,急待研究方法的更新,即以系统理论... 我国人口理论的贫困,正在成为愈益突出的问题。如果以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方法论——系统理论为标尺,则不难发现,这种状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研究方法过于陈旧。为此,我们认为,我国人口理论的突破,急待研究方法的更新,即以系统理论为科学方法,重新认识我国人口问题的症结,并打破人口理论与相邻学科之间的真空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理论 人口过程 人口系统 人口问题 人口行为 人口素质 人口学研究 人口再生产 系统理论 人口金字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