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当代中国新闻学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保军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7,共8页
建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新闻学,是事关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问题。新闻学的理论性,是指主体通过“新闻学术”的方式对新闻现象、新闻实践的把握特性;新闻学的实践性,是指新闻学根源于新闻实践、又可以回归新闻实践... 建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新闻学,是事关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问题。新闻学的理论性,是指主体通过“新闻学术”的方式对新闻现象、新闻实践的把握特性;新闻学的实践性,是指新闻学根源于新闻实践、又可以回归新闻实践的特性。理论与实践是人们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但又可以互补的方式,新闻理论是理论,新闻实践是实践,它们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存在,但理论可以把握实践,实践可以运用理论,能够达到认识论、实践论上的统一;而要实践二者的统一,既要全面准确认识新闻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内涵,更要高度重视新闻学的实践性,还要特别注意在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互相尊重、相向而行,即不仅是新闻理论向新闻实践靠近,新闻实践也要向新闻理论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学 理论 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行合一”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教育探究--评《融合与创新:德育·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
2
作者 曹留成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I0002-I0002,共1页
明代理学大师王阳明针对程朱理学中“知先行后”致使教育脱离实际、学非所用的状况,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深刻思想。尤其是在被儒家视为教育核心的道德修养方面,他主张寓教于行,致力于将道德意识转化为行动上的自觉性。直至当代,如何在... 明代理学大师王阳明针对程朱理学中“知先行后”致使教育脱离实际、学非所用的状况,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深刻思想。尤其是在被儒家视为教育核心的道德修养方面,他主张寓教于行,致力于将道德意识转化为行动上的自觉性。直至当代,如何在教育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做到“学以致用”,仍然是整个教育界高度重视并孜孜以求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合一 明代理学 综合实践活动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学非所用 德育 程朱理学 道德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弃传统实学精神的光辉榜样——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实学精神的现代性转换和革命性升华
3
作者 黄南珊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9-34,102-103,共8页
中国传统实学的历史演变和基本精神是毛泽东对实学传统进行现代性转换和革命性升华的前提。毛泽东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将传统实学的学用一致、行而兼知转换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新高度,将致... 中国传统实学的历史演变和基本精神是毛泽东对实学传统进行现代性转换和革命性升华的前提。毛泽东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将传统实学的学用一致、行而兼知转换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新高度,将致知的儒学学理转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个人道德践履转换为群众性革命实践,特别是吸收传统实学的思想精华而创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使之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辉煌业绩的深层基因和成功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实学精神 毛泽东 实事求是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共性与个性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杨时的“民本”思想
4
作者 林莉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41,共5页
杨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儒家的"民本"思想。他主张把人民视为社稷之根本,统治者需视民如伤,有仁心;施行仁政,以得民心;爱人节用、取用适时、安抚农民、使民有常产,目的是为了休养生息,使百姓安居乐业;重教育,传播理学思想,培养... 杨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儒家的"民本"思想。他主张把人民视为社稷之根本,统治者需视民如伤,有仁心;施行仁政,以得民心;爱人节用、取用适时、安抚农民、使民有常产,目的是为了休养生息,使百姓安居乐业;重教育,传播理学思想,培养人才,主张知人善用。文章通过对杨时"民本"思想的阐述和分析,说明杨时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家、政治家,他的"民本"思想在当今社会仍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时 “民本”思想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