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说理论与创作之间必要的张力
1
作者 郜元宝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共2页
一本专栏的设立基于一种共识。我们都认为,有必要结合70多年来中国当代小说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采用各种方式(批评家和研究者的学术探讨)发掘当代小说家的“创作谈”这座富矿,灵活、具体而深入地总结当代小说创作与批评的经验,由此建构... 一本专栏的设立基于一种共识。我们都认为,有必要结合70多年来中国当代小说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采用各种方式(批评家和研究者的学术探讨)发掘当代小说家的“创作谈”这座富矿,灵活、具体而深入地总结当代小说创作与批评的经验,由此建构带有当代中国鲜明印记的小说理论。但这一原初设想是否也暗藏了某种“潜台词”:作家的创作实践及其“创作谈”一直保持着互相阐释的良性循环关系吗?我们既可以参照具体作品来读解作家们的“创作谈”,也可以参照“创作谈”来顺畅地阐释他们的作品?作品必定是作家“创作谈”的完美演绎,而“创作谈”必定是作家作品最权威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理论与创作 当代小说家 良性循环 创作 学术探讨 潜台词 必要的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山东音乐理论与创作理论的学术回顾与愿景展望
2
作者 刘晓静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9,共4页
长期以来,山东省的音乐理论与创作理论领域,在诸多前辈和同仁的不懈努力下,几代人接续奋斗、共同努力,在中国传统音乐、中西方音乐史、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领域,及和声、复调、配器、作品分析等作曲技术理论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长期以来,山东省的音乐理论与创作理论领域,在诸多前辈和同仁的不懈努力下,几代人接续奋斗、共同努力,在中国传统音乐、中西方音乐史、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领域,及和声、复调、配器、作品分析等作曲技术理论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涌现了一大批资深的专家学者,在全国形成了重要影响,为山东音乐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回顾和总结山东音乐理论与创作理论的发展历程与主要成就,展望和擘画山东音乐理论与创作的未来发展与宏伟蓝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曲技术理论 民族音乐学 音乐事业 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美学 理论与创作 中西方音乐史 学术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首届山东省“音乐理论与创作理论成果”推优活动暨“齐鲁乐谭”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词
3
作者 王洪禹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5,共2页
尊敬的张天文副秘书长、马述兴副主席,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在千山叠翠、生机盎然的初夏时节,来自省内外的各位专家学者相聚在齐鲁首府、泉城济南,在这里共同参与和见证首届山东省“音乐理论与创作理论成果”推优活动暨“齐... 尊敬的张天文副秘书长、马述兴副主席,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在千山叠翠、生机盎然的初夏时节,来自省内外的各位专家学者相聚在齐鲁首府、泉城济南,在这里共同参与和见证首届山东省“音乐理论与创作理论成果”推优活动暨“齐鲁乐谭”学术研讨会的召开。首先,我谨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和朋友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活动和论坛的顺利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艺术学院 理论与创作 泉城济南 推优 齐鲁 学术研讨会 生机盎然 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耕民族精髓赓续时代薪火——“泰山学术论坛:第二届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优秀歌剧评论推优活动”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晓静 李鸿熙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21-27,共7页
围绕"中国歌剧的民族化与国际化"的主题,2021年10月26日—28日,"泰山学术论坛——第二届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优秀歌剧评论推优活动"在山东济南举行。在为期一天半的学术研讨中,与会专家、学者们分享了歌剧... 围绕"中国歌剧的民族化与国际化"的主题,2021年10月26日—28日,"泰山学术论坛——第二届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优秀歌剧评论推优活动"在山东济南举行。在为期一天半的学术研讨中,与会专家、学者们分享了歌剧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形成了中国歌剧的民族化与国际化问题思索、中国歌剧的基础性问题研究、现当代中国歌剧评论、中国歌剧创演研究、中国歌剧事业现状与发展研究五个方面的交流与研讨,既有交锋,又存共识,具有良好的前瞻性与开拓性;与此同时,主办方面向全国征集歌剧评论论文,并从中评选出27篇优秀论文。本次论坛百家争鸣、新益求新,推优活动踔厉骏发、踵事增华,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歌剧创作、理论研究与评论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学术论坛 第二届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优秀歌剧评论推优活动 民族化与国际化 歌剧理论 歌剧创演 歌剧评论 歌剧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学术论坛——第二届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优秀歌剧评论推优活动”闭幕辞
5
作者 刘晓静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20-20,共1页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泰山学术论坛——第二届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优秀歌剧评论推优活动,经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已圆满完成各项议题,今天就要顺利闭幕了。在这两天的时间里,各位同仁和各位朋友,为...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泰山学术论坛——第二届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优秀歌剧评论推优活动,经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已圆满完成各项议题,今天就要顺利闭幕了。在这两天的时间里,各位同仁和各位朋友,为了推动中国歌剧事业蓬勃发展的美好愿景共襄盛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创作 歌剧评论 学术论坛 共襄盛举 推优 泰山 研讨会 第二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悲剧理论与创作的美学品格 被引量:3
6
作者 佴荣本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2-60,共9页
中国古代悲剧理论与创作的美学品格佴荣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悲剧艺术传统,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从“刑天舞干戚”一类展示激昂的反抗斗争和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的神话,到被誉为“悲剧中之悲剧”的《红楼梦》.其中不少作品已成为... 中国古代悲剧理论与创作的美学品格佴荣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悲剧艺术传统,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从“刑天舞干戚”一类展示激昂的反抗斗争和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的神话,到被誉为“悲剧中之悲剧”的《红楼梦》.其中不少作品已成为各国学者惊叹的悲剧名作。中国古代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悲剧 理论与创作 悲剧激情 生命激情 悲剧人物 悲剧意境 悲剧审美 伦理规范 以悲为美 古典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理论与创作研究,促进艺术繁荣——代发刊词
7
作者 白祖诗 《民族艺术研究》 1988年第1期3-6,共4页
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特别是深刻阐明了这条路线的理论根据,创造性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赵紫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 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特别是深刻阐明了这条路线的理论根据,创造性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赵紫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需要有新的大发展,这是时代的大趋势……这一切都要求马克思主义者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界。”这些重要观点,对于艺术理论研究也是完全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繁荣 赵紫阳 理论与创作 艺术实践 理论队伍 根本指导思想 艺术理论研究 人民群众 典论·论文 建安七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学术论坛 第二届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优秀歌剧评论推优活动掠影
8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F0002-F0002,I0001-I0004,F0003,F0004,共7页
2021年10月26—28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山东艺术学院主办,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音乐家协会承办,人民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杂志社、《音乐艺术》杂志社、《歌剧》杂志社协办的"泰山学术论坛——第... 2021年10月26—28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山东艺术学院主办,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音乐家协会承办,人民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杂志社、《音乐艺术》杂志社、《歌剧》杂志社协办的"泰山学术论坛——第二届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优秀歌剧评论推优活动"在山东济南举办。本次活动以"中国歌剧的民族化与国际化"为主题,进行了3场学术发言,包括7次主旨发言和26次专题发言;同时,面向全国广泛征集歌剧评论论文,并从中推出优秀论文27篇。本次活动有来自全国的学者代表近80人参加,这是中国歌剧创作、理论研究与评论领域的重要学术活动,将有力促进中国歌剧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家协会 音乐评论 山东艺术学院 歌剧评论 人民音乐出版社 山东省教育厅 理论与创作 学术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泰山学术论坛——第二届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优秀歌剧评论推优活动”开幕式上的致辞
9
作者 王洪禹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4-5,共2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经过精心筹备,由山东省教育厅、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主办,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音乐家协会承办,人民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杂志社、《歌剧》杂志社、《音乐艺术》杂志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经过精心筹备,由山东省教育厅、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主办,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音乐家协会承办,人民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杂志社、《歌剧》杂志社、《音乐艺术》杂志社协办的"泰山学术论坛——第二届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优秀歌剧评论推优活动"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向出席活动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山东艺术学院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家协会 山东艺术学院 音乐评论 人民音乐出版社 山东省教育厅 歌剧评论 理论与创作 学术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理论和创作之间──谈朱向前《黑与白》
10
作者 陈骏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5-89,共5页
在理论和创作之间──谈朱向前《黑与白》陈骏涛进入新时期,文学批评(评论)曾有过它的辉煌。先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而对着拨乱反正的历史使命,文学批评曾以“前锋”和“战士”的姿态在文坛上披荆斩棘,鼓吹呼号,确实赢得过... 在理论和创作之间──谈朱向前《黑与白》陈骏涛进入新时期,文学批评(评论)曾有过它的辉煌。先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而对着拨乱反正的历史使命,文学批评曾以“前锋”和“战士”的姿态在文坛上披荆斩棘,鼓吹呼号,确实赢得过一片喝采。借用后来有的批评家的话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黑与白 批评家 主义批评 理论批评 学科形态 理论思维能力 理论与创作 作家本体 心理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举办第三届歌剧学学科建设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
11
《音乐文化研究》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12月16日至19日,第三届歌剧学学科建设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在浙江音乐学院隆重举行。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原副厅长、全国歌剧研究会副会长刁玉泉,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副院长汪洋、董德君以及来自全国高等艺... 12月16日至19日,第三届歌剧学学科建设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在浙江音乐学院隆重举行。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原副厅长、全国歌剧研究会副会长刁玉泉,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副院长汪洋、董德君以及来自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文艺院团、研究机构的近200位专家齐聚浙音,见证“歌剧学文科实验室”的揭牌成立,共话新时代歌剧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与会专家围绕新时代中国歌剧艺术发展、歌剧学理论与创作实践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艺术院校 文科实验室 文艺院团 理论与创作 学科建设 歌剧艺术 歌剧人才 学术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弦乐四重奏《藏族民歌三首》创作构想及技法简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洛金宝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60,共1页
弦乐四重奏《藏族民歌三首》是以三首藏族传统民歌中的一些典型风格元素作为素材而创作的,作品采用了西方音乐经典体裁的弦乐四重奏形式。作品以西方传统音乐创作理论与创作技法以及现代音乐创作理念与创作思维相结合,以“简约”观念和... 弦乐四重奏《藏族民歌三首》是以三首藏族传统民歌中的一些典型风格元素作为素材而创作的,作品采用了西方音乐经典体裁的弦乐四重奏形式。作品以西方传统音乐创作理论与创作技法以及现代音乐创作理念与创作思维相结合,以“简约”观念和审美视觉为导引,以保留藏族传统音乐的形态特征、结构特征、风格特征等能够辨识的“符号”因素为基本目标,是音乐创作的一种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乐四重奏 藏族民歌 审美视觉 理论与创作 创作思维 传统民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月派的格律诗理论
13
作者 曾白云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75-76,共2页
以闻一多和徐志摩为主要代表的新月派,在新诗的形式发展上极力提倡格律化,新月派诗人以《晨 报·诗镑》和《新月》为阵地,既有理论的鼓吹,又有创作的张本,在中国新诗史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尽管他们的 理论建树和创作主张有缺陷和失... 以闻一多和徐志摩为主要代表的新月派,在新诗的形式发展上极力提倡格律化,新月派诗人以《晨 报·诗镑》和《新月》为阵地,既有理论的鼓吹,又有创作的张本,在中国新诗史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尽管他们的 理论建树和创作主张有缺陷和失误,但他们在诗歌形式方面所做的探索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月派 新诗格律化 理论与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论家要有理论兴趣
14
作者 杨铁原 《当代文坛》 1985年第5期52-53,共2页
近几年来,文艺创作界佳作满目,新人岁出,呈现出一派空前繁荣的景象。文艺理论界,尤其是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也出现了可喜的新气象,一些一度被搞得混乱不堪的重大理论问题得到了澄清,不少同志大胆涉足长期被闲置的、理论上的“空白地带”,... 近几年来,文艺创作界佳作满目,新人岁出,呈现出一派空前繁荣的景象。文艺理论界,尤其是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也出现了可喜的新气象,一些一度被搞得混乱不堪的重大理论问题得到了澄清,不少同志大胆涉足长期被闲置的、理论上的“空白地带”,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相形之下,作为应用理论构成部分的文艺批评,却显出几分冷清和沉闷。这突出地表现为,一些文艺评论文章缺乏理论深度和理论上的活力,不能反映人们对文艺现象认识的深入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评论工作 评论家 文艺创作 文艺现象 兴趣 文艺理论 基础理论研究 文艺学 深入程度 理论与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戏剧理论批评的当代性与前瞻性
15
作者 陈雷 《上海艺术家》 1995年第5期23-24,共2页
从根本上说,戏剧理论着重探讨的是它与创作的直接关系。由于批评作为理论与创作的中介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往往把理论批评当成一个范畴加以论列与看待。当前特别要强调的是戏剧理论批评的当代性与前瞻性,使其在艺术批评整体中发挥更... 从根本上说,戏剧理论着重探讨的是它与创作的直接关系。由于批评作为理论与创作的中介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往往把理论批评当成一个范畴加以论列与看待。当前特别要强调的是戏剧理论批评的当代性与前瞻性,使其在艺术批评整体中发挥更大的效应和作用。 理论批评不能离开创作本体,这是理论依赖于创作的属性所决定的。在理论批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理论 理论批评 当代性 戏剧批评 理论与创作 生活戏剧化 戏剧创作 戏剧事业 剧本 审美把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优秀影视创作秉烛护航——读周安华新作《从地平线回望:中国影视的绰约瞬间》
16
作者 陈玉祺 《剧影月报》 2021年第3期7-8,共2页
后电影时代悄然而至,流媒体技术的普及在冲击传统电影行业的同时重塑大众娱乐生活,一场生态性的变革自此展开。中国电影理论界的两次辉煌都诞生在中国电影渴望复兴之际、是理论与创作互动的结果,伴随着电影创作的突破,理论与创作互为观... 后电影时代悄然而至,流媒体技术的普及在冲击传统电影行业的同时重塑大众娱乐生活,一场生态性的变革自此展开。中国电影理论界的两次辉煌都诞生在中国电影渴望复兴之际、是理论与创作互动的结果,伴随着电影创作的突破,理论与创作互为观照、互为依托,学能融结、知行一体。《从地平线回望:中国影视的绰约瞬间》(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版)是周安华在影视研究领域的又一次集中深入的思考,若以"理论指引创作"的视角阅读,也可品味出书中所包涵的开创性和引领性意涵,一份有容乃大的学者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影视 理论与创作 后电影时代 中国电影理论 大众娱乐 电影行业 影视研究 电影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石的跨界演绎——谈程承的绘画创作
17
作者 杨灿伟 《书画艺术》 2015年第6期36-40,共5页
程承1987年出生于江苏苏州。浙江省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师。2010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2013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民族绘画基础理论与创作研究专业,获硕士学位。2011年作品《约梦故园》荣获浙... 程承1987年出生于江苏苏州。浙江省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师。2010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2013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民族绘画基础理论与创作研究专业,获硕士学位。2011年作品《约梦故园》荣获浙江省第五届青年画展优秀奖(最高奖)。201 3年作品《素园石记》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相聚宜兴——全国工笔画作品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创作 中国美术学院 美术教育专业 民族绘画 理论与创作 学士学位 美术工作者 陆俨少 形式语言 中国画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涯共仰是梅魂——于希宁践行社会美育的启示
18
作者 张卫华 《中国书画》 2024年第7期104-107,共4页
美育是对人心灵的一种孕育,也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素质教育和行为教育。作为现代以来为数不多的诗书画印全面修养的艺术教育家,于希宁坚持继承和创新兼顾、理论与创作双修,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20世纪中国花鸟画半工半简语体推陈出新... 美育是对人心灵的一种孕育,也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素质教育和行为教育。作为现代以来为数不多的诗书画印全面修养的艺术教育家,于希宁坚持继承和创新兼顾、理论与创作双修,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20世纪中国花鸟画半工半简语体推陈出新的杰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教育家 素质教育 工半 社会美育 理论与创作 诗书画印 于希宁 艺术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近代对中国、西方文论中“情”的转换——以坪内逍遥、尾崎红叶为中心
19
作者 王艺洁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3期31-33,共3页
日本从古代到近代,都经受了不同的外来文化冲击,其文论便是在一次次外来与本土文论交融中逐渐形成并发展的。纵观日本文论史,关键性的问题是如何吸收和内化外来文学。本文从“情”的概念出发,探讨日本文论是如何将中国、西方“情”的概... 日本从古代到近代,都经受了不同的外来文化冲击,其文论便是在一次次外来与本土文论交融中逐渐形成并发展的。纵观日本文论史,关键性的问题是如何吸收和内化外来文学。本文从“情”的概念出发,探讨日本文论是如何将中国、西方“情”的概念进行融合,并形成自己独有的文论观念的。日本近代文学的形成离不开日本古典文学以及近世文学的理论与创作,而日本古代文论是在与中国文论的深度交融中逐渐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近代文学 理论与创作 尾崎红叶 日本古典文学 西方文论 近世文学 文论史 中国文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中华美学精神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琳 《长江文艺评论》 2023年第3期18-25,共8页
中华美学精神蕴养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学方面的精髓及核心价值,涵括了中华民族对文学艺术独特的美学经验、理论创造和实践总结,代表了中国美学区别于其他地域美学的实质性特征。关于如何从浩瀚的中国文... 中华美学精神蕴养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学方面的精髓及核心价值,涵括了中华民族对文学艺术独特的美学经验、理论创造和实践总结,代表了中国美学区别于其他地域美学的实质性特征。关于如何从浩瀚的中国文化及美学思想中提炼中华美学精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千余年来中华美学精神始终绵延在中国人的审美方式与艺术实践中,延展在璀璨而丰富的文学艺术理论与创作里。从中国传统艺术出发,中华美学精神呈现于表现情感、发抒性灵的艺术本体,自由超越、由艺臻道的艺术旨归,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艺术形式,中和淡雅、含蓄隽永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创作 中华美学精神 中国传统艺术 审美方式 含蓄隽永 艺术本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形神兼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