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小说理论与创作之间必要的张力 |
郜元宝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新时代山东音乐理论与创作理论的学术回顾与愿景展望 |
刘晓静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在首届山东省“音乐理论与创作理论成果”推优活动暨“齐鲁乐谭”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词 |
王洪禹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4
|
深耕民族精髓赓续时代薪火——“泰山学术论坛:第二届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优秀歌剧评论推优活动”综述 |
刘晓静
李鸿熙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21 |
1
|
|
5
|
“泰山学术论坛——第二届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优秀歌剧评论推优活动”闭幕辞 |
刘晓静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21 |
0 |
|
6
|
中国古代悲剧理论与创作的美学品格 |
佴荣本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4 |
3
|
|
7
|
加强理论与创作研究,促进艺术繁荣——代发刊词 |
白祖诗
|
《民族艺术研究》
|
1988 |
0 |
|
8
|
泰山学术论坛 第二届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优秀歌剧评论推优活动掠影 |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21 |
0 |
|
9
|
在“泰山学术论坛——第二届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优秀歌剧评论推优活动”开幕式上的致辞 |
王洪禹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0
|
在理论和创作之间──谈朱向前《黑与白》 |
陈骏涛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1
|
学校举办第三届歌剧学学科建设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 |
|
《音乐文化研究》
|
2025 |
0 |
|
12
|
弦乐四重奏《藏族民歌三首》创作构想及技法简述 |
洛金宝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3
|
论新月派的格律诗理论 |
曾白云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4
|
评论家要有理论兴趣 |
杨铁原
|
《当代文坛》
|
1985 |
0 |
|
15
|
强化戏剧理论批评的当代性与前瞻性 |
陈雷
|
《上海艺术家》
|
1995 |
0 |
|
16
|
为优秀影视创作秉烛护航——读周安华新作《从地平线回望:中国影视的绰约瞬间》 |
陈玉祺
|
《剧影月报》
|
2021 |
0 |
|
17
|
太湖石的跨界演绎——谈程承的绘画创作 |
杨灿伟
|
《书画艺术》
|
2015 |
0 |
|
18
|
天涯共仰是梅魂——于希宁践行社会美育的启示 |
张卫华
|
《中国书画》
|
2024 |
0 |
|
19
|
日本近代对中国、西方文论中“情”的转换——以坪内逍遥、尾崎红叶为中心 |
王艺洁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4 |
0 |
|
20
|
试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中华美学精神 |
林琳
|
《长江文艺评论》
|
202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