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代际学习理论建构:基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思考
1
作者
李书涵
李家成
+1 位作者
吴思孝
杨子仪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6,共9页
代际学习作为一种跨世代的教育形式,正面临理论重构的必要性与现实回应的紧迫性。研究在批判性梳理西方理论路径与深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基础上,以“生命·实践”教育学为理论观照,聚焦“当代·中国”这一复合语境,系统阐释...
代际学习作为一种跨世代的教育形式,正面临理论重构的必要性与现实回应的紧迫性。研究在批判性梳理西方理论路径与深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基础上,以“生命·实践”教育学为理论观照,聚焦“当代·中国”这一复合语境,系统阐释了结构紧张、价值错位、知识分化与支持缺失等四重张力下的代际学习基本命题,并凝练出“代际彼此自觉”与“代际共学互学”两大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理论—实践观”出发,提出“从真实问题出发”“回到实践中生长”“在理实互生中展开”与“回应于时代变革”的四维理论发展路向。这一探索旨在推动我国代际学习的理论自觉,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深厚文化根基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学习
“生命·
实践
”教育学
理论
建构
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社会教育力
理论—实践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代际学习理论建构:基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思考
1
作者
李书涵
李家成
吴思孝
杨子仪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
浙江开放大学教学中心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6,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视域下社区教育体系研究”(项目编号:AKA210019)的研究成果。
文摘
代际学习作为一种跨世代的教育形式,正面临理论重构的必要性与现实回应的紧迫性。研究在批判性梳理西方理论路径与深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基础上,以“生命·实践”教育学为理论观照,聚焦“当代·中国”这一复合语境,系统阐释了结构紧张、价值错位、知识分化与支持缺失等四重张力下的代际学习基本命题,并凝练出“代际彼此自觉”与“代际共学互学”两大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理论—实践观”出发,提出“从真实问题出发”“回到实践中生长”“在理实互生中展开”与“回应于时代变革”的四维理论发展路向。这一探索旨在推动我国代际学习的理论自觉,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深厚文化根基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之路。
关键词
代际学习
“生命·
实践
”教育学
理论
建构
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社会教育力
理论—实践观
Keywords
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Life-Practice Pedagogy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Independent Pedagogy Knowledge System
Social educational capacity
Theory-practice orientation
分类号
G72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代际学习理论建构:基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思考
李书涵
李家成
吴思孝
杨子仪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