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未成年人犯罪免予刑事处罚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
3
1
作者
曹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8-142,共5页
现有法律和司法解释对免刑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审议,根据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客观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现有的司法解释的本意不是让更多的少年犯获得缓刑,而是让那些可以适用免刑的少年犯在解释的规定下得到应有的免刑。
关键词
免予刑事处罚
未成年人犯罪
理解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逃税罪“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
14
2
作者
万国海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3-51,共9页
我国《刑法》第201条(逃税罪)第4款规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据,在一般性解释上不具有针对性的说服力,其实质依据在于,在行政不法划定的框架下,虽然有逃税行为但接受首次处罚行为并不造成核心价值与利益减少,因而实质上...
我国《刑法》第201条(逃税罪)第4款规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据,在一般性解释上不具有针对性的说服力,其实质依据在于,在行政不法划定的框架下,虽然有逃税行为但接受首次处罚行为并不造成核心价值与利益减少,因而实质上该行为不具有法益侵害性。相对于逃税罪的基本犯而言,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条款的逃税罪是复行政犯。这是该条款得以存在的根本法理。该款在目的、税收行政权、刑法适用等方面并不存在真正的问题,反而在社会财富分配、税收监管以及公众人物的示范效用上具有延伸性效果。作为刑法对行政不法评价条件的提高,司法实践操作一般是将行政处罚作为刑事追究的前置程序,而与之相反的做法是坚持刑事判断的独立性,以消解行政不作为带来的行政权过度侵入司法权的问题。无论如何,不应把刑法规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用"免除刑事责任"的方式来替代。对逃税的规制不能仅仅依靠刑法的一个条款来完成,需要税收法治全方位的规制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税罪
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犯
理解
与
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表见代理理解与适用的几个疑难问题
被引量:
9
3
作者
季秀平
《学习论坛》
2011年第12期72-76,共5页
表见代理的适用范围应限于委托代理,不应扩大到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表见代理于夫妻日常事务原则上无适用余地。判断某一凭证可否作为"权利外观",首先要考虑其是否蕴含本人对行为人授权的意思,同时应考虑交易习惯等因素。近...
表见代理的适用范围应限于委托代理,不应扩大到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表见代理于夫妻日常事务原则上无适用余地。判断某一凭证可否作为"权利外观",首先要考虑其是否蕴含本人对行为人授权的意思,同时应考虑交易习惯等因素。近亲属和"表见近亲属"关系不能当然视为"权利外观",但"表见夫妻"关系在家事代理的范围内可以成立表见代理。本人可归责性应作为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其判断标准一般是看本人是否已尽到应尽的注意义务;相对人应为"善意且无过失",判断应考虑其是否已尽到谨慎审查义务。表见代理本身不蕴含相对人选择权,不能依据表见代理制度赋予相对人以选择权。在现行《合同法》规定下,不能要求被代理人和行为人共同向相对人承担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见代理
理解
与
适用
疑难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田间现场鉴定几个问题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武合讲
任晓东
《长江蔬菜》
2021年第16期10-12,共3页
农村稳则国家稳,农村和则天下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好农村社会纠纷对治国安邦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培养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敢于维权、善于维权”?本栏目以近年来“三农”领域内发生的具体维权事件为着眼点,结合相关法律...
农村稳则国家稳,农村和则天下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好农村社会纠纷对治国安邦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培养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敢于维权、善于维权”?本栏目以近年来“三农”领域内发生的具体维权事件为着眼点,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处理结果进行全面梳理审视,一方面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人们指点迷津;另一方面,为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
与
适用
指点迷津
田间现场鉴定
治国安邦
维权事件
自我保护意识
发生的原因
相关法律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期间的问题与应对
被引量:
14
5
作者
陈庆安
潘庸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57,共8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刑事诉讼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具有开创性价值,但它不同于美国辩诉交易制度,是由认罪、认罚和从宽三个方面组成的,且顺序不能颠倒。认罪是被告人对公诉机关指控犯罪事实和罪名的确认,认罚是对量刑幅度的有限协商,能否从...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刑事诉讼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具有开创性价值,但它不同于美国辩诉交易制度,是由认罪、认罚和从宽三个方面组成的,且顺序不能颠倒。认罪是被告人对公诉机关指控犯罪事实和罪名的确认,认罚是对量刑幅度的有限协商,能否从宽仍需法院最终确认。在对该制度充分肯定和褒奖的前提下,也应重视试点运行期间出现的被告人滥用上诉权,被告人量刑从宽幅度激励不足以及行使辩护权存在弱化、控辩双方协商先天不足等各种问题。问题的出现既有制度设计的原因,也有理解适用不准确的原因。为确保该制度在适用中不偏离方向,应坚持被告人自愿、定罪证明标准不变、公检法职能不错位、被告人诉讼权利全面保障的原则,同时理性看待试点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存在问题
理解适用
基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未成年人犯罪免予刑事处罚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
3
1
作者
曹晖
机构
江苏警官学院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8-142,共5页
文摘
现有法律和司法解释对免刑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审议,根据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客观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现有的司法解释的本意不是让更多的少年犯获得缓刑,而是让那些可以适用免刑的少年犯在解释的规定下得到应有的免刑。
关键词
免予刑事处罚
未成年人犯罪
理解适用
分类号
D924.13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逃税罪“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
14
2
作者
万国海
机构
扬州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3-51,共9页
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刑法修正的理论模型与制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6ZDA06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我国《刑法》第201条(逃税罪)第4款规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据,在一般性解释上不具有针对性的说服力,其实质依据在于,在行政不法划定的框架下,虽然有逃税行为但接受首次处罚行为并不造成核心价值与利益减少,因而实质上该行为不具有法益侵害性。相对于逃税罪的基本犯而言,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条款的逃税罪是复行政犯。这是该条款得以存在的根本法理。该款在目的、税收行政权、刑法适用等方面并不存在真正的问题,反而在社会财富分配、税收监管以及公众人物的示范效用上具有延伸性效果。作为刑法对行政不法评价条件的提高,司法实践操作一般是将行政处罚作为刑事追究的前置程序,而与之相反的做法是坚持刑事判断的独立性,以消解行政不作为带来的行政权过度侵入司法权的问题。无论如何,不应把刑法规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用"免除刑事责任"的方式来替代。对逃税的规制不能仅仅依靠刑法的一个条款来完成,需要税收法治全方位的规制与完善。
关键词
逃税罪
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犯
理解
与
适用
Keywords
The Crime of Tax Evasion
No Criminal Action will be Taken
Administrative Crim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分类号
DF62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表见代理理解与适用的几个疑难问题
被引量:
9
3
作者
季秀平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法学院
出处
《学习论坛》
2011年第12期72-76,共5页
文摘
表见代理的适用范围应限于委托代理,不应扩大到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表见代理于夫妻日常事务原则上无适用余地。判断某一凭证可否作为"权利外观",首先要考虑其是否蕴含本人对行为人授权的意思,同时应考虑交易习惯等因素。近亲属和"表见近亲属"关系不能当然视为"权利外观",但"表见夫妻"关系在家事代理的范围内可以成立表见代理。本人可归责性应作为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其判断标准一般是看本人是否已尽到应尽的注意义务;相对人应为"善意且无过失",判断应考虑其是否已尽到谨慎审查义务。表见代理本身不蕴含相对人选择权,不能依据表见代理制度赋予相对人以选择权。在现行《合同法》规定下,不能要求被代理人和行为人共同向相对人承担责任。
关键词
表见代理
理解
与
适用
疑难问题
分类号
D923.1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田间现场鉴定几个问题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武合讲
任晓东
机构
山东贵和律师事务所
北京农科律师事务所
出处
《长江蔬菜》
2021年第16期10-12,共3页
文摘
农村稳则国家稳,农村和则天下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好农村社会纠纷对治国安邦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培养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敢于维权、善于维权”?本栏目以近年来“三农”领域内发生的具体维权事件为着眼点,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处理结果进行全面梳理审视,一方面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人们指点迷津;另一方面,为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抛砖引玉。
关键词
理解
与
适用
指点迷津
田间现场鉴定
治国安邦
维权事件
自我保护意识
发生的原因
相关法律法规
分类号
D922.4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期间的问题与应对
被引量:
14
5
作者
陈庆安
潘庸鲁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57,共8页
文摘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刑事诉讼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具有开创性价值,但它不同于美国辩诉交易制度,是由认罪、认罚和从宽三个方面组成的,且顺序不能颠倒。认罪是被告人对公诉机关指控犯罪事实和罪名的确认,认罚是对量刑幅度的有限协商,能否从宽仍需法院最终确认。在对该制度充分肯定和褒奖的前提下,也应重视试点运行期间出现的被告人滥用上诉权,被告人量刑从宽幅度激励不足以及行使辩护权存在弱化、控辩双方协商先天不足等各种问题。问题的出现既有制度设计的原因,也有理解适用不准确的原因。为确保该制度在适用中不偏离方向,应坚持被告人自愿、定罪证明标准不变、公检法职能不错位、被告人诉讼权利全面保障的原则,同时理性看待试点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之路。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存在问题
理解适用
基本原则
分类号
D91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未成年人犯罪免予刑事处罚的理解与适用
曹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逃税罪“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万国海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关于表见代理理解与适用的几个疑难问题
季秀平
《学习论坛》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田间现场鉴定几个问题的理解与适用
武合讲
任晓东
《长江蔬菜》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期间的问题与应对
陈庆安
潘庸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