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翻译中文本理解与阐释的多元化 被引量:2
1
作者 裘姬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9-13,19,共6页
哲学阐释学中关于文本理解与解释的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与逻辑上的契机。翻译是理解与表达的双向过程,译者首先是作为原文本的读者,先有译者自身对原文本的理解、阐释,才有译本的诞生。本文从理解的历史性,原作者与理解者视域融合... 哲学阐释学中关于文本理解与解释的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与逻辑上的契机。翻译是理解与表达的双向过程,译者首先是作为原文本的读者,先有译者自身对原文本的理解、阐释,才有译本的诞生。本文从理解的历史性,原作者与理解者视域融合的必要性,以及理解者对文本空白填空的合法性等三方面,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予以理论展开,分析不同译者对同一原著的不同理解,论证阐释多元化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理解 阐释学 理解的历史性 视域融合 阐释的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法的前见──伽达默尔诠学中的前见思想述评 被引量:7
2
作者 方世忠 《江淮论坛》 CSSCI 1994年第6期18-21,共4页
关键词 伽达默尔 前见 启蒙运动 诠释学 思想述评 浪漫主义 时间距离 海德格尔 合法性 理解的历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阐释学简论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建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5期49-53,共5页
阐释学简论李建东"诗无达诂",阐释学的解码天地在上古时期,宗教的经典和文学的文本都充满了可能产生歧义的难解之处,于是解经说文的阐释就成为一种普遍的需要。古代的巫师和预言者占卦圆梦,后来的神父、牧师讲经布道,乃至学者和... 阐释学简论李建东"诗无达诂",阐释学的解码天地在上古时期,宗教的经典和文学的文本都充满了可能产生歧义的难解之处,于是解经说文的阐释就成为一种普遍的需要。古代的巫师和预言者占卦圆梦,后来的神父、牧师讲经布道,乃至学者和批评家注疏古代典籍,评论文学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学 理解的历史性 历史环境 海德格尔 接受美学 阐释者 语言 狄尔泰 批评家 意向性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哲学视阈下对语言学习本质的反思 被引量:1
4
作者 郑竹群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91-298,共8页
理解以现象学解释学的本质诠释了语言实践活动中语言学习与语言意义之间的关系。语言游戏和文本学习构成语言学习的实践活动。语言游戏由于本身无法对过去进行复活和居有,因此限制了语言学习对主体的历史性理解的构建。而文本学习以先... 理解以现象学解释学的本质诠释了语言实践活动中语言学习与语言意义之间的关系。语言游戏和文本学习构成语言学习的实践活动。语言游戏由于本身无法对过去进行复活和居有,因此限制了语言学习对主体的历史性理解的构建。而文本学习以先天具有的"解释学循环"的理解结构承诺了主体的历史性理解的可能性。语言学习不但在于理解语言的意义,更在于通过理解语言的意义来构建主体的历史性理解。以发展的历史视阈获得与现时生命的思维性的沟通的理解是构建主体的历史性理解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 语言游戏 文本 主体的历史性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