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当重视、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理解史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一兵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1,共7页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等主题,学界已经为这一研究的深化提供了丰富的...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等主题,学界已经为这一研究的深化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储备和开阔的理论视角。在此过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理解史的研究被摆上了台前案头。具体说来,应当重视和加强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历史生成、第二国际时期经典资本主义理论向帝国主义理论的过渡、苏俄(联)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理解,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西方左派经济哲学视域中的和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与激进话语中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语境中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和第二条说起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苑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4,共4页
马克思的“革命的实践”是人们把握生活世界的尺度,是识别各种思维、思想、理论的“现实性和力量”的根本标准。要创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需要合理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社会实践过程,必须随着人们探索... 马克思的“革命的实践”是人们把握生活世界的尺度,是识别各种思维、思想、理论的“现实性和力量”的根本标准。要创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需要合理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社会实践过程,必须随着人们探索和改造生活世界的实践而完成。因此,应该在马克思“实践解释”范式中审查各种理解性理论在何种意义上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由此看来,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哲学”、“人道主义的马克主义”指称马克主义,都是有问题的。实践是检验各种“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标准,我们要学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识别各种“理解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标准 理解马克思主义 理论创新 现实生活 新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23卷·马克思主义综论Ⅰ》评析
3
作者 马晓磊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70,共1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今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仍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我们认识并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首先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不仅要关注国内学术界...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今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仍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我们认识并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首先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不仅要关注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把握,更要了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沿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马克思主义 研究资料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研究 综论 马克思中国化 中国社会 改造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的生产》的空间历史唯物主义观 被引量:34
4
作者 刘怀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9,共9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化转向的经典著作——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空间化解释问题。它在三个方面给予我们重要启示:一是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解释模式而突出空间问题意识;二是以空间与生产、社会与空... 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化转向的经典著作——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空间化解释问题。它在三个方面给予我们重要启示:一是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解释模式而突出空间问题意识;二是以空间与生产、社会与空间两对范畴双向互释的视角奠定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解释的逻辑基础;三是以所谓"空间历史"为主线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视野与空间的社会历史内涵,但为此也付出了"过度解释"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理解 列斐伏尔 《空间的生产》 空间的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5
作者 侯德邻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76-77,共2页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呢?西方舆论主要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突出中国文化和现实的特殊性而抹煞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普遍性。
关键词 理解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毛泽东 西方舆论 中国文化 普遍性 特殊性 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问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6
作者 李辉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2-87,共6页
一 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中,已经形成一种习惯,即从结论出发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而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发现真理的,又是如何针对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的等等,关注得不多。如果离开一定的历史背景思考和认识问题,那么马克思主义鲜活... 一 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中,已经形成一种习惯,即从结论出发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而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发现真理的,又是如何针对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的等等,关注得不多。如果离开一定的历史背景思考和认识问题,那么马克思主义鲜活的历史感就被抽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针对性也将大打折扣。马克思问题不是针对某个单一指向的问题,也不是封闭性的问题。马克思问题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恩格斯 理解马克思主义 人类社会发展 学术研究 认识问题 历史感 封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哲学在理解中的命运》评介
7
作者 庄友刚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6-217,共2页
关键词 《马克思的哲学在理解中的命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解释学考察》 评介 马克思主义解释学 王金福 苏州大学出版社 西方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学方法论的统一前景——从主流社会学危机及其解决的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罗雪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84,共4页
解决社会学危机的努力表现为两条进路:一条是实证主义内部的更新改造,一条是理解主义和批判主义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后实证主义解决了经验环境与形而上学环境联结的问题,理解主义和批判主义提供了解决“价值无涉”与“价值关涉”矛盾的可... 解决社会学危机的努力表现为两条进路:一条是实证主义内部的更新改造,一条是理解主义和批判主义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后实证主义解决了经验环境与形而上学环境联结的问题,理解主义和批判主义提供了解决“价值无涉”与“价值关涉”矛盾的可能,而三大主义又都要求以经验实证为基础。因此,社会学方法论在这样的相互需要下统一起来势所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主义 理解主义 批判主义 社会学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与对策:学校德育略论
9
作者 杨明光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2001年第2期62-64,共3页
客观上讲,学校德育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究其原因是由于德育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如德育内涵的狭隘理解、德育目标的宽泛、德育形式的僵化、德育过程的强政治化等.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德育的意义、高扬理想主义、坚持个性化原则,使学... 客观上讲,学校德育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究其原因是由于德育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如德育内涵的狭隘理解、德育目标的宽泛、德育形式的僵化、德育过程的强政治化等.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德育的意义、高扬理想主义、坚持个性化原则,使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德育 道德理解主义 德育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泽民理想教育思想论略
10
作者 王南方 《重庆社会科学》 2001年第3期4-9,共6页
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都非常重视对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理想教育。江泽民作为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站在事关现代化建设成败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政治高度。
关键词 江泽民 理想教育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 共产主义理想 理想人格 党员干部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