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方式现实-理想差异在完美主义与自我损耗间的中介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静怡 王利刚 高文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完美主义与自我损耗的关系,以及生活方式现实-理想差异在完美主义与自我损耗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14年11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在校大学生266人,采用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自我调节... 目的探讨完美主义与自我损耗的关系,以及生活方式现实-理想差异在完美主义与自我损耗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14年11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在校大学生266人,采用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和改编的生活方式现实-理想差异问卷调查完美主义、自我损耗及生活方式现实-理想差异。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与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得分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以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得分为自变量,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得分为因变量,生活方式现实-理想差异为中介变量,采用三步中介回归法分析其之间的关系;以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总分的上、下27%为分界,将受试者分为完美主义高分组(n=76)与完美主义低分组(n=75),比较两组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及生活方式现实-理想差异得分的差异。结果 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总分与自我调节疲劳量表总分及其认知分量表、行为分量表、情绪分量表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三步中介回归法结果表明,生活方式现实-理想差异在完美主义影响自我损耗中的中介作用显著(P<0.05)。完美主义高分组与完美主义低分组自我调节疲劳量表总分及认知分量表、行为分量表、情绪分量表、理想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现实-理想差异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现实生活方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的完美主义特质可以正向预测其自我损耗程度;生活方式现实-理想差异在完美主义特质对自我损耗程度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美主义 自我损耗 现实-理想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理想自我差异对青少年游戏成瘾的影响:化身认同和沉浸感的序列中介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衡书鹏 周宗奎 +1 位作者 雷玉菊 牛更枫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3-260,共8页
基于自我差异理论,在现实-理想自我差异和游戏化身认同的视角下,采用问卷法对42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探讨了现实-理想自我差异(AISD)对青少年游戏成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现实-理想自我差异与化身认同、沉浸感和游戏成瘾均... 基于自我差异理论,在现实-理想自我差异和游戏化身认同的视角下,采用问卷法对42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探讨了现实-理想自我差异(AISD)对青少年游戏成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现实-理想自我差异与化身认同、沉浸感和游戏成瘾均呈显著正相关;(2)现实-理想自我差异对化身认同和游戏成瘾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现实-理想自我差异不仅可以通过化身认同的单独中介作用,还能通过化身认同和沉浸感的序列中介作用对游戏成瘾产生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游戏化身在成瘾者的自我概念中有重要作用。这些发现为青少年游戏成瘾的干预和治疗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可通过分析成瘾者对游戏化身的认同,了解其现实和理想自我的特征,并改善其对现实自我的接纳和认同,从而预防和控制游戏成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理想自我差异 化身认同 沉浸感 游戏成瘾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的心理机制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连成 窦皓然 高淑青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0-194,共5页
为了探讨体育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的内在机制,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身体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体格焦虑问卷和自编的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问卷,对752名天津市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锻炼量与身体自尊之间呈显... 为了探讨体育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的内在机制,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身体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体格焦虑问卷和自编的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问卷,对752名天津市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锻炼量与身体自尊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确实可以提高身体自我概念。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社会体格焦虑和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3个变量分别在锻炼量与身体自尊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还将自我效能感、社会体格焦虑、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3个中介变量整合在一起,构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的中介效应整合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身体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的中介效应整合模型整体拟合较好,总的中介效应占39.32%,即体育锻炼影响身体自我概念的总方差中有近40%可以由自我效能感、社会体格焦虑、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解释。上述结果提示,身体锻炼可以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降低社会体格焦虑,缩小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进而促进身体自我概念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身体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的心理机制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身体自我概念 自我效能感 社会体格焦虑 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瘦身迷思:“以瘦为美”的社会规范对青年群体积极身体意象与热量摄入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汤美慧 田姝菀 谢天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67-1383,共17页
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许多人认可并遵守“以瘦为美”的社会规范,即“瘦是理想身材”(“瘦理想”)。一些体重正常的青年也对自己的身体产生错误的认知,并进行不健康的减肥行为。为探究“瘦理想”社会规范对青年群体的积极身体意象与热量... 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许多人认可并遵守“以瘦为美”的社会规范,即“瘦是理想身材”(“瘦理想”)。一些体重正常的青年也对自己的身体产生错误的认知,并进行不健康的减肥行为。为探究“瘦理想”社会规范对青年群体的积极身体意象与热量摄入的影响,该研究进行了1项问卷调查与3项干预实验(N=612)。结果发现,青年群体“瘦理想”社会规范感知越强,其积极身体意象水平越低,BMI自我差异在该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研究1)。基于此,该研究聚焦社会规范的干预作用,进一步表明社会规范干预对积极身体意象与热量摄入的积极影响。由于指令性社会规范干预在纠正误解方面的作用有限(研究2),因此采取效果更强的描述性社会规范干预,以及加入榜样因素的描述性社会规范干预(研究3),而后者的干预效果持续时间更长(研究4)。以上发现丰富了“瘦理想”社会规范的影响机制研究,提出并验证了更有效的社会规范干预方式,为个人与健康领域商业机构提供了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理想”社会规范 积极身体意象 自我差异 纠正误解 榜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