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孝经》“以孝治国”理想政治模式论略
1
作者 王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26,41,共6页
《孝经》移孝作忠,体现了伦理孝道与王权政治的结合。《孝经》不仅探讨了孝治的哲学理据,对君德臣道提出了具体的制约规范,而且从孝顺天下理念出发,系统论析了政治体系景观建制:孝为治道之本、孝治天下的治国宗旨、五等之孝的政教方针... 《孝经》移孝作忠,体现了伦理孝道与王权政治的结合。《孝经》不仅探讨了孝治的哲学理据,对君德臣道提出了具体的制约规范,而且从孝顺天下理念出发,系统论析了政治体系景观建制:孝为治道之本、孝治天下的治国宗旨、五等之孝的政教方针、天下和平的政治功能,全方位展现了一幅"以孝治国"的理想政治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经》 移孝作忠 以孝治国 理想政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经典“庶人之议”的本质属性和历史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分田 孙妍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7-123,共7页
中国古代思想家普遍关注"庶人之议"的政治功能。在儒家经典及其注疏中,有一批涉及平民百姓之议的思想材料,诸如《洪范》的"谋及庶人"与《论语》的"庶人不议"等。从君主制度的一般规定性和理想化的政治决... 中国古代思想家普遍关注"庶人之议"的政治功能。在儒家经典及其注疏中,有一批涉及平民百姓之议的思想材料,诸如《洪范》的"谋及庶人"与《论语》的"庶人不议"等。从君主制度的一般规定性和理想化的政治决策模式的角度,系统考察这类思想材料的宗旨、内涵和逻辑及其对帝制的影响,有助于客观、全面、准确地认识儒家理想政治模式理论的本质属性、基础框架和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政治模式理论 儒家经典《论语》 “庶人之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愚民思想的经典依据——略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句读之争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分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137,共7页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儒家愚民思想的经典依据,而一些现代学者却力图借助一种牵强的解读方式予以回护。然而,《论语》词义研究不支持孔子没有愚民思想说,思想体系分析不利于愚民违背孔学宗旨说,儒家文献不支持"不可...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儒家愚民思想的经典依据,而一些现代学者却力图借助一种牵强的解读方式予以回护。然而,《论语》词义研究不支持孔子没有愚民思想说,思想体系分析不利于愚民违背孔学宗旨说,儒家文献不支持"不可使,知之"的句读方式,政治过程分析有利于采用传统句读的一方。探究导致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有助于端正学风,改进方法,深化认识。而尊重历史才是对孔子最大的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儒家 愚民 理想政治模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