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原始物理问题建构理想化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任虎虎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7年第2期41-42,44,共3页
物理教学离不开质点、匀强电场、自由落体等理想化模型,然而学生对理想化模型的掌握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从实际情景到物理模型演变的过程中。原始物理问题是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且未被加工的物... 物理教学离不开质点、匀强电场、自由落体等理想化模型,然而学生对理想化模型的掌握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从实际情景到物理模型演变的过程中。原始物理问题是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且未被加工的物理问题,原始物理问题是连接学生生活与物理模型的桥梁,借助原始物理问题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实现理想化模型的自我建构,提升建模、归纳能力。本文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维度进行探讨,并给出促进理想化模型自我建构的原始物理问题编制、教学策略及案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物理问题 理想化模型 自我建构 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建立物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军锋 《教师》 2009年第6期101-102,共2页
物理理想化模型能清晰反映问题本质,有利于分析和发现规律。建立正确的理想化模型是物理学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建立物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物理 理想化模型 方法 客观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学研究与理想化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福来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24-124,126,共2页
在物理研究中,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抓住研究主要矛盾,构想接近原型反映规律的模型,推动物理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在教学中,这对培养学生物理研究思维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物理学研究 理想化模型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美教材对比视角谈“理想化模型”教学思路——以“质点”模型为例
4
作者 罗成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6年第12期19-22,共4页
理想化模型是研究物理问题最基本、最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之一,从中美教材对比视角出发,以“质点”模型教学为例,凸显科学方法,提炼“理想化模型”教学思路。
关键词 理想化模型 教材对比 教学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型的临床护士对核心能力认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心怡 冯志仙 +2 位作者 陈翔 沈鸣雁 董迪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76,共5页
目的探究临床护士对核心能力的认知及认知过程对核心能力发展的影响,为促进临床护士主动促进核心能力自我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型及研究目的,通过文献检索结合专家小组讨论拟订提纲,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按照目的抽样法选... 目的探究临床护士对核心能力的认知及认知过程对核心能力发展的影响,为促进临床护士主动促进核心能力自我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型及研究目的,通过文献检索结合专家小组讨论拟订提纲,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按照目的抽样法选取11个省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临床护士20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提炼4个主题,即对核心能力的一般认识(概念理解、特征分析、内容认知、与岗位胜任力辨别),核心能力的作用认知(促进个人发展、提升护理质量、增强团队凝聚力、有利行业发展),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认知(学习经历、实践经验、个人目标、获得机会、时代变化),对核心能力发展的认知(自主学习的意识、自我反思的习惯、专注于发展专长、自我突破的内驱力)。结论临床护士对核心能力的认知较片面和局限,一定程度上影响护士核心能力的提升与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促进临床护士主动提升核心能力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核心能力 理想化认知模型 认知 岗位胜任力 职业素养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诗歌语篇连贯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建生 姚尧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7,共5页
国内外对语篇衔接和连贯的研究很多,对诗歌语篇的研究却很少见,且多利用平行、重复等显性衔接手段,从微观角度进行探讨。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诗歌最显著的语篇特征是缺乏显性衔接手段,用隐晦的连贯来增大内涵。这需要调动较多... 国内外对语篇衔接和连贯的研究很多,对诗歌语篇的研究却很少见,且多利用平行、重复等显性衔接手段,从微观角度进行探讨。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诗歌最显著的语篇特征是缺乏显性衔接手段,用隐晦的连贯来增大内涵。这需要调动较多的认知运作,不能简单地将衔接和连贯结合起来处理。本文从认知诗学的研究视角出发,以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为指导,围绕体验性、关联性、创造性等特点,从宏观角度对英国诗人George Herbert的诗歌Virtue连贯性进行解释,指出作者和读者头脑中已有的认知世界知识对构建诗歌语篇连贯的不可或缺性,尝试为探讨诗歌语篇连贯提供一个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理想化认知模型 语篇连贯 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转喻的语用功能 被引量:46
7
作者 李勇忠 方新柱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3期53-57,共5页
转喻是日常生活中普遍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基于人类经验的概念性的认知方式,转喻思维对话语的理解和生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与转喻的关系,分析了Thornburg和Panther的言语行为转喻,并结合... 转喻是日常生活中普遍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基于人类经验的概念性的认知方式,转喻思维对话语的理解和生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与转喻的关系,分析了Thornburg和Panther的言语行为转喻,并结合关联理论探讨了转喻的认知语用理据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化认知模型 言语行为转喻 认知语境 语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化认知模型与制约转喻思维的认知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魏红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7年第11期19-20,共2页
转喻研究与大量的隐喻研究相比是很少的。占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把转喻归纳到隐喻的概念之中。传统修辞学把转喻和隐喻看成是一种修辞现象,是人们在交际中惯用的装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喻和隐喻被认知语言学看作... 转喻研究与大量的隐喻研究相比是很少的。占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把转喻归纳到隐喻的概念之中。传统修辞学把转喻和隐喻看成是一种修辞现象,是人们在交际中惯用的装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喻和隐喻被认知语言学看作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在组织语言、思维和行为中起重要作用,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式 理想化认知模型 转喻 认知因素 20世纪80年代以来 认知语言学 隐喻研究 人类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思乡诗词中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崔淑丽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6期219-220,共2页
唐宋时期,诗词日臻繁荣,涌现了各种题材的诗词歌赋。但是受到政治环境与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很多诗人客居他乡,思乡诗词因此勃然兴起。以往对诗词的研究、尤其是思乡诗词大多是从文学和翻译角度进行的,鲜有从认知角度进行解析。而它以La... 唐宋时期,诗词日臻繁荣,涌现了各种题材的诗词歌赋。但是受到政治环境与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很多诗人客居他乡,思乡诗词因此勃然兴起。以往对诗词的研究、尤其是思乡诗词大多是从文学和翻译角度进行的,鲜有从认知角度进行解析。而它以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为指导,从认知角度出发,以典型的思乡诗词为例,分析唐宋思乡诗词中的四种理想化认知模型,阐释理想化认知模型在突出主题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乡诗词 理想化认知模型 命题结构模型 意象图式模型 隐喻模型 转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预设编织与认知模型构建 被引量:5
10
作者 佘丹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49,共8页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简·奥斯汀复杂且颇富争议的一部小说,被有些评论者质疑为"毫无趣味"。事实上,追求艺术与价值紧密结合的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运用了精妙的叙事艺术,把道德伦理演绎得入情入理,并通过含蓄而深刻的预设...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简·奥斯汀复杂且颇富争议的一部小说,被有些评论者质疑为"毫无趣味"。事实上,追求艺术与价值紧密结合的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运用了精妙的叙事艺术,把道德伦理演绎得入情入理,并通过含蓄而深刻的预设编织在小说语篇中阐释出来。本文尝试从认知诗学视角出发,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型分析《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预设编织,探讨认知模型对文本中预设运作和语篇释读的重要作用,从而让读者更好地挖掘小说的意蕴内涵,体会小说所展现的艺术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理想化认知模型 预设编织 命题结构模型 意象图式模型 隐喻映射模型 转喻投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模型、文本质地与语篇建构——以休斯诗歌《雨中鹰》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媛飞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1-107,共7页
《雨中鹰》是英国桂冠诗人泰德·休斯(Ted Hughes)动物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与诗集《雨中鹰》同名。它丰厚的文本质地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一直吸引着读者。文章从认知诗学的研究视角出发,从宏观角度尝试将以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 《雨中鹰》是英国桂冠诗人泰德·休斯(Ted Hughes)动物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与诗集《雨中鹰》同名。它丰厚的文本质地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一直吸引着读者。文章从认知诗学的研究视角出发,从宏观角度尝试将以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理论拓展到诗歌语篇层面的分析之中,对泰德·休斯的诗歌《雨中鹰》(The Hawk in the Rain)进行整体研究,探讨诗人如何通过ICM构建诗歌丰富而独特的文本质地、读者如何从诗人所编织的文本质地中挖掘诗歌内涵及主题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读者和诗人如何通过构建的ICM达成诗歌在意义上的统一性和语篇在心智上的连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化认知模型 文本质地 意象图式 认知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物理中考题中的“模型建构”题型的解法
12
作者 徐学林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第5期112-114,共3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讲究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同时,研究有效作...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讲究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同时,研究有效作业、高效作业,本文以2021年福建省物理中考试题解法为例,浅谈物理课堂教学中对此类题目解法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化模型 教学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规律
13
作者 刘之炎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2017年第12期35-36,共2页
理想气体是一种经科学地抽象而建立的理想化模型,理想气体的特点是分子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没有分子势能,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在高中阶段研究气体状态变化规律时,为了计算起来简便,往往会把气体当成理想气体来处理。... 理想气体是一种经科学地抽象而建立的理想化模型,理想气体的特点是分子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没有分子势能,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在高中阶段研究气体状态变化规律时,为了计算起来简便,往往会把气体当成理想气体来处理。求解理想气体状态变化问题,需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以下四个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气体 变化规律 状态 分子势能 理想化模型 相互作用力 高中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答《理想气体》有关问题的思考方法
14
作者 蒋勇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4年第7期35-36,共2页
一、理想气体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综合比较 理想气体严格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事实上,玻意耳定律和查理定律等实验定律都是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总结出来的当压强很大、温度很低时,由气体实验定律得出的结... 一、理想气体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综合比较 理想气体严格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事实上,玻意耳定律和查理定律等实验定律都是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总结出来的当压强很大、温度很低时,由气体实验定律得出的结果与实验测量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别模型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理想气体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建立的一种理想化模型.其微观模型是:①分子本身无大小;②分子间除碰撞外不计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无分子势能,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气体 思考方法 气体实验定律 分子模型 解答 微观模型 玻意耳定律 理想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物理模型之质点
15
作者 刘应超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 2021年第9期33-34,共2页
物理模型是在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为了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理想化模型,这是物理学经常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之一。质点是同学们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到的第一个典型的物理模型,理解质点这一物理模型可以从以下两大方... 物理模型是在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为了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理想化模型,这是物理学经常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之一。质点是同学们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到的第一个典型的物理模型,理解质点这一物理模型可以从以下两大方面着手。一、明确质点的概念1.质点的定义:若在研究某个问题时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为一个具有质量的点,则这样的点叫质点;若在某些情况下虽然不能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但是可以用物体上任意一点的运动代替整个物体的运动,把整个物体的运动简化为一个点的运动,把物体的质量赋予这个点,则这样的点也叫质点。因为在高中物理课中,主要研究的是可以简化为质点的物体的运动,所以往往不严格区分“物体”和“质点”这两个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方法 物理模型 理想化模型 次要因素 高中阶段 高中物理课 物理学 质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卫兵 《物理教学探讨(中教版)》 2003年第7期17-19,共3页
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是物理知识的一种本质表现.任何物理现象的过程都是复杂的,要描述它们也是比较困难的.但某些情况下,可以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而舍弃其次要方面,把具体事物抽象化,用理想化的模型来代替实际研究的对象,并对... 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是物理知识的一种本质表现.任何物理现象的过程都是复杂的,要描述它们也是比较困难的.但某些情况下,可以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而舍弃其次要方面,把具体事物抽象化,用理想化的模型来代替实际研究的对象,并对复杂的过程作出简化,以便从理论上研究它,所以,在物理学中引入科学的"理想模型",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很有意义的,当然,建立物理模型一定要从实验和观察出发,绝不能主观臆造,对已经引入的物理模型也不允许忽视其适用条件而到处搬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物理教学 中学 教学研究 理想化物理模型 模拟式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工程的面向船体结构总体振动的计算网格生成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思豪 陈熠画 +2 位作者 彭亚康 吴兆年 高明星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根据结构总体振动计算网格生成的工程需求,分析其具体使用要求与实现难点,结合知识工程的理论,开展基于3DExperience三维设计软件中的知识工程工具的分析,主要包括基于三维模型的知识表达、知识推理技术,提出具体的生成面向结构总体振... 根据结构总体振动计算网格生成的工程需求,分析其具体使用要求与实现难点,结合知识工程的理论,开展基于3DExperience三维设计软件中的知识工程工具的分析,主要包括基于三维模型的知识表达、知识推理技术,提出具体的生成面向结构总体振动网格的实施方案,并通过某客滚船项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知识工程具有普适性、与设计模型强关联、开发成本低等特点,在船舶领域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工程 结构振动 3DExperience 模型理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文献翻译的转喻认知路径研究
18
作者 宫宇航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154,F0003,共12页
本文基于转喻的认知观,分析了转喻机制在中央文献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转喻与源语的生成、解读及译文的构建密切相关。根据不同的理想化认知模型,转喻生成关系所涉及的两种概念构型,即“整体理想化认知模型和组成部分之间的... 本文基于转喻的认知观,分析了转喻机制在中央文献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转喻与源语的生成、解读及译文的构建密切相关。根据不同的理想化认知模型,转喻生成关系所涉及的两种概念构型,即“整体理想化认知模型和组成部分之间的指代”与“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不同部分之间的指代”,可以生成多样化的邻接关系,这在翻译过程中既有助于译者更好地解读原文,又可为译文的构建提供多种转喻加工方式。译者可凭借适切的邻接关系找到语际间具有“共享体认”关系的概念实体,这为实现译文的可接受性、语言经济性和政治忠实性提供了认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文献翻译 转喻 认知 理想化认知模型 邻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认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英反预期触发语研究
19
作者 李勇忠 白黎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24年第4期30-38,44,共10页
反预期触发语是反预期信息结构内附着在条件或预期上、能够诱发反预期的语言单位。本文以体认语言学为理论视域,重点探讨了汉语和英语中反预期触发语的性质和类别。具体包括:(1)从体认识解的角度,阐述汉语、英语中反预期触发语与预设触... 反预期触发语是反预期信息结构内附着在条件或预期上、能够诱发反预期的语言单位。本文以体认语言学为理论视域,重点探讨了汉语和英语中反预期触发语的性质和类别。具体包括:(1)从体认识解的角度,阐述汉语、英语中反预期触发语与预设触发语、反预期标记的区别;(2)以理想化体认模型为重要参照,论述汉、英语中条件类和预期类反预期触发语的具体使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汉英反预期触发语 体认识解 理想化体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剑 陈红艳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142-144,共3页
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对就业绩效的影响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概念的厘清为大学生就业绩效的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资本是就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有助于提高就业绩效;人力资本对毕业生选择工作以及以后... 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对就业绩效的影响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概念的厘清为大学生就业绩效的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资本是就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有助于提高就业绩效;人力资本对毕业生选择工作以及以后工作后的收入、权利和地位的获得起重要作用,在持续绩效水平高低中起决定性作用: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大学生就业绩效中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人力资本 理想化模型 大学生就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