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高校德育素质教育的理性框架
1
作者 陈秉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S1期46-50,共5页
关键词 高校德育过程 德育素质教育 理性框架 德育方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健全人格 思想道德 人格力量 精神品质 师资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资源基础管理性元数据框架的数据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绍平 郑巧英 +2 位作者 孙华 黄镝 徐莹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3-95,98,共4页
信息资源基础管理性元数据框架以信息资源生命周期为线索,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服务流程为基本切入点,为数字图书馆各个层面、各个运行阶段的管理机制构建了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可扩展的元数据框架。调查、分析用户需求,建立系统的数... 信息资源基础管理性元数据框架以信息资源生命周期为线索,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服务流程为基本切入点,为数字图书馆各个层面、各个运行阶段的管理机制构建了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可扩展的元数据框架。调查、分析用户需求,建立系统的数据模型,是设计元数据规范的有效方法。元数据框架的设计借鉴了<indecs>与PREMIS数据模型,采用设计信息系统的结构化需求分析方法,在信息采集、加工、服务三个模块的E-R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归并,建立了基础管理性元数据框架的数据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资源 理性元数据框架 PREMIS 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府与公民的交互作用分析——基于制度理性选择框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莹莹 程宇翔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46-50,共5页
公共政策制定是政府与公民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引入制度理性选择框架中行动者、行动舞台等概念来分析特定制度情境下各行动者的行为,有助于分析政策制定中政府和公民的交互作用。构建公共政策制定中政府与公民交互模式,关键在于拓宽政... 公共政策制定是政府与公民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引入制度理性选择框架中行动者、行动舞台等概念来分析特定制度情境下各行动者的行为,有助于分析政策制定中政府和公民的交互作用。构建公共政策制定中政府与公民交互模式,关键在于拓宽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交互作用渠道,构建多元化的利益输入机制;实现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程序化;以制度化保障交互作用发生的经常化,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制定 制度理性选择框架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分发平台的信息茧房现象伴生的合法性风险探究——基于理性主义视角 被引量:6
4
作者 严三九 李星雨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22,共5页
社会化媒体时代,传统的政治和商业资本权力逐步让位于技术逻辑主导的用户权力,深刻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规范与伦理。在全球经济形势下行和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下,智能分发平台存在冲击政治领域绩效合法性的舆论风险。... 社会化媒体时代,传统的政治和商业资本权力逐步让位于技术逻辑主导的用户权力,深刻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规范与伦理。在全球经济形势下行和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下,智能分发平台存在冲击政治领域绩效合法性的舆论风险。本文从2022年初Bilibili平台上观测到的一种特殊的舆情现象入手,尝试解析信息茧房概念与合法性的关系,探究信息茧房在该平台的成因与影响,根据M·韦伯的理性主义分析框架归纳当代媒介环境建构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茧房 智能分发平台 合法性 理性主义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荒诞感到荒诞哲学——文学中荒诞意识从传统向后现代的嬗变 被引量:6
5
作者 马汉广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7-191,共5页
作为文学中的一个基本母题,荒诞意识古已有之。但从传统文学到后现代文学,经过了从荒诞感到荒诞哲学的转变。传统文学,包括现代主义文学的荒诞意识都是产生在先验设定一个给定的、有序的世界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荒诞则被当做一种非正常的... 作为文学中的一个基本母题,荒诞意识古已有之。但从传统文学到后现代文学,经过了从荒诞感到荒诞哲学的转变。传统文学,包括现代主义文学的荒诞意识都是产生在先验设定一个给定的、有序的世界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荒诞则被当做一种非正常的存在状况,而有了要克服和战胜荒诞的意愿。但后现代文学中的荒诞意识,是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总体主义、本质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基础的后现代思想土壤上产生的,因而荒诞成为了人与世界存在的一种基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感 荒诞哲学 理性框架 给定世界 颠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的搏斗 被引量:2
6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24-124,共1页
语言的搏斗南帆在《花城》1997年第二期上撰文指出,二十一世纪的钟声尚未敲响的时候,他已经选择了语言。语言是一个世纪性的主题。他坚信,文学给出了一个语言的绿洲。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使人们迅速洞察常规语言的活... 语言的搏斗南帆在《花城》1997年第二期上撰文指出,二十一世纪的钟声尚未敲响的时候,他已经选择了语言。语言是一个世纪性的主题。他坚信,文学给出了一个语言的绿洲。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使人们迅速洞察常规语言的活力衰退,洞察常规语言正在作为一种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语言 常规语言 语言事件 美学概念 文学的意义 理性框架 感性学 文学话语 历史使命 文化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独立而强劲的文体——读近几年的报告文学 被引量:2
7
作者 钟本康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5-18,共4页
近几年,如果说小说已走向成熟,那末,报告文学正走向繁荣。尽管有人曾把报告文学看作新闻的补充、散文的分支,甚至认为它不是文学,但谁也不能否认报告文学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势头(李庆西《报告文学不是文学》一文发于《文学角》)。事实上... 近几年,如果说小说已走向成熟,那末,报告文学正走向繁荣。尽管有人曾把报告文学看作新闻的补充、散文的分支,甚至认为它不是文学,但谁也不能否认报告文学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势头(李庆西《报告文学不是文学》一文发于《文学角》)。事实上,由于报告文学具有快速、真实、直接地反映现实的优势,如《无极之路》、《沂蒙九章》等所产生的轰动效应,是别类文学包括小说难以企及的。现在,报告文学已作为一种独立而强劲的文体屹立于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文学 题材 文体 形式技巧 新闻性 无极 理性框架 类文学 纪实小说 新闻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的品格——论茅盾小说的外来影响
8
作者 阙国虬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52-58,共7页
茅盾晚年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我提倡过自然主义,但当我写第一部小说时,用的却是现实主义。我严格地按照生活的真实来写,我相信,只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就能打动读者的心,使读者认清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其实,他在《从牯岑到东... 茅盾晚年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我提倡过自然主义,但当我写第一部小说时,用的却是现实主义。我严格地按照生活的真实来写,我相信,只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就能打动读者的心,使读者认清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其实,他在《从牯岑到东京》等文章中,就表达过大体相近的意见。对真实的追求不仅是他一贯的理论思想,而且也是他一贯的创作原则。我们将会看到,他的上述说明不仅对于理解《幻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小说 现实主义文学 托尔斯泰 外来影响 自然主义 创作原则 美与丑 细节描写 理性框架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