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慰劳信集》与卞之琳诗歌风格的转变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泽龙 张皓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0-159,共10页
卞之琳在抗战时期创作的《慰劳信集》标志着他的诗歌风格的一次重要转变。受时代的影响,诗人创作激情被激发,出于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卞之琳并未放弃前期的艺术理念,而是努力探索个人的诗歌技艺与时代抗战主题创造性融合。与卞之琳前期作... 卞之琳在抗战时期创作的《慰劳信集》标志着他的诗歌风格的一次重要转变。受时代的影响,诗人创作激情被激发,出于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卞之琳并未放弃前期的艺术理念,而是努力探索个人的诗歌技艺与时代抗战主题创造性融合。与卞之琳前期作品相比较,《慰劳信集》在视角、诗境、意趣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与同时代其他抗战诗歌相比较,《慰劳信集》选择了不一样的理性抒情鼓舞人心与赤子之心贴近大众的艺术途径。《慰劳信集》不仅展示了抗战诗歌的一种新风貌,也是忠实于诗歌艺术,面向大众读者的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具有独特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卞之琳 《慰劳信集》 抗战诗歌 理性抒情 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伊朗电影美学观初探 被引量:5
2
作者 安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60-62,共3页
在伊朗电影平易朴素的表象身后,是深刻的东方美学情怀和本土文化的力量。本文拟从实践理性的抒情艺术和电影的护照两方面探讨伊朗电影的东方美学特征和本土文化的影像投射。
关键词 伊朗电影 东方美学 实践理性抒情艺术 本土文化你家中破旧的门 遮住的贫穷很美 --海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