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理性官僚制的理性审视 被引量:23
1
作者 何显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1期5-14,共10页
以形式主义、普遍主义为本质特征的现代理性官僚制行政 ,是迄今为止在现代社会组织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尽管新公共管理实践以及“后官僚制”行政的诸多理论思潮对这一行政模式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但这种挑战并没有从... 以形式主义、普遍主义为本质特征的现代理性官僚制行政 ,是迄今为止在现代社会组织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尽管新公共管理实践以及“后官僚制”行政的诸多理论思潮对这一行政模式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但这种挑战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理性官僚制组织结构的基本范式和这一管理模式运作的基本逻辑 ,它们无法确立一种足以替代理性官僚制的行政范式 ,因而并不构成对理性官僚制的根本性超越 ;相反 ,它们倒是为进一步完善理性官僚制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对于正致力于探索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型期中国来说 ,面对行政管理诸层面所存在的诸多非理性因素 ,当前最重要的课题不是想当然地超越官僚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僚 理性官僚制 公共管理 官僚 组织结构 中国 转型期 行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韦伯理性官僚制的再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永益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71,共6页
韦伯理性官僚制作为一种理想的组织模型,其应用对资本主义的兴起与繁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伴随着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的转向,现实中的官僚制呈现出许多的不足与缺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摒弃官僚制呼声的高... 韦伯理性官僚制作为一种理想的组织模型,其应用对资本主义的兴起与繁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伴随着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的转向,现实中的官僚制呈现出许多的不足与缺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摒弃官僚制呼声的高涨,使韦伯理性官僚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对我国现实官僚体系的考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理性官僚制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因此,理性官僚制应成为现代中国官僚组织转型的目标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 理性官僚制 理想类型 理性 官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官僚制民主困境的自我救赎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永章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74,共5页
理性官僚制肇始于对专制的反动,却又深陷反民主的"泥潭",是现代性之祸还是官僚制自身逻辑使然?抑或两者皆有?探究其中原由,以期对官僚制提供某种解救之道。对官僚制的修修补补并不是解决存在问题的有效办法,但是完全抛弃官僚... 理性官僚制肇始于对专制的反动,却又深陷反民主的"泥潭",是现代性之祸还是官僚制自身逻辑使然?抑或两者皆有?探究其中原由,以期对官僚制提供某种解救之道。对官僚制的修修补补并不是解决存在问题的有效办法,但是完全抛弃官僚制在现代社会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或许可以选择一条中间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官僚制 现代性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官僚制与三重转型时期我国行政组织模式的重塑
4
作者 何水 马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89-92,共4页
理性官僚制已为实践所证明是工业社会的理想组织模式。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而全球化和知识革命的兴起又将正在进行这两种转型的我国推到了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的门槛。从... 理性官僚制已为实践所证明是工业社会的理想组织模式。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而全球化和知识革命的兴起又将正在进行这两种转型的我国推到了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的门槛。从整体上看,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将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业社会。但在行政组织模式上,我国至今尚未建立起理性官僚制。因此,重塑理性官僚制就为三重转型时期我国的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工业社会 市场经济体 计划经济体 知识革命 重塑 组织模式 理性官僚制 行政组织 转型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相济:理性官僚制与中华传统的互补
5
作者 黄薇 吕元礼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1,共7页
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中的刚性因素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柔性因子具有互补性。一方面,理性官僚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补充表现为刚对柔的匡正,具体体现为法理权威对人格权威、契约责任对连带责任和专业技术化对模糊规定性的补充;另... 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中的刚性因素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柔性因子具有互补性。一方面,理性官僚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补充表现为刚对柔的匡正,具体体现为法理权威对人格权威、契约责任对连带责任和专业技术化对模糊规定性的补充;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对理性官僚制的补充表现为柔对刚的纠偏,具体体现为价值合理性对形式合理性、注重个性的理念对讲求同一的理念和实用理性对全能理性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组织 理性官僚制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以逾越的官僚制——基于官僚制合理性和演化论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叶建华 张文卿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6期27-29,共3页
西方国家在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的行政改革以及随后兴起的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否能够超越并代替官僚制模式?是否官僚制已过时,并失去了其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组织普遍采用的占主导地位的组织形态的基础地位?这是目前理论界较为关注... 西方国家在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的行政改革以及随后兴起的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否能够超越并代替官僚制模式?是否官僚制已过时,并失去了其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组织普遍采用的占主导地位的组织形态的基础地位?这是目前理论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在现阶段,对官僚制的超越仅仅是一种乌托邦理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目前都只能表现为对官僚制的进一步改进和创新,而不是抛弃官僚制的基本制度和官僚制组织结构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官僚制 后工业化社会 官僚理性发展阶段 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僚制行政:理论溯源、经验反思与现实适用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孔凡敏 吴湘玲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57,共6页
官僚制行政在现代政府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典范地位,也是各国公共行政改革的核心标的。溯源于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理论,"合理性"与"合法性"是韦伯建构官僚制行政的两个前提要件。但由... 官僚制行政在现代政府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典范地位,也是各国公共行政改革的核心标的。溯源于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理论,"合理性"与"合法性"是韦伯建构官僚制行政的两个前提要件。但由于理性二律背反的逻辑特质,官僚制行政具有无法克服的内生矛盾,并引发了学界对官僚专政的批判性反思。在我国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转型期,对官僚制行政的审视及借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僚行政 理性官僚制 理性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改革视野中的官僚制与新公共管理 被引量:3
8
作者 裴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3-26,共4页
中西行政环境和行政改革基本问题的差异决定了新公共管理不能成为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主导模式 ,也同时决定了当前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强化理性官僚制。中国应在强化理性官僚制的同时 ,实现某种超越 。
关键词 公共管理 中国 行政体 理性官僚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官僚体系与“失去的十年” 被引量:1
9
作者 任羽中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5-120,共6页
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的低迷状态,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日本官僚体系的僵化、腐败与改革滞后。本应处于独立地位的官僚体系与各种利益集团纠缠在一起,过分干预市场,决策失误,并且阻挠改革的推进,结果偏离了韦伯所... 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的低迷状态,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日本官僚体系的僵化、腐败与改革滞后。本应处于独立地位的官僚体系与各种利益集团纠缠在一起,过分干预市场,决策失误,并且阻挠改革的推进,结果偏离了韦伯所设计的"理性官僚制",成为经济体制中的不健康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官僚体系 “失去的十年” 理性官僚制 日本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政体制下的中国行政国家建设:特色与路向 被引量:18
10
作者 颜昌武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7-45,共9页
党政体制作为理解中国行政生态的一个框架性概念,对中国行政国家建设具有关键性的情景预设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领导核心,内嵌于国家权力体系中,并与之形成"两位一体"的治理结构形态。党政体制下的中国行... 党政体制作为理解中国行政生态的一个框架性概念,对中国行政国家建设具有关键性的情景预设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领导核心,内嵌于国家权力体系中,并与之形成"两位一体"的治理结构形态。党政体制下的中国行政国家建设以公共权力的制度化为基本路径,以理性化的官僚体系为组织载体,充分彰显了使命型政党的政治担当与政治智慧,也充分展现了理性官僚制的科层特色与专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政体 行政国家 度建设 理性官僚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村干部群体与基层治理程式化——来自上海远郊农村的田野经验 被引量:43
11
作者 印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49,共8页
乡镇治理事务的公共服务取向与繁杂的公共行政事项对职业村干部群体形成制度性需求,农村社会格式化成为后备干部制度有效运作的社会土壤。职业村干部群体的科层化治理体现为权责明晰的行政责任制度、逐级晋升的官僚成长机制和常态化的... 乡镇治理事务的公共服务取向与繁杂的公共行政事项对职业村干部群体形成制度性需求,农村社会格式化成为后备干部制度有效运作的社会土壤。职业村干部群体的科层化治理体现为权责明晰的行政责任制度、逐级晋升的官僚成长机制和常态化的办公会议制度。职业村干部群体身处科层化的治理结构中,具有理性官僚的些许特征。农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并非仅仅依靠科层制就能实现,基层治理程式化以相应的社会条件和雄厚的公共财政为依托。众多的治理主体在基层社会治理结构中同样发挥不可替代的功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制度创新应通盘考虑相关治理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村干部 理性官僚制 乡村治理 基层治理程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的责任边界:基层政府的业务与政治 被引量:13
12
作者 潘桐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5-161,共27页
本文以一起“非正常上访”的事件过程为研究案例,探讨了基层政府责任边界的变化以及相关行动策略的产生。基层政府具有“业务部门”和“政治单位”的双重角色面向,其行为逻辑也不同——前者适用理性官僚制,清晰的任务边界设计在实践过... 本文以一起“非正常上访”的事件过程为研究案例,探讨了基层政府责任边界的变化以及相关行动策略的产生。基层政府具有“业务部门”和“政治单位”的双重角色面向,其行为逻辑也不同——前者适用理性官僚制,清晰的任务边界设计在实践过程中使得基层政府责任边界模糊,为其规避风险留有制度空间;后者适用于政治统合制,模糊的任务边界设计反而迫使基层政府重新清晰其责任边界,展现出担当的一面。基层政府受两种制度逻辑的影响,责任边界呈现出“流动性”的特征,其行为也从“风险规避”向“风险担当”转化。本文使用“流动的责任边界”作为分析框架,强调情境变化和基层政府的双重角色面向在其行为塑造过程中的作用,以此对话和发展已有的基层政府责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政府责任边界 理性官僚制 政治统合 业务部门 政治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为何在少数地方执行变了味 被引量:1
13
作者 颜昌武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48-51,共4页
基层治理中的规范化是理想型官僚组织有效运作的内在要求,也是为了确保基层工作人员的行为既能对上级负责也能对民众负责。但在有的地方,规范化演变成了“过度规范化”,这主要源于少数领导干部简单化的决策思维、少数地方不健全的考核... 基层治理中的规范化是理想型官僚组织有效运作的内在要求,也是为了确保基层工作人员的行为既能对上级负责也能对民众负责。但在有的地方,规范化演变成了“过度规范化”,这主要源于少数领导干部简单化的决策思维、少数地方不健全的考核体系以及少数基层公职人员的策略性选择。治理“过度规范化”,要从明确基层的权责清单、倡导“目光向下”的政绩观以及完善针对基层的考核机制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形式主义 “过度规范化” 理性官僚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