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的非理性主义哲学与教育观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楚廷
《当代教育论坛》
2017年第6期118-121,共4页
非理性主义并不是不理性的哲学.这个“非”有许多用法,在不同情况下的表意是有区别的.例如,非常,不平常也.非同凡响,不平凡也.这是指否定的意思.然而,在“是是非非”一词中,“是”表示正确,“非”表示错误.“错误”是相对于正确的,这个...
非理性主义并不是不理性的哲学.这个“非”有许多用法,在不同情况下的表意是有区别的.例如,非常,不平常也.非同凡响,不平凡也.这是指否定的意思.然而,在“是是非非”一词中,“是”表示正确,“非”表示错误.“错误”是相对于正确的,这个“非”字的含义丰富一些。非此即彼,肯定与否定连在一起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
理性主义哲学
教育观
“非”
非此即彼
“是”
否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理性主义哲学传统背景下英美文学研究方式探究——评《英美文学叙事理论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文婷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7-127,共1页
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是用来培养大学生跨文化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理性主义哲学传统背景下深入研究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及现实意义,在多元视野下开拓英美文学研究的方法和领域,可以更好地发掘英美文学所...
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是用来培养大学生跨文化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理性主义哲学传统背景下深入研究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及现实意义,在多元视野下开拓英美文学研究的方法和领域,可以更好地发掘英美文学所蕴含的内涵价值。作为英美文学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进行人文思想渗透,运用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为英美文学作品注入新鲜元素。要把比较文学的平行、影响、接受、阐发等研究方法,积极运用到英美文学教学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学教学
人文思想渗透
跨文化知识
英美文学课程
理性主义哲学
英美文学作品
人文素养
人文
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价值哲学视域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雨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5,共6页
长期以来 ,我国学术界立足于近代理性主义哲学来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没有得出科学的结论。从现代价值哲学的视域看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像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价值哲学将人的价值和自由的探讨集中于个体的心理和精神层面 ,也不...
长期以来 ,我国学术界立足于近代理性主义哲学来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没有得出科学的结论。从现代价值哲学的视域看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像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价值哲学将人的价值和自由的探讨集中于个体的心理和精神层面 ,也不像马克思的价值哲学集中于经济批判和政治批判 ,而是将价值批判的主题转向了意识形态批判 ,特别是转向揭示西方意识形态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 ,他们的上述批判进一步扩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哲学
理性主义哲学
思维方式
西方马克思
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认知与情感之间──略论西方近代自然哲学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李伟
李萍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3,共6页
西方近代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把握,是古希腊自然哲学对人与自然矛盾关系 的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培根和笛卡尔开创了机械论自然观的先河,在这种自然观中,人作为主体 上升为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但自然却沦为被动的存在。...
西方近代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把握,是古希腊自然哲学对人与自然矛盾关系 的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培根和笛卡尔开创了机械论自然观的先河,在这种自然观中,人作为主体 上升为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但自然却沦为被动的存在。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则带有原始 的浪漫主义色彩,德国古典哲学家意图重新融合入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寻求一种完美的普遍性、 统一性。然而由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矛盾本质理解的偏差,德国古典哲学从浪漫主义经由思辩主义 走向了自我终结。自然哲学中人对自然的认知需求与情感需求的矛盾,以新的方式延续在当代西 方哲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国家
近代
自然
哲学
理性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回归理论之维:重新确证国家形象生成中的非理性面向
被引量:
11
5
作者
张铁云
张昆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3-69,共7页
人不仅是一种理性的存在物,还是一种拥有欲望、情感和信仰的非理性存在物。作为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国家形象在根本处隶属于认识论范畴,在这一过程中并非只有理念立场、经验知识及媒介技术的参与,处于潜隐状态的非理性因素也时刻...
人不仅是一种理性的存在物,还是一种拥有欲望、情感和信仰的非理性存在物。作为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国家形象在根本处隶属于认识论范畴,在这一过程中并非只有理念立场、经验知识及媒介技术的参与,处于潜隐状态的非理性因素也时刻共在并作用其间。然而,既往关涉国家形象的学术生产,却大抵是沿着"理性人"的先验逻辑展开的,相对疏忽了人性和文化结构中的非理性力量及其在国家形象生成中的介入,抑或注意到诉诸情感和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公众对国际议题的表达,但此种注意多停留于经验主义路径,超越实用主义和行政范式的理论思考则较为少见。基于此,文章回归理论视野,从非理性主义哲学和国际关系的学科知识出发,讨论国家形象生成中的非理性面向及其如何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非
理性
非
理性主义哲学
国际关系
理论确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自我中挣扎:达罗卫夫人对峙生存状态下的女性痛觉
被引量:
3
6
作者
蒋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58-61,共4页
英国现代派小说大师、女权主义作家伍尔夫在其重要作品《达罗卫夫人》中巧妙地利用时间的经验来揭示人物的异化感和末日感,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初西方人灵魂的骚动和心灵的呐喊。本文借用西方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理论解读达罗卫夫人在空...
英国现代派小说大师、女权主义作家伍尔夫在其重要作品《达罗卫夫人》中巧妙地利用时间的经验来揭示人物的异化感和末日感,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初西方人灵魂的骚动和心灵的呐喊。本文借用西方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理论解读达罗卫夫人在空间自我与本真自我矛盾对峙生存状态下的女性痛觉及其内外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峙
生存状态
非
理性主义哲学
空间自我
本真自我
女性痛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1世纪中国美学:抵抗“散文化”
被引量:
1
7
作者
杨春时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4期91-93,共3页
自 2 0世纪初开始 ,中国美学在百年学术发展中 ,经历了自身艰辛曲折的现代建构历程。从向西方学习 ,到全面接受马克思主义 ,一直到努力于有中国特色美学理论和研究体系的创建 ,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既有着自己的辉煌 ,同时也存在着困惑和...
自 2 0世纪初开始 ,中国美学在百年学术发展中 ,经历了自身艰辛曲折的现代建构历程。从向西方学习 ,到全面接受马克思主义 ,一直到努力于有中国特色美学理论和研究体系的创建 ,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既有着自己的辉煌 ,同时也存在着困惑和不足。今天 ,面临世纪之交 ,中国美学究竟应该如何继续深化自己的理论建设 ,才能在 2 1世纪得到新的、更大的发展 ,这是摆在每一个中国美学研究者面前的问题。而能不能找到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课题 ,能不能在这些课题研究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建构 ,则是中国美学在新世纪里获得新的理论突破与发展的首要问题。为了推动这一方面的探讨 ,我们特地约请五位学者就此发表他们的看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思想
理性主义哲学
21世纪
中国美学
"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叔本华生命意志论评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朝东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2期19-21,共3页
叔本华生命意志论评析李朝东叔本华是现代欧陆人本形而上学的开创者。他以生命意志为世界本体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来对抗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以绝对理性本体论为核心的传统形而上学。他的生命意志论把哲学言述和关注的中心从理念、实体、思...
叔本华生命意志论评析李朝东叔本华是现代欧陆人本形而上学的开创者。他以生命意志为世界本体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来对抗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以绝对理性本体论为核心的传统形而上学。他的生命意志论把哲学言述和关注的中心从理念、实体、思维、绝对精神转向个体生存、生命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意志
叔本华
意志论
理性主义哲学
传统形而上学
理性
本体论
个体生存
绝对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国职业教育能力开发的教育理念研究
9
《职教论坛》
2007年第03S期40-40,共1页
徐国庆、雷正光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35期撰文认为,理性主义哲学、格式塔心理学和教学论是构建德国职业能力开发思想的三块基石。20世纪70年代初,德国劳动和社会学家梅尔腾斯(Merten8)在对劳动市场与劳动者的职业适应性...
徐国庆、雷正光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35期撰文认为,理性主义哲学、格式塔心理学和教学论是构建德国职业能力开发思想的三块基石。20世纪70年代初,德国劳动和社会学家梅尔腾斯(Merten8)在对劳动市场与劳动者的职业适应性进行研究时提出了“关键能力”概念.并将其看作是“进入日益复杂的和不可预测的世界的工具”,是“促进社会变革的一种策略”,在西方社会和教育界引起高度关注。德国研究者运用客观取向的观察方式将职业能力置于纷繁复杂、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工作世界中进行考察和研究.认为职业能力的内涵正随着技术的快速变化而处于巨大的变动之中.职业能力所体现出的应变能力.不仅为劳动者提供了尽快掌握必须的新技能和获取新资格的可能.而且还赋予他们新的乃至更加光明的职业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德国
教育理念
能力开发
职业教育
职业能力
理性主义哲学
格式塔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的非理性主义哲学与教育观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楚廷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
2017年第6期118-121,共4页
文摘
非理性主义并不是不理性的哲学.这个“非”有许多用法,在不同情况下的表意是有区别的.例如,非常,不平常也.非同凡响,不平凡也.这是指否定的意思.然而,在“是是非非”一词中,“是”表示正确,“非”表示错误.“错误”是相对于正确的,这个“非”字的含义丰富一些。非此即彼,肯定与否定连在一起了。
关键词
非
理性主义哲学
教育观
“非”
非此即彼
“是”
否定
分类号
G40-0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理性主义哲学传统背景下英美文学研究方式探究——评《英美文学叙事理论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文婷
机构
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7-127,共1页
文摘
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是用来培养大学生跨文化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理性主义哲学传统背景下深入研究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及现实意义,在多元视野下开拓英美文学研究的方法和领域,可以更好地发掘英美文学所蕴含的内涵价值。作为英美文学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进行人文思想渗透,运用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为英美文学作品注入新鲜元素。要把比较文学的平行、影响、接受、阐发等研究方法,积极运用到英美文学教学当中。
关键词
英美文学教学
人文思想渗透
跨文化知识
英美文学课程
理性主义哲学
英美文学作品
人文素养
人文
主义
分类号
H319.3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价值哲学视域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雨辰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政治系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5,共6页
文摘
长期以来 ,我国学术界立足于近代理性主义哲学来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没有得出科学的结论。从现代价值哲学的视域看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像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价值哲学将人的价值和自由的探讨集中于个体的心理和精神层面 ,也不像马克思的价值哲学集中于经济批判和政治批判 ,而是将价值批判的主题转向了意识形态批判 ,特别是转向揭示西方意识形态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 ,他们的上述批判进一步扩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体系。
关键词
价值
哲学
理性主义哲学
思维方式
西方马克思
主义哲学
分类号
B507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认知与情感之间──略论西方近代自然哲学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李伟
李萍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政法系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3,共6页
文摘
西方近代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把握,是古希腊自然哲学对人与自然矛盾关系 的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培根和笛卡尔开创了机械论自然观的先河,在这种自然观中,人作为主体 上升为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但自然却沦为被动的存在。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则带有原始 的浪漫主义色彩,德国古典哲学家意图重新融合入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寻求一种完美的普遍性、 统一性。然而由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矛盾本质理解的偏差,德国古典哲学从浪漫主义经由思辩主义 走向了自我终结。自然哲学中人对自然的认知需求与情感需求的矛盾,以新的方式延续在当代西 方哲学中。
关键词
西方国家
近代
自然
哲学
理性主义哲学
Keywords
man and nature
subject and object
mechanical natural view
Romanticism
speculativism
分类号
B504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回归理论之维:重新确证国家形象生成中的非理性面向
被引量:
11
5
作者
张铁云
张昆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
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3-69,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中国国家形象在西方主流媒体的百年传播研究”(19ZDA322)。
文摘
人不仅是一种理性的存在物,还是一种拥有欲望、情感和信仰的非理性存在物。作为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国家形象在根本处隶属于认识论范畴,在这一过程中并非只有理念立场、经验知识及媒介技术的参与,处于潜隐状态的非理性因素也时刻共在并作用其间。然而,既往关涉国家形象的学术生产,却大抵是沿着"理性人"的先验逻辑展开的,相对疏忽了人性和文化结构中的非理性力量及其在国家形象生成中的介入,抑或注意到诉诸情感和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公众对国际议题的表达,但此种注意多停留于经验主义路径,超越实用主义和行政范式的理论思考则较为少见。基于此,文章回归理论视野,从非理性主义哲学和国际关系的学科知识出发,讨论国家形象生成中的非理性面向及其如何可能。
关键词
国家形象
非
理性
非
理性主义哲学
国际关系
理论确证
Keywords
national image
irrationality
irrational philosophy
international relation
theoretical confirmation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自我中挣扎:达罗卫夫人对峙生存状态下的女性痛觉
被引量:
3
6
作者
蒋璐
机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58-61,共4页
基金
2006年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院级论文类一般项目。
文摘
英国现代派小说大师、女权主义作家伍尔夫在其重要作品《达罗卫夫人》中巧妙地利用时间的经验来揭示人物的异化感和末日感,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初西方人灵魂的骚动和心灵的呐喊。本文借用西方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理论解读达罗卫夫人在空间自我与本真自我矛盾对峙生存状态下的女性痛觉及其内外成因。
关键词
对峙
生存状态
非
理性主义哲学
空间自我
本真自我
女性痛觉
Keywords
contradictory
state of being
non-rationalistic philosophy
spatial ego
pure ego
feminine sense of pain
分类号
F590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1世纪中国美学:抵抗“散文化”
被引量:
1
7
作者
杨春时
机构
厦门大学中文系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4期91-93,共3页
文摘
自 2 0世纪初开始 ,中国美学在百年学术发展中 ,经历了自身艰辛曲折的现代建构历程。从向西方学习 ,到全面接受马克思主义 ,一直到努力于有中国特色美学理论和研究体系的创建 ,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既有着自己的辉煌 ,同时也存在着困惑和不足。今天 ,面临世纪之交 ,中国美学究竟应该如何继续深化自己的理论建设 ,才能在 2 1世纪得到新的、更大的发展 ,这是摆在每一个中国美学研究者面前的问题。而能不能找到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课题 ,能不能在这些课题研究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建构 ,则是中国美学在新世纪里获得新的理论突破与发展的首要问题。为了推动这一方面的探讨 ,我们特地约请五位学者就此发表他们的看法 。
关键词
审美思想
理性主义哲学
21世纪
中国美学
"散文化"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叔本华生命意志论评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朝东
机构
西北师大政治系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2期19-21,共3页
文摘
叔本华生命意志论评析李朝东叔本华是现代欧陆人本形而上学的开创者。他以生命意志为世界本体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来对抗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以绝对理性本体论为核心的传统形而上学。他的生命意志论把哲学言述和关注的中心从理念、实体、思维、绝对精神转向个体生存、生命和生...
关键词
生命意志
叔本华
意志论
理性主义哲学
传统形而上学
理性
本体论
个体生存
绝对精神
分类号
B516.4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国职业教育能力开发的教育理念研究
9
出处
《职教论坛》
2007年第03S期40-40,共1页
文摘
徐国庆、雷正光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35期撰文认为,理性主义哲学、格式塔心理学和教学论是构建德国职业能力开发思想的三块基石。20世纪70年代初,德国劳动和社会学家梅尔腾斯(Merten8)在对劳动市场与劳动者的职业适应性进行研究时提出了“关键能力”概念.并将其看作是“进入日益复杂的和不可预测的世界的工具”,是“促进社会变革的一种策略”,在西方社会和教育界引起高度关注。德国研究者运用客观取向的观察方式将职业能力置于纷繁复杂、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工作世界中进行考察和研究.认为职业能力的内涵正随着技术的快速变化而处于巨大的变动之中.职业能力所体现出的应变能力.不仅为劳动者提供了尽快掌握必须的新技能和获取新资格的可能.而且还赋予他们新的乃至更加光明的职业前景。
关键词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德国
教育理念
能力开发
职业教育
职业能力
理性主义哲学
格式塔心理学
分类号
G719.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的非理性主义哲学与教育观
张楚廷
《当代教育论坛》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理性主义哲学传统背景下英美文学研究方式探究——评《英美文学叙事理论研究》
刘文婷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价值哲学视域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王雨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在认知与情感之间──略论西方近代自然哲学
刘李伟
李萍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回归理论之维:重新确证国家形象生成中的非理性面向
张铁云
张昆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在自我中挣扎:达罗卫夫人对峙生存状态下的女性痛觉
蒋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21世纪中国美学:抵抗“散文化”
杨春时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叔本华生命意志论评析
李朝东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德国职业教育能力开发的教育理念研究
《职教论坛》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