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远程比喻的生成理念和心理机制
被引量:
4
1
作者
徐秀芝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5-128,共4页
远程比喻的生成是以两类事物的相似性为基点,这一相似性既可以存在于两类事物中,也可以重新建构,作比的两类事物距离越远,比喻就越新奇。它的心理机制源于外显结构的意识突显性和深层结构的语义创建性的统一性,即编码者有意突显差异,引...
远程比喻的生成是以两类事物的相似性为基点,这一相似性既可以存在于两类事物中,也可以重新建构,作比的两类事物距离越远,比喻就越新奇。它的心理机制源于外显结构的意识突显性和深层结构的语义创建性的统一性,即编码者有意突显差异,引起注意,隐藏相似,运用同质异化或异质同化的联想思维方式,将相距甚远的事物并置,以期取得完形知觉大于部分知觉之和的审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比喻
生成
理念
心理机制
同质异化
异质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换生成理念视角下英汉翻译过程再解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成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67-80,共14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以其新的语言观和方法论受到语言学界的普遍关注,有语言学“乔姆斯基革命”的美誉。它继承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偏重形式分析的传统,又吸收了认知科学的有益成分,探究知识的心理表征结构并对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以其新的语言观和方法论受到语言学界的普遍关注,有语言学“乔姆斯基革命”的美誉。它继承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偏重形式分析的传统,又吸收了认知科学的有益成分,探究知识的心理表征结构并对其心理机制进行阐释。转换生成语言学的相关理念及研究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语言研究、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但是,将转换生成语言学与翻译相结合的研究却极为鲜见。本文借鉴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念,重新探索和诠释英汉翻译过程。转换生成语言学认为,语言的生成经历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各种语言在深层结构上非常相似;而翻译语言的生成则经历从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再由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系列转换。鉴于此,笔者拟构了以“层层深入分析法”和“五字整合法”为主要操作手段的英汉翻译模型,揭示了转换生成理念视角下翻译过程的实质,以期对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
生成
理念
英汉翻译过程
运作机制
层层深入分析法
五字整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情境性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一渌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9,共9页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地理性”被广泛讨论,而其“情境性”却被忽略。以欧洲国家、美国以及马来西亚为案例,探索在地国际化的“情境性”,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发展。研究发现:在理念层面,欧洲国家提出的在地国际化...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地理性”被广泛讨论,而其“情境性”却被忽略。以欧洲国家、美国以及马来西亚为案例,探索在地国际化的“情境性”,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发展。研究发现:在理念层面,欧洲国家提出的在地国际化、美国提出的全面国际化、马来西亚提出的国际教育枢纽建设,均是由三者在全球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在实践层面,三者均注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土化发展。欧洲国家的在地国际化是在欧洲国际教育协会的主导下,通过对“伊拉斯谟计划”的政策发展实现的;美国的全面国际化是在美国教育委员会的推动下,通过组织结构和制度性变革实现的;马来西亚的国际教育枢纽建设是在政府的政策驱动下,通过引进国际分校和学分转移课程的方式实现的。借鉴三者经验,我国应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时代语境下重构在地国际化理念,在全球学术知识体系的“中心—边缘”格局中,汲取西方知识体系的有益成分并对其加以超越;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推进在地国际化实践,服务好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国际化
全面国际化
国际教育枢纽
理念生成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实践逻辑与推进路径
4
作者
吕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22期18-23,共6页
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对学校教育、生活、环境等赋予意义的高度凝练和萃取升华,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生活中共同创造或接纳生成的理念思想与行为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产品的总和。学校文化并非一种纯粹的主观表达,而是一...
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对学校教育、生活、环境等赋予意义的高度凝练和萃取升华,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生活中共同创造或接纳生成的理念思想与行为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产品的总和。学校文化并非一种纯粹的主观表达,而是一种被学校成员认同并共享的文化事实。学校文化建设有从理念建构到具体实践、从具体活动到理念生成、理念生成与具体实践共融互进三种基本逻辑。近年来,学校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就发展而言,其与实践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在进行文化建设中应动员学校成员普遍参与,积极吸纳外部资源,将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具体工作相融通,建构学校文化发展循环,形成学校文化自觉和可持续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文化
文化事实
具体活动
理念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远程比喻的生成理念和心理机制
被引量:
4
1
作者
徐秀芝
机构
齐齐哈尔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文摘
远程比喻的生成是以两类事物的相似性为基点,这一相似性既可以存在于两类事物中,也可以重新建构,作比的两类事物距离越远,比喻就越新奇。它的心理机制源于外显结构的意识突显性和深层结构的语义创建性的统一性,即编码者有意突显差异,引起注意,隐藏相似,运用同质异化或异质同化的联想思维方式,将相距甚远的事物并置,以期取得完形知觉大于部分知觉之和的审美效应。
关键词
远程比喻
生成
理念
心理机制
同质异化
异质同化
Keywords
distant analogy
generating theory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homogeneous
dissimilation of
heterogeneous assimilation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换生成理念视角下英汉翻译过程再解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成辉
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67-80,共1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YJC190030)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SJB130)
+1 种基金
第八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ZGWYJYJJ2016B58)
2017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项目编号:17jswy-80)的资助
文摘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以其新的语言观和方法论受到语言学界的普遍关注,有语言学“乔姆斯基革命”的美誉。它继承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偏重形式分析的传统,又吸收了认知科学的有益成分,探究知识的心理表征结构并对其心理机制进行阐释。转换生成语言学的相关理念及研究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语言研究、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但是,将转换生成语言学与翻译相结合的研究却极为鲜见。本文借鉴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念,重新探索和诠释英汉翻译过程。转换生成语言学认为,语言的生成经历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各种语言在深层结构上非常相似;而翻译语言的生成则经历从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再由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系列转换。鉴于此,笔者拟构了以“层层深入分析法”和“五字整合法”为主要操作手段的英汉翻译模型,揭示了转换生成理念视角下翻译过程的实质,以期对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提供启示。
关键词
转换
生成
理念
英汉翻译过程
运作机制
层层深入分析法
五字整合法
Keywords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concepts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process
working mechanism
Step-by-Step Analyzer
Five-Chinese-Character Blender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情境性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一渌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罗格斯大学纽瓦克学院
出处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9,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国际比较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实施策略研究”(23YJC880120)。
文摘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地理性”被广泛讨论,而其“情境性”却被忽略。以欧洲国家、美国以及马来西亚为案例,探索在地国际化的“情境性”,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发展。研究发现:在理念层面,欧洲国家提出的在地国际化、美国提出的全面国际化、马来西亚提出的国际教育枢纽建设,均是由三者在全球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在实践层面,三者均注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土化发展。欧洲国家的在地国际化是在欧洲国际教育协会的主导下,通过对“伊拉斯谟计划”的政策发展实现的;美国的全面国际化是在美国教育委员会的推动下,通过组织结构和制度性变革实现的;马来西亚的国际教育枢纽建设是在政府的政策驱动下,通过引进国际分校和学分转移课程的方式实现的。借鉴三者经验,我国应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时代语境下重构在地国际化理念,在全球学术知识体系的“中心—边缘”格局中,汲取西方知识体系的有益成分并对其加以超越;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推进在地国际化实践,服务好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任务。
关键词
在地国际化
全面国际化
国际教育枢纽
理念生成
实施路径
Keywo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
comprehensive internationalizati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ub
idea generation
implementation path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实践逻辑与推进路径
4
作者
吕武
机构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部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22期18-23,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我国家庭式婴幼儿托育机构支持与规范路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2YJC8800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对学校教育、生活、环境等赋予意义的高度凝练和萃取升华,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生活中共同创造或接纳生成的理念思想与行为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产品的总和。学校文化并非一种纯粹的主观表达,而是一种被学校成员认同并共享的文化事实。学校文化建设有从理念建构到具体实践、从具体活动到理念生成、理念生成与具体实践共融互进三种基本逻辑。近年来,学校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就发展而言,其与实践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在进行文化建设中应动员学校成员普遍参与,积极吸纳外部资源,将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具体工作相融通,建构学校文化发展循环,形成学校文化自觉和可持续发展机制。
关键词
学校文化
文化事实
具体活动
理念生成
Keywords
school culture
cultural fact
specific activity
concept generation
分类号
G47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远程比喻的生成理念和心理机制
徐秀芝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转换生成理念视角下英汉翻译过程再解析
陈成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情境性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
徐一渌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实践逻辑与推进路径
吕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