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9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我国石化产业
1
作者 魏澄荣 程春生 《理论月刊》 2006年第10期80-82,共3页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在对自然资源消耗“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石化产业的具体特征和实现目标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低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最优化协调、物质反复循...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在对自然资源消耗“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石化产业的具体特征和实现目标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低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最优化协调、物质反复循环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科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产业 循环经济 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量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共产党政治理念发展的演变
2
作者 肖存良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7-154,共8页
中国政治发展存在双重维度:政治制度发展和政治理念发展。国内学者在政治发展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用政治体制改革遮蔽政治理念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由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 中国政治发展存在双重维度:政治制度发展和政治理念发展。国内学者在政治发展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用政治体制改革遮蔽政治理念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由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尚不全面、不系统,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政治发展理念,形成了不同政治增量,建构了增量发展的政治发展态势。增量发展体现为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添加政治增量;二是在细化、具体化原有政治理念过程中添加政治增量;三是在改变原有政治理念过程中添加政治增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将继续走增量发展道路,只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全部掌握之后,我国的政治发展才有可能走出增量发展形态,进入更高一级的新发展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政治发展 增量发展 政治理念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竹代塑”发展理念、面临挑战与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亚慧 姜伯言 +3 位作者 周昌平 赖相燕 黄宇翔 于文吉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8,共9页
针对全球每年产生约3亿t塑料垃圾引发的生态环境危机,我国创新性提出“以竹代塑”可持续发展倡议。“以竹代塑”倡议是基于自然解决因塑料废物造成污染的全球性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治理方案,这一绿色发展战略也将成为我国竹产业在2035... 针对全球每年产生约3亿t塑料垃圾引发的生态环境危机,我国创新性提出“以竹代塑”可持续发展倡议。“以竹代塑”倡议是基于自然解决因塑料废物造成污染的全球性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治理方案,这一绿色发展战略也将成为我国竹产业在2035年实现万亿级产业规模战略目标的重要窗口期。首先,深入剖析了“以竹代塑”发展理念的构成要素、价值体现及内涵特性,对引领性、创新性、绿色性、和谐性以及可持续性这五大核心要素的具体内涵予以详尽阐释;其次,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和科技属性4个层面出发,针对性地提出了“以竹代塑”理念下“以竹代塑+”多元应用场景的实践策略;然后,围绕产业创新、产业生态和产业价值链3个维度系统梳理了“以竹代塑”产业在发展进程中的现状与所面临的挑战,并深入分析了这些挑战产生的深层次成因。基于上述研究基础,提出了我国“以竹代塑”产业的4种发展模式:(1)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2)以有组织的新质生产力为驱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国家创新领导模式;(3)基于“链式思维”构建全要素政策支持的产业扶持增强模式;(4)以多元化、多层次为特征,健康且安全的竹产品供给市场需求驱动模式。最后,希望按照“战略引领-核心突破-市场转化-保障支撑”的逻辑层次,重点突出国家创新领导模式的核心引擎作用,强化产业融合与市场需求驱动的双轮驱动效应,完善产业扶持增强模式的保障功能,形成层次分明、有机协同的发展体系,以期为我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竹代塑 发展理念 挑战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下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8
4
作者 吴凤平 宋妍 黄蕊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1,共7页
基于新发展理念,对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下构建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构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30个评价指标。其中,创新维度包括... 基于新发展理念,对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下构建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构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30个评价指标。其中,创新维度包括水利行业研发经费、水利类专利授权量等9个指标;协调维度包括水环境协同治理力度、城乡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之比等5个指标;绿色维度包括再生水利用率、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等5个指标;开放维度包括国际合作项目数量、水利技术标准国际认可度等5个指标;共享维度包括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水资源共享政策完善度等6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理念 水利新质生产力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我国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5
作者 赵晶晶 邓尧 +1 位作者 赵慧峰 张伟涛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0,共3页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构成,其绿色高质量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畜禽粪便加剧污染环境、饲料资源及水土资源匮乏、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不足...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构成,其绿色高质量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畜禽粪便加剧污染环境、饲料资源及水土资源匮乏、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绿色发展视角出发,在阐述我国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意义的基础上,剖析现阶段我国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以期推动我国畜牧业走上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高质量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绿色发展理念 高质量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终身发展理念构建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价值、国际经验及路径
6
作者 王景伟 赵慧 兰之祥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94,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在终身发展理念指导下,如何构建适应农业强国建设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研究认为基于终身发展理念构建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具有较丰富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研究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为构建高素质农... 本文旨在探讨在终身发展理念指导下,如何构建适应农业强国建设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研究认为基于终身发展理念构建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具有较丰富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研究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为构建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提供了国际经验。提出了基于终身发展理念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构建的目标与设计原则,建议从创新教育制度: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优化培训模式:构建多元化、分层次、个性化教育培训体系;拓展社会支持:构建多维支持体系;完善激励政策:建立健全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构建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发展理念 高素质农民 培育体系 国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业绿色发展理念下矿业企业“走出去”路径分析
7
作者 王莉 陈萍 +1 位作者 赵奎涛 边晶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44,共7页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断增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矿业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战略选择。加上“一带一路”倡议的加持,扩大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为中国企业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断增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矿业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战略选择。加上“一带一路”倡议的加持,扩大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为中国企业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根本上提供了广泛参与的国际合作平台,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矿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如何在“走出去”过程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当前我国矿业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近年来,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标准和规范,为矿业企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为矿业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支撑。但随着我国矿业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投资区域、项目类型、国际合作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投资环境复杂、政策法规差异大、地缘政治风险高等。基于此,本文剖析了我国矿业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总结了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问题与挑战,并结合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相应的路径和策略,对适合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的绿色路径进行了分析,以期推动我国矿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全球矿业绿色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矿山 矿业企业 “走出去” 环境-社会-治理(ESG)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研究
8
作者 孙国锋 王慧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91,159,共15页
新质生产力是引发产业革新浪潮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聚焦区域层面,采用熵值法从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对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量化测度,运用2007—2022年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面板数据,检验新质生产力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深入... 新质生产力是引发产业革新浪潮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聚焦区域层面,采用熵值法从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对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量化测度,运用2007—2022年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面板数据,检验新质生产力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深入探讨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新质生产力可以显著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并且这一影响具有显著的持续效应。(2)新质生产力通过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3)政府干预对新质生产力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调节作用。(4)新质生产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的情况下具有异质性。在大型城市,新质生产力可以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中小型城市,表现为抑制作用;在资源型城市,新质生产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显著,在非资源型城市,新质生产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发展理念 产业结构升级 固定资产投资 政府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下“物联网项目规划与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为例
9
作者 王少华 解菁 +1 位作者 万春旭 刘茵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62-69,共8页
随着职业教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物联网项目规划与实施”课程面临多重挑战:课程内容需深化拓展、学生的可持续就业能力需增强、学生背景日益多元化以及实训设施更新滞后。面对这些挑战,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教学团队依据泰勒的课程理论框架... 随着职业教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物联网项目规划与实施”课程面临多重挑战:课程内容需深化拓展、学生的可持续就业能力需增强、学生背景日益多元化以及实训设施更新滞后。面对这些挑战,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教学团队依据泰勒的课程理论框架,围绕课程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课程组织结构和教学评价机制四大核心问题入手,实施了全面的课程改革。经过3年教学实践,这些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高职院校开展工程实施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项目规划与实施”课程 教学改革 发展理念 高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交叉学科评价:包容性、发展性评价理念与运用研究
10
作者 林梦泉 王鹏 +2 位作者 廖婧琳 肖文英 黄俊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65,共9页
推进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是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我国交叉学科当前基于制度设计初步形成了“有组织”的定制型、探索型和萌芽型三类中国特色交叉学科建设结构和组织体系。评价事关教育强国建设成败,面对当前交叉学科评价研究与... 推进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是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我国交叉学科当前基于制度设计初步形成了“有组织”的定制型、探索型和萌芽型三类中国特色交叉学科建设结构和组织体系。评价事关教育强国建设成败,面对当前交叉学科评价研究与实践滞后、评价时空局限、评价结构复杂、评价生态不利等现实挑战,提出包容性、发展性(IAD)评价理念和四层式交叉学科评价体系设计模式(IKLM),为建构容错性、长周期、创新性为核心特征的评价体系新范式提供理论支持。最后探索交叉学科分类评价体系框架,以期为教育评价综合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交叉学科 包容性发展理念 四层式体系设计模式 交叉学科分类评价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公立医院一院多区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11
作者 王正盛 杨琰 +5 位作者 严静 朱文 余梦飞 白忠良 陈任 李逆非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7-31,共5页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发展模式逐渐成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为公立医院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研究基...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发展模式逐渐成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为公立医院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研究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5大维度,系统性地剖析了新发展理念在卫生健康领域的主要内涵,从新发展理念视角探讨了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从创新驱动、协调联动、绿色行动、开放带动和共享促动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建议,为公立医院一院多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一院多区 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中国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动态演进及空间分异
12
作者 马志越 王金营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30,共10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契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范式与战略发展路径。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区域新质生产力进行测度,结合K—means聚类分析与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新质生产力的空间... 新质生产力作为契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范式与战略发展路径。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区域新质生产力进行测度,结合K—means聚类分析与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新质生产力的空间异质性及时空演变特征。新质生产力呈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维非对称演化特征,时序维度遵循U型演进规律,空间格局表现为多中心集聚与梯度分异并存状态。五大经济带间存在显著的级差衰减效应,省域层面形成“中心—外围”极化结构,效能增长极沿长江经济带延展,资源依赖型区域则陷入路径锁定困境。新质生产力空间结构正由金字塔体系向纺锤网络形态转型,兼具梯度推移与空间锁定双重属性,并伴随空间关联性衰减与梯度西迁趋势。因此,为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须突破传统单维优化范式,构建制度创新、技术革命和生态转型三维协同框架,形成自增强型生产力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发展理念 空间异质性 时空演进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发展理念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取向与优化研究——基于“目标-工具-价值链”三维框架的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劲松 董欣静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2,共12页
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是政府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依据,是保障公民文化权益、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新发展理念视域下,构建基于“目标-工具-价值链”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三维分析框架,对国家层面46项政策文本进行... 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是政府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依据,是保障公民文化权益、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新发展理念视域下,构建基于“目标-工具-价值链”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三维分析框架,对国家层面46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从明确政策目标、平衡政策工具、协调政策主体等方面揭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取向、特征、规律及不足。结果表明:国家层面公共文化服务政策配置复合型政策工具以匹配多样化价值链,从而实现具象化政策目标;现有政策偏好以环境型工具为主、供给型和需求型工具为辅,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协调发展;政策价值链设置多为政府负责型,聚焦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和均等性。从整体看,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目标趋于新发展态势但关注度不均,表现为对开放、绿色、共享政策目标关注力度不够;政策工具施策形式多元但分布结构失衡,表现为内部细分环节失耦与不均;价值链涉及主体广泛但协同统筹不足,表现为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协作机制不畅。基于此,应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消弭政策目标偏离、合理运用复合型政策工具以优化政策发展环境、推动多主体协同以重塑治理结构韧性等维度予以改进,从而为增强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供政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理念 公共文化服务 政策文本分析 政策目标 政策工具 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施工与运营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云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0期111-113,共3页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该文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系统研究了农业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与运营。首先,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缓解水资源短缺、减少面源污染及实现多元效益统一等方面,阐述了绿色发展...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该文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系统研究了农业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与运营。首先,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缓解水资源短缺、减少面源污染及实现多元效益统一等方面,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在农业水利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其次,从工程设计层面提出了绿色设计理念构建、生态工程技术应用、智能化与信息化技术融合等策略,并在施工与运营层面探讨了绿色施工技术引入、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水质保护与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最后,通过典型案例分析验证了相关策略的实践效果,并总结了可推广的经验,为农业水利工程的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利工程 绿色发展理念 设计 施工 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下西南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15
作者 黄仙 赵清俊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3期45-50,共6页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该文构建一个包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11—2022年的数据,采用熵值法对西南地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该文构建一个包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11—2022年的数据,采用熵值法对西南地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然而,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各维度发展也不均衡,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得分持续上升,绿色发展得分提升幅度较小,开放发展得分波动较大,共享发展得分稳步上升。基于以上分析,该文提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和改善农产品品质结构等政策建议,以促进西南地区农业的全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理念 西南地区 熵权法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理念在城市景区旅游管理发展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茸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9-199,共1页
城市景区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和旅游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何在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做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绿色发展理念为城市景区旅游管理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即通过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 城市景区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和旅游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何在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做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绿色发展理念为城市景区旅游管理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即通过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实现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本文将探讨绿色发展理念在城市景区旅游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区 旅游管理 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理念下地理跨学科学习的内在机制与行动路径
17
作者 赵明月 仲小敏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4,共6页
绿色发展理念以人地和谐共生为主线,涉及绿色经济、绿色环境、绿色文化、绿色政治等多领域,要求公民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上实现全面提升。地理跨学科学习为绿色发展理念在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落脚点。研究认为,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理念以人地和谐共生为主线,涉及绿色经济、绿色环境、绿色文化、绿色政治等多领域,要求公民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上实现全面提升。地理跨学科学习为绿色发展理念在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落脚点。研究认为,绿色发展理念下地理跨学科学习的内在机制包括:“概念聚合”活化绿色思维方式,“方法整合”赋能绿色生活方式,“素养融合”强化绿色价值取向。在实践层面,具体行动路径应以生态人格为学习目标指向,以跨学科项目整合绿色发展内容,以表现性评价测量绿色发展成效,以生态课堂营造跨学科学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理念 地理跨学科 内在机制 行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理念维度下我国生产力理论的演进特征、实践成就和创新方向
18
作者 蒋永穆 于家伟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共15页
新发展理念虽然提出于新时代,但其内涵却深刻根源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创新维度体现为技术进步与创新体制的相互促进,协调维度展现出城乡区域的矛盾运动,绿色维度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开放维度呈现出自力更生与国际循... 新发展理念虽然提出于新时代,但其内涵却深刻根源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创新维度体现为技术进步与创新体制的相互促进,协调维度展现出城乡区域的矛盾运动,绿色维度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开放维度呈现出自力更生与国际循环的对立统一,共享维度彰显了生产与分配的辩证关系。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来,在科学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我国创新能力取得突破性发展,发展协调水平进一步提升,绿色化转型促进永续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愈加成熟,发展普惠性持续扩展深化。未来,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导向进一步推动我国生产力理论不断创新。创新方面要更注重处理好单要素创新与系统新质化的关系,协调方面要更注重处理好城乡融合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绿色方面要更注重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开放方面要更注重处理好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竞争的关系,共享方面要更注重处理好部分人先富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理念 生产力理论 演进特征 实践成就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念·格局·制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重着力点
19
作者 李浩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8,共4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应从整体谋划、系统布局的角度出发,明晰发展新质生产力三重路径。新发展理念指导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顶层设计,确保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前瞻性。在理念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根据...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应从整体谋划、系统布局的角度出发,明晰发展新质生产力三重路径。新发展理念指导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顶层设计,确保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前瞻性。在理念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形成具有梯次性、互补性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梯队格局。同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保障,通过健全制度建设,在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新质人才支撑方面为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发展理念 因地制宜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理念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研究
20
作者 达赛日 《绿色中国》 2025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绿色发展理念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的发展理念。生态经济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经济模式,其与绿色发展理念完美契合。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的发展理念。生态经济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经济模式,其与绿色发展理念完美契合。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多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探究,并据此提出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旨在推动新时代下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理念 生态经济发展 模式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