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城市规划的理想主义与理性主义理念——对“近期建设规划”讨论的思考 被引量:36
1
作者 韦亚平 赵民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9-55,共7页
结合关于近期建设规划的讨论 ,对现代规划理论发展中的理想主义与理性主义的理念作了综述。指出 ,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中 ,理想主义理念与理性主义理念从未缺失过 ,而且理想主义理念是第一位的 ;而当前规划中理论与实践的背离是源... 结合关于近期建设规划的讨论 ,对现代规划理论发展中的理想主义与理性主义的理念作了综述。指出 ,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中 ,理想主义理念与理性主义理念从未缺失过 ,而且理想主义理念是第一位的 ;而当前规划中理论与实践的背离是源于方法论问题。提出 ,在规划研究中要本着理想主义追求某种“终极蓝图” ,本着理性主义寻求“空间现象背后的约束条件” ;而在规划实践中 ,要本着理性主义努力去发现“新的空间约束条件” ,并本着理想主义精神力图推进制订、修改那些能使“约束条件获得改进”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理想主义 理性主义理念 城市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秉持法团主义理念 构建中国农协体系——以日韩经验为借鉴 被引量:3
2
作者 许欣欣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109,共9页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扶持了一个强大的市场。然而,今天要破解"三农"问题则要我们扶持一个强大的农协体系,来协调农民利益、与政府及其他利益团体沟通对接。这既是转型期中国改变不均衡社会结构现状的需要,也是重建公平正...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扶持了一个强大的市场。然而,今天要破解"三农"问题则要我们扶持一个强大的农协体系,来协调农民利益、与政府及其他利益团体沟通对接。这既是转型期中国改变不均衡社会结构现状的需要,也是重建公平正义社会秩序的需要。为此,本文想以日本与韩国,设立以综合性合作组织为主、以专业性合作组织为辅的纵向一体化农协体系作为承载国家"三农"战略的垄断性组织平台为借鉴,来探讨我国缩小城乡与贫富差距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团主义理念 中国农协体系 日韩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法的人本主义理念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晓京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11期138-140,共3页
现代国际法应以人本主义为其理念,即应以追求单个人、整个人类、国家的各种权益的确立、维护和实现为其最高的、终极的目标。这是由国际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全球化双重因素决定的,同时,人权观的国际化也为其确立提供了契机和导向。为了实... 现代国际法应以人本主义为其理念,即应以追求单个人、整个人类、国家的各种权益的确立、维护和实现为其最高的、终极的目标。这是由国际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全球化双重因素决定的,同时,人权观的国际化也为其确立提供了契机和导向。为了实现国际法这一终极目标,应强化人权原则的国际法地位,为国际法实然法规范提供价值引导;加强国际合作机制,建立新型国际安全观;完善治理机制,构建国际新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人本主义理念 人权原则 国际合作机制 国际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春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0-113,共4页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符合文学的学习规律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将其应用于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经过教学实践和调查,结果表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改进措施提高了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和效益。
关键词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英美文学教学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刍议 被引量:16
5
作者 韩震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0-31,55,共3页
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民主、公平、和谐、进取渗透并且统摄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诸领域,尽管每个核心价值理念可能是某一领域的主要价值。我认为,民主、公平、和谐、进取这四个价值,就是符合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且又... 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民主、公平、和谐、进取渗透并且统摄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诸领域,尽管每个核心价值理念可能是某一领域的主要价值。我认为,民主、公平、和谐、进取这四个价值,就是符合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且又代表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价值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民主 公平 和谐 进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执法机关公信力建设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新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8,共5页
加强执法机关公信力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同时,只有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执法机关公信力建设才能取得成效。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是执法机关公信力建设的出发点,严格执法是执法机关公信力建设的基础,公正执法是执法机关公... 加强执法机关公信力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同时,只有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执法机关公信力建设才能取得成效。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是执法机关公信力建设的出发点,严格执法是执法机关公信力建设的基础,公正执法是执法机关公信力得以确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执法机关 公信力 以人为本 执法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光辉历程——兼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龙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共6页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经历了四个里程碑:以《论人民民主专政》和1954年宪法为代表是第一个里程碑;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1982年宪法为代表树立了第二个里程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1999年、2001年宪法...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经历了四个里程碑:以《论人民民主专政》和1954年宪法为代表是第一个里程碑;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1982年宪法为代表树立了第二个里程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1999年、2001年宪法修正案为代表树立了第三个里程碑;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是第四个里程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与路径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徐湘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57-59,共3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内核。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高校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在大学生中进行法治理念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功能。文章就大学生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内核。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高校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在大学生中进行法治理念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功能。文章就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与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高校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教学中人文主义理念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继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Z期94-95,共2页
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体系中,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人文主义理念的运用,结合人文主义思想,做到以学生为本。本文对人文主义理念在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水... 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体系中,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人文主义理念的运用,结合人文主义思想,做到以学生为本。本文对人文主义理念在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学 思政教学 人文主义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效力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小萍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8,共5页
法律效力是法学理论和实践的关键性的概念,它包括强制和自由两个维度,而价值和规范是其核心。法治理念在法制建构中的最突出的功能就是引导法律价值的选择和规范的确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引领着中国特... 法律效力是法学理论和实践的关键性的概念,它包括强制和自由两个维度,而价值和规范是其核心。法治理念在法制建构中的最突出的功能就是引导法律价值的选择和规范的确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引领着中国特色的法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律价值 法律规范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法治主义理念的再认识——日本司法违宪审查制度论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政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5-57,共3页
日本二战后,以宪法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其违宪审查制度以权力分立和民主政治理论为基础,体现了现代法治主义理念。日本违宪审查制度可以称为分散型的司法审查制度。司法违宪审查制度成为日本宪法、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守护者。
关键词 日本 宪法 司法违宪审查制度 现代法治主义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创新社会管理的现实条件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娟 《政法论丛》 CSSCI 2012年第2期12-22,共11页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要素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提和理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要素更...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要素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提和理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要素更加符合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为创新社会管理创造现实条件。先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提创新社会管理,在逻辑上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创新社会管理 现实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传统法律文化的差异与暗合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传表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3,共5页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着鲜明的特征,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功绩。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既存在根本的差异,又存有种种暗合之处;社会结构与政治体制的变迁决定二者之间必然会有根本的差异,而文化的惯性力量和传统法律文化自身...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着鲜明的特征,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功绩。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既存在根本的差异,又存有种种暗合之处;社会结构与政治体制的变迁决定二者之间必然会有根本的差异,而文化的惯性力量和传统法律文化自身的一些积极特征,又使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然对传统法律文化有所继承,这使得二者存在暗合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律文化 差异 暗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建设理念的新突破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新安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15,共3页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的“以人为本”,它反映了历史条件的...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的“以人为本”,它反映了历史条件的新变化和新特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建设理念的新突破,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社会主义建设理念 新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发展的时代特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光宇 牛保忠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62,共4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发展与实践历程突出地表现出了三大时代特征:发展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一统性与多元性的有机...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发展与实践历程突出地表现出了三大时代特征:发展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一统性与多元性的有机统一。这充分展示了我国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性的"理论自觉",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发展性与实践性 普遍性与特殊性 一统性与多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判例法援用的可行性分析——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雅萍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7-109,共3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篇章。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判例法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国并非没有判例法传统,古代法律中也有类似于判例法的制度和原则。判例法的灵活性可以更好地弥补法律漏洞,填充法律空白...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篇章。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判例法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国并非没有判例法传统,古代法律中也有类似于判例法的制度和原则。判例法的灵活性可以更好地弥补法律漏洞,填充法律空白。在中国的法治环境下存在着判例法生存的空间与土壤,因而应改变过去对判例法的看法。判例法并没有扩大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它是在严格权力运行程序下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一种回归。应该在成文法框架内,确立制定法为主、判例法为辅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例法 制定法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蒋银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3,共6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基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具体体现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中国特色与分析借鉴的统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基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具体体现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中国特色与分析借鉴的统一;总结经验与与时俱进的统一等几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树怡 文兰佃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1,共4页
借助后现代主义课程理念的思维范式,系统地认识和考察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着重阐释了“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两个方面——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和建构性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并进一步对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 借助后现代主义课程理念的思维范式,系统地认识和考察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着重阐释了“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两个方面——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和建构性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并进一步对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实践性问题和现代性问题进行剖析,以揭示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的指导性及其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课程 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 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涵内核和价值核心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薇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以人为本 价值核心 内核 科学内涵 现实的人 社会历史 人的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种知识形态的考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喻中 《政法论丛》 CSSCI 2012年第3期3-14,共12页
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划分成三种类型:理论知识、实用知识、制造知识。三者对应于后来所说的纯粹理性、实践理性、技艺。按照这样的知识分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既具有实践理性的属性,也具有技艺的属性,但是,它在通常情况下,并不具有纯... 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划分成三种类型:理论知识、实用知识、制造知识。三者对应于后来所说的纯粹理性、实践理性、技艺。按照这样的知识分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既具有实践理性的属性,也具有技艺的属性,但是,它在通常情况下,并不具有纯粹理性的属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这种知识属性,有助于辨析当代中国法律人的社会角色及其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知识形态 纯粹理性 实践理性 技艺 知识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