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朱熹山水诗的审美类型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利民 陶文鹏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40,共13页
朱熹的山水诗因时因地因景的不同,形成了五种主要类型。"征鸿浮萍型"尚情而乡思绵邈,"空际虚堂型"尚意而冲淡闲静,"苍崖碧涧型"尚境而清幽野逸,"骋望遐观型"尚气而宏放高远,"寻春觅源型&q... 朱熹的山水诗因时因地因景的不同,形成了五种主要类型。"征鸿浮萍型"尚情而乡思绵邈,"空际虚堂型"尚意而冲淡闲静,"苍崖碧涧型"尚境而清幽野逸,"骋望遐观型"尚气而宏放高远,"寻春觅源型"尚理而趣味渊深。类型的丰富多样显示了山水诗大家浑涵万有的气象。在这五种审美类型中,"苍崖碧涧型"与"骋望遐观型"属于典型的山水诗,前者饶有画意,多呈阴柔之美,后者纪游性强,富有阳刚之气,两者俱是山川形胜和文化人格催生的结果,展现出闽赣湖湘的山形水貌及其精神气韵;而"寻春觅源型"诗歌以终极的价值关怀和对生命哲学的诗意化思考超越了一般山水诗的表象之美,标志着宋诗审美内涵的丰富和理性层次的提升。就朱熹山水诗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准而言,其成就与苏轼、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差可比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 理学诗派 朱熹 苏轼 杨万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离群体的“别调”──论方岳诗
2
作者 张宏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3期96-100,共5页
关键词 江西 江湖 《离骚》 作品 《中国文学史》 离群 五言古 《两宋文学史》 理学诗派 理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诗“平淡”美的理论和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72-77,共6页
宋人对“平淡”美理想的认识和追求是多方面逐步展开的:一方面,梅尧臣、欧阳修初步明确了这一美学发展方向,嗣后苏、黄分别从审美情感和艺术表现两个层面,结合实践,加深认识,揭示了“平淡”美外示枯淡中含奇趣,句法简易而合纳大... 宋人对“平淡”美理想的认识和追求是多方面逐步展开的:一方面,梅尧臣、欧阳修初步明确了这一美学发展方向,嗣后苏、黄分别从审美情感和艺术表现两个层面,结合实践,加深认识,揭示了“平淡”美外示枯淡中含奇趣,句法简易而合纳大巧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从宋初开始相继而起的闲适诗风和理学诗派,以其闲适、仁静的人生旨趣和漫然无谓乃至卑视技巧的创作态度,形成了一种略无兴致的“平淡”风格。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作用下,这些不同的“平淡”追求又具有大致统一的美感规定性:情感上的平和、萧散和闲逸;形式上的简古、散缓、老成;美感形态上的表里殊致、中边不一、外枯而中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尧臣 黄庭坚 理论和实践 欧阳修 陶渊明 审美情感 理学 闲适 理学诗派 审美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二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力余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138-139,共2页
中国第二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唐宋诗词是中华文化最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人类诗歌宝库中永放光芒的东方瑰宝。为了检阅、交流第一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以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推动该项研究工作向更新更深的领域发展,由国... 中国第二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唐宋诗词是中华文化最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人类诗歌宝库中永放光芒的东方瑰宝。为了检阅、交流第一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以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推动该项研究工作向更新更深的领域发展,由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国际学术讨论会 中国韵文学 宋代文学 唐代 唐五代词 理学诗派 南京师范大学 歌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