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当代文学的“心力”叙事与伦理反思——从《怀念狼》、《狼图腾》谈起,兼及中国文学一种现代传统 被引量:3
1
作者 周保欣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58,共8页
贾平凹的《怀念狼》和姜戎的《狼图腾》所展开的"狼叙事"及其思想意理,是中国现代"心力"叙事传统在当代的延伸。这种叙事传统起源于近现代中国作家的"以心力挽劫运"的民族主义激情。正是晚清以降中国的... 贾平凹的《怀念狼》和姜戎的《狼图腾》所展开的"狼叙事"及其思想意理,是中国现代"心力"叙事传统在当代的延伸。这种叙事传统起源于近现代中国作家的"以心力挽劫运"的民族主义激情。正是晚清以降中国的次殖民地危机,导致近现代直至当代中国作家普遍存在崇拜力量、英雄和强者的现代意识,并由此而产生出"改造国民性"的世界观。历史地看,《怀念狼》和《狼图腾》推崇"狼性哲学"的叙事意识自有其合理性,但作家们的重"势"而轻"理"、尚"力"而轻"义"的价值意识却明显有悖于人类的现代文明。作家对"狼性哲学"的推崇只重利害而轻是非,未能建构起对"狼性哲学"的反省与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传统 狼叙事 理与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国藩三度遭遇决策困境与应对的鉴示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海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47-49,共3页
晚清政治家曾国藩在军政生涯中三度遭遇重大决策困境,分别是守制抑或夺情、北援勤王抑或保江西两湖、"就理"抑或"就势"。用儒家经权观考察和分析,可以看出曾国藩在面临忠与孝、义与利、理与势的决策困境时,尽量用内在道德准则统驭... 晚清政治家曾国藩在军政生涯中三度遭遇重大决策困境,分别是守制抑或夺情、北援勤王抑或保江西两湖、"就理"抑或"就势"。用儒家经权观考察和分析,可以看出曾国藩在面临忠与孝、义与利、理与势的决策困境时,尽量用内在道德准则统驭外在客观时势的艰难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决策困境 忠与孝 义与利 理与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