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球面与球面人工晶状体在不同全眼球差下调制传递函数的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邢晓杰 宋慧 汤欣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71-1175,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IOL)在不同全眼球差和空间频率下的高阶像差调制传递函数(MTF)值,为非球面IOL的球差设计及人眼的最佳球差值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白内障术后3个月相同材料、不同设计的非球面IOL共102眼(其中Z9003... 目的比较不同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IOL)在不同全眼球差和空间频率下的高阶像差调制传递函数(MTF)值,为非球面IOL的球差设计及人眼的最佳球差值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白内障术后3个月相同材料、不同设计的非球面IOL共102眼(其中Z9003IOL40眼,PY60ADIOL20眼,920HIOL15眼,AkreosAOIOL15眼,IQIOL12眼)和球面IOL共60眼(其中AR40eIOL40眼,YA60BBIOL20眼)进行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检查,记录6mm瞳孔直径下的全眼高阶像差成分及MTF值,将非球面IOL组根据全眼球差的大小和方向分组,连同球面IOL组比较不同频率下各组高阶像差的MTF值。结果在不同全眼球差下,非球面IOL各组总高阶像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彗差和三叶草像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15cpd外,其他空间频率下球差0.05~0.15μm组非球面IOL的MTF值最高,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空间频率下,0.05μm≤球差<0.15μm组和0.15μm≤球差<0.5μm组比较MT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球面IOL和球面IOL的全眼高阶像差各成分及不同空间频率MTF值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球面IOL组较小的眼内球差较球面IOL组对MTF有更大的提高作用。对于非球面IOL植入术后6mm瞳孔直径下全眼球差在0.05~0.15μm,即+0.1μm左右可能具有更好的客观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人工晶状体 球面人工晶状体 调制传递函数 球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凤华 曲惠红 闫爱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对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spherical intraocular lens,AIOL)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在本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96例随机分成AIOL组和球面人工晶状体(spherical intraocular lens,SIOL)组... 目的对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spherical intraocular lens,AIOL)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在本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96例随机分成AIOL组和球面人工晶状体(spherical intraocular lens,SIOL)组,并对2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和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AIOL组和SIOL组患者总满意率分别为42例(87.50%)和28例(58.3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IOL组和SIOL组患者半年后视物舒适度及暗适应功能分值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5.7461,P<0.001;t=2.9597,P<0.01)。结论AIOL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人工晶状体 球面人工晶状体 生存质量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球差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曾国燕 张远平 +3 位作者 赵学英 査旭 李静华 吴国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42-1046,共5页
目的比较个性化选择0、-0.20μm、-0.27μm三种不同球差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及其随机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探讨最佳矫正球差值。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就诊于我科的白内障患者125例(145眼),术前使用i Trace全... 目的比较个性化选择0、-0.20μm、-0.27μm三种不同球差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及其随机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探讨最佳矫正球差值。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就诊于我科的白内障患者125例(145眼),术前使用i Trace全视觉功能分析仪测量角膜高阶像差,根据角膜球差(spherical aberation,SA)值的不同分为A、B、C三组,分别植入三种不同SA非球面IOL,对照组(D组)随机植入非球面IOL。术后3个月分析全眼及角膜的高阶像差、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斯泰尔比值(Strehl ratio,SR)、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结果 (1)手术前后角膜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眼慧差(Coma)、三叶草差(Trefoil)及总高阶像差(total high order aherration,t HOA)手术前后的变化与角膜SA的变化相似。(2)三组患者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 mm瞳孔直径下,四组IOL眼的角膜SA、全眼MTF t HOA及S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全眼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A组、B组、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D组(P=0.000)。(4)5 mm瞳孔直径下,四组IOL眼角膜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眼SA、t HO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A、B、C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D组(P=0.000);全眼MTF t HOA及S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C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D组(P=0.000)。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前后角膜高阶像差无差异。小瞳孔直径下,不同SA设计非球面IOL眼术后视觉质量比较无差异。大瞳孔直径下,根据术前SA个性化选择较随机植入非球面IOL眼可获得较好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像差 球面人工晶状体 调制传递函数 最佳矫正球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后稳定性变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宁远 王静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5-299,共5页
目的探讨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不同的设计类型对其囊袋内植入术后眼内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期间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囊袋内植入术患者120例(120只眼),随机分为4组,分别植入4种不同类型非球面IOL [... 目的探讨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不同的设计类型对其囊袋内植入术后眼内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期间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囊袋内植入术患者120例(120只眼),随机分为4组,分别植入4种不同类型非球面IOL [四襻亲水丙烯酸酯IOL (AO) 31只眼,一片式平板丙烯酸酯IOL (36A) 30只眼,一片式双襻丙烯酸酯IOL (IQ) 29只眼,三片式双襻硅胶混合物IOL (KS-AiN) 30只眼],测量各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IOL在囊袋内的偏心量和倾斜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周内,4组IOL平均偏心量由小到大依次为AO、36A、IQ、KS-AiN,平均倾斜度由小到大依次为36A、AO、IQ、KS-A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各组IOL的平均偏心量、平均倾斜度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随时间推移各组IOL的平均偏心量、平均倾斜度均呈递增趋势。结论多襻支撑IOL眼内稳定性优于双襻支撑,一片式优于三片式,丙烯酸酯材料优于硅凝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人工晶状体 偏心量 倾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ri.Smart 36A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岑洁 华佩炎 盛耀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Acri.Smart36A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对人工晶状体眼视觉质量和波前像差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4例30眼,随机分为2组,植入非球面设计的Acri.Smart36A人工晶状体(Acri.Smart36A组)15眼和植入球面设计的Acri.Smart46S人工... 目的探讨Acri.Smart36A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对人工晶状体眼视觉质量和波前像差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4例30眼,随机分为2组,植入非球面设计的Acri.Smart36A人工晶状体(Acri.Smart36A组)15眼和植入球面设计的Acri.Smart46S人工晶状体15眼(Acri.Smart46S组),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眩光和无眩光条件下,6.3°、4.0°、2.5°、1.6°、1.0°空间频率下)、像差(尤其眼内球差)的差异。结果术后3个月,Acri.Smart36A组最佳矫正视力为0.87±0.16,Acri.Smart46S组为0.85±0.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cri.Smart36A组患者对比敏感度除眩光条件下1.0°及无眩光条件下1.6°空间频率之外其余各空间频率均较Acri.Smart46S组好(均为P<0.05)。术后Acri.Smart36A组总球差为(-0.060±0.355)μm,眼内球差为(-0.283±0.177)μm;Acri.Smart46S组总球差为(0.145±0.137)μm,眼内球差为(0.072±0.159)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相较球面人工晶状体,Acri.Smart36A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能减少眼内球差,提高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提高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人工晶状体 对比敏感度 波前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和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视功能及生存质量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郭别川 柯敏 +1 位作者 田朕 韩芳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52-1054,共3页
目的比较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和单焦点非球面IOL对单纯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研究,共纳入72例(144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均行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其中20例植入折... 目的比较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和单焦点非球面IOL对单纯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研究,共纳入72例(144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均行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其中20例植入折叠式多焦点IOL(多焦点IOL组),52例植入折叠式单焦点非球面IOL(单焦点IOL组),问卷调查并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视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术后两组患者总体视功能及生存质量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较术前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活动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心理健康方面,单焦点非球面IOL植入后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焦点IOL的术后脱镜率明显高于单焦点非球面IOL(P<0.05);而在术后视功能、生存质量的其他具体方面(与视力有关的日常活动限制、周边视野、感觉适应、立体觉和自理能力),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单焦点IOL和多焦点IOL在改变视功能和生存质量方面总体效果相同,但多焦点IOL在患者脱镜方面有明显优势,而单焦晶状体在价格上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生存质量 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个体化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武哲明 陈韵 林振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评价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个体化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8例(6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根据角膜球差植入人工晶状体的试验组36例(36眼),对照组32例(32眼),比较术后3个月两氉组患... 目的评价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个体化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8例(6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根据角膜球差植入人工晶状体的试验组36例(36眼),对照组32例(32眼),比较术后3个月两氉组患者的视力、对比敏感度和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术后3个月,2组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在暗光状态下试验组在5个空间频率下对比敏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暗眩光条件下试验组在12.0 c·d-1、18.0 c·d-1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1.14±0.16、0.68±0.23)高于对照组(0.85±0.13、0.54±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明光及明眩光下两组对比敏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不良视觉症状试验组少于对照组,满意度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根据角膜球差个体化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可以提高对比敏感度,改善视觉质量,为白内障个体化屈光手术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球面人工晶状体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金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6期454-456,共3页
目的比较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患者早期的视觉质量。方法43例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左右眼分别植入球面(Alcon SN60AT)和非球面(Alcon SN60WF)IOL,按照植入IOL的差异分为球面组和非球... 目的比较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患者早期的视觉质量。方法43例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左右眼分别植入球面(Alcon SN60AT)和非球面(Alcon SN60WF)IOL,按照植入IOL的差异分为球面组和非球面组。术后3个月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IOL位置、高阶像差等指标,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球面与非球面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65±0.12、0.69±0.09;0.89±0.07、0.95±0.12。2组间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和屈光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术中或术后发生并发症;瞳孔直径6mm时,非球面组术眼的4阶球差明显低于球面组,3阶和5阶像差在2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低对比度条件下18例患者认为非球面IOL眼比球面IOL眼视物清晰。结论非球面IOL与球面IOL均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客观视力,但非球面IOL可以减少术眼的高阶像差尤其是球差,从而提高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球面人工晶状体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万灵 吴峥峥 王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3-765,共3页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植入新型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Tecnis AMO00及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状体Tecn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根据植入的晶状体不同分为2组:多焦点组46例62眼,植入Tecnis AMO00新型衍射型非球...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植入新型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Tecnis AMO00及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状体Tecn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根据植入的晶状体不同分为2组:多焦点组46例62眼,植入Tecnis AMO00新型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单焦点组42例68眼,植入Tecnis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1个月和3个月随访,观察术后裸眼远视力、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及中间距离视力,术后3个月进行角膜内皮计数及角膜地形图检查,问卷调查了解视觉症状和视觉满意度。结果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间患者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和最佳矫正近视力均无显著差异。术后1个月及3个月多焦点组裸眼近视力分别为0.65±0.27和0.68±0.28,中间距离视力分别为0.64±0.22和0.67±0.25,相比单焦点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裸眼近视力(分别为0.28±0.26和0.30±0.25)和中间距离视力(分别为0.27±0.25和0.29±0.27),具有明显优越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散光状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前、术后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两组之间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焦点组脱镜率(96.77%)明显高于单焦点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焦点组4例患者诉轻度光晕、眩光,但在可以忍受范围内。结论新型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Tecnis AMO00能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有效降低患者对老视镜的依赖,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球面单焦点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像差及散射光对非球面IOL眼视网膜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瑶 马忠旭 +1 位作者 高原 孙龙格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4-259,共6页
背景高阶像差和散射光可能会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非球面IOL植入眼视网膜成像质量造成影响,但目前采用客观方法评估其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客观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非球面IOL植入术后的高阶像差及散射光对视网膜成像质量的... 背景高阶像差和散射光可能会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非球面IOL植入眼视网膜成像质量造成影响,但目前采用客观方法评估其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客观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非球面IOL植入术后的高阶像差及散射光对视网膜成像质量的影响,并探讨改善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收集天津市眼科医院2014年2—8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非球面IOL植入术3个月的患者53例67眼,利用i-Trace波前像差仪测量术后3个月患者4mm瞳孔下的全眼、角膜及晶状体的总像差、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等主要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RMS),分析全眼像差与角膜像差、晶状体像差的相关性。用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Ⅱ测量非球面IOL植入眼4mm瞳孔下的客观散射指数(OSI)及客观视网膜成像质量指标,包括调制解调函数截止频率(MTFcutoff)、斯特尔比值(SR)及100%、20%、9%对比度下的OQAS值,分析客观视网膜成像质量指标与全眼像差、角膜像差、晶状体像差及OSI的相关性;并分析OSI与全眼像差、角膜像差及晶状体像差的相关性。结果全眼像差与角膜像差、晶状体像差均呈正相关(r=0.255~0.586,均P〈O.05;r=0.582—0.907,均P〈0.01),全眼像差与晶状体像差的相关性更强。客观视网膜成像质量指标与全眼的总像差、总高阶像差及各主要高阶像差均呈负相关(r=-0.247—-0.675,均P〈0.05);客观视网膜成像质量指标与角膜、晶状体的总像差、总高阶像差及部分主要高阶像差呈负相关(r=-0.245—-0.497,均P〈0.05;r=-0.246—-0.513,均P〈0.05)。客观视网膜成像质量指标与OSI均呈负相关(r=-0.620—-0.781,均P〈0.01);OSI与全眼、角膜及晶状体的总像差、总高阶像差及部分主要高阶像差均呈正相关(r=0.396—0.727,均P〈O.01;r=0.320—0.522,均P〈0.05;r=0.319—0.598,均P〈0.01)。结论非球面IOL植入眼的高阶像差及散射光可能是术眼客观视网膜成像质量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晶状体高阶像差对全眼高阶像差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球面人工晶状体 像差 散射光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球面像差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文洁 刘杰为 +4 位作者 王琪 王晶晶 贾志杰 王兵 李筱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6-341,共6页
目的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球差的分布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山西省眼科医院就诊的40岁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319例1319眼术前角膜球面像差进行测量,分析年龄相关性白内... 目的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球差的分布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山西省眼科医院就诊的40岁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319例1319眼术前角膜球面像差进行测量,分析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球面像差分布。所有患眼均采用Pentacam HR眼前节分析仪测量平均角膜曲率(Km)值、平均角膜后表面曲率(Km)值、角膜散光值、角膜后表面散光值和角膜厚度;采用Zernike分析计算以角膜顶点为中心6 mm直径范围内的角膜球面像差值;计算角膜球面像差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各眼球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不同类型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矫正角膜球差的比率。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68.00±11.12)岁,平均角膜球面像差值为(0.34±0.17)μm,波动范围为-0.38~0.99μm。其中角膜球面像差<0μm者22眼,占1.67%;角膜球面像差为0~0.4μm者842眼,占63.84%;角膜球面像差>0.4μm者455眼,占34.50%。角膜球面像差与患者年龄呈弱正相关(r=0.398,P<0.001);与受检眼角膜Km值、角膜后表面Km值、角膜厚度均呈极弱相关(r=0.129,P<0.001;r=0.240,P<0.001;r=-0.068,P<0.05);与角膜散光或角膜后表面散光之间尚不能认为有相关性(r=-0.025,P=0.365;r=-0.008,P=0.771)。年龄可能影响角膜球面像差。以残余球面像差(0.10±0.05)μm为目标采用不同类型非球面人工晶状体(0、-0.20和-0.27μm)可矫正710眼,占53.83%。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平均角膜球面像差较既往报道值(+0.27μm)偏大。术前应根据患者个性化的角膜球面像差选择适合的非球面I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测量/眼 角膜球面像差 白内障 球面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面散光型与非球面散光型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侯培莉 王春红 +1 位作者 兰文 黄振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比较球面散光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与非球面散光型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 52例(55眼)白内障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1例(23眼)植入非球面散光型IOL(AcrySof IQ Toric IOL,SN6AT),对照组31例(32眼)植入... 目的比较球面散光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与非球面散光型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 52例(55眼)白内障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1例(23眼)植入非球面散光型IOL(AcrySof IQ Toric IOL,SN6AT),对照组31例(32眼)植入球面散光型IOL(AcrySof Toric IOL,SN60TT),术后检测两组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等。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前角膜散光分别为(2.236±1.249)D、(2.393±1.320)D,术后3个月残余散光分别为(0.394±0.242)D、(0.537±0.286)D;两组术前与术后散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术前及术后散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在夜间有无眩光条件下的对比敏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在瞳孔直径6 mm时试验组的四阶球差及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IOL轴位移动度分别为(3.38±1.91)°、(3.39±1.91)°、(4.24±2.08)°,对照组分别为(3.57±1.80)°、(3.86±2.20)°、(4.94±1.8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非球面散光型IOL可以有效地矫正散光,具有较好的旋转稳定性,同时可以减少球面像差,提高对比敏感度,改善术后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散光型人工晶状体 球面散光型人工晶状体 对比敏感度 波前像差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Q值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欢欢 赵长霖 +1 位作者 薛春燕 黄振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1-683,共3页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Q值的分布情况和影响Q值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眼科住院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68例(589眼),其中男221例(275眼)、女247例(314眼);年龄40~92岁。按年龄将患...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Q值的分布情况和影响Q值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眼科住院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68例(589眼),其中男221例(275眼)、女247例(314眼);年龄40~92岁。按年龄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59岁、B组〉59~≤69岁、C组〉69~≤79岁、D组〉79岁)。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检查角膜Q值、角膜曲率及角膜曲率半径。结果 468例(589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Q值为-0.08±0.01,男性和女性角膜Q值(-0.06±0.31、-0.11±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9),角膜Q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0.026,P=0.000)、与角膜曲率(43.82±0.07)D呈负相关(r=-0.032,P=0.000)、与角膜曲率半径(7.63±0.01)mm呈微弱正相关(r=0.008,P=0.031)。A组与B组角膜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6),A组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7),B组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7),C组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结论 角膜前表面的Q值有很大的个体化差异,与年龄、角膜曲率、角膜曲率半径等均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角膜Q值 球面人工晶状体 角膜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