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球磨制备石英砂粉体球磨介质的磨损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宋杰光 王瑞花 +6 位作者 李世斌 赵飞 游庆辉 盛利成 李升燕 黎强 刘荣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6-69,共4页
球磨作为一种介质运动式粉碎工艺,广泛应用于冶金选矿、陶瓷、化工、建材等大型工业部门,在众多成本中球磨介质磨耗占据较大比例。本文采用重量法通过调整球磨参数得出球磨介质的磨耗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延长,介质质量不断减小... 球磨作为一种介质运动式粉碎工艺,广泛应用于冶金选矿、陶瓷、化工、建材等大型工业部门,在众多成本中球磨介质磨耗占据较大比例。本文采用重量法通过调整球磨参数得出球磨介质的磨耗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延长,介质质量不断减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球磨转速增加,球磨介质磨损加越快;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料球比增加,球磨介质磨损减慢;随着大小球比值增加,球磨介质磨损总量在减小,但磨损速度基本不变。当球料比为1∶0.3,大小球质量比为1∶0.5,转速为110 r/min,工业球磨石英砂粉体球磨介质的磨损预测:石英砂原矿球磨到粒径为11.25μm,球磨介质磨耗与石英砂粉体产量的磨耗约为3.17 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砂粉体 球磨参数 磨耗 球磨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介质对铜铝尖晶石缓释催化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雅杰 覃发玠 +1 位作者 侯晓宁 高志贤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5-672,共8页
以拟薄水铝石和超细氢氧化铜为原料,选择Cu/Al物质的量比为1∶3,考察了不同机械球磨介质对固相法制备CuAl尖晶石缓释催化剂的影响。通过XRD、BET和H2-TPR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以拟薄水铝石和超细氢氧化铜为原料,选择Cu/Al物质的量比为1∶3,考察了不同机械球磨介质对固相法制备CuAl尖晶石缓释催化剂的影响。通过XRD、BET和H2-TPR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u-Al尖晶石固溶体可通过干式或湿式机械球磨法合成,然而,通过湿式球磨法能使较多Cu^(2+)进入尖晶石晶体结构。合成的富含Al的尖晶石固溶体在晶粒尺寸上差异不大,但它们的比表面积、孔隙体积和还原性能却明显不同。与干磨法相比,湿磨法有利于促进固相反应,通过湿式球磨法合成的催化剂只有尖晶石晶相,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大的孔隙体积。通过湿法研磨得到的Cu-Al尖晶石催化剂样品在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中表现出更好的催化性能,用乙醇(95%)作为球磨介质制备的CuHAl-Ac-950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铝尖晶石 缓释催化剂 甲醇水蒸气重整 球磨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七面体球磨介质的球磨效率及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钟志强 郑海华 +1 位作者 欧阳水林 陈瀚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3期60-64,共5页
采用湿磨法制备WC-10%Co混合料过程中分别使用自行设计的七面体球磨介质和传统球形球磨介质进行对比,研究其球磨效率和球磨方式,并通过烧结后合金的性能来分析不同的球磨介质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球形球磨介质相比七面... 采用湿磨法制备WC-10%Co混合料过程中分别使用自行设计的七面体球磨介质和传统球形球磨介质进行对比,研究其球磨效率和球磨方式,并通过烧结后合金的性能来分析不同的球磨介质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球形球磨介质相比七面体球磨介质能提高球磨效率;七面体球磨介质的球磨方式更容易给粉末带来活性,导致混合料放置过程中增氧趋势增大,使得钴磁偏低,增加0.2%石蜡便可阻止粉末的氧化;七面体球磨介质适合制备原材料费氏粒度大于5.0μm的混合料,球形球磨介质适合制备原材料费氏粒度为0.8-5.0μm的混合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 七面体球磨介质 球磨效率 硬质合金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工艺和复合掺杂对(Zr,Sn)TiO_4微波介质陶瓷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曹良足 胡健 曹达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31,共4页
为了提高(Zr,Sn)TiO4(简称ZST)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研究了球磨介质和复合掺杂1 wt%ZnO与0~0.8 wt%WO3对ZST陶瓷性能的影响。选择玛瑙球和氧化锆球作球磨介质,采用固相法制备粉料,用闭腔法测试陶瓷样品的Q·f值和频率温度系数()。研... 为了提高(Zr,Sn)TiO4(简称ZST)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研究了球磨介质和复合掺杂1 wt%ZnO与0~0.8 wt%WO3对ZST陶瓷性能的影响。选择玛瑙球和氧化锆球作球磨介质,采用固相法制备粉料,用闭腔法测试陶瓷样品的Q·f值和频率温度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陶瓷罐配玛瑙球时,玛瑙球磨损明显,降低ZST陶瓷的Q·f值;聚氨酯罐分别配玛瑙球和氧化锆球时,掺杂等量WO3的ZST陶瓷样品的Q·f值有差别,前者明显小于后者;ZST陶瓷的Q·f值随WO3添加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从正值变化到负值。当掺杂0.8 wt%WO3,采用氧化锆球球磨时间6 h,1330℃×2 h烧结的陶瓷具有良好的微波介电性能:=38.3,Q·f=45300 GHz,=-2.2 p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介质 (Zr Sn)TiO4陶瓷 复合掺杂 微波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介质振动球磨法制备片状锌粉 被引量:4
5
作者 高飞 赵麦群 +1 位作者 郭敬 张金凤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64-967,共4页
以电解锌粉(锌含量约93%)为原料,蒸馏水为研磨介质,采用高能振动球磨法研究片状锌粉制备,并通过添加缓蚀剂,考察缓蚀剂种类及其复配对制备片状锌粉过程中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添加苯并三唑(BTA)、聚乙二醇400(PEG-400)、Na2SiO3均可延... 以电解锌粉(锌含量约93%)为原料,蒸馏水为研磨介质,采用高能振动球磨法研究片状锌粉制备,并通过添加缓蚀剂,考察缓蚀剂种类及其复配对制备片状锌粉过程中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添加苯并三唑(BTA)、聚乙二醇400(PEG-400)、Na2SiO3均可延缓锌粉在球磨过程中的腐蚀。其中BTA(或PEG-400)与Na2SiO3复配的缓蚀效果要优于单一组分缓蚀剂。最佳缓蚀剂组分为0.5%BTA与0.15%Na2SiO3复配。球磨过程中片状锌粉有少量消耗,粒度逐渐减小,球磨1h后片状锌粉活性锌含量和平均粒径可达到达克罗涂层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球磨 片状锌粉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在超细硬质合金球磨工艺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明 谌启明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9-52,共4页
针对高能球磨法制备超细硬质合金混合料的新技术,简述了在球磨介质中添加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及作用机理,总结了表面活性剂在硬质合金球磨工艺中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超细硬质合金 高能球磨 球磨介质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粉料的球磨工艺对Ti/HA生物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芳 周科朝 刘咏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6-119,共4页
采用不同球磨介质对Ti+30%HA配比的粉料进行高能球磨,随后于1000℃氩气气氛中热压,研究了球磨工艺对Ti/HA生物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的致密度略有下降,硬度上升。热压后,Ti基体形成连通的网络,HA弥... 采用不同球磨介质对Ti+30%HA配比的粉料进行高能球磨,随后于1000℃氩气气氛中热压,研究了球磨工艺对Ti/HA生物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的致密度略有下降,硬度上升。热压后,Ti基体形成连通的网络,HA弥散分布其中。干磨工艺条件下,球磨时间越长,显微组织越细;湿磨工艺条件下,较短的球磨时间,即可达到较好的细化弥散效果。因此,采用高能球磨,可使Ti/HA生物复合材料在较低的温度下致密化,同时,湿磨介质的存在,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得到力学性能和生物活性都较好的Ti/HA生物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性能 球磨工艺 粉料 生物复合材料 原始 球磨时间 高能球磨 工艺条件 球磨介质 弥散分布 显微组织 生物活性 力学性能 HA Ti 致密度 致密化 热压 气氛 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机钢球球径制度对磨碎速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崔瑞 刘昕 +2 位作者 张义闹 明廷流 张嘉雯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3,48,共6页
利用实验室Φ240×90锥形球磨机对-1.7+1.18 mm石灰石进行了批次磨矿试验,基于破碎速率函数与破碎分布函数的总体平衡模型讨论了钢球球径制度对磨矿速率的影响。单一球径钢球试验结果表明,大直径钢球对粗级别的磨碎速率相对较高,但... 利用实验室Φ240×90锥形球磨机对-1.7+1.18 mm石灰石进行了批次磨矿试验,基于破碎速率函数与破碎分布函数的总体平衡模型讨论了钢球球径制度对磨矿速率的影响。单一球径钢球试验结果表明,大直径钢球对粗级别的磨碎速率相对较高,但对细粒级的磨碎速率衰减很快;小直径钢球对粗级别的磨碎速率较低,但对细粒级有较高的磨碎速率。采用两种球径配合的钢球制度,并以破碎分布函数作为钢球球径级配方案的依据,可综合单一球径钢球制度的优点,既保证粗粒矿石有较高的磨碎速率,又能保持对细粒级的磨碎速率衰减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 球磨介质 钢球球径 破碎速率函数 破碎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铁污染搅拌球磨法制备高纯超细硅微粉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蒋述兴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6-89,共4页
用钇稳定氧化锆球为研磨介质,在研磨桶内壁和搅拌器都衬以聚氨酯的搅拌磨设备中粉磨制备高纯超细硅微粉。研究了硅微粉特征参数D50随搅拌粉磨时间的变化规律,考察了钇稳定氧化锆球对硅微粉的污染程度,分析和探讨了1μm以下超细硅微粉的... 用钇稳定氧化锆球为研磨介质,在研磨桶内壁和搅拌器都衬以聚氨酯的搅拌磨设备中粉磨制备高纯超细硅微粉。研究了硅微粉特征参数D50随搅拌粉磨时间的变化规律,考察了钇稳定氧化锆球对硅微粉的污染程度,分析和探讨了1μm以下超细硅微粉的化学成分和形貌特征。实验证明,搅拌磨细磨石英砂可获得1μm以下的高纯超细硅微粉,但难以获得球形硅微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粉 搅拌球磨 球磨介质 氧化锆球 无铁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化处理玉米淀粉对糊化温度及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汪雪雁 张钦发 张艳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14,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研磨介质条件下研磨所得玉米淀粉糊化温度和峰值粘度的变化。方法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微细化处理,分别以无介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等为研磨介质对淀粉进行研磨,用淀粉粘度测定仪测定研磨所得淀粉的糊化温...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研磨介质条件下研磨所得玉米淀粉糊化温度和峰值粘度的变化。方法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微细化处理,分别以无介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等为研磨介质对淀粉进行研磨,用淀粉粘度测定仪测定研磨所得淀粉的糊化温度及峰值粘度。结果研磨所得玉米淀粉糊化温度和峰值粘度均随研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研磨介质对玉米淀粉糊化温度的影响为蒸馏水>无水乙醇>未添加介质;研磨介质对玉米淀粉峰值粘度的影响为蒸馏水>无水乙醇>未添加介质。结论球磨能够降低玉米淀粉的糊化温度和峰值粘度,研磨介质为蒸馏水时淀粉性质变化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 玉米淀粉 球磨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B2-SiC-HfC陶瓷相组成与相成分定量分析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冬力 邢娟娟 +3 位作者 郑强 顾辉 倪德伟 张国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05-1109,共5页
以两种不同WC含量、不同球磨介质的无压烧结HfB2-SiC-HfC超高温陶瓷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两套集成式相组成和相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发现基于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的HfB2、SiC和HfC相组成和固溶度测量结果相互符合,都适用于复相陶瓷的综合... 以两种不同WC含量、不同球磨介质的无压烧结HfB2-SiC-HfC超高温陶瓷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两套集成式相组成和相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发现基于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的HfB2、SiC和HfC相组成和固溶度测量结果相互符合,都适用于复相陶瓷的综合性定量分析。基于扫描电镜的分析还进一步发现和测量出痕量WB相的含量;XRD-K值法被成功应用于测量固溶度低的相组成。两个对比样品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烧结助剂含量和球磨介质的改变都不影响W在HfB2和HfC相中的固溶度,支持了反应致密过程中液相起关键作用的观点;SiC球磨会造成W的损失,因此Si3N4是更合适的球磨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陶瓷 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 相组成–相成分定量 球磨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钒钛掺杂的高铬磨球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武鑫龙 王涛 +4 位作者 凌清峰 张可 万新 秦跃林 张明远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7-139,144,共4页
通过添加钒钛取代磨球中的铬元素,考察了钒钛含量变化对磨球硬度、冲击韧性、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V、Ti可替代部分Cr元素,当V、Ti加入量为0.5%、0.2%时,含钒钛高铬磨球的综合性能最佳,与常规高铬磨球相比,其冲击韧性提高13.3%、耐... 通过添加钒钛取代磨球中的铬元素,考察了钒钛含量变化对磨球硬度、冲击韧性、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V、Ti可替代部分Cr元素,当V、Ti加入量为0.5%、0.2%时,含钒钛高铬磨球的综合性能最佳,与常规高铬磨球相比,其冲击韧性提高13.3%、耐磨性提高36.4%,且硬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介质 钒钛 高铬磨球 硬度 耐磨性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