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球棒分子模型”材料的改进
- 1
-
-
作者
张季冬
-
机构
山东聊城教育学院化学系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2-12,共1页
-
文摘
“球棒分子模型”材料的改进山东聊城教育学院化学系(252000)张季冬我国市售的凯库勒球棒模型是由缺乏韧性的硬塑料球和缺乏弹性的铁棒组成.使用该模型进行脂环烃的教学时表现出其不足之处:不易组成小环、不能形象地显示小环中的“香蕉键”、不能灵活地进行环状...
-
关键词
分子模型
球棒模型
环状化合物
香蕉键
教育学院
直观性
山东聊城
无张力环
张力学说
硬塑料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基于CT扫描的煤中孔裂隙精细表征
被引量:32
- 2
-
-
作者
宋党育
何凯凯
吉小峰
李云波
赵豪田
-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49,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甲烷在煤微晶单元中的赋存与释放特性研究"(编号:41172141)
山西省基础研究项目"煤基质中孔隙/裂隙对煤层气开采的影响与控制机理"(编号:2016012001)
-
文摘
为了深入探究煤层气赋存和运移的机理,需要对煤中孔裂隙进行定性分析和精细定量表征。为此,以沁水盆地南部五阳矿3号煤层的原煤为研究对象,应用X射线对原煤煤心进行360°全角度步进式扫描,借助CT分析构建出其三维数字化可视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DTM灰度阈值分割法求出孔裂隙的灰度阈值分割点,识别煤中孔裂隙,并与扫描电镜观测到的结果进行对比;采用Avizo软件建立孔裂隙系统的球棒模型,实现了对孔裂隙的定量表征,并与压汞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DTM灰度阈值分割法可以准确识别煤中孔裂隙,并且与扫描电镜图像中同一裂隙的形态和发育尺度基本一致;(2)利用CT扫描可以准确识别直径19.20 mm、高度10.59 mm样品中孔径大于12.40μm的孔裂隙,展现孔裂隙在三维空间的分布情况;(3)压汞实验结果与CT扫描结果仅在以非连通孔隙为主的20~40μm孔径段存在差异,而在40μm以上孔径段二者的孔裂隙体积变化趋势则一致,其中CT扫描的分析结果更为可靠。
-
关键词
煤岩
孔裂隙
CT扫描
阈值分割
三维重构
孔隙度
球棒模型
孔隙分布特征
-
Keywords
Coal
Pore and fracture
CT scan
Threshold segmentation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Porosity
Ball-and-stick mode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res
-
分类号
TD712.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