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秃杉球果形态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庆华 刘永刚 +8 位作者 沈立新 陈强 刘云彩 毕波 段成波 周筑 苏俊武 赵永红 赵黎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52,共6页
通过在秃杉分布的8个种源区分株采样,对其球果的形态变异及形态性状之间、形态性状与种子质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秃杉分布区球果的长度、宽度、长宽比为连续分布的数量性状,其值呈正态分布,它们的平均值分别为15.28... 通过在秃杉分布的8个种源区分株采样,对其球果的形态变异及形态性状之间、形态性状与种子质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秃杉分布区球果的长度、宽度、长宽比为连续分布的数量性状,其值呈正态分布,它们的平均值分别为15.28±0.09(mm)、6.31±0.03(mm)、2.44±0.01;变异系数(CV%)分别为22.84%、17.90%、19.40%。昌宁、凤庆、临沧、贡山、福贡、龙陵、盈江、梁河等8个种源球果总体变异幅度为果长>长宽比>果宽;种源间、单株间球果形态特征有显著差异(P<0.01)。秃杉种子千粒重、场圃发芽率在单株间存差异,他们的平均值分别为1.265 0±0.096 3(g)、11.25±2.60(%),变异系数(CV%)分别为27.34%、83.0%。秃杉单株果长和果宽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649**),随着果长的增大果宽也随之增大;单株果长与种子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R=-0.323*),与种子场圃发芽率相关性不显著;单株果宽与种子千粒重、种子场圃发芽率相关性不显著;单株种子千粒重与种子场圃发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3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球果形态 种子 性状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代杉木种子园不同无性系结实及种子差异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仕昌 李魁鹏 +4 位作者 黄开勇 戴俊 董利军 谭文婧 梁机 《广西林业科学》 2019年第1期27-33,共7页
为了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的种实特性,对融水贝江河林场1.5代杉木种子园27个杉木无性系球果产量、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等11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7个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7个... 为了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的种实特性,对融水贝江河林场1.5代杉木种子园27个杉木无性系球果产量、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等11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7个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7个杉木无性系球果产量达到了显著差异,球果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达到了极显著差异,27个无性系球果产量、球果特征以及种子性状之间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球果产量(77.74%),其次是果体积(50.31%)、发芽势(40.41%)、单果重(37.54),发芽率(35.80%)、优良度(26.75%)。不同无性系的球果纵径、球果横径、单果重、果体积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发芽率与发芽势、优良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涩粒率呈显著负相关;发芽势与优良度极呈显著正相关,与涩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球果产量与球果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相关性不显著。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初步筛选出8个球果产量和种实性状兼优的无性系,可作为高世代种子园的备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球果产量 球果形态 种子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