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逆行球拍状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狭长组织缺损20例
1
作者 田举 冯国友 +1 位作者 罗志军 王和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903-3905,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逆行球拍状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狭长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对清创后需行皮瓣修复的狭长创面,设计改良逆行球拍状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20例狭长创面设计改良逆行球拍状皮神经营养血... 目的:观察改良逆行球拍状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狭长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对清创后需行皮瓣修复的狭长创面,设计改良逆行球拍状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20例狭长创面设计改良逆行球拍状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中均可顺利找到神经及静脉等解剖标志,操作简单,术后皮瓣成活良好。结论:改良球拍状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狭长创面易于操作,减少了皮瓣的旋转角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球拍状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与设计应用
2
作者 吴富章 张鹏礼 +3 位作者 章振华 何永兵 郭涛 孙和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6-410,418,共6页
目的解剖观察并设计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形态学依据。方法解剖成人国人腰臀区标本,观测第4腰动脉后支、臀上皮神经及分支走行、分布区域,在深筋膜穿出点的位置;测量第4腰动脉的后支外径,及... 目的解剖观察并设计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形态学依据。方法解剖成人国人腰臀区标本,观测第4腰动脉后支、臀上皮神经及分支走行、分布区域,在深筋膜穿出点的位置;测量第4腰动脉的后支外径,及臀上皮神经前支的粗壮中间支的长度等数据;在应用解剖学基础上,设计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并应用于修复骶尾部巨大创面12例。结果第4腰动脉后支穿出深筋膜处外径:(1.16±0.43)mm,30侧中19侧为单干,占63.3%。11例穿出深筋膜前分为2~3支后再穿出深筋膜,占27.7%。臀上皮神经前支的粗壮中间支长度(147.82±16.37)mm。皮瓣可切取范围:上界在旋转点上方2~4 cm,内侧达后正中线,外侧至腋后线,下界至臀中部。皮瓣切取面积17.4cm×12.5cm~25.4cm×18.3cm,皮瓣长宽比:(3~5):1。设计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创面12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该皮瓣血供主要来自第4腰动脉后支,臀上皮神经及分支支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此皮瓣设计容易,解剖恒定、清晰,覆盖面积大,手术操作简便,是修复骶尾部巨大创面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上神经营养血管 第4腰动脉 解剖观察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前臂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芮永军 徐建光 顾玉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通过对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及其与皮肤血供关系,与前臂主要浅表静脉关系的显微解剖学研究,为以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设计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新鲜成人上肢标本22侧,从肱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后,对前臂皮神经及营... 目的:通过对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及其与皮肤血供关系,与前臂主要浅表静脉关系的显微解剖学研究,为以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设计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新鲜成人上肢标本22侧,从肱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后,对前臂皮神经及营养血管来源、走行、分支、外径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结果:皮神经都有营养血管伴行,此营养血管来源于前臂知名血管的肌间隙、肌肉穿支或直接皮支;前臂皮神经的营养血管既营养神经,同时也沿途发出许多细小的分支营养皮肤;营养神经的穿支或皮支血管在穿出深筋膜部位经统计处理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以前臂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血供可靠,静脉回流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营养血管 前臂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陈中 林平 +3 位作者 曹杨 张春 吴恙 邢进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9-179,共1页
关键词 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黄继锋 刘曦明 +3 位作者 王华松 黄卫兵 汪国栋 黄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986-3986,共1页
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因各种原因造成缺损后,常出现骨、肌腱及钢板外露,处理较为棘手。笔者自2002年2月至2007年7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逆行岛修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足踝部肤缺损 临床研究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小腿下段 钢板外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13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崔永光 李超 +1 位作者 吴学建 任有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04-804,共1页
关键词 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 修复 下肢软组织缺损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周新华 阮红波 +2 位作者 陈安民 陈钢 梁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0-121,124,共3页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 根据创面大小, 在小腿后侧切取皮瓣, 逆行转移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18 例, 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 术后18例逆行皮瓣全部成...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 根据创面大小, 在小腿后侧切取皮瓣, 逆行转移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18 例, 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 术后18例逆行皮瓣全部成活, 切取的最大皮瓣为10 .5 cm×16 .5 cm。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切取简便, 成活率高, 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 养血 腓肠神经营养 血管 足部软组织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李洪潮 孟志斌 +2 位作者 王挺锐 纪志华 周健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神经血管 腓肠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伴行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早期修复足部电烧伤创面
9
作者 张礼廷 徐立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1142-1143,共2页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部电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 ,对 2 1例足部电烧伤创面进行修复与重建。结果 :2 1例中 19例皮瓣全部一期愈合 ,2例皮肤边缘部分坏死 ,经换药后治愈 ,经 6...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部电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 ,对 2 1例足部电烧伤创面进行修复与重建。结果 :2 1例中 19例皮瓣全部一期愈合 ,2例皮肤边缘部分坏死 ,经换药后治愈 ,经 6个月以上随访观察 ,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逆行岛 修复 足部 电烧伤 创面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庄莉 舒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2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并总结2001年1月至201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应用以腓肠神经及其滋养血管为蒂的小腿后侧岛状皮瓣修复的19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并总结2001年1月至201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应用以腓肠神经及其滋养血管为蒂的小腿后侧岛状皮瓣修复的19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的修复皮瓣均成活,术后足踝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精心周到的医疗和护理是促进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血管 修复 足踝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小敏 刘春兰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4期46-47,共2页
对14例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行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结果术后住院7~16d,平均12.0d。术后患者随访均达半年以上,14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饱满,富有弹性,耐磨损。提出术前访视,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加强术中护... 对14例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行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结果术后住院7~16d,平均12.0d。术后患者随访均达半年以上,14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饱满,富有弹性,耐磨损。提出术前访视,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加强术中护理,采取合理措施,防止血管痉挛,减少血栓形成机会,减少术后感染发生,可提高皮瓣的完全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 肤缺损 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腿内侧神经血管复合体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7
12
作者 唐茂林 钟桂午 +4 位作者 王国文 蒋穗斌 肖建中 曹朝辉 李素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为小腿内侧神经血管复合体岛状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5 4侧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大隐静脉及隐神经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 :小腿内侧浅筋膜层营养血管链由隐动脉、胫后动脉肌间隔皮支及... 目的 :为小腿内侧神经血管复合体岛状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5 4侧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大隐静脉及隐神经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 :小腿内侧浅筋膜层营养血管链由隐动脉、胫后动脉肌间隔皮支及内踝前动脉构成 ,沿大隐静脉及隐神经分布 ,三者密切相关 ,构成一复合体。血管链筋膜皮支分布达外侧 5 .2cm ,内侧 4.0cm。结论 :以小腿内侧神经血管复合体为蒂截取岛状皮瓣可用于膝周、足背及足跟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解剖 大隐静脉 神经 神经血管复合体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启旭 乔群 +5 位作者 陈宗基 严义坪 刘志飞 赵振河 王亚荣 殷凤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为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0侧成人下肢标本铅丹乳胶液动脉灌注,运用各种方法观察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的分支分布,分析以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形成感觉皮瓣的可行性。结果:股外侧皮神... 目的:为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0侧成人下肢标本铅丹乳胶液动脉灌注,运用各种方法观察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的分支分布,分析以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形成感觉皮瓣的可行性。结果:股外侧皮神经,股中间皮神经,股内侧皮神经解剖恒定,有内外两套血管系统,与皮下诸层次血管网互相沟通,构成股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学基础。结论: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可设计不同形式的岛状皮瓣对会阴部组织器官缺损进行感觉性修复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 神经营养血管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临床应用的改进 被引量:38
14
作者 宋一平 张发惠 +4 位作者 刘宏滨 雷会宁 童讯 张传开 刘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临床应用的改进的效果。方法: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血管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远端蒂皮瓣旋转点降至外踝尖上2cm,术中结扎远端蒂小隐静脉以及复合瓣设计,临床应用15例。伤因及伤情:车祸...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临床应用的改进的效果。方法: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血管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远端蒂皮瓣旋转点降至外踝尖上2cm,术中结扎远端蒂小隐静脉以及复合瓣设计,临床应用15例。伤因及伤情:车祸伤6例,砸伤6例,机器绞伤3例。创面有骨与肌腱外露或在足跟负重区,其中足背创面5例,足跟创面3例,前足背4例,胫前创面2例,小腿远段创面伴胫骨缺损1例。皮瓣修复方式:低旋转点远端蒂皮瓣13例,远端蒂腓骨皮瓣1例,远端蒂腓肠肌皮瓣1例。结果:临床15例皮瓣全部一期成活,2例皮瓣边缘皮肤坏死,最大占皮瓣总面积的1/10,脱痂后自行愈合。经1月至8月的随访,皮瓣质地良好,厚薄均匀,颜色一致,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与邻近肌、骨、皮营养血管同源,临床对严重的外伤造成的骨不连、骨缺损和大的死腔,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修复是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 神经营养血管 远端蒂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忠华 廖进民 +4 位作者 刘桂淑 张振伟 林冷 刘畅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为带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的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在 3 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 ,观测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及其与周围皮肤的供血情况。结果 :尺神经手背支的血供近侧端来自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 ,起始处外径为 ( 0 .9± 0 .3 ... 目的 :为带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的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在 3 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 ,观测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及其与周围皮肤的供血情况。结果 :尺神经手背支的血供近侧端来自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 ,起始处外径为 ( 0 .9± 0 .3 )mm ;远端为第 4或第 3掌背动脉。起始处外径分别为 ( 0 .6± 0 .2 )mm和 ( 0 .7± 0 .2 )mm。其神经支在神经束间和神经旁相互吻合成纵行血管网 ,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构成丰富的皮下筋膜血管网。结论 :以尺神经手背支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可形成手背尺侧筋膜皮瓣 ,可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神经营养血管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4
16
作者 余国荣 奚翠萍 +1 位作者 覃松 陈秀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为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4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 ,解剖观测了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吻合及外径 ;2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墨汁灌注 ,观测营养血管的... 目的 :为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4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 ,解剖观测了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吻合及外径 ;2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墨汁灌注 ,观测营养血管的墨染范围。结果 :上肢所有皮神经都有来源于知名血管的营养血管伴行 ,在神经旁形成纵向血管链 ,除营养神经外 ,发出众多皮支与深筋膜血管网、皮下血管网广泛吻合营养皮肤。结论 :以上肢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可设计顺行或逆行岛状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 神经 神经血供 神经营养血管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4
17
作者 黄群武 廖进民 +4 位作者 谢华 吕端远 魏建华 陈应佳 孔禄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提供带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在32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周围皮肤的血供情况。结果:腓浅神经(皮下段)近侧的血供为腓浅动脉深支的皮动脉、第1支肌间隔动脉,起始处外... 目的:提供带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在32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周围皮肤的血供情况。结果:腓浅神经(皮下段)近侧的血供为腓浅动脉深支的皮动脉、第1支肌间隔动脉,起始处外径分别为0.8mm、1.1mm;第1支肌间隔动脉穿出深筋膜前长为1.8cm。远侧则为腓动脉穿支之升支、降支的皮支和足背动脉皮支,起始处外径分别为0.9mm、0.7mm和0.8mm,穿出深筋膜前长分别为1.2cm、0.7cm和0.8cm。其神经支在神经干内或旁彼此吻合,构成纵向链式血管网,并借分支与皮肤、皮下及筋膜血管网沟通。结论:可设计带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浅神经 神经营养血管 筋膜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远端蒂筋膜皮下组织瓣修复足背缺损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世民 侯春林 廖进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 :报告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远端蒂筋膜皮下组织瓣的血管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 方法 :通过对 3 2侧固定的下肢标本和 4侧新鲜下肢标本的解剖学研究 ,观察腓浅神经的血供来源及其与小腿筋膜皮肤血供的相互关系。临床上设计带腓浅神... 目的 :报告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远端蒂筋膜皮下组织瓣的血管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 方法 :通过对 3 2侧固定的下肢标本和 4侧新鲜下肢标本的解剖学研究 ,观察腓浅神经的血供来源及其与小腿筋膜皮肤血供的相互关系。临床上设计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小腿前方筋膜皮下组织瓣 ,翻转修复 5例足背创伤缺损。 结果 :腓浅神经由腓浅动脉伴行。在小腿的下1/3段 ,腓浅动脉变细成交织的血管丛 ,并得到胫前动脉肌间隙穿支、腓动脉外踝上穿支和足背动脉回返支的加强 ,在小腿深筋膜表面和皮下组织中 ,形成丰富的深筋膜和皮神经链式吻合纵向血管丛。据此设计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远端蒂筋膜皮下组织瓣 ,翻转 180°修复足背创面 5例 ,组织瓣面积 ( 10~ 14 ) cm× ( 4~ 5 ) cm ,蒂宽 3~ 4 cm ,均完全成活。结论 :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的远端蒂筋膜皮下组织瓣 ,血供丰富 ,方法简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神经营养血管 腓浅神经 足背 小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背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24
19
作者 吴农欣 徐永清 +1 位作者 覃励明 朱跃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为足背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2侧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对足背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进行解剖,观察其起始、直径、走行、分支及分布情况。结果:足背外侧皮神经于外踝后方续于腓肠神经,起始处直径(2.... 目的:为足背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2侧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对足背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进行解剖,观察其起始、直径、走行、分支及分布情况。结果:足背外侧皮神经于外踝后方续于腓肠神经,起始处直径(2.65±0.57)mm,主干于外踝前下方(1.5±0.9)cm处发出分1~2条分支。足背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平均每侧4.8支,最为恒定的分支穿深筋膜时分别位于外踝后方平外踝最凸点,直径(0.75±0.16)mm;第5跖趾关节外侧近端(1.5±0.3)cm,直径(0.47±0.07)mm。结论:足背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可以用来修复足前端或足底外侧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外侧神经 神经营养血管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指指腹创面的解剖及临床 被引量:10
20
作者 徐小山 徐永清 +2 位作者 郭远发 邬江 李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报道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指腹皮肤缺损的解剖基础及方法。方法:根据尺神经手背支及其营养血管的解剖规律,设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指腹皮肤缺损。结果:患者7例,术后平均随访5~20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其中优3例,良3例... 目的:报道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指腹皮肤缺损的解剖基础及方法。方法:根据尺神经手背支及其营养血管的解剖规律,设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指腹皮肤缺损。结果:患者7例,术后平均随访5~20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其中优3例,良3例,可1例,疗效优良率86%。结论: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血运丰富,修复小指皮肤缺损,覆盖完全,容易成活,优良率高,手术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神经手背支 神经营养血管 手指 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