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形Sn-SnSb合金纳米粒子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尧 吴娇红 +3 位作者 王琪 黄令 李君涛 孙世刚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0-364,共5页
锂离子电池Sn负极材料有较高的比容量,但其容量随周期循环急剧衰减.若Sn与Sb形成SnSb合金可以改善其循环性能.本文采用有机液相还原方法制备了球形Sn-SnSb合金纳米粒子,其首周期循环充电容量1235.9 mAh·g-1,放电容量为785.9 mAh... 锂离子电池Sn负极材料有较高的比容量,但其容量随周期循环急剧衰减.若Sn与Sb形成SnSb合金可以改善其循环性能.本文采用有机液相还原方法制备了球形Sn-SnSb合金纳米粒子,其首周期循环充电容量1235.9 mAh·g-1,放电容量为785.9 mAh·g-1,经过50周的循环之后其放电容量保持在409.2 mAh·g-1,表现出较好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sn-snsb纳米粒子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单分散聚乙烯基倍半硅氧烷球形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陈连喜 李洁 +3 位作者 李曦 翟鹏程 张江涛 张中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60-1465,共6页
在水溶液中,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为前驱体,氨水(NH3.H2O)为催化剂,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下,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具有不同粒径、高度单分散的聚乙烯基倍半硅氧烷(PVSQ)球形纳米粒子.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N... 在水溶液中,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为前驱体,氨水(NH3.H2O)为催化剂,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下,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具有不同粒径、高度单分散的聚乙烯基倍半硅氧烷(PVSQ)球形纳米粒子.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NH3.H2O与表面活性剂SDBS的用量对PVSQ的粒径和粒径分布影响很大,而前驱体VTES的用量对PVSQ的粒径无明显影响.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热重(TG)分析对产物的形貌、粒径和粒径分布、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基倍半硅氧烷 球形纳米粒子 溶胶-凝胶法 单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磁性纳米粒子球形聚电解质刷的小角X光光散射表征
3
作者 余玄机 王伟华 +2 位作者 李莉 郭旭虹 周志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6,共5页
通过光乳液聚合法在聚苯乙烯球上接枝聚丙烯酸链形成球形聚电解质刷(SPB),以SPB为纳米反应器,通过共沉淀法原位制备了四氧化三铁磁纳米粒子(MNP),并多次负载增加体系中的磁含量。通过小角X光光散射表征手段,研究了SPB中负载MNP的含量和... 通过光乳液聚合法在聚苯乙烯球上接枝聚丙烯酸链形成球形聚电解质刷(SPB),以SPB为纳米反应器,通过共沉淀法原位制备了四氧化三铁磁纳米粒子(MNP),并多次负载增加体系中的磁含量。通过小角X光光散射表征手段,研究了SPB中负载MNP的含量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刷子层中,随着负载次数增加,MNP的含量增加,其浓度分布变得越来越不均匀,并且浓度分布由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浓度分布和空间阻力共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聚电解质刷 纳米粒子 小角X光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球形和树枝状纳米银的超声电化学制备 被引量:31
4
作者 廖学红 朱俊杰 +2 位作者 邱晓峰 赵小宁 陈洪渊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在配位剂EDTA存在下 ,用AgNO3溶液以超声电化学方法成功地制备出两种不同粒径的类球形和树枝状的纳米银 ,并用X射线衍射 (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对该纳米银进行表征 ;
关键词 球形 树枝状 纳米 超声电化学制备 表征 纳米粒子 可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微乳液法合成纳米钛酸钡球形颗粒 被引量:24
5
作者 宋方平 朱启安 +1 位作者 王树峰 陈万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5-358,共4页
O引言 BaTiO2陶瓷是一种具有高介电常数及优良的铁电、压电和绝缘性能的电子陶瓷材料。不仅是重要的电子陶瓷、PTC陶瓷原料,而且也是制备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的必要组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更注重材料颗粒的大小和形貌... O引言 BaTiO2陶瓷是一种具有高介电常数及优良的铁电、压电和绝缘性能的电子陶瓷材料。不仅是重要的电子陶瓷、PTC陶瓷原料,而且也是制备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的必要组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更注重材料颗粒的大小和形貌,当材料的粒径达到纳米级时,材料的性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另外,这种具有纳米尺度、球形颗粒的电子陶瓷材料,可能还具有一些新的物理作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BaTiO3粉体的制备方法有:固相煅烧法、化学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微乳液 球形粒子 钛酸钡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种法合成金溶胶过程中非球形粒子的抑制 被引量:7
6
作者 曹林有 朱涛 刘忠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羟胺晶种法制备金纳米粒子时会观察到少量的非球形粒子副产物.研究发现,反应试剂的比例以及试剂的加样顺序对非球形粒子的产生具有明显的影响.羟胺与金氯酸的摩尔比例(NH2OH:HAuCl4)较高时能够抑制非球形粒子的生成,较低时则生成较多的... 羟胺晶种法制备金纳米粒子时会观察到少量的非球形粒子副产物.研究发现,反应试剂的比例以及试剂的加样顺序对非球形粒子的产生具有明显的影响.羟胺与金氯酸的摩尔比例(NH2OH:HAuCl4)较高时能够抑制非球形粒子的生成,较低时则生成较多的非球形粒子.不同的加样顺序使得加样过程中NH2OH:HAuCl4不同,也可以导致产物中非球形粒子含量的差异.基于以上发现,采用较大的NH2OH用量以维持反应过程中的NH2OH:HAuCl4比例在10~30左右,并采用适当的加样顺序(先将晶种同NH2OH混合,再加HAuCl4),从14nm的晶种出发以逐步(step-by-step)的方式依次合成了平均粒径为26、57、81和130nm的金纳米粒子,产物中基本不含非球形粒子,粒径可控,并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RSD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羟胺晶种法 合成 球形粒子 反应条件 抑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3/TiO2复合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国军 胡傲 曾汉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80-82,共3页
首先制备出分散性能良好的Ti(OH):胶体溶液,然后将胶体溶液加入到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分散剂的纳米CaCO3水性悬浮液中;通过改变体系的温度、pH值等参数破坏Ti(OH)4胶体粒子的稳定性,导致Ti(OH)4胶体粒子沉积在纳米CaCO3表面从而... 首先制备出分散性能良好的Ti(OH):胶体溶液,然后将胶体溶液加入到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分散剂的纳米CaCO3水性悬浮液中;通过改变体系的温度、pH值等参数破坏Ti(OH)4胶体粒子的稳定性,导致Ti(OH)4胶体粒子沉积在纳米CaCO3表面从而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CaCO3/TiO2复合粒子,沉积过程中纳米CaCO3可起成核剂作用。所制备的纳米CaCO3/TiO2复合粒子以球形或近球形为主,粒度均一,且壳层TiO2粒子的尺寸为5~8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CO3 复合粒子 制备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TiO2粒子 胶体溶液 核-壳结构 分散性能 胶体粒子 粒子沉积 沉积过程 悬浮液 分散剂 稳定性 等参数 pH值 成核剂 球形 水性 壳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碳酸钙纳米粒子、其功能型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8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75,共1页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碳酸钙纳米粒子、其功能型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纳米碳酸钙粒子、烯基单体、偶联剂及含有非烯基官能团的烯基单体为原料,通过以水为介质的微乳液聚合制备高分子/碳酸钙纳米复合粒子和功能型高分子/碳酸钙纳...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碳酸钙纳米粒子、其功能型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纳米碳酸钙粒子、烯基单体、偶联剂及含有非烯基官能团的烯基单体为原料,通过以水为介质的微乳液聚合制备高分子/碳酸钙纳米复合粒子和功能型高分子/碳酸钙纳米复合粒子。前者具有以纳米碳酸钙为核、聚合物为壳、核壳间具有化学键接的球形粒子特征,粒径均一,且小于100nm;后者外表面还带有非烯基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粒子 纳米粒子 制备方法 高分子 功能型 纳米复合粒子 烯基单体 微乳液聚合 球形粒子 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合成纳米Fe_3O_4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宇翔 张莉苹 +1 位作者 邵建国 陈娅如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05-1209,共5页
采用溶剂热还原方法,以FeCl3.6H2O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双表面活性剂,在180℃条件下合成了粒径从72 nm到447 nm的纳米Fe3O4粒子,研究了NaAc.3H2O在体系中的作用,探讨了反应时间,铁源浓度和表面活性剂等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利用X射线粉... 采用溶剂热还原方法,以FeCl3.6H2O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双表面活性剂,在180℃条件下合成了粒径从72 nm到447 nm的纳米Fe3O4粒子,研究了NaAc.3H2O在体系中的作用,探讨了反应时间,铁源浓度和表面活性剂等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NaAc.3H2O在反应中起着引导产物生成和分散剂的作用,Fe3O4粒径受反应时间,铁源浓度和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合成的Fe3O4粒子显示出高的磁性能,在生物医药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Fe3O4 溶剂热合成 磁性能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酸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合成新方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小泉 刘焕彬 古国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26,共4页
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乙酸和醇在没有酸性催化剂的情况下发生酯化反应,酯化生成的水水解TEOS(硅酸乙酯)合成单分散酸性纳米二氧化硅,粒径从数十纳米到数百纳米。TEM研究表明,溶剂的极性影响二氧化硅的形态,只有在非极性溶剂中才可以得到球... 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乙酸和醇在没有酸性催化剂的情况下发生酯化反应,酯化生成的水水解TEOS(硅酸乙酯)合成单分散酸性纳米二氧化硅,粒径从数十纳米到数百纳米。TEM研究表明,溶剂的极性影响二氧化硅的形态,只有在非极性溶剂中才可以得到球形粒子,醇的种类和TEOS的浓度影响粒子的大小和粒径分布,利用FTIR和GC对TEOS的水解和二氧化硅形成过程进行研究。同时,文中提出了有机相在TEOS的酯化水水解、晶核的形成和生长的过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 酸性纳米二氧化硅 合成 球形粒子 TEOS 硅酸乙酯 酯化水 非极性有机相 水解 晶核形成 晶核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硫酸钡颗粒 被引量:9
11
作者 叶飞飞 郭晓燕 +4 位作者 侯静 刘旭 汪亮亮 王梓宇 靳海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767-2774,共8页
在水溶液/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组成的反相微乳液中,以氯化钡和硫酸钠为原料,通过沉淀反应,制备出类球形BaSO_4纳米颗粒,并通过XRD、SEM、TEM、FTIR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三种反应方式、水/Triton X-100摩尔比(R)、反应物浓度以及... 在水溶液/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组成的反相微乳液中,以氯化钡和硫酸钠为原料,通过沉淀反应,制备出类球形BaSO_4纳米颗粒,并通过XRD、SEM、TEM、FTIR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三种反应方式、水/Triton X-100摩尔比(R)、反应物浓度以及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摩尔比(P)对纳米BaSO_4颗粒大小和形貌的影响。同时考察了R对微乳液液滴大小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并通过动态光散射技术(DLS)对微乳液液滴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采用双微乳液法,R=17.97,P在2.11~4.22之间是纳米BaSO_4颗粒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物浓度对BaSO_4颗粒的大小和形貌几乎没有影响。在该反应条件下,合成出的类球形BaSO_4粒径为18~22 nm,产率可达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 纳米粒子 均一粒径 球形 合成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