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WH07对潜育化水稻土的改良效果和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1
作者 王麒 李奎 +5 位作者 彭成林 罗治华 陈涛 易菊平 龚艳 胡洪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9-181,共13页
为建立潜育化稻田微生物改良技术,采用MWMM(modified wolfe’s mineral medium)培养基富集微好氧FeOB,结合16S rRNA测序等技术鉴定菌株种类,分别采用100 mL 10^(6)(T1)、10^(7)(T2)、10^(8)(T3)CFU/mL菌株发酵液处理潜育化水稻土,评价... 为建立潜育化稻田微生物改良技术,采用MWMM(modified wolfe’s mineral medium)培养基富集微好氧FeOB,结合16S rRNA测序等技术鉴定菌株种类,分别采用100 mL 10^(6)(T1)、10^(7)(T2)、10^(8)(T3)CFU/mL菌株发酵液处理潜育化水稻土,评价菌株对潜育化水稻土壤的还原性物质、土壤养分、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和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并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评价该菌株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显示:筛选到的对Fe^(2+)具有较强氧化作用的FeOB为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WH07(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 WH07);相比于CK,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显著提高(P<0.05),并由负电位转为正电位;T1、T2、T3处理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分别减少26.47%、41.53%、53.19%,亚铁含量分别减少0.37%、21.50%、50.09%,亚锰含量分别减少7.84%、21.57%、37.25%。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5.50%、27.38%、48.90%(P<0.05),速效磷分别显著增加12.52%、17.34%、27.38%(P<0.05),速效钾分别显著增加11.56%、17.20%、19.34%(P<0.05),有机质分别显著增加8.66%、22.22%、45.05%(P<0.05),pH显著分别增加3.40%、8.94%、16.99%(P<0.05)。土壤AOAamoA基因丰度分别增加11.94%、14.68%、33.83%,nosZ基因丰度分别增加42.97%、75.78%、118.75%,nifH基因丰度分别增加38.29%、51.05%、216.13%,UreC基因丰度分别增加16.74%、54.51%、60.94%。水稻株高分别增加5.44%、10.98%、36.00%,叶龄分别增加10.21%、23.42%、36.94%,鲜质量增加分别12.61%、22.52%、28.38%,白根数分别增加10.14%、32.92%、46.81%。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Chao1和Shannon指数相比于CK均显著降低(P<0.05)。门水平上相对丰度前10的土壤细菌中,有8个显著下调(P<0.05),如Proteobacteria等、2个(Bacteroidetes和Firmicutes)显著上调。在相对丰度前50的属中,3个处理分别有20、19、22个属显著上调(P<0.05),包括Macellibacteroides等6个FeOB;25个属在3个处理中均显著下调(P<0.05),包括MBNT15等4个铁还原菌。调控网络分析显示菌株WH07潜在地与FeOB协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最终促进了秧苗生长。结果表明,应用菌株WH07显著改善了潜育化水稻土壤理化性质,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育化稻田 土壤改良 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 还原性物质 氧化还原电位 氮循环功能基因 土壤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对斑马鱼幼鱼生长、肠道菌群及代谢的影响
2
作者 王涵颖 张心月 +5 位作者 彭怀云 杨君烨 邱浩宇 黄玲 陶晨智 王萍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5-278,共14页
旨在探究养殖水体中添加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对斑马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免疫、肠道菌群与代谢的影响。将初体重为(0.019±0.003)g的270尾斑马鱼随机均分为3组,ZF0组(对照组,基础饲料)、ZF5组(基础饲料+105CFU/mL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与... 旨在探究养殖水体中添加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对斑马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免疫、肠道菌群与代谢的影响。将初体重为(0.019±0.003)g的270尾斑马鱼随机均分为3组,ZF0组(对照组,基础饲料)、ZF5组(基础饲料+105CFU/mL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与ZF7组(基础饲料+107CFU/mL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每组3个平行,试验周期为33 d。实验结果表明:(1)各组间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ZF5和ZF7组的GPT活性显著高于ZF0组(P<0.05),ZF5组AKP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ZF7组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相对于ZF0和ZF5组显著提高(P<0.05)。(4)ZF7组肠道绒毛高度、V/C都显著高于ZF0与ZF5组(P<0.05);ZF7组的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5)从肠道菌群组成来看,各组间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ZF5和ZF7组显著降低了肠道中梭杆菌门(Fusobacteriota)的丰度并显著提高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的丰度(P<0.05)。属水平上,对照组与试验组的优势菌属为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试验组显著减少了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的丰度同时显著提高了戈登氏菌属(Gordonia)、细杆菌属(Microbacterium)等有益菌属的丰度(P<0.05)。(6)ZF5和ZF7组与ZF0组的肠道代谢物差异明显,其中Lipoxin a4、Prostaglandin g2和11-dehydrothromboxane b2显著上调(P<0.05),5'-phosphoribosyl-5-amino-4-imidazolecarboxamide(aicar)显著下调(P<0.05)。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ABC转运蛋白、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以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通路中。综上所述,养殖水体中添加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有利于改善斑马鱼幼鱼的肠道消化性能、组织结构和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 斑马鱼幼鱼 生长性能 抗氧化免疫 肠道菌群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青枯病菌土壤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陆铮铮 蒋选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102,共4页
为筛选出烟草青枯病菌的拮抗细菌,从贵州省天柱县、黄平县及大方县烟草根围土壤中共分离出65株细菌。采用平板喷雾法筛选获得20株拮抗细菌,且抑制效果稳定,其中有2株拮抗细菌平均抑菌圈直径大于20 mm,分别为C3-5(39.98 mm)和C5-3(48.88 ... 为筛选出烟草青枯病菌的拮抗细菌,从贵州省天柱县、黄平县及大方县烟草根围土壤中共分离出65株细菌。采用平板喷雾法筛选获得20株拮抗细菌,且抑制效果稳定,其中有2株拮抗细菌平均抑菌圈直径大于20 mm,分别为C3-5(39.98 mm)和C5-3(48.88 mm)。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以及形态特征、培养性状、染色结果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C3-5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C5-3为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haeri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拮抗细菌 生物防治 筛选 鉴定 蜡样芽孢杆菌 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