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MO系统中k-best球形译码算法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林云 王宇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147,共7页
通过对广度优先策略中有恒定复杂度的层排序k-best球译码算法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每节点保留可变扩展节点的层排序k-best球形译码算法(k-best SDA Ⅱ),在64QAM调制及每层保留8节点的实数SDA模型下,通过仿真的方法得出了保留恒定扩展节点的... 通过对广度优先策略中有恒定复杂度的层排序k-best球译码算法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每节点保留可变扩展节点的层排序k-best球形译码算法(k-best SDA Ⅱ),在64QAM调制及每层保留8节点的实数SDA模型下,通过仿真的方法得出了保留恒定扩展节点的k-best SDA当每节点保留扩展节点数大于等于2时,性能基本不变(k-best SDAⅠ);而改进的k-best SDAⅡ则对k-best SDAⅠ在性能与复杂度上作了比较好的折中,前者计算复杂度大约减少了28%,而性能的损失基本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检测算法 球形译码 k—best球形译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算法的球形译码算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毕晓君 李金凤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01-1305,共5页
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信号检测算法中,球形译码算法的性能最接近最大似然检测算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信号检测方法,但传统的球形译码算法在低信噪比时计算复杂度较高,在高信噪比时误码率性能不够理想.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 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信号检测算法中,球形译码算法的性能最接近最大似然检测算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信号检测方法,但传统的球形译码算法在低信噪比时计算复杂度较高,在高信噪比时误码率性能不够理想.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球形译码方法,利用免疫算法的寻优能力来获得最佳的初始搜索半径,从而达到在保证译码性能的同时有效地降低计算复杂度的目的.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球形译码算法相比,基于免疫算法的球形译码方法在高信噪比下可以达到最大似然译码的性能,同时能有效降低低信噪比时的运算复杂度,从而更符合现代无线通信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球形译码算法 免疫算法 最大似然译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病态MIMO系统的一种快速球形译码算法
3
作者 郭腾 《信息通信技术》 2011年第2期74-77,共4页
如今的球形译码算法研究,多是针对MIMO系统的传输矩阵满秩的情况。然而现实常常出现传输矩阵是奇异阵的情况即传输矩阵为病态矩阵,原先的球形译码算法将不再适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的球形译码算法,设法将病态矩阵变为满秩矩阵,并利用... 如今的球形译码算法研究,多是针对MIMO系统的传输矩阵满秩的情况。然而现实常常出现传输矩阵是奇异阵的情况即传输矩阵为病态矩阵,原先的球形译码算法将不再适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的球形译码算法,设法将病态矩阵变为满秩矩阵,并利用迫零检测估计来对最初的半径取值加以限制,大大加快了搜索速度,而性损失却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球形译码算法 广义球形译码算法 迫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调制信号的低复杂度球形译码算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奔 张文彬 赵洪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30,共9页
为进一步降低球型译码算法(SM-SD)的复杂度,同时不影响算法的误比特性能,提出一种SM-SD算法,采用了不同于目前存在的SM-SD算法的复变量实数化方式,具有独特的搜索树结构,搜索树的相邻两层相互独立.分析了新算法的原理及搜索过程,通过矩... 为进一步降低球型译码算法(SM-SD)的复杂度,同时不影响算法的误比特性能,提出一种SM-SD算法,采用了不同于目前存在的SM-SD算法的复变量实数化方式,具有独特的搜索树结构,搜索树的相邻两层相互独立.分析了新算法的原理及搜索过程,通过矩阵运算理论分析了几种SM-SD算法的运算复杂度,然后在不同的空间调制系统中对SM-SD算法的误比特性能和运算复杂度进行仿真.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的性能接近于最大似然算法,运算复杂度低于已有的各种类型的球型译码算法,因此更加适合于检测空间调制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调制 球形译码算法 SM-SD算法 最大似然检测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分组的球形译码算法
5
作者 陈永辉 胡强 +1 位作者 覃团发 李悦 《电讯技术》 2008年第11期24-27,共4页
在MIMO信号检测中,采用最大似然算法可以使系统的误码率最低,但最大似然算法要搜索整个信号空间,计算速度相当慢。球形译码算法性能最接近最大似然算法,它通过减少需要比较的信号点可大大降低计算量。提出了动态分组的球形译码算法,对... 在MIMO信号检测中,采用最大似然算法可以使系统的误码率最低,但最大似然算法要搜索整个信号空间,计算速度相当慢。球形译码算法性能最接近最大似然算法,它通过减少需要比较的信号点可大大降低计算量。提出了动态分组的球形译码算法,对传统球形译码算法进行了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根据M IMO系统的需要进行动态调整,可在小信噪比时降低误码率,大信噪比时提高译码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入多出系统 信号检测 最大似然算法 球形译码算法 动态分组 连续干扰抵消(SI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OFDM系统的SAGE-ISD联合估计检测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敬鹏 赵旦峰 +1 位作者 黄湘松 钱晋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094-4100,共7页
针对采用最小均方误差估计MIMO-OFDM系统信道时计算复杂度高,以及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等缺陷,提出一种新的联合估计检测算法,将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信道估计、广义空间迭代期望最大化算法和改进球形译码检测算法相结合进行联... 针对采用最小均方误差估计MIMO-OFDM系统信道时计算复杂度高,以及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等缺陷,提出一种新的联合估计检测算法,将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信道估计、广义空间迭代期望最大化算法和改进球形译码检测算法相结合进行联合估计检测,采用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信道估计对信道进行信道初估计,并利用联合迭代技术结合广义空间迭代期望最大化算法及改进球形译码检测算法进行信道估计校正和信号检测,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理论研究和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误比特率下,算法性能优于传统的检测算法,其与理想信道估计下的最大似然检测算法仅平均相差0.5 dB。该算法在较少的迭代次数下,可获得较理想的信道估计和检测结果,并以较低系统复杂度的代价,逼近理想信道估计下的最大似然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OFDM 联合估计检测 广义空间迭代期望最大化算法 改进球形译码算法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天线通信系统中一种自适应分组检测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景小荣 周正中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69-774,共6页
针对多天线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质量的自适应分组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对信道矩阵作修正的选主列QR分解,然后根据各检测层的后检测信噪比与预先计算并存储在系统中的分组门限相比较的结果,将待检符号矢量分为敏感符号分组和可... 针对多天线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质量的自适应分组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对信道矩阵作修正的选主列QR分解,然后根据各检测层的后检测信噪比与预先计算并存储在系统中的分组门限相比较的结果,将待检符号矢量分为敏感符号分组和可靠符号分组。对敏感符号分组优先采用具有接近最大似然性能的球形译码算法检测,在消除了敏感符号分组影响后,对可靠符号分组采用低复杂度的逐层检测算法。由于分组门限的设置依据后检测信噪比的统计特性,而后检测信噪比与信道环境密切相关,因此,该算法能够根据信道质量自适应调整敏感符号分组中的符号数目,从而可通过选择分组门限,实现对系统检测性能和复杂度的折中考虑。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天线通信系统 后检测信噪比 Householder变换 QR分解 球形译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MIMO无线专网下行链路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明通 王捷 翟立君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9年第5期502-507,共6页
以充分开发利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空间上的无线资源、提升系统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为目标,在充分分析无线专网信道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线性检测和非线性检测2种方案,将多级预编码和检测算法有机结... 以充分开发利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空间上的无线资源、提升系统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为目标,在充分分析无线专网信道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线性检测和非线性检测2种方案,将多级预编码和检测算法有机结合,对高斯、乡村、市区及山区等信道条件下的误码性能和吞吐量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球形译码算法优于MMSE检测算法,适用于基于大规模MIMO无线通信专网下行链路高性能接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球形译码算法 多级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旋转变换和正交设计的满分集空时频编码技术
9
作者 王东锋 周兴建 +1 位作者 王建英 王春蓉 《电讯技术》 2008年第11期65-70,共6页
为了在MIMO—OFDM系统中更好地获得空间、时间和频率三维分集增益及较高编码增益,设计了一种最大码元速率为1的改进空时频编码技术。编码过程中,首先对两组发射数据向量进行旋转,然后以两天线为一组对旋转后的数据流在连续的两个OFD... 为了在MIMO—OFDM系统中更好地获得空间、时间和频率三维分集增益及较高编码增益,设计了一种最大码元速率为1的改进空时频编码技术。编码过程中,首先对两组发射数据向量进行旋转,然后以两天线为一组对旋转后的数据流在连续的两个OFDM符号之间进行正交设计,并按一定的准则分配到不同的子载波上,从而获得满分集增益和最优化编码增益。译码时,先将接收信号进行线性合并和白化处理,然后利用复杂度较低的球形译码器实现最大似然译码。分别对两发两收和四发一收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编码技术与同样可获得满分集增益的空频码相比,具有0.5~0.6dB的性能增益,因此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OFDM 空时频编码 旋转变换 正交设计 球形译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