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纳米金多光子激发荧光的均相免疫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慧
孙德恩
刘志洪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7-643,共7页
本文报道了粒径小于20nm的球形纳米金颗粒(AuNSs)的强多光子激发荧光,这主要归因于多光子激发过程中的高光子密度引起的局域场增强效应。AuNSs的多光子荧光与影响局域场增强效应的颗粒尺寸及团聚程度有关。基于吸附在纳米金表面的BSA与A...
本文报道了粒径小于20nm的球形纳米金颗粒(AuNSs)的强多光子激发荧光,这主要归因于多光子激发过程中的高光子密度引起的局域场增强效应。AuNSs的多光子荧光与影响局域场增强效应的颗粒尺寸及团聚程度有关。基于吸附在纳米金表面的BSA与Anti-BSA的作用引起纳米金团聚导致其多光子荧光增强,结合近红外区的多光子激发可以避免生物分子自发荧光及散射光的干扰这一优势,建立了一种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血清中Anti-BSA的均相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的线性范围从1.16nmol/L到35nmol/L,检出限为0.08nmol/L。而且通过在纳米金颗粒表面包覆硅壳实现了纳米金的荧光增强及表面功能化,由此可以建立一系列基于纳米金多光子荧光的分析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子激发荧光
球形纳米金
均相免疫分析
Anti-BSA
硅包
球形纳米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属离子诱导Aspergillus sp. WL-Au合成纳米金的特性
2
作者
周浩
陈欢
+5 位作者
王柔荑
赵博
李炫莹
沈文丽
张珩琳
曲媛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6-151,共6页
纳米金凭借其独特的光电特性、良好的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污染控制及医学诊断等领域。近年来,微生物法合成纳米金具有绿色低毒、条件温和、成本低廉等优势而倍受关注。然而,如何对纳米金的形貌尺寸进行定向调控仍...
纳米金凭借其独特的光电特性、良好的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污染控制及医学诊断等领域。近年来,微生物法合成纳米金具有绿色低毒、条件温和、成本低廉等优势而倍受关注。然而,如何对纳米金的形貌尺寸进行定向调控仍有待进一步探究。该研究选取Fe^(3+)、Zn^(2+)、Al^(3+)、Co^(2+)、Ni^(2+)、Pb^(2+)及Sn^(2+)等多种金属离子,诱导曲霉菌(Aspergillus sp.) WL-Au合成纳米金,对其形貌进行定向调控。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经Fe^(3+)、Sn^(2+)诱导的菌株合成的纳米金分散性较好,其余金属离子诱导菌株合成的纳米金单分散性较差、易沉聚。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金属离子诱导菌株合成的纳米金为球形和伪球形,有少量的三角形;其中,经Fe^(3+)诱导后,菌株WL-Au胞外合成形貌均一、粒径较小的球形纳米金,而经Pb^(2+)诱导后,合成形貌均一的纳米棒。此外,Fe^(3+)诱导菌株合成的球形纳米金对4-硝基苯酚具有良好的催化还原性能,其催化速率常数k为13.3×10^(-3)s^(-1)。研究表明曲霉菌(Aspergillus sp.)WL-Au经Fe^(3+)诱导后可显著提高胞外合成纳米金的能力,且合成的纳米金具有形貌均一、分散性好、催化速率高的特点,在催化还原污染物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
属离子诱导
ASPERGILLUS
sp.
球形纳米金
定向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纳米金多光子激发荧光的均相免疫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慧
孙德恩
刘志洪
机构
生物医学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7-64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375098)
文摘
本文报道了粒径小于20nm的球形纳米金颗粒(AuNSs)的强多光子激发荧光,这主要归因于多光子激发过程中的高光子密度引起的局域场增强效应。AuNSs的多光子荧光与影响局域场增强效应的颗粒尺寸及团聚程度有关。基于吸附在纳米金表面的BSA与Anti-BSA的作用引起纳米金团聚导致其多光子荧光增强,结合近红外区的多光子激发可以避免生物分子自发荧光及散射光的干扰这一优势,建立了一种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血清中Anti-BSA的均相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的线性范围从1.16nmol/L到35nmol/L,检出限为0.08nmol/L。而且通过在纳米金颗粒表面包覆硅壳实现了纳米金的荧光增强及表面功能化,由此可以建立一系列基于纳米金多光子荧光的分析检测方法。
关键词
多光子激发荧光
球形纳米金
均相免疫分析
Anti-BSA
硅包
球形纳米金
Keywords
Multi-photon fluorescene
Gold nanospheres
Homogeneous immunoassay
Anti-BSA
SiO2 coated gold nanospheres
分类号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属离子诱导Aspergillus sp. WL-Au合成纳米金的特性
2
作者
周浩
陈欢
王柔荑
赵博
李炫莹
沈文丽
张珩琳
曲媛媛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6-151,共6页
基金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ESK201529)
文摘
纳米金凭借其独特的光电特性、良好的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污染控制及医学诊断等领域。近年来,微生物法合成纳米金具有绿色低毒、条件温和、成本低廉等优势而倍受关注。然而,如何对纳米金的形貌尺寸进行定向调控仍有待进一步探究。该研究选取Fe^(3+)、Zn^(2+)、Al^(3+)、Co^(2+)、Ni^(2+)、Pb^(2+)及Sn^(2+)等多种金属离子,诱导曲霉菌(Aspergillus sp.) WL-Au合成纳米金,对其形貌进行定向调控。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经Fe^(3+)、Sn^(2+)诱导的菌株合成的纳米金分散性较好,其余金属离子诱导菌株合成的纳米金单分散性较差、易沉聚。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金属离子诱导菌株合成的纳米金为球形和伪球形,有少量的三角形;其中,经Fe^(3+)诱导后,菌株WL-Au胞外合成形貌均一、粒径较小的球形纳米金,而经Pb^(2+)诱导后,合成形貌均一的纳米棒。此外,Fe^(3+)诱导菌株合成的球形纳米金对4-硝基苯酚具有良好的催化还原性能,其催化速率常数k为13.3×10^(-3)s^(-1)。研究表明曲霉菌(Aspergillus sp.)WL-Au经Fe^(3+)诱导后可显著提高胞外合成纳米金的能力,且合成的纳米金具有形貌均一、分散性好、催化速率高的特点,在催化还原污染物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金
属离子诱导
ASPERGILLUS
sp.
球形纳米金
定向合成
Keywords
metal ion inducing
Aspergillus sp.
spherical gold nanoparticles
oriented synthesis
分类号
X70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纳米金多光子激发荧光的均相免疫检测新方法
李慧
孙德恩
刘志洪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金属离子诱导Aspergillus sp. WL-Au合成纳米金的特性
周浩
陈欢
王柔荑
赵博
李炫莹
沈文丽
张珩琳
曲媛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