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云台式激光甲烷检测仪的天然气泄漏溯源定位模型开发与评估
1
作者 陈学忠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55,共11页
天然气站场突发气体泄漏事故的应急响应高度依赖于泄漏位置与泄漏量等关键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当前,多数天然气站场已配备云台式激光甲烷检测仪,该设备具备感知微小泄漏的能力,但由于缺乏配套气云循迹与搜索算法,无法实现对泄漏源的自主... 天然气站场突发气体泄漏事故的应急响应高度依赖于泄漏位置与泄漏量等关键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当前,多数天然气站场已配备云台式激光甲烷检测仪,该设备具备感知微小泄漏的能力,但由于缺乏配套气云循迹与搜索算法,无法实现对泄漏源的自主搜寻。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建立了全局式泄漏源搜索模型(GSRC)和球形泄漏源搜索模型(SSRC),并分别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评估其有效性和优缺点。结果表明,基于实时气云浓度和搜索算法建立的GSRC和SSRC两种泄漏源搜索模型,赋予了云台式激光甲烷检测仪对泄漏的自动搜寻和定位功能,同时,通过对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确定了模型的基本参数值;建立了西部典型站场全尺度CFD泄漏扩散模型,模拟发现SSRC模型具有最小的搜寻路径长度和平均搜寻时间,即最高的搜寻效率;将SSRC模型内嵌至云台式激光甲烷检测仪的工控平台后,现场试验数据显示,在10~60 m^(3)/h泄漏速率条件下,86%的泄漏事件可在4 min内完成定位,且44%定位误差不超过2 m,72%定位误差不超过4 m。该泄漏源搜寻模型可大幅提高搜寻精度,为应急抢险和恢复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站场 泄漏溯源 计算流体力学 全局式泄漏源搜索模型 球形泄漏源搜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水双相饱和球形孔隙模型核磁特性
2
作者 马凤翔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61,共4页
本文利用特征函数展开方法 ,针对油水双相饱和球形孔隙模型给出了基于扩散效应的核磁共振Bloch控制方程的弛豫模式解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油水双相饱和球形孔隙模型的核磁共振特性模拟结果。结果表明 ,孔隙流体的核磁弛豫与孔隙大... 本文利用特征函数展开方法 ,针对油水双相饱和球形孔隙模型给出了基于扩散效应的核磁共振Bloch控制方程的弛豫模式解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油水双相饱和球形孔隙模型的核磁共振特性模拟结果。结果表明 ,孔隙流体的核磁弛豫与孔隙大小、孔隙表面弛豫率、孔隙流体的扩散能力以及含油饱和度等有密切的关系。对于油水双相饱和孔隙 ,在孔隙较小时 ,含油饱和度对弛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弛豫时间随含油饱和度的增加而线性减小 ;但在孔隙较大 ,含油饱和度的增加对弛豫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孔隙水弛豫由多个弛豫模式控制逐渐转变为由最小弛豫模式控制。另一方面 ,孔隙水弛豫时间与含油饱和度表现为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正演模拟 油水双相饱和 球形孔隙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滚压模型及参数相互作用分析
3
作者 赵晖晖 李耀明 +2 位作者 陈振亚 何振宇 任日娜 《工具技术》 2020年第1期55-59,共5页
建立了球形滚压模型,考虑了工件的初始粗糙峰的力学性能、工件—工具接触面的几何形状、加工表面的实际状况以及初始加工表面粗糙峰尖端间距对滚压工具压力的影响。定义了滚压过程的特定参数对粗糙峰尖端滑移的影响,计算了在各种滚压条... 建立了球形滚压模型,考虑了工件的初始粗糙峰的力学性能、工件—工具接触面的几何形状、加工表面的实际状况以及初始加工表面粗糙峰尖端间距对滚压工具压力的影响。定义了滚压过程的特定参数对粗糙峰尖端滑移的影响,计算了在各种滚压条件下的粗糙峰尖端滑移和滚压力的最佳值,通过理论分析验证了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滚压模型 初始加工表面粗糙峰尖端间距 滚压力 粗糙峰尖端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水合物有效导热系数球形串并联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始财 谷林霖 +1 位作者 杨震东 李艳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1-138,共8页
导热系数是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重要的热物理学性质参数之一,但实验室制备的水合物样品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孔隙,难以测得纯水合物导热系数。为此,基于热阻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水合物有效导热系数球形串并联模型,并结合已有的实验... 导热系数是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重要的热物理学性质参数之一,但实验室制备的水合物样品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孔隙,难以测得纯水合物导热系数。为此,基于热阻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水合物有效导热系数球形串并联模型,并结合已有的实验数据获得了纯甲烷水合物导热系数的半经验方程。同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水合物样品的有效导热系数与孔隙度,分析了制备方法对样品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压力介于4.0~9.5 MPa和温度介于263.15~279.15 K时,纯甲烷水合物的导热系数为0.755 7~0.771 2 W/(m·K);(2)较之于孔隙度,孔隙流体性质对测量值影响更大;(3)样品压实可以有效减小孔隙度,但无法达到零孔隙;(4)溶解气法制备的样品中残留表面活性剂,影响样品纯度;(5)预先压实冰粉法制备的样品平均孔隙度为18.73%±0.23%,优于一般的压实方法,且在纯度上优于溶解气法。结论认为,新的水合物有效导热系数球形串并联模型不仅可以更准确地计算水合物样品导热系数,而且还可以分析样品品质,进而为水合物资源开发和衍生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有效导热系数 球形串并联模型 冰粉法 样品制备 样品品质 孔隙度 孔隙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路面检测链路模型研究
5
作者 杨祎 张磊磊 +3 位作者 阮驰 贺锋涛 赵梓轩 焦梁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4-216,共13页
粗糙路面的反射特性影响路面检测系统的性能和路面气象检测的准确性,根据传统微面元模型,提出了一种多参量半球形等效仿真模型,建立了基于无线激光的粗糙路面链路传输模型。通过采用蒙特卡洛统计方法,分析了反射光在不同入射角和粗糙度... 粗糙路面的反射特性影响路面检测系统的性能和路面气象检测的准确性,根据传统微面元模型,提出了一种多参量半球形等效仿真模型,建立了基于无线激光的粗糙路面链路传输模型。通过采用蒙特卡洛统计方法,分析了反射光在不同入射角和粗糙度情况下接收光功率的变化以及光子的分布规律。基于该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套850 nm波长的非接触式激光路面状况检测系统,并利用该系统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仿真及实验结果均显示,随着入射光与路面法线方向夹角(入射角)的增大,接收到的光功率逐渐减小。当入射角小于15°时,粗糙度的增加与接收的光功率负相关;入射角大于15°时,随着粗糙度的增加,接收到的光功率逐渐增加,粗糙度越大,接收光功率与入射角的衰减关系越接近线性;当入射角达到60°时,接收到的光功率趋于常数。实验结果与模型仿真结果相吻合,从而验证了粗糙路面光反射等效半球形模型的有效性,且接收的回波信号信噪比不受路面粗糙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气象检测系统 微面元模型 球形等效模型 链路传输模型 粗糙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光照的肤色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华继钊 郭志波 +1 位作者 陈才扣 杨静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218-220,共3页
通过对颜色与其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认为颜色的各个参数都是紧密相关的,去除某些参数进行降维处理,实际上造成了精度损失。通过对rg颜色和hs颜色进行正态拟合,发现两者的QQ图显示出相似的正偏度,这说明降维是不成功的,亮度信息不能丢弃。... 通过对颜色与其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认为颜色的各个参数都是紧密相关的,去除某些参数进行降维处理,实际上造成了精度损失。通过对rg颜色和hs颜色进行正态拟合,发现两者的QQ图显示出相似的正偏度,这说明降维是不成功的,亮度信息不能丢弃。在HLS空间提出了一个包含亮度信息的球形肤色模型,在自建库和PICS库上使用该模型,与其它模型进行比较,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该模型可以直接用于图像和视频人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正态拟合 QQ图 球形肤色模型 人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界面上的相互作用、非晶相结构及催化性能(Ⅱ)——DSC、半导体气敏特性、催化活性与亚单层分散模型
7
作者 王智民 李丽 +2 位作者 韩基新 李永战 韩维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53-660,共8页
应用DSC、半导体气敏特性、催化活性及亚单(分子)层分散模型共四项表征技术,进一步研究了五种二元氧化物的界面结构及其特性,DSC曲线的放热峰及吸热峰分别与界面化学反应、晶格畸变和瓦解、熔化、烧结以及固溶体的形成相关,导电性能的... 应用DSC、半导体气敏特性、催化活性及亚单(分子)层分散模型共四项表征技术,进一步研究了五种二元氧化物的界面结构及其特性,DSC曲线的放热峰及吸热峰分别与界面化学反应、晶格畸变和瓦解、熔化、烧结以及固溶体的形成相关,导电性能的测试证明这些二元氧化物属于N-型半导体,对邻二甲苯具有气敏特性,其灵敏度在化学吸附的初期阶段与邻二甲苯蒸气浓度呈线性关系,催化选择性及转化率的测定证明V_2O_5-MnO_3及WO_3-MoO_3体系对邻二甲苯选择性氧化为苯酐具有催化活性,其非晶相MoO_3及V_2O_5的活性较为显著,尤其当二元氧化物的组成接近分散阈值Dt时,选择性最佳,为了解释大的分散阈值Dt与小的比表面积之间的关系,经计算机编程计算,在分子水平及纳米尺度上提出了球形八面体密置的亚单层分散模型并求得了模型的七个参数,通过讨论亚单层分散与非晶相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晶相损失的机理以及作为催化剂的非晶相结构对热的亚稳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界面结构 特性表征(DSC 半导体气敏特性 催化活性 球形八面体密置的亚单层分散模型及其七个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动力学特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宋慧芝 王俊 +1 位作者 陈琦峰 严志权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64,共4页
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梨的动力学特性,提出一种新的接近实体的图像处理建模方法,建立了非对称非球形梨的几何模型,为计算梨自由振动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分析其几何形状、材料特性和动态行为之间的相关性,为果品物理特性的进一步试验与... 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梨的动力学特性,提出一种新的接近实体的图像处理建模方法,建立了非对称非球形梨的几何模型,为计算梨自由振动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分析其几何形状、材料特性和动态行为之间的相关性,为果品物理特性的进一步试验与理论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特性 非对称非球形模型 有限元分析 图像处理 坚实度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粒磨损的磨粒接触热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勇强 汪久根 +1 位作者 陈芳华 洪玉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共5页
针对磨粒磨损机制,采用球形磨粒模型和分形磨粒2种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磨粒磨损的滑动过程,探讨磨粒与磨损表面接触区內的温度变化、热应力分布及其随表层深度的变化情况,并对2种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球... 针对磨粒磨损机制,采用球形磨粒模型和分形磨粒2种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磨粒磨损的滑动过程,探讨磨粒与磨损表面接触区內的温度变化、热应力分布及其随表层深度的变化情况,并对2种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球形磨粒模型中磨粒温度较高,接触体温度较低,磨粒与磨损表面温差较大,磨粒与表面接触处的Mises应力和剪应力分布比较分散;而分形磨粒模型中接触体温度较低,磨粒温度更低,磨粒与磨损表面温差较小,磨粒与表面接触处的Mises应力和剪应力分布比较集中,并且应力最大值比球形磨粒模型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磨损 球形模型 分形模型 应力场 磨损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螺杆挤出过程固相破碎碎块径向熔融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红 朱复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4-16,共3页
首次建立了单螺杆挤出过程固相多点破碎球形块径向熔融模型,并推导出球形块内部温度分布公式。根据固相加速实验结果,提出固相碎块轴向熔融长度计算公式。利用上述公式,对LDPE和PP进行了计算。此外,分析了三种规则几何体与熔融速度关系... 首次建立了单螺杆挤出过程固相多点破碎球形块径向熔融模型,并推导出球形块内部温度分布公式。根据固相加速实验结果,提出固相碎块轴向熔融长度计算公式。利用上述公式,对LDPE和PP进行了计算。此外,分析了三种规则几何体与熔融速度关系,指出了细化碎块实现稳定挤出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成型 单螺杆挤出 固相破碎 径向熔融 球形模型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电解用NiFe_2O_4尖晶石基惰性阳极
11
作者 马佳 姚广春 +1 位作者 张啸 张志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62-1465,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铝电解用NiFe2O4尖晶石基惰性阳极,利用球形模型研究了烧结时气孔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其微观形貌和基本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能显著改变NiFe2O4尖晶石基惰性阳极的性能;Fe2O3与NiO的反应... 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铝电解用NiFe2O4尖晶石基惰性阳极,利用球形模型研究了烧结时气孔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其微观形貌和基本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能显著改变NiFe2O4尖晶石基惰性阳极的性能;Fe2O3与NiO的反应属于自发反应,从热力学角度讲,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可进行,而升高温度是为了满足动力学条件;当烧结温度从1150℃升高至1400℃,气孔率由30.41%降低到1.72%,抗弯强度由14.62MPa增加至71.94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2O4尖晶石基惰性阳极 球形模型 烧结温度 气孔率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微囊藻吸收和散射特性理论模拟 被引量:6
12
作者 戴红亮 吕恒 +3 位作者 李云梅 查桂红 李晓俊 王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62-1467,共6页
基于奇异衍射近似理论和Kramers-Kronig关系,通过实测铜绿微囊藻的吸收光谱数据和粒径分布估算出铜绿微囊藻折射率的实部和虚部,结合Mie散射理论,计算出铜绿微囊藻的吸收效率光谱、散射效率光谱。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发现:该模型估... 基于奇异衍射近似理论和Kramers-Kronig关系,通过实测铜绿微囊藻的吸收光谱数据和粒径分布估算出铜绿微囊藻折射率的实部和虚部,结合Mie散射理论,计算出铜绿微囊藻的吸收效率光谱、散射效率光谱。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发现:该模型估算得到的散射光谱与实验的散射光谱之间误差为10.08%,吸收效率的误差为4.8%。从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来看,均匀球形模型能够较好的重现铜绿微囊藻的吸收和散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米氏理论 均匀球形模型 散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铝率相关性能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6
13
作者 范志庚 陈常青 万强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2-747,共6页
构建了三维随机分布球形泡孔模型,模拟开、闭孔混合结构泡沫铝材料的微细观结构,并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了10-10^4 s^-1应变率范围内、孔隙率35%-65%泡沫铝材料的率相关性以及应变率和相对密度变化对泡沫铝动态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构建了三维随机分布球形泡孔模型,模拟开、闭孔混合结构泡沫铝材料的微细观结构,并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了10-10^4 s^-1应变率范围内、孔隙率35%-65%泡沫铝材料的率相关性以及应变率和相对密度变化对泡沫铝动态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中、低应变率下,泡沫铝材料率相关性能主要取决于基体材料的应变率敏感性;高应变率下,泡沫铝材料率相关性能受基体材料的应变率敏感性以及微结构惯性联合作用,且相对密度较低泡沫铝材料的微结构惯性效应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率相关 三维随机球形泡孔模型 泡沫铝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前兆源”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燕 吴云 施顺英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7-91,118,共6页
利用小波分析得到了多个形变台站在地震前的同频段的前兆信息,结合球形震源模型,建立了新的地震预测方法——地震"前兆源"定位方法。在对1995年以来云南地区发生的7个6级或6级以上震例的回顾性检验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 地震"前兆源"定位方法 小波分析 球形震源模型 地震预测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0S不锈钢蠕变性能的高温压痕试验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思晟 陆文斌 +1 位作者 凌祥 王一川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6-770,共5页
针对310S不锈钢蠕变性能开展650℃下的高温压痕蠕变和单轴蠕变试验研究,在对比压痕深度时间曲线和单轴蠕变应变时间曲线的基础上,讨论不同载荷下球形压痕蠕变变形规律。在考虑弹塑性变形的同时,修正球形压痕蠕变分析模型,预测310S不锈... 针对310S不锈钢蠕变性能开展650℃下的高温压痕蠕变和单轴蠕变试验研究,在对比压痕深度时间曲线和单轴蠕变应变时间曲线的基础上,讨论不同载荷下球形压痕蠕变变形规律。在考虑弹塑性变形的同时,修正球形压痕蠕变分析模型,预测310S不锈钢蠕变指数和变形。结果表明:压痕蠕变试验技术可以合理评价310S不锈钢的高温蠕变性能;随着蠕变时间的延长,压痕蠕变呈现蠕变减速阶段和近似的稳态蠕变阶段;随着载荷的增加,弹塑性变形速率和蠕变变形速率显著上升,呈现显著的载荷相关性;小变形条件下,球形压痕蠕变分析模型所得的蠕变指数与单轴蠕变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以此为基础可以实现310S不锈钢蠕变归一化曲线的合理预测;建立不同压痕深度下压痕蠕变时间与载荷的关系,可以为压痕蠕变变形外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压痕蠕变试验 蠕变性能 310S不锈钢 变形预测 球形压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电弧GMAW堆焊短路过渡熔池动态仿真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志伟 黄涛 周少玲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4-49,I0003,I0004,共8页
为探究旋转电弧GMAW堆焊短路过渡时熔池的温度和对流分布规律,利用Flow-3D软件建立三维数学模型,采用球形旋转热源模型,考虑重力、熔滴拖拽力、表面张力、浮力作用,模拟了堆焊状态下,工件材料为Q235的旋转电弧GMAW短路过渡的熔池成形规... 为探究旋转电弧GMAW堆焊短路过渡时熔池的温度和对流分布规律,利用Flow-3D软件建立三维数学模型,采用球形旋转热源模型,考虑重力、熔滴拖拽力、表面张力、浮力作用,模拟了堆焊状态下,工件材料为Q235的旋转电弧GMAW短路过渡的熔池成形规律.采用流体体积法追踪熔滴过渡和熔池表面的自由变形,并分析熔滴进入熔池时熔池内部温度场和流场的变化.结果表明,熔池形成过程中,旋转熔滴对熔池有搅拌作用,并使熔池内部液态金属活性增强,流速变快,熔池内部液态金属体积变大,熔池的宽度变大.模拟预测的焊缝尺寸、形状与试验吻合良好.为优化焊接工艺参数、改善旋转电弧GMAW堆焊焊缝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电弧焊 球形旋转热源模型 熔池流动 熔池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传感网络的三维定位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品品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11-16,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下传感网络的节点定位精度,提出基于声信号测距的定位算法(ASRL):将锚节点部署于水表面,且锚节点周期性地传输beacon包;在声信号测距的定位算法中,普通节点先通过声信号的球形传播模型测距,然后再利用获取的测距信息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下传感网络的节点定位精度,提出基于声信号测距的定位算法(ASRL):将锚节点部署于水表面,且锚节点周期性地传输beacon包;在声信号测距的定位算法中,普通节点先通过声信号的球形传播模型测距,然后再利用获取的测距信息结合欧几里德几何学估计自己的位置;最后通过实验评估ASRL算法的定位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LSL算法相比,ASRL定位算法具有较低的定位误差和较高的定位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传感网络 测距 球形传播模型 欧几里德几何学 定位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Nilsson能级计算的改进
18
作者 高早春 徐辅新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1期36-41,共6页
本文在原Nilson能级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大壳之间的耦合。计算结果表明:在大形变情况下,对Nilson能级有明显的修正。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Nilsson能级 球形核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Kozeny-Carman方程预估黏土渗透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海伟 党发宁 +1 位作者 田威 毛璐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86-191,共6页
Kozeny-Carman方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被广泛用于粗粒土渗透系数的计算。为了提高其预估黏土渗透系数的准确度,首先建立等径球形颗粒理论模型,量化结合水占据总孔隙的份额,计算结果表明黏土颗粒间的孔隙几乎都被结合水占据,渗透性受到... Kozeny-Carman方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被广泛用于粗粒土渗透系数的计算。为了提高其预估黏土渗透系数的准确度,首先建立等径球形颗粒理论模型,量化结合水占据总孔隙的份额,计算结果表明黏土颗粒间的孔隙几乎都被结合水占据,渗透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然后利用界限含水率与结合水含量的关系,得到了黏土液限含水率推求有效孔隙比的计算公式,对常用的Kozeny-Carman方程进行修正。最后借助热失重试验测算出合肥黏土中结合水质量占液限的比例系数α0选取合肥原状黏土的相关物理参数,分别代入未修正和修正后的Kozeny-Carman方程中,将得到的渗透系数计算值与室内试验的实测值进行对比,发现经修正的Kozeny-Carman方程能较为准确地预估黏土渗透系数,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黏土 等径球形颗粒理论模型 有效孔隙比 界限含水率 热重分析试验 Kozeny-Carman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特性对撞击分离器性能影响的实验与数值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冯乐乐 王景玉 +4 位作者 吴玉新 张海 张缦 吕俊复 岳光溪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348-3355,共8页
颗粒-壁面撞击行为和气固相间作用对撞击分离器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玻璃珠及煤粉的单颗粒撞击实验数据建立平均撞击恢复系数模型,采用非球形颗粒曳力模型对平板式撞击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和气固流动开展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基于... 颗粒-壁面撞击行为和气固相间作用对撞击分离器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玻璃珠及煤粉的单颗粒撞击实验数据建立平均撞击恢复系数模型,采用非球形颗粒曳力模型对平板式撞击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和气固流动开展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实验的平均恢复系数模型以及考虑颗粒形状的曳力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撞击式分离器的总分离效率和分级分离效率。颗粒分离过程中,Stokes数较大的颗粒对颗粒-壁面撞击模型比较敏感,Stokes数较小的颗粒对气固曳力模型比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颗粒流 计算流体力学 颗粒-壁面撞击模型 球形颗粒曳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