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胃静脉曲张12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玉婷 赵敏竹 杨晋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 评价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术(BRTO)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胃静脉曲张(GV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BRTO治疗的12例肝硬化GV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静脉曲张栓塞效果,术后... 目的 评价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术(BRTO)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胃静脉曲张(GV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BRTO治疗的12例肝硬化GV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静脉曲张栓塞效果,术后再出血率、肝功能变化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12例患者BRTO手术均获成功。与手术前相比,术后患者总胆红素(TBil)明显降低[15.60(8.55,31.28)μmol/L比22.60(14.60,31.80)μmol/L,P=0.005],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15.57±2.14)s比(16.45±2.19)s,P=0.034];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有所升高(均P>0.05);血清肌酐(Crea)、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有所下降(均P>0.05);Child-Pugh评分无明显变化,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显著降低[(9.92±2.28)分比(10.92±2.91)分,P=0.002]。Kaplan-Meier分析显示,术后3、6、12个月累积再出血率分别为16.7%、25.9%、35.2%,术后12个月病死率为9.1%。结论 BRTO治疗GV可行、安全有效,可在止血的同时改善患者肝功能,但可能有食管静脉曲张和腹水加重风险,需进一步评估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静脉高压 静脉曲张 阻断逆行静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对比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治疗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彭伦华 王运兵 郭灿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43-848,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比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术(BRTO)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数据库,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15年4月26日,全面收...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比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术(BRTO)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数据库,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15年4月26日,全面收集BRTO术和TIPS术治疗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5.3软件对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临床对照研究。Meta分析显示,BRTO术对比TIPS术在技术成功率(OR=0.19,95%CI:0.03~1.08,P=0.06)、止血率(OR=3.41,95%CI:0.33—35.40,P=0.30)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OR=1.98,95%CI:0.44—8.84,P=0.37)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更低的术后再出血率(OR=0.27,95%CI:0.09~0.81,P=0.02)和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OR=0.05,95%CI:0.02—0.13,P〈0.00001)。结论BRTO术治疗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具有较高可行性和安全性,只要合理选择病例,可能成为替代TIPS术治疗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阻断逆行静脉闭塞 门脉高压症 胃底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阻断肝动脉灌注化疗用于不可切除肝细胞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
3
作者 刘剑飞 王峰 李枫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3-467,共5页
目的观察球囊阻断肝动脉灌注化疗(b-HAIC)用于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HAP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接受FOLFOX b-HAIC的不可切除HCC合并HAPF患者,记录技术成功率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并评价疗效。结果对... 目的观察球囊阻断肝动脉灌注化疗(b-HAIC)用于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HAP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接受FOLFOX b-HAIC的不可切除HCC合并HAPF患者,记录技术成功率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并评价疗效。结果对8例成功完成17次b-HAIC,技术成功率100%。首次b-HAIC后1个月,8例HAPF瘘口分流量降低或完全闭合,治疗有效率100%。2~3次b-HAIC后,HCC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7.50%(7/8)及100%(8/8)。8例治疗后均出现1~3级不良事件,以腹痛(7/8,87.50%)及转氨酶一过性升高(5/8,62.50%)为主,经休息或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未见4~5级不良事件。结论b-HAIC治疗不可切除HCC合并HAPF有效且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静脉 化学疗法 癌症 局部灌注 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球囊封堵逆行静脉闭塞术联合胃镜下组织黏合剂栓塞术治疗胃静脉曲张伴胃肾分流的疗效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文辉 刘影 王艳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847-1850,共4页
食管胃静脉曲张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胃静脉曲张(gastric varices,GV)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食管静脉曲张,在门脉高压症患者中的发生率约10%~50%,出血率约10%~36%,再出血率达34%~89%,但病死率高达25%~55%[1-2]。因此根除胃静... 食管胃静脉曲张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胃静脉曲张(gastric varices,GV)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食管静脉曲张,在门脉高压症患者中的发生率约10%~50%,出血率约10%~36%,再出血率达34%~89%,但病死率高达25%~55%[1-2]。因此根除胃静脉曲张至关重要。目前胃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包括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和球囊封堵逆行静脉闭塞术(balloon⁃occluded retrograde transvenous obliteration,BRTO)[3]。虽然胃静脉曲张出血是一个严重的事件,但对于其最佳治疗方法还没有全球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最佳治疗方法 门脉高压症 食管静脉曲张 静脉闭塞 肝硬化门脉高压 封堵 出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小外径球囊在逆行导丝技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缪绯 刘映峰 何维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75-2177,共3页
目的:观察联合1.25mm的快速交换型(monorail)球囊和1.5整体交换型(over the wire,OTW)球囊在逆行导丝技术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al total occlusion,CTO)中的应用。方法:20例CTO患者闭塞病变的远端均有良好的侧支循环血管逆行供... 目的:观察联合1.25mm的快速交换型(monorail)球囊和1.5整体交换型(over the wire,OTW)球囊在逆行导丝技术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al total occlusion,CTO)中的应用。方法:20例CTO患者闭塞病变的远端均有良好的侧支循环血管逆行供血,在行逆行导丝技术介入治疗前,仔细阅读造影图像,合理选择经间隔支形成的侧支循环血管,首先使用1.5mm的OTW球囊供血血管内行超选择造影,以便了解侧支循环血管的走行,指引导丝成功逆行通过侧支血管,然后采用1.25mm的monorail球囊全程顺序低压力(3~5atm)扩张侧支循环血管,从而减少侧支血管对导丝前行的阻力,为1.5mm OTW球囊或微导管通过创造条件,同时也为逆行扩张闭塞病变做准备。结果:所有1.25mm的monorail球囊均成功扩张侧支血管,1.5mmOTW球囊均逆行到达靶血管远端并完成靶病变的初次扩张,随后完成支架置入,术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心包填塞等并发症。结论:结合目前现有的医疗器械,联合使用1.25mm的monorail球囊和1.5mm OTW球囊在逆行导丝技术治疗CTO中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快速交换型 整体交换型 逆行导丝技术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球囊闭塞造影法显示动静脉瘘口一例
6
作者 陈颐 颜志平 +2 位作者 王小林 罗剑钧 吴安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41-241,共1页
关键词 主动脉闭塞造影法 静脉瘘口 腹主动脉 第二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性经静脉球囊栓塞术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反复再出血2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晗 肖江强 +2 位作者 张明 张峰 诸葛宇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98-2800,共3页
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女性,59岁,主诉“反复呕血伴黑便2年余,再发1 d”。2年前(2017年12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呕血黑便就诊于本院,入院后胃镜检查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OV2型,中重度[1]),红色征阳性(图1a、b),根据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 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女性,59岁,主诉“反复呕血伴黑便2年余,再发1 d”。2年前(2017年12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呕血黑便就诊于本院,入院后胃镜检查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OV2型,中重度[1]),红色征阳性(图1a、b),根据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后分别于2018年1月4日及2018年2月7日在本院行内镜下硬化剂联合组织胶治疗,同时口服普萘洛尔预防再出血。2018年10月患者再次出现呕血伴黑便,考虑内镜下治疗效果不佳,遂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出血,术中门静脉直接造影见胃冠状静脉增粗,向上形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见胃肾分流(来源于脾静脉的血流在胃底形成曲张静脉并通过胃肾分流汇入左肾静脉,图2a、b),于胃冠状静脉内置入8 mm弹簧圈及5 mm弹簧圈各1组,栓塞曲张静脉(图2c),并置入8×60 mm覆膜金属支架(Fluency;Bard,美国)+8×60 mm金属裸支架(Luminex;Bard,美国),放入支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逆行性经静脉栓塞术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锚定技术辅助开通锁骨下静脉闭塞1例
8
作者 沈正林 胡雪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3-414,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75岁,慢性肾脏病5期,7年前因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接受左上肢桡动脉头静脉低位内瘘术,术后一直规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近半年内瘘侧左上肢肿胀,透析时更明显,遂来院就诊。查体:左上肢肿胀,动静脉内瘘处震颤明显;心脏彩色超声... 1临床资料患者男,75岁,慢性肾脏病5期,7年前因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接受左上肢桡动脉头静脉低位内瘘术,术后一直规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近半年内瘘侧左上肢肿胀,透析时更明显,遂来院就诊。查体:左上肢肿胀,动静脉内瘘处震颤明显;心脏彩色超声示: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2%;胸部CT平扫示:肺部和纵隔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脑钠肽453.9 p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定 锁骨下静脉 慢性完全闭塞 开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阻断法在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手术中应用一例
9
作者 汪维阳 梁社富 林国成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0-690,共1页
肾癌容易发生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内癌栓。近年来认为如未发现局部或远处扩散,行肾癌根治切除术同时取出下腔静脉内癌栓,预后仍然良好。我科最近通过球囊阻断法辅助泌尿外科切除右侧肾癌并取出下腔静脉瘤栓1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肾癌根治切除术 下腔静脉瘤栓 阻断 下腔静脉内癌栓 手术中 应用 外科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导管阻断血流后栓塞治疗臀部巨大假性动脉瘤一例
10
作者 孟存忠 杨继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304-304,共1页
患者男,56岁,因“右侧臀部及右下肢肿痛伴发热1个月”入院.既往史示患者出生时右足外踝下方“血管瘤”,17岁及26岁时分别因“右下肢静脉曲张”、“右下肢动静脉瘘”而行手术治疗.
关键词 巨大假性动脉瘤 栓塞治疗 阻断血流 导管 臀部 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动静脉 下肢肿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临时阻断技术在脑血管病复合手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闫可 何亮 +6 位作者 宋炳伟 何佳伟 周新植 申林海 卞家蓉 王晓东 甄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04-1007,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临时阻断技术在脑动脉瘤夹闭和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中减少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苏北人民医院在复合手术室采用球囊临时阻断辅助技术治疗的12例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研究组)临床... 目的探讨球囊临时阻断技术在脑动脉瘤夹闭和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中减少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苏北人民医院在复合手术室采用球囊临时阻断辅助技术治疗的12例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研究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2例未应用球囊辅助技术治疗患者(对照组)作比较。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围手术期脑梗死发生率、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等指标。术后6个月随访头颅CTA和DSA,评估有无复发。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出院前GC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脑梗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头颅CTA和DSA显示两组患者均无复发。结论球囊临时阻断技术有助于降低脑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复合手术中出血,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阻断技术 脑动脉瘤 脑动静脉畸形 复合手术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静脉球瘤术前血管内治疗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俞炬明 范国平 +3 位作者 钟伟兴 张永平 彭海腾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4-487,共4页
目的评价颈静脉球瘤术前造影及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14例颈静脉球瘤经CT和MRI及五官科详细检查评价,所有患者于术前行双侧颈动脉及患侧椎动脉造影,栓塞供血动脉及瘤巢,7例患者行患侧颈内动脉球囊阻断试验以了解Willis环功能,栓塞后48h... 目的评价颈静脉球瘤术前造影及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14例颈静脉球瘤经CT和MRI及五官科详细检查评价,所有患者于术前行双侧颈动脉及患侧椎动脉造影,栓塞供血动脉及瘤巢,7例患者行患侧颈内动脉球囊阻断试验以了解Willis环功能,栓塞后48h手术切除颈静脉球瘤。结果14例颈静脉球瘤术前造影和供血动脉及瘤巢栓塞均获成功,肿瘤切除术中出血明显减少,7例颈动脉球囊阻断试验均获成功,3例术中施行颈内动脉结扎术,术后及随访期未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结论颈静脉球瘤术前行供血动脉和瘤巢栓塞及颈内动脉球囊阻断试验安全可靠,可作为常规的术前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栓塞 阻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下置入弹簧圈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合并自发性分流的胃静脉曲张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汤雅芬 蒋智洋 +2 位作者 龙丹 陈金敏 高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9-744,共6页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置入弹簧圈联合组织胶注射(ECI)治疗合并自发性分流的胃静脉曲张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9月因急性胃静脉曲张出血合并自发性门体分流在襄阳市中心医院住院并接受改良球...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置入弹簧圈联合组织胶注射(ECI)治疗合并自发性分流的胃静脉曲张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9月因急性胃静脉曲张出血合并自发性门体分流在襄阳市中心医院住院并接受改良球囊封堵逆行静脉闭塞术(BRTO)联合内镜下ECI或EUS引导下置入弹簧圈联合ECI治疗的患者。统计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技术成功率,5天、1年再出血率,再出血时间)、安全性(异位栓塞发生率、组织胶用量、聚桂醇用量)和经济性(住院费用和时间)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对再出血情况进行评估和比较。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5例患者在EUS引导下成功放置弹簧圈并注射组织胶,技术成功率100%,中位组织胶用量为2.5 mL,中位聚桂醇用量为11.0 mL,平均住院时间为(14.88±3.21)d,平均住院费用为(32660.00±4602.07)元,5天再出血率为0;2例失访,23例完整随访患者中住院期间异位栓塞发生率为0,中位再出血时间为689 d。14例患者接受改良BRTO联合内镜下ECI,技术成功率100%,术中中位组织胶用量为5.0 mL,高于EUS组(U=39.000,P<0.001),中位聚桂醇用量为10.5 mL;平均住院时间为(15.38±4.94)d;平均住院费用为(57583.47±18955.40)元,高于EUS组(t=−6.310,P<0.001);5天再出血率为0;无失访,14例完整随访患者中住院期间异位栓塞发生率为0,中位再出血时间为244.50 d。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2组患者再出血风险无明显差异(χ^(2)=1.448,P=0.229)。结论EUS引导置入弹簧圈联合ECI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胃静脉曲张出血治疗技术,技术成功率高,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疗效与BRTO手术无明显差异,但安全性和经济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自发性门体分流 超声内镜 封堵逆行静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消融在治疗慢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爱林 靖冬梅 +2 位作者 韩圣辉 刘军 刘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490-492,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消融在治疗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56例慢性深静脉血栓患者接受了静脉内超声消融治疗,超声消融时间为12~24min,平均18min,术后深静脉内导管抗凝,在小腿应用静脉趋动器促进血液回流。对其中18例患者安放内支... 目的评价超声消融在治疗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56例慢性深静脉血栓患者接受了静脉内超声消融治疗,超声消融时间为12~24min,平均18min,术后深静脉内导管抗凝,在小腿应用静脉趋动器促进血液回流。对其中18例患者安放内支架。结果56例髂股静脉闭塞中49例完全再通(87.5%),5例部分再通(8.9%)。2例未再通(3.6%)。49例完全再通者随访38例,22例未安放支架者,9例发生再闭塞,达40.9%;16例安放支架患者中2例发生再闭塞,再闭塞12.5%。结论超声消融可以再通已经闭塞的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并为进一步进行球囊扩张和安放内支架创造了条件,同时超声消融结合腔内支架治疗可提高慢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后的长期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消融 慢性血栓形成 内支架 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超声消融治疗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腔内支架治疗 慢性深静脉血栓 静脉闭塞 长期通畅率 血液回流 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介入疗法联合治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并发原发性肝癌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天石 王健 +2 位作者 宋莉 佟小强 邹英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3,共2页
患者女,57岁,因呕血伴黑便1周人院。入院后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入院后给予患者抑酸、止血及输血等支持治疗后,消化道出血得到控制,一般情况好转。患者于住院期间同时完善相关检查... 患者女,57岁,因呕血伴黑便1周人院。入院后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入院后给予患者抑酸、止血及输血等支持治疗后,消化道出血得到控制,一般情况好转。患者于住院期间同时完善相关检查,其中实验室检查提示AFP43.97ng/ml。腹部CT增强提示肝第5段结节,考虑原发性肝癌。消化道出血稳定后对肝癌病灶和胃底静脉曲张进行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逆行静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血管栓塞联合内镜注射硬化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四清 刘义 +4 位作者 程正友 龙焱华 汪浩 许觅 李凤桂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7期837-840,共4页
目的:观察多种介入方法联合应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2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别行经皮肝穿冠状静脉栓塞(PTVE)和球囊阻断静脉逆行硬化闭塞胃静脉曲张(BRTO),并发脾功能亢进者,同时行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术后对... 目的:观察多种介入方法联合应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2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别行经皮肝穿冠状静脉栓塞(PTVE)和球囊阻断静脉逆行硬化闭塞胃静脉曲张(BRTO),并发脾功能亢进者,同时行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术后对有残留食管静脉曲张的病例行内镜硬化剂注射治疗(EIS)。全部治疗完成后常规临床观察,并定期复查胃镜和CT增强扫描。结果:25例患者,7例行PTVE+PSE;11例行BRTO,6例行BRTO+PSE,1例BRTO手术失败;术后11例患者接受内镜注射治疗一次,4例患者接受二次注射治疗。3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于术后2月死于再发出血。结论:多种介入方法联合应用,具有可靠的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阻断逆行静脉闭塞 食管静脉曲张 胃肾分流 泡沫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介入方法治疗肺动静脉瘘三例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功霖 姜永能 +2 位作者 向述天 赵卫 施云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9-440,共2页
肺动静脉瘘(pulmonaryartefiovenousfistula,PAVF)是肺动脉和肺静脉间异常沟通形成高流量、低阻力右向左分流。以往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但外科手术对正常肺组织损伤大且并发症多。介入栓塞术具有创伤小、可重复性、疗效确切等优点,... 肺动静脉瘘(pulmonaryartefiovenousfistula,PAVF)是肺动脉和肺静脉间异常沟通形成高流量、低阻力右向左分流。以往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但外科手术对正常肺组织损伤大且并发症多。介入栓塞术具有创伤小、可重复性、疗效确切等优点,有望成为PAVF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回顾分析采用不同介入栓塞方法治疗3例PAVF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 肺动静脉 血管造影 可脱 弹簧圈 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
18
作者 马广勤 万向荣 +6 位作者 陈才保 屈健 徐卫东 陈年根 史跃 张新建 刘牧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1期12-14,共3页
经皮穿刺下腔静脉(IVC)球囊成形术(PTA)治疗 Budd—Chari 综合征6例,其中膜性阻塞s例,节段性阻塞1例.无任何并发症。术后次日患者腹胀减轻,食欲增进,3日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本文认为此方法较安全可靠,疗效显著且可重复治疗.并对 PTA 的... 经皮穿刺下腔静脉(IVC)球囊成形术(PTA)治疗 Budd—Chari 综合征6例,其中膜性阻塞s例,节段性阻塞1例.无任何并发症。术后次日患者腹胀减轻,食欲增进,3日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本文认为此方法较安全可靠,疗效显著且可重复治疗.并对 PTA 的操作方法,适应症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CHIARI 综合征 血管成形 静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神经放射学的短暂历史——未来将向何方? 被引量:1
19
作者 L.Picard 高宗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292-294,共3页
关键词 介入神经放射学 颅内血管病变 颈动脉海绵窦瘘 硬脑膜动静脉 短暂 闭塞 神经外科手术 微血管造影术 脑动静脉畸形 生理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