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导管自膨式和球囊扩张式主动脉人工瓣膜置入术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俊伟 马俊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9-642,共4页
目的:比较自膨式主动脉瓣膜(SEv)和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膜(BEv)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入术(TAVI)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检索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所有比较经导管SEv和BEv人工瓣膜置入术疗效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自膨式主动脉瓣膜(SEv)和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膜(BEv)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入术(TAVI)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检索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所有比较经导管SEv和BEv人工瓣膜置入术疗效的对照研究。统计分析30 d的病死率、中重度主动脉瓣返流(AR)、心脏起搏器植入率及随访1年的总体病死率,并采用Rev Man5.2和Stata1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项研究(1项为随机对照研究,5项为回顾性研究),共1 805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SEv置入术的中重度主动脉瓣返流率及心脏起搏器植入率均明显高于球囊扩张式瓣膜置入术(OR=3.01,P<0.000 1;OR=4.13,P<0.000 01),而二者的瓣膜置入术成功率、血管并发症发生率、30 d及1年病死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导管SEv置入术中重度主动脉瓣返流率及心脏起搏器植入率风险高于BEv置入术,但二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中短期死亡率则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膨主动脉瓣膜 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膜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带瓣膜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支架的研制及测试
2
作者 陈翔 谭洪文 +4 位作者 张志钢 朱玉峰 赵仙先 秦永文 马丽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4-768,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测试评价新型带瓣膜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支架及输送装置的各项性能,为下一步动物体内实验提供依据。方法支架材料采用钴基合金,设计成圆柱形网状结构。人工瓣膜取材于经处理的新鲜牛心包,将人工瓣膜缝合在支架上制成带瓣膜主... 目的通过体外测试评价新型带瓣膜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支架及输送装置的各项性能,为下一步动物体内实验提供依据。方法支架材料采用钴基合金,设计成圆柱形网状结构。人工瓣膜取材于经处理的新鲜牛心包,将人工瓣膜缝合在支架上制成带瓣膜主动脉支架。使用人工心脏瓣膜脉动流测试仪和人工心脏瓣膜加速疲劳测试仪,分别对带瓣膜支架瓣叶材料脉动流和人工瓣膜耐疲劳情况进行测试。将带瓣膜支架压缩至自行研制的输送装置的球囊上,取离体羊心脏标本,经升主动脉将支架直视下置入羊主动脉瓣位置,扩张球囊释放支架,注水观察瓣膜功能。结果人工瓣膜瓣叶脉动流测试结果表明人工瓣膜启闭良好,无明显反流,符合生理需求。人工瓣膜耐疲劳测试结果表明瓣膜耐疲劳性能良好。带瓣膜支架经压缩后可通过输送鞘管送入离体羊主动脉瓣,支架释放后可牢固地置于羊主动脉瓣位置,人工瓣膜启闭功能良好。结论带瓣膜支架设计合理,性能良好,可用于动物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支架 扩张支架 主动脉瓣置入术 经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重症瓣膜病术后低心排量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建 郝嘉 +1 位作者 陈林 肖颖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421-1423,共3页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出现低心排量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时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研究所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共7 000余例中接受心脏瓣膜...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出现低心排量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时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研究所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共7 000余例中接受心脏瓣膜手术后出现LCOS并应用IABP进行抢救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术前心脏超声检查均提示联合瓣膜病变,至少1个瓣膜为重度,均在常规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行瓣膜手术。结果 19例患者IABP治疗时间9~126 h,死亡3例(15.8%),其中2例为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患者死于严重肺部感染;无1例出现与IABP相关严重并发症。患者IABP置入3 h后平均动脉压(MAB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均较前明显改善(P〈0.05);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明显减少(P〈0.05);尿量逐渐增加,动脉血乳酸值达到高峰后(一般为3~6 h)逐渐下降。结论 IAB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脏外科围术期辅助循环支持手段。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出现低心排量综合征的患者及时、正确地应用IABP,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反搏 低心排量综合征 重症心脏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和血管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党书毅 王家宁 +5 位作者 黄永章 王卫民 陈霞萍 刘志祥 周芳 张群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17-917,969,I003,共3页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 (ATRA)对球囊损伤大鼠腹主动脉内膜增生和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 :复制球囊损伤的大鼠腹主动脉剥脱模型 ,1 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①对照组 :6只腹腔内注射intralipid (1mL/d) ;②ATRA组 :6只腹腔内注射溶解于int...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 (ATRA)对球囊损伤大鼠腹主动脉内膜增生和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 :复制球囊损伤的大鼠腹主动脉剥脱模型 ,1 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①对照组 :6只腹腔内注射intralipid (1mL/d) ;②ATRA组 :6只腹腔内注射溶解于intralipid的ATRA(4mg·kg- 1 ·d- 1 ) ,球囊损伤 1 4d后 ,损伤区域的血管段用 1 0 %甲醛固定 ,然后染色 ,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ATRA组新生内膜面积 (IA)明显小于对照组 ,管腔面积 (LA)和外弹力膜包绕面积(EEL)则大于对照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维甲酸 主动脉 损伤 内膜增生 血管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瓣膜置换术围术期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8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宇峰 王志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总结瓣膜置换术围术期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经验,评估IABP治疗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疗效、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自1998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行瓣膜置换术围术期使用IABP辅助循环的顽固... 目的总结瓣膜置换术围术期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经验,评估IABP治疗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疗效、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自1998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行瓣膜置换术围术期使用IABP辅助循环的顽固性心功能不全患者82例,其中二尖瓣置换术(MVR)27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20例,双瓣膜置换术(DVR)35例;术中使用IABP 37例,术后使用IABP 45例。总结手术经验,评估其疗效、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52例(63.4%)有效,撤机后患者均预后良好,正常出院;30例死亡(36.6%),其中20例因难逆性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而死亡。置管时间32~631 h,平均126 h。IABP并发症发生情况:下肢缺血表现1例(1.2%),局部血肿4例(4.9%),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例(1.2%),坠积性肺炎15例(18.3%)。结论 IABP对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治疗具有辅助作用,对于瓣膜病史较长,左室较大,心功能受损严重的患者,应适当放宽IABP的使用指征,以免错过最佳的应用时机,甚至可预防性应用;穿刺操作熟练、术后严密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反搏 瓣膜置换术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主动脉缩窄扩张术9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卫华 康曼丽 +1 位作者 夏呈森 章毅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97-199,共3页
对未经外科手术的隔膜型主动脉缩窄9例患儿进行了经皮球囊扩张术,其平均年龄(4.92±3.99)岁,均经临床、心电图、X线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采用比缩窄部直径大于3倍~4倍或不超过缩窄近端的主动脉直径的球囊予以扩张治疗。结果:手术... 对未经外科手术的隔膜型主动脉缩窄9例患儿进行了经皮球囊扩张术,其平均年龄(4.92±3.99)岁,均经临床、心电图、X线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采用比缩窄部直径大于3倍~4倍或不超过缩窄近端的主动脉直径的球囊予以扩张治疗。结果:手术全部成功,高血压即刻得到控制,跨缩窄部压差由(46.80±15.30)mmHg降至(8.40±8.33)mmHg。随访下肢血压超过或接近上肢,跨缩窄压差11.25mmHg~19.50mmHg,无动脉瘤形成。我们认为经皮球囊治疗未经外科手术的隔膜型主动脉缩窄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操作简单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扩张 儿童 C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球囊扩张术治疗大动脉炎所致主动脉弓上动脉完全闭塞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徽 蒋雄京 +2 位作者 滕思勇 卢统庆 吴海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3-473,共1页
患者女性,20岁,因反复头晕、晕厥4年,视物不清2年入院。入院查体:四肢血压:右上肢73/32mmHg(1mmHg=0.133kPa),左上肢未测出,右下肢141/76mmHg,左下肢140/78mmHg;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眼视力为2米远不能分辨五个手指;... 患者女性,20岁,因反复头晕、晕厥4年,视物不清2年入院。入院查体:四肢血压:右上肢73/32mmHg(1mmHg=0.133kPa),左上肢未测出,右下肢141/76mmHg,左下肢140/78mmHg;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眼视力为2米远不能分辨五个手指;心、肺(-),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神经系统病理征(-)。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TA)示主动脉弓上动脉完全闭塞。血沉40mm/h,C反应蛋白2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上 完全闭塞 扩张 动脉 计算机断层摄影 治疗 入院查体 血管杂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术与外科手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缩窄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雨昊 辛良靖 +4 位作者 周悦航 金鑫 李勇刚 况虹宇 吴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05-1012,共8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球囊扩张与外科手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缩窄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维普、万方、CNKI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查找有关对比球囊扩张及外科手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缩窄疗...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球囊扩张与外科手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缩窄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维普、万方、CNKI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查找有关对比球囊扩张及外科手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缩窄疗效的文献.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择研究、提取数据和评估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效应量合成.结果:最终共纳入10项研究,共纳入病例723例.外科手术治疗在以下方面优于球囊扩张术,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再狭窄的再干预率(OR=0.40,95%CI:0.27~0.61,P<0.001)、再狭窄率(OR=0.43,95%CI:0.30~0.63,P<0.001)、中远期随访的吻合口压差[加权均数差(WMD):-0.85,95%CI:-12.34^-3.76,P<0.001].反之,与外科手术治疗相比,球囊扩张术住院时间更短(WMD:19.40,95%CI:15.82~22.99,P<0.001).术后动脉瘤发生率(OR=0.64,95%CI:0.26~1.57,P=0.33)、并发症率(OR=1.77,95%CI:0.95~3.28,P=0.07)、围手术期死亡率(OR=2.57,95%CI:0.87~7.61,P=0.09)和术后即刻吻合口压差(WMD:-1.66,95%CI:-4.23~0.90,P=0.2)两种治疗方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球囊扩张术相比,外科手术治疗后因再狭窄的再干预率、再狭窄率更低,中远期随访的吻合口压差更小,但住院时间更长.主动脉缩窄患儿应首选外科手术治疗,以减少术后再狭窄及再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扩张 手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时机选择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霍永凤 王学锋 +2 位作者 陈林 王咏 肖颖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991-199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在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情况,以对IABP使用时机的选择进行进一步优化。方法筛选2015-2017年在我科行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IABP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8例,其中死... 目的回顾性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在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情况,以对IABP使用时机的选择进行进一步优化。方法筛选2015-2017年在我科行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IABP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8例,其中死亡20例。排除死亡病例后,以IABP置入时机不同,分为术中IABP预防性置入组(n=34)与术后IABP治疗性置入组(n=44),分析两组间术前一般资料和心脏功能、术中情况以及术后乳酸(Lac)值、平均动脉压(MAP)、尿量、pH值的差异,评估不同IABP置入时机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性置入组术后早期Lac、p H、MAP平稳;与治疗性置入组比较:预防性置入组术前心功能较差[血清B型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1 172. 18±1 301. 02) vs (727. 54±835. 53) pg/d L,P=0. 014],术后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727. 54±835. 53) vs (85. 18±62. 60) h,P=0. 001]及ICU住院时间[(5. 62±1. 67) vs (8. 05±3. 27) h,P <0. 001]相对较短。本组病例术中死亡2例,术后死亡18例(其中恶性心律失常7例,严重肺部感染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难治性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例)。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有效防治瓣膜手术围手术期出现的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对于合并巨大左室、左室射血分数低的瓣膜疾病患者应预防性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期心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反搏 心脏瓣膜 置入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术期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效果——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宸铖 李畑波 +3 位作者 肖颖彬 徐博 王学锋 王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研究方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 pump,IABP)用于瓣膜置换患者围术期中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科围术期使用IABP心脏瓣膜置换患者43例... 目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研究方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 pump,IABP)用于瓣膜置换患者围术期中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科围术期使用IABP心脏瓣膜置换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33~73(52.5±9.8)岁];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从2013年行心脏瓣膜置换但未使用IABP的1 487例病例中选出与观察组最匹配的43例作为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3例,年龄31~72(52.3±11.7)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死亡率、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及相关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围手术期死亡率[7例(16.3%)vs 5例(11.6%),P=0.137],透析例数[3例(7%)vs 6例(14%),P=0.0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管插管时间[(66.02±31.2)h vs(79.27±17.1)h,P<0.05]、低心排综合征发生频率[7例(4.7%)vs 16例(37.2%),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ABP能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增加围术期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反搏 心脏瓣膜置换 低心排综合征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式冠脉支架治疗原位肝移植后肝动脉狭窄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强 戴定可 +3 位作者 翟仁友 钱晓军 王剑锋 李建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9期602-605,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球囊扩张式冠脉支架在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到2006年9月11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患者的血管内支架治疗资料。结果11例患者共使用13枚球囊扩张式冠脉支架治疗,其中1... 目的探讨与分析球囊扩张式冠脉支架在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到2006年9月11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患者的血管内支架治疗资料。结果11例患者共使用13枚球囊扩张式冠脉支架治疗,其中1例由于病变长度,需要2枚支架;1例出现再狭窄需要第2次支架植入。所有病例支架植入技术成功率为100%,随访中未出现与支架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式冠脉支架在肝移植后肝动脉狭窄的治疗中应用安全有效,有极好的技术成功率和中期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 动脉狭窄 扩张冠脉支架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联合剖宫产术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方方 贾继威 +1 位作者 桑桂凤 宋萍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0期61-62,共2页
目的总结"一站式"杂交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联合剖宫产术治疗凶险型植入型前置胎盘的术中护理经验,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2例凶险型植入型前置胎盘患者行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联合剖宫产术,规范术前准备,制定术中配合流程及应急预... 目的总结"一站式"杂交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联合剖宫产术治疗凶险型植入型前置胎盘的术中护理经验,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2例凶险型植入型前置胎盘患者行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联合剖宫产术,规范术前准备,制定术中配合流程及应急预案,掌握术中配合要点等。结果 1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5~150(112.5±23.2)min。除1例因胎盘大面积植入子宫壁行子宫全切除外,余11例成功保留子宫。10例术中出血〈600 mL,未使用血制品;2例出血量〉1 000mL,输入红细胞4U、血浆400mL。结论凶险型植入型前置胎盘术中大出血的发生风险高,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的手术配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为孕妇及胎儿争取抢救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剖宫产术 一站杂交手术 主动脉预置阻断 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重症风心换瓣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向小勇 李朝先 +1 位作者 陈力 胡金晓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1469-1469,1472,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反搏 风湿性心脏瓣膜 低心输出量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支爱华 蒋世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5,共3页
主动脉瓣狭窄可由不同病因引起,外科瓣膜切开术后再狭窄很常见,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介入治疗创伤小, 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疗效满意,经皮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置入术为主动脉瓣膜病领域中的新曙光。本文就 主动脉瓣狭窄介入... 主动脉瓣狭窄可由不同病因引起,外科瓣膜切开术后再狭窄很常见,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介入治疗创伤小, 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疗效满意,经皮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置入术为主动脉瓣膜病领域中的新曙光。本文就 主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临床应用 主动脉瓣成形术 主动脉瓣狭窄 介入治疗 瓣膜 领域 术后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降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死亡率
15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I0001-I0001,共1页
尽管瓣膜外科发展趋于成熟,但当部分患者心脏的病理生理改变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阶段时,临床上称之为重症心脏瓣膜病,其患者术后死亡率仍较高。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低心排量综合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pump,IAB... 尽管瓣膜外科发展趋于成熟,但当部分患者心脏的病理生理改变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阶段时,临床上称之为重症心脏瓣膜病,其患者术后死亡率仍较高。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低心排量综合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pump,IABP)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安全、有效的短期机械辅助循环支持手段,可有效地抢救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并发的低心排量综合征,降低死亡率,发挥药物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 主动脉反搏 术后死亡率 患者 病理生理改变 AORTIC 低心排量 瓣膜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导管球囊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一例
16
作者 潘欣 方唯一 +2 位作者 吴卫华 王承 陆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2-583,共2页
患者女,17岁。因"自幼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剧烈活动后气促2年"于2009年4月入院。该患者幼时曾在当地心脏中心就诊,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由于症状不明显,一直予随访,平时基本不参加大运动量体育活动。近2年来感觉剧烈活动如登... 患者女,17岁。因"自幼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剧烈活动后气促2年"于2009年4月入院。该患者幼时曾在当地心脏中心就诊,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由于症状不明显,一直予随访,平时基本不参加大运动量体育活动。近2年来感觉剧烈活动如登高楼后有气促感而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瓣膜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四、经皮球囊肺动脉瓣与主动脉瓣成形术 被引量:34
17
作者 朱鲜阳 李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3-260,共8页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已成为肺动脉瓣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亦可通过球囊扩张方法得到缓解。典型肺动脉瓣狭窄跨瓣压差≥40 mmHg,主动脉瓣狭窄跨瓣压差≥60 mmHg是球囊成形术的适应证。球囊成形术成功的关键在于谨慎...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已成为肺动脉瓣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亦可通过球囊扩张方法得到缓解。典型肺动脉瓣狭窄跨瓣压差≥40 mmHg,主动脉瓣狭窄跨瓣压差≥60 mmHg是球囊成形术的适应证。球囊成形术成功的关键在于谨慎选择合适的患者,熟练地掌握操作方法,严格挑选球囊的类型、大小和长度,避免损伤腱索和瓣膜周围组织。新生儿和婴幼儿的球囊扩张风险较大,要注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扩张 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式支架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崔长琮 王东琦 +6 位作者 兰燕平 丁国良 付文 张全发 刘引会 刘维维 徐林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514-516,共3页
报告我院1995年临床应用8例冠脉内球囊扩张式支架的经验,全部手术成功,狭窄血管病变由平均90%扩张至-10%,随访无合并症,讨论了支架适应症选择、支架植入术操作技巧、术后抗凝治疗和随访观察。
关键词 PTCA 扩张支架 冠状动脉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与治疗:附75例报告 被引量:13
19
作者 余志庆 周爱卿 +3 位作者 王荣发 高伟 黄美蓉 杨建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4-45,共2页
为探讨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择。选取1985年1月~1998年1月主动脉缩窄75例,行左、右心导管及升、降主动脉造影,23例行心导管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术。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47例,心功能不全45例,75例均可在胸骨左缘Ⅱ... 为探讨小儿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择。选取1985年1月~1998年1月主动脉缩窄75例,行左、右心导管及升、降主动脉造影,23例行心导管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术。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47例,心功能不全45例,75例均可在胸骨左缘Ⅱ~Ⅳ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血压:上肢>下肢60例,接近10例,正常5例;股动脉搏动减弱60例,正常15例。结果:23例心导管球囊扩张术中除3例主动脉弓发育不良效果不佳再行外科手术外,均获很好疗效。结果表明,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其上、下肢血压差异及心导管检查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除外科手术外,心导管球囊扩张术对外科手术后再狭窄及单纯隔膜型主动脉缩窄有肯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先天性 心导管术 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与Sky膨胀式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何蔚 青祖宏 +3 位作者 高巍 李永焕 黄潇楠 刘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4-328,共5页
目的评价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Sky膨胀式椎体成形术(Sky)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1995年1月-2012年10月Ovid medline、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并手... 目的评价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Sky膨胀式椎体成形术(Sky)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1995年1月-2012年10月Ovid medline、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搜集关于Pkp及Sky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an 5.0.25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4篇,其中Pkp组146例,Sky组83例。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显示,两种术式在恢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中柱高度、矫正Cobb角和缓解患者疼痛方面的效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50,95%CI–0.27~1.27;SMD=0.33,95%CI–0.11~0.77;SMD=0.46,95%CI–0.74~1.66;SMD=–0.09,95%CI–0.37~0.18)。但亚组分析显示,Sky在恢复椎体前缘和中柱高度以及纠正椎体后凸角方面优于Pkp。结论 Pkp与Sky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无明显差异,但Sky的并发症少、医疗费用低,其临床应用效果优于Pk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压缩性 脊柱骨折 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Sky膨胀椎体成形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