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球体理论”与“一中三宪”之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古小明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4-107,共14页
"国家球体理论"与"一中三宪"二者之间既存在相同点也存在明显差异。二者的相同点是:和平与发展取向的政治定位,现实与理想结合的政治定位,主权所有权与行使权适当区分的政治定位。二者的相异点有:对"一中"... "国家球体理论"与"一中三宪"二者之间既存在相同点也存在明显差异。二者的相同点是:和平与发展取向的政治定位,现实与理想结合的政治定位,主权所有权与行使权适当区分的政治定位。二者的相异点有:对"一中"的内涵理解有分歧,对外部主权的处理有落差,对德国经验的态度不同,理论倾向有差异,理论应用前景不同。因此,要探讨"国家球体理论"与"一中三宪"的对接之道,需要认真分析接轨的几个步骤:一是认识两岸关系定位本身作为一个高度复杂性问题的各个面向;二是进行话语的融合对接,对两种理论的共通之处进行强化巩固;三是在两种理论之间找准对接口,指出两种理论之间的接轨路径。作为一种政治解决方案,"国家球体理论"可以借鉴"一中三宪"之"在两岸内部尊重双方为平等之法律秩序主体"基础上,通过这两个法律秩序主体"相互授予代理权"的方式,使"主权(所有权)一体,政府(政权)并存,存量不变,增量共商"的定位模式得以落实在法律层面,从而使两岸关系定位得以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体国家理论 一中三宪 比较分析 接轨路径 相互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坡球体理论”的启迪
2
作者 李增俊 《农电管理》 1999年第3期26-26,共1页
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充满哲理的理论体系,如春兰集团的“斜坡球体理论”;南通商厦的“压力越大,反弹力更大”理论;南京金泊集团的“人的价值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的基本特点是: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企业的生存... 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充满哲理的理论体系,如春兰集团的“斜坡球体理论”;南通商厦的“压力越大,反弹力更大”理论;南京金泊集团的“人的价值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的基本特点是: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充满了危机,有重压,似爬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球体理论 电力市场 新形势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赢得市场 凝聚力 企业形象 基本特点 人的价值 政府管理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体位错理论在2011年日本强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付广裕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共7页
利用球体位错理论计算了2011年日本强震产生的远场同震位移与应变,并利用GPS远场数据修正了该强震的总地震矩。结果表明:1)利用球体位错理论计算得到的理论水平位移场显示,垂直于发震断层的广大区域同震位移较大,位移矢量总体都指向震... 利用球体位错理论计算了2011年日本强震产生的远场同震位移与应变,并利用GPS远场数据修正了该强震的总地震矩。结果表明:1)利用球体位错理论计算得到的理论水平位移场显示,垂直于发震断层的广大区域同震位移较大,位移矢量总体都指向震中地区,震中距约5 000千米的地方亦产生了3 mm以上的同震水平位移。理论位移与远场GPS观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2)比较两个独立断层模型对应的理论同震位移场发现,震源西部地区远场位移总体上只有1%~4%的微小差异,而东部广大海域的差异则达到同震信号的6%~15%,震中周围差异更大。该差异表明,相对于震源仅局域覆盖的日本本土GPS观测数据对2011年日本强震的断层滑动分布模型的约束能力有限;3)依据中国及邻区的远场GPS同震观测数据修正2011年日本强震的总地震矩,把该地震释放的总能量约束在(3.24~4.96)×1022Nm,相应的矩震级为Mw8.97~9.10;4)2011年日本强震在华北地区产生的同震应变与该区的长期应力变化背景场大体相反,表明该强震使华北地区的地壳产生了松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体位错理论 2011年日本强震 全球定位系统(GPS) 远场形变 矩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震后黏弹性位错理论研究苏门答腊地震(M_w9.3)的震后重力变化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国庆 付广裕 +1 位作者 周新 徐长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54-1665,共12页
本文利用2003—2011年的GRACE RL05数据提取了苏门答腊地震(Mw9.3)引起的震后重力变化,发现断层两侧震后重力变化速率存在明显差异,断层下盘总体变化率为0.55μGal/yr,断层上盘为0.16μGal/yr.基于子断层叠加的编程思想,本文将Tanaka的... 本文利用2003—2011年的GRACE RL05数据提取了苏门答腊地震(Mw9.3)引起的震后重力变化,发现断层两侧震后重力变化速率存在明显差异,断层下盘总体变化率为0.55μGal/yr,断层上盘为0.16μGal/yr.基于子断层叠加的编程思想,本文将Tanaka的黏弹球体位错理论配套计算程序(简称黏弹位错程序)加以改造,克服了其近场计算精度不足(甚至错误)的缺陷,可用来研究大地震引起的近场震后位移与重力变化.本文利用改造后的黏弹位错程序计算了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Mw9.3)产生的同震重力变化,计算结果在空间分布和量级上均与利用弹性位错程序计算获得的结果一致,验证了我们对黏弹位错程序进行改造的正确性.最后,结合GRACE卫星观测数据,本文利用Tanaka的黏弹位错理论研究了苏门答腊地区的地幔黏性因子.结果表明,该地区地幔黏滞性具有显著的横向差异,当发震断层上下两盘的地幔黏滞性系数分别取8×1018 Pa·s和1×1018 Pa·s时,模拟的震后重力变化在总体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上与GRACE卫星观测结果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体地球位错理论 GRACE重力卫星 苏门答腊地震(Mw9.3) 重力变化 黏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粘弹性球体地球模型的震后位移与重力变化计算软件 被引量:8
5
作者 付广裕 刘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61-667,共7页
在考虑地球曲率、成层结构、可压缩性与自重的前提下,Tanaka等[1-2]提出一套较为完备的粘弹性球体位错理论,可计算全球任意位置由地震产生的同震与震后形变(含位移、重力变化、大地水准面变化)。Gao等[3]给出了与上述理论相匹配、界面... 在考虑地球曲率、成层结构、可压缩性与自重的前提下,Tanaka等[1-2]提出一套较为完备的粘弹性球体位错理论,可计算全球任意位置由地震产生的同震与震后形变(含位移、重力变化、大地水准面变化)。Gao等[3]给出了与上述理论相匹配、界面友好的计算软件,能计算30个震后时间点对应的震后形变。本研究针对Gao等的软件进行改进,可计算震后任意时间点对应的震后形变。新软件由3个部分组成:1)与32个震后时间点相对应的32套离散格林函数数值框架;2)格林函数插值计算程序,可针对上述32套格林函数数值框架进行插值运算,输出任意震后时间点对应的格林函数数值结果;3)积分计算程序,调用上述格林函数数值结果,计算任意类型地震在地表任意位置产生的同震与震后形变。一般情况下,使用者只需按要求准备辅助文件,提供发震断层模型和观测站位置信息,以及震中周围地区地幔粘滞性因子,先后运行格林函数插值计算程序和积分计算程序,即可计算出目标地震在地表任意位置产生的同震与震后形变。本文基于粘弹球体位错理论与弹性球体位错理论,分别计算2011年日本MW9.0地震引起的远场同震位移,2套结果的高度一致性证明了新程序的正确性。最后,介绍需要注意的若干事项,便于使用者掌握该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球体位错理论 震后形变 位错格林函数 地幔粘滞性 2011年日本MW9.0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级配图的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红 聂文波 +1 位作者 许志鸿 陈兴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7-311,共5页
通过马氏试验结果 ,验证了碎石矿质混合料级配最大密度时 ,实验指数为 0 .4 5的合理性 .同时对级配曲线半对数坐标、常数坐标、幂指数坐标三种形式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从理论上论述了幂指数坐标是级配曲线的最佳坐标形式 .最后用... 通过马氏试验结果 ,验证了碎石矿质混合料级配最大密度时 ,实验指数为 0 .4 5的合理性 .同时对级配曲线半对数坐标、常数坐标、幂指数坐标三种形式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从理论上论述了幂指数坐标是级配曲线的最佳坐标形式 .最后用球体理论、干涉理论对实验指数为 0 .4 5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理论密度 级配曲线 球体理论 路面材料 矿质混合料 组成设计 级配图 沥青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动力因素分析
7
作者 袁赞良 李秋勇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5期101-104,共4页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显著;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不由自主地加入到为个大循环中去。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断地适应国际化的挑战,同时也积极地抓住发展经济的大好机遇,毅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它在经济发展水平上...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显著;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不由自主地加入到为个大循环中去。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断地适应国际化的挑战,同时也积极地抓住发展经济的大好机遇,毅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它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它应有的地位,削弱了它的权利;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与其他各国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导致了一系列的经济纠纷。通过探索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动力因素,揭示了世界经济的不公正秩序;中国应吸取跨国企业的成功经验,积极提升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国际竞争中发挥其应有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一体化 动力因素 科技创新 斜坡球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日本M_W9.0地震震后形变机制与震源区总体构造特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泰 付广裕 +1 位作者 周新 苏小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406-3417,共12页
本文利用较为完备的球体位错理论,结合4.5年的震后位移数据,优化了2011年日本M_w9.0地震震源区岩石圈弹性层厚度与地幔黏滞性因子,更新了该强震断层余滑时空演化过程.首先,基于日本列岛215个均匀分布的GPS连续观测站震前2年与震后4.5年... 本文利用较为完备的球体位错理论,结合4.5年的震后位移数据,优化了2011年日本M_w9.0地震震源区岩石圈弹性层厚度与地幔黏滞性因子,更新了该强震断层余滑时空演化过程.首先,基于日本列岛215个均匀分布的GPS连续观测站震前2年与震后4.5年的观测数据,提取了2011年日本M_w9.0地震引起的震后位移时空变化;接着,依据断层余滑衰减相对较快的特点,利用黏弹性球体位错理论对震后3~4.5年的GPS观测数据进行反复拟合,确定2011年日本M_w9.0地震震源区地幔黏滞性系数和岩石圈弹性层厚度的最优解分别为6×10^(18)Pa·s和30 km;然后,从震后3年内GPS观测数据中剔除地幔黏滞性松弛效应,获取了断层余滑对应的震后位移场;最后,利用基于球体位错理论的反演算法,反演了2011年日本M_w9.0地震断层余滑的时空演化过程.结果表明,2011年日本M_w9.0地震引起的断层余滑在震后半年内变化显著,震后2年主震区域余滑基本停止,断层的两端存在一定的余滑效应,断层余滑的累计矩震级达到8.59;地震后4年,地幔黏滞性松弛效应对震后位移场的贡献在总体上超过断层余滑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年日本MW9.0地震 球体位错理论 地幔黏滞性松弛 断层余滑 震后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企业标准化B管理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宁波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1年第3期31-32,34,共3页
论述了标准化工作在煤炭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根据当前改革发展 和市场经济形势,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探讨了标准化 B管理模式。
关键词 斜坡球体理论 超前标准化 B管理模式 煤炭企业 安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尼泊尔M_S8.1地震的地壳重力均衡背景与地表形变响应特征 被引量:21
10
作者 付广裕 高尚华 +2 位作者 张国庆 佘雅文 孙和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00-1908,共9页
对2015年尼泊尔MS8.1地震的地壳均衡背景及其引起的地表形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尼泊尔MS8.1地震震中以南的印度板块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大约为9km,加载主要来自地幔;地震以北的拉萨地块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大约为2km,加载主... 对2015年尼泊尔MS8.1地震的地壳均衡背景及其引起的地表形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尼泊尔MS8.1地震震中以南的印度板块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大约为9km,加载主要来自地幔;地震以北的拉萨地块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大约为2km,加载主要来自地表.(2)尼泊尔MS8.1地震震中以南地区的地壳均衡异常大约为-100mGal(10-5 m·s-2),但其北部的地壳均衡异常则为300~400mGal,尼泊尔MS8.1地震发生在地壳均衡负异常向正异常过渡的高梯度带上.(3)尼泊尔MS8.1地震使震中周围地区的地壳整体向南运动,最大水平位移超过1.5m,分布在震中东南.震中以北的同震垂向位移总体为负值,最大下降幅度超过0.5m,同震重力变化总体为正值,最大超过60μGal(10-8 m·s-2);震中以南的垂向位移总体为正值,最大升幅超过0.7m,同震重力变化总体为负值,最大降幅超过-120μGal.(4)尼泊尔MS8.1地震使"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产生沉降,最大同震降幅超过120mm,震后松弛效应将使"世界屋脊"持续缓慢下降.该强震使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降低了2~3mm,有可能被GPS、InSAR等现代大地测量工具检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5年尼泊尔MS8.1地震 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 EGM2008重力场模型 球体位错理论 喜马拉雅山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移格林函数的精密计算及其在芦山Ms7.0地震中的应用
11
作者 高尚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1-266,共6页
依据目标地震震中周围地区地壳上地幔实际构造,重建层状地球模型,并据此改造格林函数计算程序,计算适用于目标地震的格林函数,从而提高同震位移计算精度。芦山Ms7.0地震震例研究表明,地球模型对垂向位移格林函数的影响随着震中距的变化... 依据目标地震震中周围地区地壳上地幔实际构造,重建层状地球模型,并据此改造格林函数计算程序,计算适用于目标地震的格林函数,从而提高同震位移计算精度。芦山Ms7.0地震震例研究表明,地球模型对垂向位移格林函数的影响随着震中距的变化而变化。4类独立震源中,地球模型对水平面内引张位错的影响最大,其在近区的影响可达到格林函数本身的40%左右。按照川西地区地壳上地幔实际层状构造(简称"芦山模型")改造格林函数计算程序后,近场同震水平位移的计算精度总体上可提高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体地球位错理论 位移格林函数 计算程序 芦山Ms7.0地震 同震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