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藏铁路昌都—然乌段班公湖—怒江结合带的工程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凯 李渝生 +3 位作者 蒋良文 毛邦燕 黄超 易树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48,共7页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复杂的地质建造-构造、断层活动性以及地壳岩体应力-形变状态等问题,对川藏铁路"昌都—然乌"段铁道工程建设有着极大的影响和制约。为探究其工程效应,在现场地质研究基础上结合数值计算,对其构造动力学特...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复杂的地质建造-构造、断层活动性以及地壳岩体应力-形变状态等问题,对川藏铁路"昌都—然乌"段铁道工程建设有着极大的影响和制约。为探究其工程效应,在现场地质研究基础上结合数值计算,对其构造动力学特征及地壳岩体应力-形变作用进行深入分析。班公湖—怒江结合带总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北东边界断裂活动性较强;结合带地应力水平较高,地壳岩体的应力形变作用表现为压缩变形;上地壳岩体沿壳内低速层做近水平运移,驱动结合带及南西侧地块向NE推移俯冲;结合带岩体对构造应力消减作用不明显,两侧应力水平差异较小。结合带的关键工程地质问题是兼有右旋剪切作用的强压缩变形,其南西侧冈底斯-念青唐古拉陆块主要是高地应力岩体力学效应问题,北东侧南羌塘—左贡陆块主要是软岩隧道大变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 地质建造-构造 断层活动性 工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那曲地区中晚侏罗世拉贡塘组深水碎屑流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
2
作者 李奋其 郑荣才 +3 位作者 张士贞 李俊 刘函 秦雅东 《中国地质》 CAS 2024年第6期2028-2041,共14页
【研究目的】拉萨地块北缘中晚侏罗世拉贡塘组深水碎屑流沉积的研究,对于恢复青藏高原南部中生代构造-古地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笔者对出露于那曲地区的拉贡塘组碎屑流沉积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显微构造分析,同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 【研究目的】拉萨地块北缘中晚侏罗世拉贡塘组深水碎屑流沉积的研究,对于恢复青藏高原南部中生代构造-古地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笔者对出露于那曲地区的拉贡塘组碎屑流沉积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显微构造分析,同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探讨了控制因素和搬运过程,建立了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该组的碎屑流沉积下部由砾质碎屑流组成,上部以砂质碎屑流与泥质碎屑流沉积交替产出为特点,其内含有丰富的滑塌、滑动体,具有典型的软沉积双重构造,其中的软沉积变形褶皱、布丁构造指示碎屑流向南流动。【结论】拉贡塘组碎屑流的形成受班公湖—怒江结合带控制,不同类型碎屑流沉积的“源-渠-汇”具有一定程度的耦合关系,对重建青藏高原南部中生代构造-古地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 碎屑流 滑塌 中晚侏罗世 拉贡塘组 油气勘查工程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