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藏北卡易错地区晚侏罗世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
作者
李昊
杜文强
+3 位作者
张超
李智楠
韦代硬
吴浩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2,共12页
南羌塘地块南缘在中—晚侏罗世爆发了大规模、多样性的岩浆作用,是认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构造演化过程的理想研究对象。笔者对卡易错地区出露的花岗闪长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以及锆石Lu-Hf同位素测试分析和研究工作。测...
南羌塘地块南缘在中—晚侏罗世爆发了大规模、多样性的岩浆作用,是认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构造演化过程的理想研究对象。笔者对卡易错地区出露的花岗闪长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以及锆石Lu-Hf同位素测试分析和研究工作。测年结果表明,卡易错花岗闪长岩形成于158 Ma,与区域上中—晚侏罗世岩浆活动时代相一致,其地球化学组成显示高SiO_(2)和全碱含量(Na_(2)O+K_(2)O)、低MgO和TiO_(2)的含量,并显示Eu、Sr、Ba的负异常,具有钙碱性Ⅰ型花岗岩的特征。结合区域现有研究资料,研究认为卡易错花岗闪长岩是古老变火成岩下地壳部分熔融、并经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是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洋壳北向俯冲在南羌塘地块南缘引发的弧型岩浆活动。结合区域研究资料,卡易错地区同时发育钙碱性Ⅰ型和高分异型两类花岗岩,分别代表着熔体在浅层岩浆房内经历矿物结晶作用后不同端元冷凝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晚侏罗世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岩石成因
洋壳俯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蓬错蛇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喜臣
夏斌
+5 位作者
刘维亮
钟云
胡西冲
关瑶
黄炜
殷征欣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0-569,共20页
蓬错蛇绿岩具有较完整的蛇绿岩岩性单元组成,是研究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构造演化的良好载体。辉绿岩中获得一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59.0±2.1 Ma,表明蓬错蛇绿岩形成于晚侏罗世。辉绿岩及玄武岩样品全岩主、微量元素组成...
蓬错蛇绿岩具有较完整的蛇绿岩岩性单元组成,是研究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构造演化的良好载体。辉绿岩中获得一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59.0±2.1 Ma,表明蓬错蛇绿岩形成于晚侏罗世。辉绿岩及玄武岩样品全岩主、微量元素组成兼具岛弧与N-MORB端元地球化学特征。两件辉绿岩样品(^(87)Sr/^(86)Sr)_i值介于0.7055~0.7063之间,ε_(Nd)(t)介于11.28~11.84之间。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表明,蓬错蛇绿岩形成于活动陆缘弧前构造环境,岩浆源区为类似N-MORB的亏损地幔,并主要叠加了俯冲流体的影响。结合区域蛇绿岩、岛弧岩浆岩分布及沉积记录,蓬错蛇绿岩的形成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南向拉萨地体之下俯冲作用有关,并与藏北湖区其他早侏罗世–早白垩世蛇绿岩一起构成区内多岛弧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蓬错蛇绿岩
岩石成因
地球化学
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北卡易错地区晚侏罗世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
作者
李昊
杜文强
张超
李智楠
韦代硬
吴浩
机构
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与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
华北地质勘查局第四地质大队
出处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2,共12页
基金
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藏北多龙矿集区成矿期高硅流纹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2021KY0249)
桂林理工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RD2000002384)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藏西北铜多金属资源基地综合调查评价”(DD20190167)联合资助。
文摘
南羌塘地块南缘在中—晚侏罗世爆发了大规模、多样性的岩浆作用,是认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构造演化过程的理想研究对象。笔者对卡易错地区出露的花岗闪长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以及锆石Lu-Hf同位素测试分析和研究工作。测年结果表明,卡易错花岗闪长岩形成于158 Ma,与区域上中—晚侏罗世岩浆活动时代相一致,其地球化学组成显示高SiO_(2)和全碱含量(Na_(2)O+K_(2)O)、低MgO和TiO_(2)的含量,并显示Eu、Sr、Ba的负异常,具有钙碱性Ⅰ型花岗岩的特征。结合区域现有研究资料,研究认为卡易错花岗闪长岩是古老变火成岩下地壳部分熔融、并经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是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洋壳北向俯冲在南羌塘地块南缘引发的弧型岩浆活动。结合区域研究资料,卡易错地区同时发育钙碱性Ⅰ型和高分异型两类花岗岩,分别代表着熔体在浅层岩浆房内经历矿物结晶作用后不同端元冷凝的产物。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晚侏罗世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岩石成因
洋壳俯冲
Keywords
Tibetan Plateau
Late Jurassic
Bangong-Nujiang Suture Zone
petrogenesis
oceanic subduction
分类号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蓬错蛇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喜臣
夏斌
刘维亮
钟云
胡西冲
关瑶
黄炜
殷征欣
机构
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
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0-569,共2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208
40534019)
+1 种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221105)
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攀登计划)(pdjh2017b0018)联合资助
文摘
蓬错蛇绿岩具有较完整的蛇绿岩岩性单元组成,是研究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构造演化的良好载体。辉绿岩中获得一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59.0±2.1 Ma,表明蓬错蛇绿岩形成于晚侏罗世。辉绿岩及玄武岩样品全岩主、微量元素组成兼具岛弧与N-MORB端元地球化学特征。两件辉绿岩样品(^(87)Sr/^(86)Sr)_i值介于0.7055~0.7063之间,ε_(Nd)(t)介于11.28~11.84之间。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表明,蓬错蛇绿岩形成于活动陆缘弧前构造环境,岩浆源区为类似N-MORB的亏损地幔,并主要叠加了俯冲流体的影响。结合区域蛇绿岩、岛弧岩浆岩分布及沉积记录,蓬错蛇绿岩的形成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南向拉萨地体之下俯冲作用有关,并与藏北湖区其他早侏罗世–早白垩世蛇绿岩一起构成区内多岛弧盆系统。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蓬错蛇绿岩
岩石成因
地球化学
年代学
Keywords
Bangong-Nujiang suture zone
Pungco ophiolite
petrogenesis
geochemistry
geochronology
分类号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58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藏北卡易错地区晚侏罗世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李昊
杜文强
张超
李智楠
韦代硬
吴浩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藏蓬错蛇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王喜臣
夏斌
刘维亮
钟云
胡西冲
关瑶
黄炜
殷征欣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