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高保约铜金矿含矿花岗斑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
作者 李红兵 张海 +3 位作者 刘铸 王富明 盛德波 唐沙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8-423,共16页
高保约铜金矿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新发现的铜金矿床。矿区主要出露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花岗斑岩为该矿床的含矿岩石。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花岗斑岩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4.5±0.7)Ma,表明斑岩形成时代为晚... 高保约铜金矿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新发现的铜金矿床。矿区主要出露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花岗斑岩为该矿床的含矿岩石。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花岗斑岩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4.5±0.7)Ma,表明斑岩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花岗斑岩为钙碱性准铝质Ⅰ型花岗岩,铝饱和指数(A/CNK)为0.84~0.98,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La/Yb)_(N)=5.19~8.61],相对于Rb和Th,亏损Ba,弱Eu负异常(δEu=0.70~0.98),具有俯冲带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斑岩具有均一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Hf(t)=+8.49~+10.28],锆石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为662~546 Ma。斑岩全岩(87Sr/86Sr)i值为0.7072~0.7077,εNd(t)值为1.69~2.66,Nd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为707~640 Ma,富集放射性Pb[(^(206)Pb/^(204)Pb)_(i)=18.370~18.437,(^(207)Pb/^(204)Pb)_(i)=15.665~15.669,(^(208)Pb/^(204)Pb)_(i)=38.605~38.669]。斑岩全岩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存在一定程度的解耦现象。在早期的俯冲过程中,洋壳板片脱水产生的富含水和成矿物质的高氧逸度流体,交代岩石圈地幔并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富含水和成矿物质的高氧逸度幔源岩浆底垫至下地壳底部,形成新生下地壳;在154 Ma左右,班公湖–怒江洋壳北向俯冲消减过程中发生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导致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高保约含矿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斑岩 Ⅰ型花岗岩 锆石U-PB年代学 Sr-Nd-Pb-Hf同位素 铜金矿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