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磨法破碎小球藻提取类胡萝卜素的动力学及能量消耗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陆孔泳 谢友坪 +2 位作者 赵旭蕊 贺诗欣 陈剑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2-108,共7页
采用珠磨法破碎小球藻冷冻干燥藻和湿藻细胞,以叶绿素释放量为指标评价细胞破碎程度,分析其细胞破碎过程的动力学情况,同时结合能量消耗情况分析细胞破碎程度对类胡萝卜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级动力学方程可较好地拟合小球藻细... 采用珠磨法破碎小球藻冷冻干燥藻和湿藻细胞,以叶绿素释放量为指标评价细胞破碎程度,分析其细胞破碎过程的动力学情况,同时结合能量消耗情况分析细胞破碎程度对类胡萝卜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级动力学方程可较好地拟合小球藻细胞珠磨破碎过程。在类胡萝卜素提取过程中,将冷冻干燥藻和湿藻细胞的破碎率分别控制在70%和90%时,其最佳的类胡萝卜素提取量可分别达6.38 mg/g和6.26 mg/g。通过破碎过程的能量消耗分析,发现湿藻细胞破碎过程消耗的能量要高于冷冻干燥藻;冷冻干燥藻细胞质量浓度在40~160 g/L时,只要输入相同的比能量消耗,均可达到较为一致的细胞破碎率及类胡萝卜素提取效果;而湿藻细胞质量浓度在80 g/L时,可在较低的比能量消耗情况下达到较高的细胞破碎率及类胡萝卜素提取量。本实验结果可为小球藻的细胞破碎过程及其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珠磨法 动力学分析 比能量消耗 类胡萝卜素 细胞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酵母基因组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0
2
作者 赵宏宇 李珺 +2 位作者 赵玥 王馨 蔡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0-173,共4页
为获得简便高效的提取酵母基因组DNA的方法,分别采用溶菌酶法、蜗牛酶过夜处理法、蜗牛酶反复冻融法和珠磨法处理酵母细胞,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比较细胞的破壁情况,提取基因组后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DNA的浓度和纯度以及... 为获得简便高效的提取酵母基因组DNA的方法,分别采用溶菌酶法、蜗牛酶过夜处理法、蜗牛酶反复冻融法和珠磨法处理酵母细胞,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比较细胞的破壁情况,提取基因组后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DNA的浓度和纯度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扩增检测基因组DNA的质量。结果表明,除溶菌酶法外,其他3种方法均能提取出高质量的酵母基因组DNA。珠磨法提取酵母基因组具有质量高、成本低、时间短且操作简单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基因组 珠磨法 蜗牛酶 溶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发酵中酿酒酵母辅酶NAD^+及NADH测定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李骆冰 王永红 +2 位作者 庄英萍 储炬 张嗣良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7-294,共8页
乙醇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细胞辅酶NAD+和NADH质量分数及其比例反映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和细胞代谢活性,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作者主要研究了加热萃取、珠磨破碎、反复冻融破碎3种方法对乙醇发酵过程酿酒酵母细胞辅酶NAD+和NADH提取和测... 乙醇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细胞辅酶NAD+和NADH质量分数及其比例反映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和细胞代谢活性,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作者主要研究了加热萃取、珠磨破碎、反复冻融破碎3种方法对乙醇发酵过程酿酒酵母细胞辅酶NAD+和NADH提取和测定的影响,提出基于珠磨破碎、辅以加酸或碱并加热的萃取模式,以及合适的酶循环反应体系,从而建立了高效的胞内NAD+和NADH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NAD+/NADH 破碎 酶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花楸果实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杨苑艺 李晶莹 +2 位作者 吴佳琳 高玉梅 杜春艳 《森林工程》 2015年第5期24-29,90,共7页
黑果花楸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小浆果树种,其果实中富含的多酚物质更是具有抗心血管病、抗肿瘤、抗氧化等生理活性,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黑果花楸,本研究以产自俄罗斯的黑果花楸果实为材料,采用珠磨法... 黑果花楸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小浆果树种,其果实中富含的多酚物质更是具有抗心血管病、抗肿瘤、抗氧化等生理活性,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黑果花楸,本研究以产自俄罗斯的黑果花楸果实为材料,采用珠磨法提取其体内的多酚物质,以多酚得率为指标设计6组单因素试验,根据6组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对多酚得率影响最大的3个因素,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条件,最终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为63.20 m L/g,时间为2.11h,珠填充量为61.65%,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理论上为27.29 mg/g,对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多酚得率为27.27 mg/g,误差为0.02%,证明试验结果可靠。本研究为黑果花楸果实多酚的提取工艺提供了参考,为黑果花楸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花楸 多酚 提取 珠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莱茵衣藻启动子功能检测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潮岗 黄惠珠 +2 位作者 孙海珊 胡章立 雷安平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4-540,共7页
选用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作为检测微藻启动子功能的生物系统,以pSP124质粒为基础,雨生红球藻β-胡萝卜素酮化酶基因bkt1的启动子片段(450 base pair,记作450 bp)为间隔序列,引入两个Eam 1105Ⅰ限制性内切酶位点,构建莱... 选用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作为检测微藻启动子功能的生物系统,以pSP124质粒为基础,雨生红球藻β-胡萝卜素酮化酶基因bkt1的启动子片段(450 base pair,记作450 bp)为间隔序列,引入两个Eam 1105Ⅰ限制性内切酶位点,构建莱茵衣藻启动子功能检测T载体.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获得的1 986 bp的bkt1启动子片段直接克隆到T载体上,通过"珠磨法"转化到莱茵衣藻CC-849中,经Zeomycin筛选获得了TranB-0.45和TranBle转基因藻,而1 986 bp的bkt1启动子无转化子,原因可能是其含有负调控元件.PCR结果显示,ble可稳定存在于转基因藻中,bkt1启动子的450bp片段具有启动子活性,能正确表达BLE蛋白.该研究表明,莱茵衣藻和pB-0.45T载体所组成的检测系统可用于藻类启动子研究,为启动子功能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T载体 莱茵衣藻 启动子功能 检测系统 珠磨法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活性酵母YS-185破壁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郝建华 王跃军 +1 位作者 刘均忠 孙谧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0期89-91,共3页
采用酸碱法、珠磨法、酶溶法对海洋活性酵母YS-185进行破壁,并对其破壁的结果做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经酸碱法处理后的细胞破壁不明显,细胞基本保持原形态;珠磨法破碎程度较高,效果较好,但此种方法只适用于实验室规模的细胞破碎,且后... 采用酸碱法、珠磨法、酶溶法对海洋活性酵母YS-185进行破壁,并对其破壁的结果做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经酸碱法处理后的细胞破壁不明显,细胞基本保持原形态;珠磨法破碎程度较高,效果较好,但此种方法只适用于实验室规模的细胞破碎,且后处理工作复杂;酶溶法破壁率可达80%左右,效果较理想,在大规模生产中可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酵母 破壁技术 酸碱 珠磨法 酶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