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镍基渗层管表面实现珠状凝结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乃华 李淑英 +3 位作者 骆仲泱 傅海涛 高翔 岑可法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04-1807,共4页
对镍基渗层管的强化冷凝换热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 ,并对渗层组织促成珠状凝结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为渗层管在强化冷凝换热领域中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依据。图 8表 2参
关键词 渗层管 镍基 珠状凝结 金相组织 表面能 凝结换热 传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热阻对珠状凝结换热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玉庭 杨春信 +1 位作者 袁修干 王安良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96-901,共6页
应用作者提出的数值模拟模型 ,对不同材料表面珠状凝结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 .计算结果表明
关键词 珠状凝结 换热 限制热阻 数值模拟 分形 数学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290蒸气珠状凝结传热微尺度特性的研究
3
作者 宁静红 刘圣春 叶庆银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6-60,36,共6页
通过对自然工质R290蒸气珠状凝结传热过程的微尺度特性分析得出,在一定的过冷度、液珠半径和分形维数下,液珠的导热热阻随接触角的增大而增大,促进层的热阻在接触角为90°时最小,气液界面的热阻随着接触角的增大而减小,单个液珠的... 通过对自然工质R290蒸气珠状凝结传热过程的微尺度特性分析得出,在一定的过冷度、液珠半径和分形维数下,液珠的导热热阻随接触角的增大而增大,促进层的热阻在接触角为90°时最小,气液界面的热阻随着接触角的增大而减小,单个液珠的总传热热阻随着接触角的增大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即存在最佳接触角,在此最佳接触角下,单个液珠的总传热热阻最小,单个液珠的传热量最大,换热表面的热流密度最高。随着液珠半径的增大,最佳接触角减小。随着过冷度的增加和分形维数的增大,换热表面液珠成核中心密度增大,表面的热流密度增加。在一定的过冷度下,液珠半径增大,液珠分布密度减少,分形维数增大,液珠的分布密度增加。在一定的分形维数和过冷度下,随着液珠半径的减小,换热表面的热流密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工质R290 珠状凝结 分形维数 传热量 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像仪对珠状凝结换热过程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许稳 晏硕 +1 位作者 刘秋生 朱志强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0-524,共5页
通过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红外热像仪,观测冷凝液滴的形成、生长以及液滴之间汇聚、滚落过程.实验发现在珠状冷凝过程中,其表面温度变化显著.随着冷凝过程的进行,小液滴逐渐汇聚成大液滴,其液滴单位面积换热量明显下降,液滴表面温度逐渐降低... 通过非接触式测温装置红外热像仪,观测冷凝液滴的形成、生长以及液滴之间汇聚、滚落过程.实验发现在珠状冷凝过程中,其表面温度变化显著.随着冷凝过程的进行,小液滴逐渐汇聚成大液滴,其液滴单位面积换热量明显下降,液滴表面温度逐渐降低.微纳米级小液滴在珠状冷凝换热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液滴在洁净表面上的珠状凝结和液滴在汇合后自清理表面上的珠状凝结表现出不同的温度分布,即珠状凝结汇聚后的自清理表面一直被前驱膜所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状凝结 红外图像 热流量 相变传热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angoni凝结液珠脱离半径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胡申华 严俊杰 王进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88-93,共6页
为研究宏观温度梯度对Marangoni凝结的影响,设计了一个截面为梯形的试验块。在大范围的酒精气相浓度条件下(0%~50%),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宏观温度梯度对Marangoni凝结的影响。对于每个浓度都在不同蒸汽流速和压力下进行了实验并拍摄凝... 为研究宏观温度梯度对Marangoni凝结的影响,设计了一个截面为梯形的试验块。在大范围的酒精气相浓度条件下(0%~50%),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宏观温度梯度对Marangoni凝结的影响。对于每个浓度都在不同蒸汽流速和压力下进行了实验并拍摄凝结图片。以凝结实验中所拍摄的实验图片为分析对象,分析不同质量分数、过冷度和流速下的凝结液珠脱离半径。凝结液珠的脱离半径与表面过冷度、凝结表面的横向温差、酒精质量分数、蒸汽流速等因素有关。以纯水的脱离半径公式为基础,考虑温差带来的Marangoni效应和蒸气流速后,拟合出Marangoni凝结凝结液珠的最大脱离半径公式,在大部分过冷度的情况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一致性较好,最大误差为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酒精混合蒸气 MARANGONI凝结 脱离半径 珠状凝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酒精混合蒸气的管外凝结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杨 严俊杰 +2 位作者 乔磊 刘继平 胡申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986-2993,共8页
在不同蒸气压力,相同蒸气流速条件下,完成了不同酒精浓度的混合蒸气在不同管径的竖直管外凝结换热实验。凝结换热特性曲线显示了相似的特性: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凝结传热系数显著下降;随着表面过冷度的增加,凝结传热系数显示出有峰值的... 在不同蒸气压力,相同蒸气流速条件下,完成了不同酒精浓度的混合蒸气在不同管径的竖直管外凝结换热实验。凝结换热特性曲线显示了相似的特性: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凝结传热系数显著下降;随着表面过冷度的增加,凝结传热系数显示出有峰值的非线性特点。在相同条件下,半径为5mm管外的凝结传热系数峰值出现在较大过冷度范围内,且峰值高于在半径为10mm管外的凝结传热系数峰值。当蒸气压力为84.52kPa,流速为2m.s-1时,酒精浓度为1%的混合蒸气在半径为5mm竖直管外凝结传热系数最高达150kW.m-2.K-1,约为水蒸气的8倍。此外,根据记录的凝结形态,珠状凝结出现在很广的浓度以及过冷度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状凝结 MARANGONI 水-酒精混合蒸气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凝结换热实验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幸文婷 朱赤 +3 位作者 兰秋华 叶晓明 成晓北 曹浩然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4-97,102,共5页
蒸汽凝结换热实验装置是为配合“工程传热学”课程而研制的实验装置。该文从膜状凝结和珠状凝结的原理分析出发,描述了该实验装置的基本构成和使用功能,并对在教学实验中完成的主要实验项目进行了相关介绍。测量结果显示,该实验装置具... 蒸汽凝结换热实验装置是为配合“工程传热学”课程而研制的实验装置。该文从膜状凝结和珠状凝结的原理分析出发,描述了该实验装置的基本构成和使用功能,并对在教学实验中完成的主要实验项目进行了相关介绍。测量结果显示,该实验装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测量精度,满足本科实验教学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换热 凝结 珠状凝结 教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状态下等离子注入铜管管束的换热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明 孙奉仲 +2 位作者 史月涛 王乃华 平亚明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1-534,共4页
进行了不同真空度下单管的凝结试验,研究了真空状态下等离子注入铜管管束的换热特性,以及其换热系数随Re数的变化情况,并与普通铜管管束的换热性能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两种管束的凝结换热系数和总换热系数都随着真空度的提高而增大,而... 进行了不同真空度下单管的凝结试验,研究了真空状态下等离子注入铜管管束的换热特性,以及其换热系数随Re数的变化情况,并与普通铜管管束的换热性能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两种管束的凝结换热系数和总换热系数都随着真空度的提高而增大,而且真空状态下等离子注入铜管表面较普通铜管有更好的换热性能。在较高真空度(0.05 MPa)和较大Re数(34755)下,等离子管束的总换热系数约为普通铜管管束的1.43倍,凝结换热系数约为普通铜管管束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凝汽器 离子注入管束 传热特性 真空度 珠状凝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烟气水分回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9
作者 吴盛源 杨富鑫 +2 位作者 谭厚章 杜君文 李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383-4393,I0022,共12页
我国火电机组耗水量大,开展湿烟气中水分回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氟塑料换热器进行烟气水分回收实验,重点研究烟气温差和烟气速度对水分回收的影响,分析仅改变烟气入口速度、相同烟气温差下改变烟气入口速度、相同烟气速度下... 我国火电机组耗水量大,开展湿烟气中水分回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氟塑料换热器进行烟气水分回收实验,重点研究烟气温差和烟气速度对水分回收的影响,分析仅改变烟气入口速度、相同烟气温差下改变烟气入口速度、相同烟气速度下改变烟气温差时,收水比和收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烟气温差相同时,随着烟气速度从3增加到8.2 m/s,收水量实验值与理论值之比由90.02%下降至78.18%,收水率由20.37%下降至18.44%,收水比和收水率均呈下降趋势。烟气速度相同,烟气温差由5.3℃增大到13.2℃时,收水比由77.53%增加至96.69%,收水率由18.86%增加至51.77%。随着烟气温差的增加,收水比与收水率呈上升趋势。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建模,其相关系数R值为0.99,采用预设的理论收水率来确定所需的换热面积;利用拟合函数,获得不同烟气速度下的实际收水率以选择合适的换热器尺寸,以利于工程应用。研究结果系统揭示烟气流速与温差对水分回收性能的影响机制,并提出工程适用性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烟气 水分回收 收水率 氟塑料换热器 珠状凝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力风机新型热管轴复合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锐涛 陈学亮 +3 位作者 江楠 曹世皇 黄锦洲 朱潇亚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4年第3期44-46,72,共4页
基于磁力风机转子的散热问题,在现有热管技术基础上,通过整合多方面传热因素,设计出一种具有更高传热效能的热管轴。通过螺旋槽结构、翅片式结构以及微倒角结构等物理设计强化热管轴的传热效能。使用珠状凝结技术提升热管轴的散热效率... 基于磁力风机转子的散热问题,在现有热管技术基础上,通过整合多方面传热因素,设计出一种具有更高传热效能的热管轴。通过螺旋槽结构、翅片式结构以及微倒角结构等物理设计强化热管轴的传热效能。使用珠状凝结技术提升热管轴的散热效率。利用ANSYS进行热场分析,得到最优的热管轴模型。此技术将有效延长磁力风机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轴 螺旋槽 翅片 珠状凝结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超疏水表面改性强化冷凝传热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津萍 贾依丛 +2 位作者 季旭 范全海 张海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6-314,共9页
目的提高超疏水铜管的传热系数,产生并长久维持珠状凝结,在冷凝过程中实现从膜状冷凝到珠状冷凝的转变。方法首先以硬脂酸铜和环氧树脂为原料,设计并制备超疏水材料,通过静电喷涂法在铜基换热器表面制备超疏水涂层,通过喷枪将配制好的... 目的提高超疏水铜管的传热系数,产生并长久维持珠状凝结,在冷凝过程中实现从膜状冷凝到珠状冷凝的转变。方法首先以硬脂酸铜和环氧树脂为原料,设计并制备超疏水材料,通过静电喷涂法在铜基换热器表面制备超疏水涂层,通过喷枪将配制好的硬脂酸铜悬浮液加压,将所制备的硬脂酸铜悬浮液通过喷枪的作用分散为微米级以及纳米级的小颗粒,然后将这些小颗粒叠加涂覆到铜基底上,最终会形成具有微纳米级复合阶层粗糙结构的均匀涂层。在此基础上,搭建冷凝传热试验系统,探究水蒸气在超疏水表面冷凝传热性能。结果试验发现,在静电压90k V的条件下,所制备的超疏水材料和热固性粉末比例为1∶5时性能最好,接触角达到154.3°,涂层机械稳定性最佳。经喷涂处理后的换热器在高温水蒸气气流下仍保持超疏水性,且在冷凝传热试验中,超疏水铜基换热器放热量以及传热系数大大增加,放热量比常规盘管提高23.6%,而传热系数也比常规盘管提高38%。结论通过静电喷涂法可制备出超疏水材料,且其机械稳定性较好。超疏水膜层能够有效实现液滴跳跃和自去除,在高温气流中保持超疏水性。在稳定的蒸汽流下,超疏水换热器的放热量以及传热系数比常规换热器有了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涂层 接触角 凝结 珠状凝结 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