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珠江口海岸带沉积物氨氧化细菌和古菌组成及定量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陈金全
郑燕平
姜丽晶
王风平
-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2期11382-11385,共4页
-
基金
国家973前期项目(2006CB708200)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40532011)
-
文摘
[目的]对珠江口海岸带沉积物中的氨氧化细菌和古菌的组成进行分析,并进行定量研究。[方法]用构建克隆文库和Q-PCR定量的方法对珠江口沉积物中氨氧化细菌和古菌amoA基因的含量和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在2个沉积物表层,氨氧化古菌的含量是细菌的9和22倍,揭示氨氧化古菌在珠江口的氨氧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大多数古菌和细菌的amoA基因序列与不可培养的源于河口区和污染区域的环境克隆子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细菌amoA序列可分成5个类群(Cluster A、B、C、D和E),均属于Nitrosomonas类群,其中Cluster A是主要类群(72.1%);古菌amoA序列分析表明来自于表层的序列有52.2%属于"水/沉积物"簇,47.8%属于"土壤/沉积物"簇,而沉积物底层厌氧区,检测到的古菌amoA基因93.3%属于"土壤/沉积物"簇,6.7%属于"水/沉积物"簇,且amoA基因数量略高于表层。[结论]该研究有助于了解珠江口区域氮的循环过程,为氮的富营养化处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珠江口沉积物
氨氧化
AMOA基因
Q-PCR
-
Keywords
Pearl River Estuary sediment
Ammonia oxidation
amoA gene
Q-PCR
-
分类号
S182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
-
题名珠江口晚第四纪沉积物中粘土矿物及其指相意义
被引量:14
- 2
-
-
作者
蓝先洪
马道修
徐明广
周青伟
张光威
-
机构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
-
出处
《台湾海峡》
CAS
1988年第2期127-134,共8页
-
文摘
本文用X射线衍射相分析,研究了珠江口晚第四纪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结果表明,该区粘土矿物中平均含有54%伊利石、27%高岭石、18%绿泥石和少量蒙脱石,其分布是向海方向伊利石含量增加,高岭石的正相反。珠江三角洲的粘土矿物组合可分为西北江三角洲矿物省和东江三角洲矿物省,其伊利石和高岭石的含量变化具有指相意义。
-
关键词
粘土矿物
相对含量
珠江三角洲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
分布特征
粘粒矿物
硅酸盐矿物
广东
珠江口
第四纪沉积物
-
分类号
P61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珠江口表层沉积物nirS型反硝化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5
- 3
-
-
作者
高志强
朱玲
朱伟
柳淑芳
范艳君
庄志猛
-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4-1121,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0776090号
40976073号
-
文摘
本研究以nirS基因为分子标记,将PCR、克隆文库构建与测序和典范对应分析相结合,对珠江口表层沉积物nirS型反硝化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3个站位共获得180个nirS基因克隆子,隶属于62个OTUs,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在50%—100%之间。各站位OTU分布格局差异明显,范围在19—33之间,表现出高度的多样性。系统进化分析表明,62个OTUs形成了5个类群,分别与河口、海洋沉积物、海岸养殖排放废水、富营养化海湾及海水养殖沉积物等的反硝化微生物聚类在一起,表明珠江口作为海淡水交汇区具有独特的反硝化微生物群落分布格局,同时也指示了珠江口氮污染及富营养化程度。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盐度、氮相关营养盐水平(PON/TN、NH4-N、NO-N和NO-N)可能是影响其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
-
关键词
nirS基因
反硝化微生物
多样性
沉积物
珠江口
-
Keywords
Nitrite reductase (nirS) gene, Denitrifying bacteria, Diversity, Sediment, Pear River Esturary
-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