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珠江口及邻近水域鱼类群落平均营养级变化特征
- 1
-
-
作者
彭帅
王雪辉
杜飞雁
黄德练
宁加佳
邱永松
-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国家数字渔业(海洋牧场)创新分中心
农业农村部海洋牧场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广东省海洋休闲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洋牧场技术重点实验室
三亚热带水产研究院
-
出处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6,共10页
-
基金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0B1111030002)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422MS156)
+1 种基金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7FY201405,2018FY10010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21SD14)。
-
文摘
根据1973—2021年珠江口及邻近水域的14个航次渔业资源拖网调查数据,结合鱼类营养级,对珠江口鱼类优势种组成、群落平均营养级和渔业均衡指数等的长期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珠江口鱼类资源密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从1973—1975年的665.65 kg·km^(–2)下降至2020—2021年的376.92 kg·km^(–2)。鱼类优势种组成变化较大,呈现出高营养级鱼类向低营养级鱼类的转变,同时高营养级鱼类的优势种数量和总渔获量占比也呈下降趋势。鱼类群落平均营养级整体呈下降趋势,从1973—1975年的3.74下降至2020—2021年的3.22,下降速率为0.11 a–10。自1999年实施伏季休渔等海洋渔业管理措施以来,2006—2007年高营养级鱼类的优势种数量和总渔获量占比增加,从而引起了鱼类群落平均营养级的大幅回升,随后又逐步降低。渔业均衡指数总体呈波浪式下降趋势,并与群落平均营养级和渔业资源的变化密切相关。1986—1987年、2012年和2020—2021年,渔业均衡指数随鱼类群落平均营养级和资源密度的降低而下降,1991年和2006—2007年反之。此外,1998—1999年鱼类群落平均营养级大幅上升,而渔业均衡指数和资源密度却大幅下降,可能由于1997—1998年高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和1999年重油外泄事件的干扰。研究表明,珠江口渔业资源已被过度捕捞。
-
关键词
渔业资源
优势种
平均营养级
渔业均衡指数
珠江口及临近水域
-
Keywords
fishery resources
dominant species
mean trophic level
fishing-in-balance index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
分类号
S932.4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