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多情景模拟及碳储量评估
1
作者 朱军桃 黄家毅 +2 位作者 李华磊 陈荣升 任招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3,共12页
为了深入探究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影响,文章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利用PLUS模型模拟不同发展情景下2040年的土地利用模式,并利用InVEST模型评估区域生态系统的... 为了深入探究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影响,文章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利用PLUS模型模拟不同发展情景下2040年的土地利用模式,并利用InVEST模型评估区域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林地与耕地接近等量转换、耕地和水域向建设用地转移是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2)2000—2020年,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降幅为1.65%。(3)预测2040年,在自然发展情景和经济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无约束地向其他用地扩张,碳储量分别减少1505.41万t和1760.54万t;在耕地保护政策下,林地大量流失,碳储量大幅度下降;在生态保护情景下,建设用地扩张受到一定控制,碳储量减少239.64万t。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双碳”目标、提高生态系统碳封存能力以及确保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粮食安全,未来土地规划应因地制宜,同时考虑耕地和生态保护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城市 土地利用变化 碳储量 PLUS模型 InVE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市短时强降水概率分布模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子燊 黄强 +1 位作者 李鸿皓 项菁菁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7-132,140,共7页
采用GPD、GEV和Pearson-Ⅲ型3种概率分布模型,对比分析珠江三角洲18个城市短时强降水的概率分布,主要结论如下:1经AD、PPCC、RMSE和Q统计值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GPD模型普遍优于GEV和PIII型,反映超限量阈值法更适用于观测年限较短站点... 采用GPD、GEV和Pearson-Ⅲ型3种概率分布模型,对比分析珠江三角洲18个城市短时强降水的概率分布,主要结论如下:1经AD、PPCC、RMSE和Q统计值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GPD模型普遍优于GEV和PIII型,反映超限量阈值法更适用于观测年限较短站点的极端水文气象事件的设计分位值推算;2花都、广州、新会、恩平、顺德、中山、珠海、深圳8个城市GPD模型的形态参数表明短时强降水出现概率高,且推算的设计降水大于GEV和P-III相应设计值;3参考相关"短时临近降雨强度等级划分"标准,珠江三角洲两年一遇短时强降水雨强即可达特大暴雨级别,是导致城市内涝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分布模型 拟合优度检验 短时强降水 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开发密度三维综合评估--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叶玉瑶 李升发 +4 位作者 张虹鸥 苏泳娴 吴旗韬 吴康敏 刘凯 《热带地理》 2017年第1期43-55,共13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国土开发密度的三维综合评估方法,即从开发强度、开发紧凑度和开发程度3个维度对国土开发密度进行多尺度综合评估,将国土开发密度由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扩展。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利用夜间灯光数据与Landsat TM等多源... 文章提出了一种国土开发密度的三维综合评估方法,即从开发强度、开发紧凑度和开发程度3个维度对国土开发密度进行多尺度综合评估,将国土开发密度由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扩展。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利用夜间灯光数据与Landsat TM等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快速获取其区域建设用地及其上的社会经济要素空间分布信息,并采用三维综合评估方法对其的国土密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自1998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国土开发模式以低密度蔓延式为主,新增建设用地开发程度低;伴随着建设用地规模的迅速扩张,国土开发紧凑度呈下降趋势。2)国土开发密度空间差异明显,集中体现为城市群内外圈层分异特征日趋显著,内圈层的开发强度和开发程度明显高于外圈层。3)各城镇开发强度与开发紧凑度之间整体呈现较为明显的"U"型曲线关系,开发强度与开发程度之间的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即随着开发强度的提高,开发程度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与传统的国土开发密度评估方法相比,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国土开发密度三维综合评估方法能够从规模、平面布局模式以及开发程度等多个维度综合反映国土开发模式的时空变化,并且能够在区域、城市、城镇、公里格网多个尺度开展研究,对于揭示国土开发模式的基本特征与时空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开发密度 夜间灯光数据 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机制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林先扬 陈忠暖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基于经济全球化对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机制展开系统性的深入分析.从产业体系的升级和重组、产业空间转移和集群化发展对城市群经济整合发展深层作用等多维的视角出发提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模式,其中包括产业转移与互补... 基于经济全球化对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机制展开系统性的深入分析.从产业体系的升级和重组、产业空间转移和集群化发展对城市群经济整合发展深层作用等多维的视角出发提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模式,其中包括产业转移与互补、点轴联网辐射、职能分工和集群化整合等4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城市 经济整合机制 整合模式 产业体系 产业空间转移 集群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轨道交通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毛敏 喻翔 张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4年第6期23-26,共4页
在分析区域交通系统与城市群形成发展关系的基础上 ,总结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可持续性发展对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要求。结合珠江三角洲运输现状和客运面临的挑战 ,分析了区域性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及其对城市群的影响。指出建设区域性轨道... 在分析区域交通系统与城市群形成发展关系的基础上 ,总结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可持续性发展对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要求。结合珠江三角洲运输现状和客运面临的挑战 ,分析了区域性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及其对城市群的影响。指出建设区域性轨道交通将促进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城市 可持续发展 区域性 轨道交通 可持续性发展 客运 功能定位 区域交通 运输系统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市雨水的化学组成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陶贞 高全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5-480,共6页
于2005—2007年间,基于降水过程监测分析了广州市和珠海市雨水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广州市雨水的pH值变化于3.32~7.03之间,平均值为4.35,众数约为4.15。珠海市雨水的pH值变化于3.38~6.49之间,平均值为4.51。雨水pH值随降水强度的减弱... 于2005—2007年间,基于降水过程监测分析了广州市和珠海市雨水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广州市雨水的pH值变化于3.32~7.03之间,平均值为4.35,众数约为4.15。珠海市雨水的pH值变化于3.38~6.49之间,平均值为4.51。雨水pH值随降水强度的减弱而降低,这决定于大气中水汽与酸性气体的接触时间。珠江三角洲城市雨水中所含主要离子依次是SO42-、NO3-、NH4+、Ca2+、Cl-。雨水的酸化与降水过程密切相关。降雨初期雨水比中后期雨水的pH值高,揭示降雨初期大气中的粉尘颗粒有效中和雨水的酸度。多天连续降水天气对大气尘埃的清洗作用明显,但是持续的SO2和NOx排放更容易使雨水酸化。滨海城市降水初期雨水的电导率上升较快(可以从小于1μS.cm-1上升到20~30μS.cm-1),随着降水时间的延长雨水的电导率以较慢的速率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SO2和NOx 离子 降雨过程 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市中小学生闲暇体育开展的情况 被引量:8
7
作者 董广新 洪少锋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9-111,共3页
以珠江三角洲城市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中小学生在闲暇时间里开展体育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 :(1)大部分中小学生能抽时间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2 )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和消遣娱... 以珠江三角洲城市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中小学生在闲暇时间里开展体育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 :(1)大部分中小学生能抽时间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2 )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和消遣娱乐 ;(3)在项目选择上中学生偏重于球类和游泳 ,小学生偏重于体育游戏 ;(4)体育消费明显提高 ,活动场所仍以校内为主 ;(5 )阻碍其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 :怕耽误学习、无活动场所和缺乏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城市 中小学生 闲暇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得失探讨——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若建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8,共4页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也是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因此,在当今城市化成为热门话题的语境下,客观分析这一地区城市化的得失,对促进国家的城市化,应该有点借鉴意义。关于珠江三角洲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本...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也是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因此,在当今城市化成为热门话题的语境下,客观分析这一地区城市化的得失,对促进国家的城市化,应该有点借鉴意义。关于珠江三角洲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本文只是尝试从人口学的角度出发,根据1982、1990、2000和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对相关问题作剖析,并无作全面研究的打算。在讨论之前,首先要厘清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是'珠江三角洲'。在地理空间上,珠江三角洲大体上是以广州为顶点,深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地区 高速城市 珠江三角洲城市 普查数据 户籍人口 改革开放 城市化进程 地理空间 人口迁移 在业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空间拓展的战略抉择 被引量:4
9
作者 林先扬 《现代城市研究》 2005年第10期68-72,共5页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必须重视和加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经济空间拓展。在新的发展环境下笔者以对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空间拓展战略的现实基础展开分析,同时对其空间拓展目标与功能进行审视,最后着重探讨经济空间拓展的...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必须重视和加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经济空间拓展。在新的发展环境下笔者以对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空间拓展战略的现实基础展开分析,同时对其空间拓展目标与功能进行审视,最后着重探讨经济空间拓展的组团式空间内拓战略、跨跃式横向联合战略和集中式整体外射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城市 经济空间拓展 基础条件 战略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模式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先扬 陈忠暖 《经济前沿》 2003年第3期32-34,共3页
经济全球化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城市群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之上的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使得经济要素的空间扩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导致新的国际... 经济全球化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城市群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之上的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使得经济要素的空间扩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导致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产业的升级和重组以及空间转移是必然趋势[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城市 经济整合 全球化 经济 城市群规划 整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制度分析——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小芬 《现代城市研究》 2006年第12期34-38,共5页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分工演进的过程。分工的演化受到交易效率的制约,而制度对交易效率具有重大影响。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是一个分工演进的过程,制度通过影响交易效率,进而影响城市群的分工演进,最终影响城市群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分工演进的过程。分工的演化受到交易效率的制约,而制度对交易效率具有重大影响。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是一个分工演进的过程,制度通过影响交易效率,进而影响城市群的分工演进,最终影响城市群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分析其演化和发展的制度障碍,最后就促进其进一步演化和发展给出了一些制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分工理论 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列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138-140,共3页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对象,应用经济溢出模型,研究1992-2007年期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协调发展状况。通过分析发现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经济的关联性强,经济溢出作用明显。城市的总溢出效应与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基...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对象,应用经济溢出模型,研究1992-2007年期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协调发展状况。通过分析发现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经济的关联性强,经济溢出作用明显。城市的总溢出效应与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呈负相关,城市经济规模较低,总溢出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城市 协调发展 经济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市规划的三个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林发 徐辉 《城市研究》 1997年第4X期39-41,共3页
珠江三角洲城市规划的三个特征□徐林发徐辉城市规划是一项政府行为,是国家指导和管理城市的重要手段。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按照城市发展的规律规划城市未来的发展。古老的城市规划史都把城市规划设计... 珠江三角洲城市规划的三个特征□徐林发徐辉城市规划是一项政府行为,是国家指导和管理城市的重要手段。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按照城市发展的规律规划城市未来的发展。古老的城市规划史都把城市规划设计的对象作为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城市 城市规划 城市发展 工业开发区 政府权力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生产力因素 城市交通 经济发展 以人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安全空间分异与聚集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淼 胡蒙蒙 夏北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6-104,共9页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政策背景下,研究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安全及其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PSR概念模型构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采用集对分析和空间自...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政策背景下,研究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安全及其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PSR概念模型构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采用集对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究城市群生态安全空间异质性及聚集特征。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受城市化的影响,生态安全水平呈现出较显著的空间差异,其空间分布特征为中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生态安全水平显著低于外围区域,外围区域对于中心区域形成一个生态屏障;生态安全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显著关系,生态安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负相关状态;生态安全在城市间呈现“低—高”或“高—低”集聚态势,生态安全较高的城市趋于和生态安全较低的城市相邻,呈现互补空间格局。这一空间分异和聚集特征对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及大湾区的未来生态规划、城市生态建设和生态管理具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 Moran s I指数 空间分异 生态安全 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春洪 姚泽源 马行裕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4-37,共4页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探讨李春洪,姚泽源,马行裕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化过程中一个地区城市崛起、城市体系逐步发育完善的过程,也是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城市环境中集中的过程和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探讨李春洪,姚泽源,马行裕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化过程中一个地区城市崛起、城市体系逐步发育完善的过程,也是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城市环境中集中的过程和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扩散的过程。城市化与现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城市 发展小城镇 城市化道路 城市化问题 发展大中城市 第三产业 基础设施 城市体系 农业现代化 特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水平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系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22
16
作者 曾惠 鄢春华 +3 位作者 黄婉彬 林倩云 余雷雨 邱国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1-570,共10页
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该区域2005-2017年人口变化、经济优化、社会发展以及水资源利用等数据,通过构建城市化综合评价体系,对该区域城市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的水足迹计算方法,对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 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该区域2005-2017年人口变化、经济优化、社会发展以及水资源利用等数据,通过构建城市化综合评价体系,对该区域城市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的水足迹计算方法,对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量化及验证城市化水平与水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城市化发展水平来看,可将珠三角城市群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广州市和深圳市处于高水平城市化等级;2)通过水足迹计算方法,得出2016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水足迹总量为580.58亿m^3,显著大于根据《2016年广东省水资源公报》中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289.90亿m^3);3)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水足迹总量变化趋势不同,阶段性特征明显;4)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水资源利用效率将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水资源利用效率 熵值法 水足迹 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状况变化遥感评价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洁 杨燕琼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4-191,共8页
为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生态状况,基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2006年和2016年的Landsat卫星影像,对比、分析EI法与RSEI法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状况的评价,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生态状况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EI法与RSEI法评价珠江三角... 为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生态状况,基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2006年和2016年的Landsat卫星影像,对比、分析EI法与RSEI法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状况的评价,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生态状况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EI法与RSEI法评价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状况结果差异不明显,RSEI法能有效反映城市群的生态状况。2006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状况主要受湿度指标影响,2016年生态状况主要受绿度指标影响。2006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状况以良为主,2016年以良和优为主。2006-2016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状况不断改善,有向优、良转变的趋势,生态状况改善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群边缘、植被盖度较高或高海拔的地区,占总面积的48.71%;生态状况变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群中部发展较快的、密集居民区和工业基地等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占总面积的6.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状况指数 主成分分析 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问题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志平 《特区与港澳经济》 2000年第2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城市 中国 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情景下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预测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绮桐 林锦耀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2-621,共10页
土地资源的有序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针对未来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与预测,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参考。以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PLUS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土... 土地资源的有序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针对未来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与预测,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参考。以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PLUS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结合InVEST模型对各情景下产水量、土壤保持量、生境质量、碳储量和水质净化服务及其变化进行预测,构建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指数从空间上反映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分析2040年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1)PLUS模型模拟精度较高,可用于合理预测珠三角土地利用变化。(2)在自然发展情景下,仅土壤保持服务供给水平得到提高;在城市发展情景下,除水质净化服务损失严重外,其他服务供给损失变化与自然发展情景相似;在生态保护情景下,生境质量和碳储量提升幅度最大,而产水量下降幅度最大;在可持续发展情景下,水质净化能力损失最严重。(3)2040年不同情景下珠三角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指数空间分布格局相似,与2020年相比,生态系统服务总体水平将有所提高,但整体上预测平均值较低。该研究可为未来珠三角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建议,为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管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模拟 生态系统服务 PLUS模型 InVEST模型 珠江三角洲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发展规划的两个问题
20
作者 左正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31-33,共3页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发展规划的两个问题文/左正一、关于城市群、城市化道路与城市带城市群的出现,是生产力、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结果。通常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一般约125公里范围内)集聚若干大、中、小相结合的城市群体的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发展规划的两个问题文/左正一、关于城市群、城市化道路与城市带城市群的出现,是生产力、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结果。通常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一般约125公里范围内)集聚若干大、中、小相结合的城市群体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些城市相距不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大都市区 城市发展规划 中心城市 大型城市 珠江三角洲城市 城市 珠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 中心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